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15, 2013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四)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姜冬梅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刘庆强 2013-04-15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增加研发投入,而不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投入;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而不能靠政府补贴和施救维持一个行业;需要靠成熟的产业结构主动转向高效节能低碳的结构,而不能靠政府生拉硬扯地去调整。 光伏巨头无锡尚德的破产重组,暴漏了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问题,也暴漏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揠苗助长的弊病。反思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如何健康发展这一问题,有三点值得借鉴。 首先,需要增加研发投入,而不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投入。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技术进步的需求远大于行业发展本身,缺少核心技术使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处于严重的劣势地位,生产成本高、竞争力缺乏、发展处处受制于外。该行业对技术进步的需求远大于行业扩大,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才能彻底摆脱只能加工组装产业链底端的地位。 其次,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而不能靠政府补贴和施救维持一个行业。市场行为当受市场规律调节,市场将调节行业的发展,政府过度干涉只会适得其反。技术落后、生产线过时、产能过剩、原料期货亏本、巨额贷款难以偿还等等死症,然而,依靠政府反复施救,尚德总是能死里逃生。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已经严重过剩,破产重组等政府的施救措施难以使企业重振辉煌性。面临整个行业的困境,施救行为只能是饮鸩止渴;不尊重市场规律的结果,只能导致行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再次,需要靠成熟的产业结构主动转向高效节能低碳的结构,而不能靠政府生拉硬扯地去调整。由于高成本、低收益、相关制度不到位、建筑建设不配套等原因,目前还不是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时机,据预测至少要到2020年该行业才能迎来大发展[2][3],政府过多补贴、过度审批等导致该行业盲目发展、脱离了市场规律,揠苗助长出来的繁荣稍纵即逝。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当前的困境和无锡尚德破产重组都显示生硬地拉动并非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方法。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操之过急,只能是揠苗助长,导致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教训不断重演。参考文献: [1] 邓洲. 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存在的问题、障碍和发展前景. 中国能源,2013,01. [2] 王革华. 新能源——人类的必然选择,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北京. [3] 王革华. 新能源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北京. [4] 喜乐 (编译)....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三)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姜冬梅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刘庆强 2013-04-15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增加研发投入,而不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投入;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而不能靠政府补贴和施救维持一个行业;需要靠成熟的产业结构主动转向高效节能低碳的结构,而不能靠政府生拉硬扯地去调整。 虽然拥有巨大的产能,但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主要进行劳动密集的加工组装环节 [5],一方面依靠进口的多晶硅薄片作为原材料,另一方面依靠欧美订单将成品卖往国外,导致行业本身两头受制于人。 首先,中国光伏发电行业至今仍未能掌握多晶硅切片等核心技术,面对技术壁垒,只能生产技术依赖进口,关键设备依赖进口 [13]。其次,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都依靠国外市场。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初期,原材料自给率几乎为零,虽然近几年有所提高,但未改变依赖进口原材料的局面;光伏产品销售依赖欧美市场,2010年和201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都是90%以上出口,约70%出口欧美 [11]。再次,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收益。在两头受压的情况下,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无法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收益,国外市场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带来严重影响。 行业巨头尚德在自身发展中,更是不能逃脱依赖国际市场的境地。尚德建立了全球性销售网,在10余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尚德依赖进口的多晶硅材料,尚德曾签订长达10年的固定价期货采购合同,由于多晶硅切片技术提升,价格迅速下降,从而尚德遭受巨大损失。 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大量低价的海外产品现身国际市场、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反补贴、反倾销(双反),一个个冲击接踵而至,中国光伏发电行业陷入难以自救的重重困境。难以自拔的无锡尚德,只能宣布破产重组。相关链接: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一)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二)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四)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二)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姜冬梅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刘庆强 2013-04-15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增加研发投入,而不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投入;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而不能靠政府补贴和施救维持一个行业;需要靠成熟的产业结构主动转向高效节能低碳的结构,而不能靠政府生拉硬扯地去调整。 在国家产业调整计划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进入了优先发展行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鼓励类行业中,新能源、机械、轻工、建筑和信息行业都涉及太阳能利用或相关产业 [6]。为了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政府相继给予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一系列补贴或优惠措施,如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优惠电价、通过金太阳示范工程等对太阳能利用进行补贴[7][8][9]。 许多太阳能相关企业的盈利水平根本达不到电力或制造业的同行业盈利水平,完全靠政府补贴或优惠生存。以光伏发电上网为例,虽然已经享受明显高于其他发电类型的优惠电价(1.15元/kWh或1元/kWh)[9],但收益水平仍远不及发电行业基准收益率,即使成功获得了CDM收益,部分项目收益水平仍达不到基准水平。 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时机还没有到来,高成本低收益、相关制度不到位、建筑建设不配套等问题,仍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重重障碍,预计至少要到2020年该行业才能迎来大发展 [10][2][3]。然而,大量的优惠和补贴的诱惑,使得地方政府和企业急功近利 [5],揠苗助长,光伏发电行业迅猛扩张。 盲目的冒进发展已造成中国光伏发电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尚德成立初期产能只有10MW/年,2008年达到1GW/年,2011年达到2.4GW/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2010年10月,尚德在美国的第一家工厂建成投产。与尚德一样,过去几年中国光伏设备制造经历了井喷式的增长,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已达到10GW左右,是当年全球新增总装机容量的2倍[11],2011年来自中国本地厂家和海外进口至中国的多晶硅已超过当年世界的总需求量 [12]。 但由于缺少有力的市场协调机制以及健全的创新鼓励机制,已经过剩的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扩容仍未停止,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仍要求保持光伏产业平稳较快增长 [11],部分企业仍在扩大生产能力,而不是技术创新。相关链接: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一)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三)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四)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一)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姜冬梅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刘庆强 2013-04-15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增加研发投入,而不是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投入;需要尊重市场规律,而不能靠政府补贴和施救维持一个行业;需要靠成熟的产业结构主动转向高效节能低碳的结构,而不能靠政府生拉硬扯地去调整。 太阳能是全球最丰富、最广泛、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全球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不断显现,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中国乃至全球普遍关注,已经逐步成为开发热点。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推广带动了对光伏设备的大量需求,光伏产业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大量的光伏制造企业纷纷上马,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尚德)就是该背景下成立的光伏企业之一。 然而,光伏巨头无锡尚德于2013年3月破产重组,从辉煌到破产重组只有短短几年时间,虽然受到市场形势的影响,但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本身的因素至关重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在技术和生产成本上一直存在着一对矛盾,晶体硅电池光转换率高(15%-17%),但生产成本高,原料不易取得;合金薄膜电池生产成本低,但光转换率低(13%-14%)。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片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近年来各国加大了对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力度,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光伏电池技术正朝着高效率、大面积、薄膜化发展。 新的硅切片技术已使太阳能电池硅片厚度从450微米-500微米下降到目前的160微米-180微米;改良型西门子法、新硅烷法等硅料生产新技术已被广泛使用,与传统方法相比,新硅料生产技术将硅料生产成本降低了30%-50% [1]。 同时,新一轮薄膜光伏电池的研究及产业化热潮正在兴起。目前生产1Wp光伏发电组件成本为3.8美元-4.3美元,预计2020年将下降至1美元以下 [2][3]。 太阳能转换率提高和生产成本降低是光伏发电行业追求的技术进步,但是,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光伏发电生产线也随之迅速更新换代,导致新上的生产线很快成为淘汰技术,刚上的生产线很快会被淘汰。据估计到2016年,全球约有20GW现有的太阳能光伏设备需要升级或者更换 [4]。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对技术提升做出变化,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由于行业核心技术仍由发达国家掌握 [5],面对技术提升带来的变化,中国企业处于严重的劣势地位。相关链接: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二)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三)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忧思录(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