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1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刘方 2011-05-01 要改善劳资关系、重构工作安排以增加生活方式选择、促进社会和谐,香港有关的制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0年7月17日凌晨6时半,经过马拉松式辩论,《最低工资条例》以45票赞成、1票反对,在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2011年1月5日,立法会通过附属法案,确定《最低工资条例》实施日期为2011年5月1日,第一个最低工资水平为每小时28元(港币,下同),该水平每两年将至少检讨一次。         5月1日《最低工资条例》正式实施,掀开香港历史上重要的一页。但是,由于立法规定尚有改善空间,各方当前共识程度较低,最低工资推行过程中,香港社会难免出现阵痛。   香港社会争议不断       设立最低工资会否增加工人失业、破坏经济竞争力等问题在香港本地已争论多年,国外研究的结果也莫衷一是。近两年,当立法已成必然事实之后,香港社会在最低工资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分歧:         第一,最低工资的合法性。有反对最低工资者指出,《基本法》第五条保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港府法律意见则认为,香港于1940年已通过《行业委员会条例》 ,该条例赋予行政长官制定最低工资的权力,所以最低工资法例属于原有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部分。         第二,最低工资的参照水平。劳方一般要求最低工资水平应足以让工人及其家属维持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所谓的“家庭工资”,在香港适用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七条中亦清楚列明。资方及港府却认为,“不同家庭的人数和需要可以有很大的差异,整体家庭开支因而差别甚大”,把最低工资的目的视为抽象的“防止个别雇员工资过低”。  ...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谭志强 2011-04-29 如果少了南部选民的保证,马英九明年一战必然会打得相当辛苦;即使连任当选,也会赢得相当惊险。 三月底、四月初笔者赴台,和不少台湾政界学界人士交换了若干台湾政局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最新变化。或许这些意见对关心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人士,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进党初选提名竞争激烈         就台湾的内部政局来说,大家目前最关注的当然是民进党内部有关2012年“总统大选候选人”的“初选提名”。就个人“人气”和以“全民民调”为游戏规则的“初选提名”态势来看,既年轻,又有超高学历(台大法学士、哈佛法学硕士、伦敦大学政经学院法学博士),再加上“卖相”(女性、温和、理性)良好,更有前民进党主席兼前行政院长谢长廷等民进党派系前来投诚支持的蔡英文,相比己经不再年轻、只有台大法学士、并且“土气十足”、“卖相”(早就中年秃顶)欠佳且在党内比较孤立的苏贞昌来说,自然对台湾北中部、年轻人以及中产阶级三大区块的选民来说,拥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问题在台湾一向“南北有别”,占总人口中过半数的南部选民的“特殊偏好”,从来都非外人所能准确预测。再加上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的突然宣布参选,苏贞昌的参选经验又比只参选过一次“新北市市长选举”的蔡英文丰富许多,虽然苏贞昌的民意支持度与蔡英文相比仍然有所落后,但是,经过一阵初选的动员和对辩过程之后,苏贞昌的支持度一直紧追蔡英文。         民进党最近进行的党内“初选提名”,苏、蔡两大阵营都把对手当作目前最主要的敌人,出手时都可以说是“拳拳到肉,刀刀见血”,招招都“入肉见骨”,对双方及其追随者造成不少新仇旧恨。这便形成不管是苏(蔬)赢还是蔡(菜)胜,“蔬菜配”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因为“初选”过程形成的怨恨太深,不管苏、蔡中哪一位赢得“初选”,都很难去找落败的对方做自己的选举搭档。         至于许信良“明知落选仍为之”的参选,就目前的态势来看,最大的好处是令苏、蔡两人都不能再在民进党未来的“中国政策”上东躲西闪,顾左右而言他,一定要拿出一点“政策”或“纲领”之类的东西出来回答选民。  ...
2011-04-28 4月27日,民进党宣布党内初选民调,蔡英文以微弱优势力压苏贞昌,将代表该党参加2012大选。同一日,国民党中常会提前通过提名马英九竞选连任。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的选举,正式形成“双英对决”局面。4月28日出版的台湾媒体对此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观察和评点。 4月27日,民进党宣布党内初选民调,蔡英文以微弱优势力压苏贞昌,将代表该党参加2012大选。同一日,国民党中常会提前通过提名马英九竞选连任。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的选举,正式形成“双英对决”局面。4月28日出版的台湾媒体对此进行了各个角度的观察和评点。     《中国时报》以“双英对决 看谁抓得住民意趋势”为题发表社论。文章指出,“马英九、蔡英文都是学者出身、形象接近,蔡英文更有‘女版马英九’之称,但是愈相像的人,也就是愈可怕的竞争对手,可以说,2012这场选战,并没有哪一方有绝对优势,未来九个月,双方阵营必然是寸土必争,失分最少的那一队,应该就是胜选的团队”。     该报社论分析指出,“有执政优势的国民党,现阶段较无内部整合的问题。”而且“马英九发表的‘脚踏实地向前行,台湾一定赢’参选声明中,细数这三年来的政绩,并且率先喊出‘改变已经发生,改革不能中断’的诉求,颇有强化执政优势、以逸待劳的态势。”另一方面,“蔡英文虽然胜出,但是她即将要面对的内部整合,其艰困复杂,可能远甚于惨烈的党内初选”。     文章认为,“未来的胜负关键,仍在哪个党的政策最符合民意趋势。这次大选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两党有趋同的态势……两大党未来提出来的多数政见,必然难以分辨。”“如果说,国民党开始掌握台湾民意的新趋势,并且展开调整;民进党也在转向……民进党深知两岸政策仍是该党的罩门,但是民进党传统的意识形态,却无法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因此在四次政见发表会中,蔡英文都采取战略模糊的态势。” “蔡英文想要胜出,势必要整合全党提出可行的两岸论述。”     《联合报》社论点出“蔡英文的三个罩门”。文章说,“经济政策、两岸政策与人格整合,将是蔡英文总统大选之路上的三大罩门,并归结到对其人格质量的考验。”     文章指出:“进入‘总统’大选后,这类两岸议题及经济议题应当获得彻底通透的辩论,这是蔡英文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因为这将涉及对蔡英文人格整合的评价。就环保政策言,蔡英文自关说国光石化环评的‘行政院’副院长,摇身一变为反国光石化的旗手;又从督促核四赶工的‘行政院’副院长,摇身一变开出了核四不商转及2025非核家园的政治支票。这究竟是真实‘反省’,还是投机‘变脸’?就两岸政策言,蔡英文参与制作的‘两国论’,已在1999年使李登辉陷于内外交迫;难道现在蔡英文还要再一次以否认‘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让国人回到内部痛苦撕裂、外交烽烟四起的李扁时代?再者,蔡英文已在2000年因阻挡陈水扁承认‘九二共识’,而使陈水扁八年走不回他的‘新中间路线’;难道现在还要再一次以‘不承认九二共识’,让国人去领教蔡英文的‘理性让民主更有力’?”     文章最后质问:“如此善变且自相矛盾,蔡英文的人格质量必须禁得起民意的深究。蔡英文的优势是形象清新,但形象清新并不等于人格整合;当社会评价逐渐开始思索蔡英文的人格质量,并引发议论及质疑,选战的主轴或许将会由操作面,转向基本面。蔡英文赢了初选,此时却是修补政策矛盾及填充人格缺口的开端。”     《联合报》记者李光仪在“直言集”中指出“马连任4大挑战”。这篇署名文章认为,“展望明年‘总统大选’,马‘总统’的连任之路已不可能走得轻松,稍一不慎,甚至有翻车之虞。”文章指出,马英九连任面对的四大挑战分别是,“有效整合党内和泛蓝支持”、“在稳住基本盘与抢攻绿营选票之间取舍”、“将政绩转化为选票”和“提出未来四年远景”。     《自由时报》社论则认为“民进党的挑战才刚开始”。文章忠告蔡英文:“民进党真正的挑战现在才要开始,眼前可以预见的三大艰险已经历历在目,每一项都需要以超越既有格局的胸襟、智慧与能力妥善处理,有任何一项出现缺口,未来即无乐观的权利。”     文章认为,民进党所面对的“三大险阻分别是来自民进党、国民党与共产党。”文章承认,“这次民进党为期一个月的初选过程,固然较之2008年的互砍见骨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性质上却有若干不同。上次是激烈对战后的严重外伤,这次却是表象平和但阴招频出的内伤,外伤要愈合需要时间,内伤待调养同样难以收短效。”    ...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纪硕鸣 2011-04-27 博鳌论坛已成两岸互相释放信息,探测重大经贸政策可能的平台,尽管这次博鳌论坛没有安排“胡钱会”,但是两岸最高领导人在博鳌论坛前后隔空一再表达善意,而钱复和胡锦涛的几分话谈话,更给观察家们留下想象空间。 一年一度的博鳌论坛日前落下帷幕,虽然这只是民间组织的论坛,却深受两岸重视。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率领台湾代表团参加了这次论坛,临行前受到马英九接见。而国家主席胡锦涛则在论坛中会见了台湾代表团,并与代表团成员一齐合影。         钱复在合影前后两次与胡锦涛低声交谈,引起台湾媒体关注。媒体发现,胡锦涛与台湾团员一一握手后回到拍照位置,钱复低头与胡锦涛交谈,拍照结束后又低声交谈2分多钟。媒体以此推断,这不会是简单的问候,期间足以谈到一些重大事项。面对媒体不断追问两人交谈内容,钱复只以“真的不方便”回应,不愿透露详情。         其实,钱复临行前,马英九让他向大陆传达“同舟共济,相互扶持;深化合作,开创未来”16字立场。而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台湾企业家代表时寄望珍惜来之不易的两岸融合。他说,两岸双方应该继续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共同努力,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两岸最高领导人借博鳌论坛的平台,隔空对向释放善意,已经意味深长。         自2008年博鳌“胡萧会”开启海基会和海协会复谈以来,博鳌论坛已成两岸互相释放信息,探测重大经贸政策可能的平台,包括直航增班、陆客加人、家电下乡、面板采购、金融列入早收清单、农产采购等,均在这个场合互相交流后获得进展。对两岸来说,博鳌论坛已经成为民间交流、官方拍板的重要平台。         此次论坛,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陆出台了“十二五规划”,台湾方面提出了六大新兴产业振兴设想以及“黄金十年”概念。更重要的是,两岸已经签署了ECFA。这是两岸第一次以制度化方式确立了双方的经贸合作关系。ECFA是把两岸各自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设想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两岸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成为可能。       ...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王家棣 2011-04-27 许多专家认为,国会之战,特别是对参议院席位的争夺,可能才是2012年美国大选的真正战斗。 许多专家认为,国会之战,特别是对参议院席位的争夺,可能才是2012年美国大选的真正战斗。 在金融危机依然严重,美国民众仍在面对失业、还贷、医疗保险等重重困难时,奥巴马总统4月4日正式宣布了他将竞选连任下一届美国总统。 4年前这个时候,民调前三位的共和党候选人已经筹措了5000万美元的竞选经费,民调前三位的民主党候选人也已展开竞选几个月了。但是,4年后的今天,在美国的政治地平线上,人们还没看到共和党正式提出的总统候选人,这令2012年的总统大选处于一种慢热状态。美国人民或许不需要耗时费日的总统竞选,但时机、政治生态以及新技术都会影响竞选过程,况且参与竞选的一方还是一位在职总统。虽然在2010年的中期选举中,共和党重新占据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然而许多观察家认为,除非共和党推出好的候选人,否则奥巴马连任将会有较大的胜算。 参院席位才是真正战场 共和党的2012年总统候选人将会发现,他们可以利用的政治资本太少了。小布什当政时的大好形势早已被他几个鹰派伙伴挥霍殆尽,共和党的富人利益代表性使其在经济危机中愈加失去广大中下层民众的支持,而这些年没有好的新秀和方略也一直困惑着共和党人,所以共和党的日子会很难过。在竞选策略上,有些共和党人认为竞选太早坏处多于好处。民主党的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和共和党的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当年都没从提早竞选中获得优势。 民主党目前在众议院处于劣势,只在参议院占据微弱优势。因此,民主党全国筹款委员会 (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 fundraiser) 的效率对寻求连任的奥巴马总统至关重要。奥巴马总统不再是几年前的竞选黑马,估计他将募到1亿美元的竞选经费。 最新的盖洛普每日民意测验数字显示,美国民众对奥巴马总统的工作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均为46% 。诚如奥巴马总统本人认为的那样,局面的改变不会很快来到,作为总统他需要美国人民的帮助,从而更专注、更创造性地去达到更远大的目标,美国家庭、社区和这个国家本身的改变与每个选民息息相关。 两党将在2012年竞争众议院的每一个席位以及参议院三分之一的议席。许多专家认为,国会之战,特别是对参议院席位的争夺,可能才是真正的战斗。如果共和党不能找到一个足以击败奥巴马的候选人,他们的捐助者将会更加关注国会选举。事实上,共和党人之中有些人已经表示,奥巴马很可能连任。 共和党候选人或现黑马 在共和党潜在的总统候选人中,密苏里州的巴布尔(Haley Barbour)和印地安那州的丹尼斯(Daniels)都在州长任上。不过,他们并非排在民意测验的前位,似乎也不可能不考虑预算就投入总统选战。但是,更耐人寻味的是筹款艺术与选战策略都已改变。知名社交网站、在线工具、商业电视广告、有线电视网络使竞选人能与公众深入而快捷地进行沟通,互联网更成为总统候选人筹款最有效、最便宜的工具。 到底谁最可能受益于这种新的竞选方式和技术?或许是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M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