2020年9月6日,中国国民党在第二十届第四次全代会上,提出《现阶段两岸政策报告》,对“九二共识”的表述和内涵进行了调整。虽然这与之前传言的“九二共识”被删除有所不同,但此次调整之后的文字表述凸显国民党的单方面意愿,其行文强化的所谓“主权意识”也不再符合“两岸共识”的范畴。然而,大陆对此不必过激反应,可以保持适度的沉默,以静制动,先观察国民党的下一步走向再做应对。 国民党的选举困境 2020年1月,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大败,仅获得552万张选票(得票率38.61%),不敌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817万张选票(得票率57.13%)。国民党内军心受挫,检讨反省之声不绝于耳。然而,此次韩国瑜败选原因,首先在于韩国瑜在担任高雄市长才几个月时就准备参选2020“总统”大选,被一些台湾民众看作是“原罪”——这也解释了最终国民党在高雄选区的“立委”参选为何全军覆没,甚至一些绿营人士在韩任职不足一年之际就准备“罢韩”。所以说,韩国瑜个人因素恐怕才是败选主因:观察政党票的话,国民党获得472万票,略逊于民进党的481万票,并未相差太多。可见,国民党实力犹存,本不需要过于妄自菲薄。 当然,相比于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的大胜,这次“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最终仅仅斩获38席(比2016年仅增加3席),距离撼动民进党的61席差距还很远。因此,1月选举之后,国民党内的反思之声大起,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国民党如何改进,才能在选举中获胜? 新任党主席在两岸路线上的调整 国民党当然需要改革,其僵化的理念和组织结构难以吸引年轻人支持,选举中屡禁不止的派系倾轧,以及对抗民进党软弱无力等现象,最终导致屡遭败局。然而,当江启臣将改革的目标对准两岸关系时,无疑是“射箭瞄错了靶、看病开错了药”。 早在表态参加国民党主席补选时,面对党内的选举困局,江启臣就断然提出了对“九二共识”的质疑。江启臣2月曾公开表示:“‘九二共识’显得过时、欠缺弹性,也逐渐流失民众信任。中美地缘对峙的升高,也迫使台湾需要重新平衡两岸定位。”3月7日,江启臣当选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首次发表谈话,根本未提及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及“九二共识”。6月19日,中国国民党改革委员会发布《两岸论述组建议案》,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台湾人民不会接受,在‘中华民国宪法’之下,没有‘一国两制’的空间”。 江启臣主导下的两岸政策论述受到国民党内大佬的普遍批评,也使得国民党的两岸路线出现分裂迹象。洪秀柱、马英九等前主席纷纷强调“九二共识”的重要性,而一些年轻党员则提出了废除或者替代“九二共识”的主张。9月6日下午,冉龄轩、蒋权瀚等135位党代表连署提案,建议以“ECFA共识”代替“九二共识”作为海峡两岸当前“实质、对等、官方、和平”的两岸关系新解。这种提案完全是本末倒置,但也凸显了国民党青壮派对两岸认知的混乱。 正是在如此分裂的局面之下,江启臣最终再次回到了“九二共识”,不过这其实是一个“异化”的“九二共识”。此次全代会发布的《现阶段两岸政策报告》提到:“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关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表述,皆本于‘中华民国宪法’,也是两岸求同存异的成功经验。基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应用以延续两岸互动,并以此寻求互动方式与时俱进。”同时,补充了国民党对于两岸互动的基本态度是:“两岸官方互动必须尊重‘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中国国民党数十年来坚决反对‘台湾独立’与中共的‘一国两制’,因两者均将消灭‘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 开历史“倒车” 国民党的新论述引起两岸学界的担忧。“九二共识”的最大意义,是其保持了“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一中”属性,但又给了海峡两岸各自解释的模糊空间。 此次关于“九二共识”的争执,表明以江启臣为代表的青壮派并未说服国民党传统大佬取消“九二共识”,而是将“九二共识”以某种包装再次出现。表面上,国民党对于“九二共识”的新论述是国民党因应选举的需要,以“中华民国主权论述”来确保在台湾不会被“污名化”或被恶意攻击,从而希望护送一批国民党人士在各个选举中取得获胜的机会。然而实质上,这表明在世代交替之后,国民党新一代领导团体已经不再有“国家统一”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逐渐模糊所谓“中华民国”与“台湾”的界限,与民进党的“本土化”论述已经逐渐靠近。 国民党的新论述严重弱化了国共两党的政治互信。“李红事件”后江启臣以“李红不道歉”为由不允许国民党组团参加大陆主办的海峡论坛,更是反映国民党的自我认知已经越来越缺乏历史担当,越来越可能成为盘踞台湾、坐井观天的政党。 冷静看待国民党的变化 国民党长期以来不断走向弱化,根本原因在于其难以通过民主的方式对抗民进党的“革命”挑战。民进党以本土政党自居,对国民党的打压方式层出不穷,既可以查封其党产,又可以在“立法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相关议案,而国民党只是象征性地抗争,并未对民进党形成实质的压力。所以,未来国民党仍然有继续弱化的可能。 大陆需要冷静看待国民党对“九二共识”的调整。自从本世纪初以来,两岸关系本来是国民党的强项,因为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强化两岸社会经济联系,是两岸和平稳定的重要维护力量。然而,随着民进党不断强化两岸对立,此次国民党的两岸论述调整也可能会具有某种不可逆性。未来,中国大陆对国民党要冷静看待: 1. 国民党由理念型政党从根本上转变为工具型政党,未来国民党的行为逻辑将充满投机性。尤其是在王金平事件之后,国民党的自私性显露无遗。国民党并不愿意配合中国大陆搞海峡论坛,所以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而这将成为国共两党互动中不好的回忆和警示。 2. 警惕国民党逐渐走向“独台”路线,这或将成为两岸统一的新障碍。随着老一代国民党人的凋零,新一代国民党人普遍受到民进党“毒化课纲”的影响,他们对于“九二共识”的内涵及重要性普遍缺乏清晰的认知。虽然此次报告中保留了“九二共识”,但其反对“一国两制”的坚决态度以及强调“基于‘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已经重挫国共两党互信,两党的公约数在不断降低。 3. 尽管大陆不满意国民党对“九二共识”内涵的单方面解读,但基于岛内复杂的政治形势,未来仍需要将国民党与民进党区别对待。其实长期以来,为了迎合岛内所谓主流民意,国民党在“反独”方面一直流于言辞,所以未来大陆并不太可能期待国民党在“反独促统”方面能有多大动作。对于国民党的两岸政策表述,大陆没有必要随之起舞,可以不予承认以及不予置评,毕竟国民党并未因相关内容而修改党章。尽管氛围不佳,大陆还是要坚持与国民党人士展开交流。毕竟国民党的基本盘(蓝营)仍是岛内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未来实现统一后两岸还是需要以蓝营为基础进行管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