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边泉水 2019-06-25 从实际最终需求角度来看,2018年下半年经济已经出现企稳迹象,2019年一季度外贸出现“衰退式”顺差,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由负转正。不过,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判断经济增速已度过快速下降期,但仍处于下行阶段。 经济增速度过快速下降期根据追踪的数据显示,从实际最终需求角度来看,2018年下半年经济已经出现企稳迹象,2019年一季度外贸出现“衰退式”顺差,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由负转正,带动实际GDP当季同比达到6.4%,经济企稳迹象更加明显。不过,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根据测算,对2,000亿美元商品额外加征15%的关税,将会拉低今年GDP约0.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GDP增速将会下行至6.2%。如果对剩下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或者无法达成协议,明年经济将会变得更加困难。由此,我们判断经济增速已度过快速下降期,但仍处于下行阶段。年初以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进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行。未来看,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基建投资存在一定的上行空间但幅度不会太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会下行。具体来看,基建投资仍有回升空间,但幅度有限。基建投资方面,年初以来,非标融资收缩放缓,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行,城投债发行也较好,财政支出增速高,基建投资融资环境改善,投资累计同比持续回升。年内基建投资增速回升仍有空间,不过融资环境进一步显著改善的可能性较低,回升幅度有限。利润走弱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下行,能否企稳需观察减税降费执行力度。2018年以来,制造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下降,1-4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明显下滑。上半年,利润走弱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当前来看,制造业企业利润依然较差,需求、企业经营、投资启动等验证指标均未明显好转,制造业投资仍将下行。不过,一方面,石油加工、化学原料等行业产能置换仍有空间,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并未完全结束,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制造业投资下行斜率不会太陡;另一方面,随着减费降税政策的落地实施,制造业企业利润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对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土地购置费用下滑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行。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偏强,主要原因在于土地购置费用增速依然较高,且建安投资增速回升。未来看,建安投资增速已经上升到较高水平,进一步大幅上升的空间有限,房地产投资走向主要由土地购置费决定。2018年下半年以来,100大中城市商品房用地成交总价增速明显下滑,预计2019年下半年土地购置费增速将会下行,进而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消费对GDP贡献下行,政策对冲效果待观察。受CPI下行以及汽车销售持续低迷影响,相较于去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累计同比下滑。下半年看,CPI将会维持高位,进而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升。不过,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将会下行,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将低于去年。全球需求走弱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出口增速低位运行。受春节假期影响,1-4月出口当月同比波动较大。整体来看,1-4月出口累计同比为0.2%,增速较去年明显下滑。未来看,全球经济依然在走弱,叠加中美贸易摩擦负向影响扩大,出口增速偏低。国内需求走弱叠加PPI下行,进口同比继续下行。受国内需求走弱影响,相较于去年,1-4月进口累计同比明显下滑。国内需求依然偏弱,下半年PPI同比可能转负,叠加出口的拉动效应减弱,进口同比仍存下行压力。CPI受供给驱动上行但幅度可控,PPI存下行压力。猪肉价格上涨推升CPI中枢。未来看,猪肉价格将成为引导CPI走势的重要变量,CPI当月同比持续维持高位。不过,经济依然偏弱,核心CPI维持低位。CPI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引起的,如果没有引起工资全面上涨,且核心CPI与PPI偏低,货币政策不会明显收紧。我国和全球经济偏弱,PPI同比转为下行。年初以来,国内经济企稳,叠加国际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PPI同比走势偏强。未来看,我国和全球经济依然偏弱,大宗商品需求走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承压。5月份以来,原油、钢铁等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涨势趋缓,甚至出现下跌,叠加基数抬升,PPI高点已过,未来将会持续下行,下半年转负。外部经济环境风险增大美国经济增长转向下行。2019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超预期上升,其中净出口对GDP拉动明显改善,这是美国政府对贸易战态度转变的原因之一。不过,私人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减弱,这意味着当前增速回升的基础并不牢靠。另外,私人投资的回升主要依靠库存投资的拉动,进一步回升需要实际利率的下降,这在当前难以看到。我们预计,2019年下半年,随着特朗普顺周期减税效应的消退、贸易战的外部冲击负面影响显现、以及美联储加息对投资的抑制,美国经济增速将开始回落,并可能明显减速。预计2019年美国实际GDP增速将下降至2.2%左右。美国国债期限利差走向倒挂。从历史上看,期限利差走向倒挂,一般预示美国经济将在未来的6-24个月陷入衰退;美联储并不认为本次期限利差倒挂预示着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如果所有人都不相信“历史将会重演”,或将意味着历史重演的概率上升。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再度走阔。2018第四季度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的大幅走阔,伴随着美股出现明显的下跌。2019第一季度的货币边际趋松和风险偏好回升,带动信用利差再度收窄。不过,信用利差并没有完全收窄至2018第三季度美国信用环境最好的位置,这意味着当前的政策宽松程度难以对冲美国经济的减速。2019年5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再度推升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我们预计,下半年,随着美国经济增速的下行,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仍会再度走阔,从而对美国企业形成较大负面影响。外部需求的下降仍将拖累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本轮欧元区经济滞后于中国经济,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2016第三季度-2017第四季度的全球贸易改善所作的贡献比美国要高。2018下半年以来,外部需求对日本GDP同比的贡献变为负值,但日本的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基本在2011年完成,日本开始逐渐重新加杠杆的进程。未来看,欧元区经济和日本经济短期能否企稳,依然依赖于全球贸易能否改善;不过,日本的整体经济结构略好于欧元区。新兴市场面临资本流出压力上升和经济减速风险。截至2018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体量占比升至59.2%,但是GDP增速降至4.55%,意味着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的负向影响有所加大。下半年来看,在美元指数强势背景下,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贬值压力上升、资本流出压力增大;同时,土耳其外汇储备占比明显下降、阿根廷外债占比较高,这将导致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减速风险上升。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对整体经济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分析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出口和GDP的影响,需要确定美国从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弹性。我们假设0.9、1.2和1.65三种弹性。在1.2弹性假设下,美国对2,500亿清单商品加征25%关税,将会拖累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14.8个百分点,拖累我国出口增速3.2个百分点,拖累我国GDP增速0.5个百分点。如果美国对非2,500亿清单商品也加征关税,在1.2弹性假设下,将会拖累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15.2个百分点,拖累我国出口增速3.3个百分点,拖累我国GDP增速0.5个百分点。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向哪个方向演变,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这也将对经济和政策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动态跟踪应对。政策建议1、财政政策:支出更具结构性,更加关注减税降费的落地实施。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是非常宽松的,包括减税降费的力度超预期,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行,财政支出增速维持高位等。未来看,在财政收入下滑以及预算约束的影响下,财政支出增速将会下滑,支出端可以更加针对“专项扶贫”、环境保护、研发投入、创新培育等结构性方向,这有利于对冲中美摩擦的影响,也有助于应对“三大攻坚战”。同时,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减税降费的落地实施上,一方面需要防止再次出现“明降实升”等现象,导致整体企业税负下降不明显;另一方面,要更具针对性地从成本端降低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盈利,这可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结构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2、货币政策:保持边际宽松,但防止“大水漫灌”推高资产泡沫。201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保持边际宽松,运用多方面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包括:1)逐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创设定向调控工具;3)扩大担保品范围;4)扩大再贷款和再贴现规模;5)中小银行较低存款准备金框架。展望2019下半年,在总需求下降的背景下,需要货币政策保持边际宽松,通过进一步降准甚至降息释放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同时适时下调逆回购、MLF等政策工具利率以保持实际利率的稳定(或者降低实际利率以刺激制造业投资)。3、改革政策:重构政府、企业、居民、金融四部门关系。1978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近40年的增长奇迹。当前,我国正面临“内忧外患”的格局,“内忧”主要是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速换挡,而制度变革滞后以及创新动力不足导致资本回报率长期低迷;“外患”主要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且必定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下,我们认为2019年将迎来我国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第二次改革目标应致力于重塑政府、企业、居民和金融四大部门的关系,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大力度减税减费,让利于民;第二,企业部门需要大力推进国企改革,坚持竞争中性原则,提高效率;第三,居民部门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率;第四,金融制度方面应打破银行垄断,提高金融供给质量。这一系列的措施将最终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方式给予验证。4、转变方式: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国际上来看,美国、德国和韩国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案例,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出现萧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不足。对于我国来说,当前通过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全要素生产率是决定经济增长边际变化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劳动力对经济贡献将进一步减弱,需要依靠创新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具有创新发展的多方面有利条件,因此,我们相信,中国有能力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从要素投入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转变。
天大报告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甘文锋 2019-06-14 2019年的香港政坛因《逃犯条例》的修订变得这么热闹。依现时建制派在立法会的优势,相信条例可在本年度立法会会期通过。虽然条例的通过没有悬念,但整个过程却暴露了建制派各力量缺乏沟通的问题,以及由此而生的香港管治短板。 相信没有人能预料到,在《国歌法》争执之后,2019年的香港政坛还会因《逃犯条例》的修订变得这么热闹。2019是选举年,反对派一直在寻找反政府的突破点,希望有像当年反23条立法或反国教运动那样的机会,带动起支持者的情绪以及再次团结已分裂出去的本土派。事态的发展出人意表,不单是反对派,甚至外国政府及商会也开始关注。条例已直接交到立法会大会讨论,依现时建制派在立法会的优势,相信条例可在本年度立法会会期通过。虽然条例的通过没有悬念,但整个过程却暴露了建制派各力量缺乏沟通的问题,以及由此而生的香港管治短板。建制派各力量之间的沟通及其带来的管治障碍,一直是香港所面对的困局,因此针对是次《逃犯条例》修订过程所暴露的问题,笔者尝试找出根源并提出改善建议。本文所说的建制派,不单指狭义上的几个建制派政团,更包括政府、中联办、人大与政协。修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政府与建制派政团的关系。各建制派政党除了在立法会有议员外,还在各个地区有区议员及小区主任。本来这个网络覆盖是很全面的,若政府有新政策,可透过与建制派的沟通,借此宣讲政策目的及好处,并慢慢传达到小区。这种方法虽然慢,却可减少争议政策对社会的冲击。然而这次《逃犯条例》的修订,笔者作为建制派的区议员,却和很多市民一样透过媒体得悉详情,政府没有透过任何官员向我们解释条例的重要性。这种做法源于政府对区议会及区议员的长期轻视,对他们来说,有选票才有联络价值,因此他们只会向立法会议员解释有关条例。那么什么时候才会联络区议员?只有当地区工程需要申请拨款时,政府才有较高级官员到区议会动员和解释。政府如此行事,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选举压力,对他们而言,民意未必是重要考虑,最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到,而非做好。官员不会觉得到地区争取民意有多重要,只要在立法会取得足够票数过关就可以了。然而今天的社会和以前已经有很大不同,市民希望对政策有更多了解,特别是在很多香港人对中国共产党抱怀疑态度的情况下,凡涉及内地的政策,都很容易引起恐慌情绪。如果政府还是用以前的心态去推广政策,轻视地区而不善用建制派网络,即使能通过政策,也只会失去更多民心,最终只会得不偿失,也会令建制盟友面临更大的压力。第二是中联办的角色。中联办一直负责香港政府、建制政团及爱国爱港社团与内地相对应部门的联系,是内地与香港的沟通的重要桥梁。然而,中联办协调建制派内部沟通与配合的效率有待提高。以这次《逃犯条例》修订为例,建制派其实有很多失误,其中之一便是5月23日开始的权威人士解读。5月23及24日均有建制报章指出“香港居民在香港触犯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不会移交内地,而会由香港自行处理。这个解读其实解答了很多香港人的忧虑,应该在报章头版大力宣传。然而,反对派媒体及政客刻意曲解甚至故意误导,指香港人在港触犯涉及国安的罪行亦有可能被引渡回内地,甚至将其解读为香港人在香港要守内地法律。可惜的是,其后建制媒体正本清源的文章却少得可怜,建制派没有及时对反对派的歪曲作出系统性回应。媒体关系由中联办宣文部负责,他们看到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主动安排系统响应?就反对派的断章取义,社工部有没有告知各政党,特别是立法会议员,要求他们善用曝光率去反击?港岛、九龙及新界工作部有没有告知建制派区议员及小区主任,如何在地区层面应对反对派刻意扭曲的说法?依照笔者现时的观察,中联办善于处理日常联络任务,但在反对派于选举年大举反击时,却没能做好危机状态下统合协调的工作。笔者接触到的中联办官员大多作风优良,但在如何听党指挥打胜仗方面,他们依然需要反思并改善工作方式。第三是统战部及人大、政协的角色。回归以来,因为中央希望稳住香港的经济,加上各省市希望吸引香港资金,统战对象均以工商界别为主。这种做法在回归初期确有实效,亦能响应当时的社会需要。然而时移世易,今天的香港社会已经和回归时期分别甚大,没有人想到回归20年后,香港社会变得如此撕裂对立。另一方面,内地发展一日千里,由当年极度渴求香港的资金和技术,到今天国家的科技发展已渐上轨道,资金亦变得充裕,通过“一带一路”去发展全球基建网络即是明证之一。在香港社会及全球大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国家对香港的统战策略应该有所改变。要应对香港今天的社会问题,政治能量比经济能量更为重要。所谓的政治能量,不单是政治动员能力,也包括对政策的了解、政治敏感度、政治论述能力等等。观乎现时以工商界人士为主的政协和人大,未必每人都有这种条件协助中央及特区政府共同面对反对派的挑战。如果要整体提升建制派政治水平,统战部实在有必要重新检讨及思考统战方向及策略。工商界别人士可进入工商联,如果他们仍想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可于平日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毕竟如果在有大事发生时才由中央高官或中联办召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分配任务,这只会令香港人更加轻视人大和政协,对香港管治并非好事。改善方法就现时建制派的统合问题,笔者提出从“面‧线‧点”三个角度去逐步改善。首先,就“面”而言,在行政主导的体制下,特首领导的香港政府仍是各大政策的牵头者,问题是要做好“全面斗争”工作。特首乃至特区官员要明白今天的社会已发生改变,由于市民对政府缺乏信任,由上而下推动政策特别是与内地有关的政策,过程都非常艰难。因此,今后推行重要政策时,政府要有心理准备,每次任务都面临“全面斗争”。反对派只会将政策内容断章取义,然后去煽动社会恐惧情绪,加上现时美国对中国的压制,相信美欧多国政府、商会及领事馆亦会助攻。面对全面斗争,建制派亦必须做好全面准备,政府应该充分利用立法会议员、区议员的网络,全面覆盖,全方位向市民宣传新政策。另一方面,区议员亦要明白,将来工作重点不仅仅是地区工作或地区议题,亦要去了解全港政策,从而在地区层面向市民主动解释。只有在推出新政策前织好这个网络,做好全面准备,建制派才有可能瓦解反对派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在“线”方面,重点在于中联办内部如何协调。现时中联办的工作方式是各部做各自的工作,都向分管各部的副主任汇报。这种工作方式行之有效,每个部、每个处作为一条线在各自范围都成为重要的沟通桥梁。不过,这种工作方法对处理日常事务有效,却不代表在推行重要政策时有效。如果在有重大需要的时候,中联办能就实际情况成立特别应对小组,将相关部门代表集合在一起,并视乎重要性由主任、副主任或部长领导,相信在应对反对派及外国势力的挑战时,就能够更有效地作出应对。确保指挥中枢及部门分工高效运作,每条线都能尽快与相应对象沟通,获得最好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每条线的功效才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最后是“点”,针对的是每位港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都是人民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他们除了在日常向中央及各级政府提出建议外,当有需要时,亦可将政府的意见及政策推广给市民,但现时大部分代表或委员都未有做到这一点。往往是到了非常重要的危急关头,中央高层或中联办才召集大家作出集体响应。和建制派议员一样,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在香港亦代表了中国的形象,他们在香港日常的表现其实也直接影响香港人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及中央政府。提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政治素养以及政治能量,使其在日常协助树立中央正面形象,在重要时刻支持政府的政策,这应该是我们对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合理期许。以上改善建议,不单针对这次《逃犯条例》修订过程,也针对建制派一直处于被动的问题。香港是否有良好管治,不单单看是谁当特首,也并非仅仅看建制派在立法会有多少议席,重点是整个建制派面对挑战时,如何统合协调,以及在平时如何提升各自的政治能量。这是建制派今后将长期面对的问题。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宋雅楠 2019-06-03 新一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需要继续发挥“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制度优势,改进澳门民生问题,保持社会安居乐业,带领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大局,发挥澳门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枢纽作用。 2019年对澳门特区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既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也是第五届行政长官开启新发展的起点。回归以来,在两任特区行政长官、四届特区政府的带领下,澳门保持了繁荣安定,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18年,澳门经济生产总值较回归时增长近8.5倍,人均生产总值达8.3万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突显了“一国两制”实践在澳门取得的成功。回归后,澳门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滨海小城,一跃成为闪耀的“东方拉斯维加斯”和旅游胜地。新一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需要继续发挥“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制度优势,改进澳门民生问题,保持社会安居乐业,带领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大局,深化“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 建设(即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发挥澳门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枢纽作用。新一任行政长官的历史使命从世界范围看,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及保护主义抬头将给全球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伴随着国际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调整,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将继续进行。在此背景下,中国也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国内外政经局势,中国亟待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国家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是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出的重大国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撑。然而,也不能忽视一些西方国家近年来不断把贸易、企业并购等经济问题政治化从而阻挠中国崛起的图谋。澳门特区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期盼新一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把中央的全面管治权与特区的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断推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丰富国家治理内容,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同时,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社会期待新一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可以顺应未来的发展方向,破除“等、拖、看”的习气,解放思想,积极主动布局,通过制度创新等一系列工作,开创澳门发展的新局面——抓住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机遇期,发挥澳门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建好“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聚焦葡语系国家和东南亚,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引领澳门建设成为国家发展中改革开放的“双向桥头堡”。提升特区政府管治能力澳门回归近二十年,取得的各项成果都与历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视察澳门并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时,高度赞扬澳门“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小桌子上能唱大戏”。历任特区政府的成绩有目共睹,澳门社会对新一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也会有更多的期待。澳门社会一直以“小政府、大社团”的方式有序运行,社团在推动社会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少社团承担了主要的社会服务功能,与政府的服务职能进行互补。社团帮助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成为澳门和谐特区的重要力量。随着澳门经济体量和发展议题的复杂程度增加,除了发挥原有社团优势外,澳门社会也越来越期待特区政府提升管治能力,承担社会发展“领路人”的职责。从影响澳门在亚太区域发展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力方面看,澳门的未来涉及与大湾区城市间的协调合作、澳门智慧城市的推动、澳门城市安全和环境保护,而这些都不是单靠民间社团力量就可以完成的。澳门社会期盼在新一任行政长官的战略指引下,特区政府可以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和民间力量,破除各自为政积弊,深入挖掘和培养澳门特区在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和力量。民间社团、企业、市民在特区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可以找到参与国家发展和建设的着力点,能够分享到融入国家和澳门发展的红利。因此,继续推动公共行政的深层次改革,努力打造勤政、廉洁、高效、公正的法治政府;继续调整政府部门架构与职责,提高政府透明度、行政效率和跨部门合作能力;改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和官员选拔和绩效评估制度,提升公务员士气和市民满意度,这些都是对新一任特区政府的重大挑战。推动民生发展随着澳门社会不断发展,社会规模越来越大,居民要求渐趋多元,澳门民生深层次问题凸显。房价高企、居民望楼兴叹,交通拥堵、大众出行困难,医疗资源短缺,劳工权益和外雇等老大难问题亟待改善。澳门社会期待新一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能充分聆听市民要求,配合澳门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的整体发展定位,让公共政策的制定能更符合市民期望。做好政策规划、制度改革、法规修正,以更大决心和切实的态度正视民生福祉中的现实问题,对症下药,改善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让社会基层得享“一国两制”和融入国家发展的优越和便利,推动澳门社会更好发展。善用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便利,加强与大湾区城市合作,拓展跨境养老、医疗、社会福利等领域的互动对接和互利共享,为居民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社会服务,改善居民生存空间。一直以来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人力资源非常有限,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澳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适度多元的关键因素。社会也期待新一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能够对澳门的人才政策有更好、更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标准,以配合澳门社会长远发展。同时,还要妥善与社会大众沟通,明确指引。本地培养和人才引进并重,以便在区域人才竞争中不落人后,为澳门特区“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最根本的动力。人才培养中,青少年更是澳门的希望。青少年作为未来主人翁、发展新力军,是澳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一国两制”事业建设的积极力量。社会期待新一任特区政府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承爱国爱澳核心价值,充分激发青少年的活力,提升澳门青少年的视野和竞争实力,让广大青少年在国家快速发展中找到自身机遇与定位,实现自我发展。加强法制建设澳门回归十多年来,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然而,相较回归时,澳门社会各方面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澳门的法律制度还未能适应这种深刻变化。澳门社会期待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继续完善澳门特区的法律制度和健全司法体系,保障澳门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社会发展。“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基本法》的全面贯彻实施,需要澳门特区有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其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发展机遇需要澳门尽快完善高度自治范围内的具体法律制度。社会期待新一届特区政府可以继续清理和完善法律法规中内容过于陈旧且与现实需要有很大落差的部分,起草和实施配合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发展“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需要的配套法律法规等,为澳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展望未来,澳门机遇处处,亦挑战重重。社会大众盼望新一任行政长官能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带领一个廉洁高效、积极有为、以人为本的特区政府,把握机遇,正视不足,应对挑战,引领澳门社会建设美好家园,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全体市民一起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彭念 2019-05-29 随着缅甸2020大选的临近,缅国内政局出现了一系列变数,给中国在缅投资带来诸多风险。中国政府应提前研判缅甸政局新变化,并早做应对准备,以确保我们在缅甸利益不受损害。 随着缅甸2020大选的临近,缅国内政局出现了一系列变数,给中国在缅投资带来诸多风险。中国政府应提前研判缅甸政局新变化,并早做应对准备,以确保我们在缅甸利益不受损害。缅甸政局面临变数目前,缅甸国内主要政治力量有:执政的民盟、军方及反对党(巩发党)、少数民族政党。首先,民盟与军方仍保持合作关系,但双方的裂痕正在扩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民盟希望通过修改2008宪法来提振民意,赢得2020大选并缓解来自西方的压力。然而,军方坚决反对修改宪法中给予军方的优待条款,希望继续通过宪法来保障军方的政治影响力和特殊利益。目前,民盟的修宪诉求仍未触及军方核心利益,双方的斗争尚不够激烈。随着大选的临近,民盟将不得不迫于民意压力主动提出修改核心条款,与军方之间的摩擦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从而给缅甸政局带来动荡。其次,民盟与巩发党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巩发党在民盟执政后的两次补选中逐步扭转颓势,夺取议席不断增多,对民盟构成的挑战也在加大。不过巩发党群众基础很弱,很难在2020大选中打败民盟。尽管如此,巩发党也会通过制造话题,尤其是在能够吸引民众注意力的问题上(比如中国投资、罗兴亚难民)抹黑民盟,削弱民盟的竞选优势。再次,民盟与少数民族政党既会合作修宪,又会彼此竞争选票。自民盟提出修宪之后,民盟与少数民族政党的合作关系有所加强,毕竟修宪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争取更多自治空间。因此,在修宪问题上,少数民族政党会全力支持民盟。不过,在竞选过程中,民盟与少数民族政党之间仍然是竞争关系。由于民盟在民族和解及罗兴亚问题上“顺应”军方,少数民族政党对民盟颇有怨言。因此,少数民族政党会积极推出自己的候选人与民盟和巩发党竞争。综上,民盟在选民中仍然最具影响力,并有望赢得2020大选,但其竞选优势将被削弱。在此之前,即在2020大选到来之前,各方围绕修宪、民族和解、罗兴亚问题及中国投资的争论和博弈将呈上升之势,缅政局将出现一些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态势。中国投资风险上升随着缅甸2020大选的来临,中国投资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中国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也将上升。首先,随着大选的日益临近,民盟将会从积极欢迎中国投资转向谨慎对待中国投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民盟近期成立“一带一路”实施委员会,签署中缅经济走廊和皎漂经济特区等合作协议,这也并不表明民盟真心实意地全力拥抱中国投资。实际上民盟当前对中国投资的欢迎态度是由西方投资“口惠而实不至”、民盟执政业绩和经济发展需要及其维持中缅关系稳定等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随着西方对缅经贸合作的逐步推进,比如美国近日将其在东盟的首个商务中心设立在缅甸曼德勒、欧盟恢复对缅贸易普惠制待遇等,缅甸对中国贸易投资的依赖会有所减弱,缅甸会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来有选择地推进“一带一路”项目。此外,出于安抚民意、赢得选举的考虑,民盟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不太可能大幅度推动中国在缅大型投资项目,而将鼓励引导中国投资进入服务业及民生领域。其次,缅甸反对党(包括巩发党及对民盟不满的其它政党)也将集中火力批评民盟政府的内政外交,中国投资项目有可能成为攻击的靶子。同时,缅甸地方政府对于推动“一带一路”既不十分热心,也“力不从心”。不仅如此,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克钦邦和若开邦,对中国投资的进入仍有疑虑。比如,近期缅克钦邦三个政党的领导人就明确表示不希望中国重启密松大坝,并表现出对中国投资的抵触。再次,公民社会组织及部分当地民众对中国投资仍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缅甸境内公民社会组织众多,主要聚焦于民主改革、人权及妇女权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外来投资等。中国投资向来是这些组织批评的主要对象。当地民众对中国投资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土地赔偿数额不够(涉及当地政府贪污赔偿款)、就业安置不充分、环保措施不到位等。随着2020大选的来临,他们对中国投资的批评也会上升,比如缅媒体《伊洛瓦底》杂志近期就在炒作中国欲重启密松大坝一事,企图激起缅社会反华投资情绪。最后,域外势力对“一带一路”的抹黑会加速。美国媒体及受美国资助的缅甸媒体一直在缅境内渲染中国投资所带来的“债务陷阱”,意图抹黑“一带一路”在缅投资项目。这直接导致中国在缅投资的皎漂深水港项目大幅缩减规模。随着2020大选的到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必然会借势加大对“一带一路”的恶意攻击力度。中国的应对举措首先,不要施压缅甸政府加速推进“一带一路”,相反应放缓“一带一路”在缅推进速度。考虑到当前正值缅甸大选前夕的敏感时刻,中方不宜催促缅政府加快实施“一带一路”,也不宜高调宣传“一带一路”在缅取得的巨大成就。相反,出于缓解民盟压力以及避免中国投资成为缅大选争议焦点的考虑,中方宜适度放缓“一带一路”在缅推进速度,尤其不应上马规模较大的资源开发型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宜游说缅政府(包括地方政府)重启密松大坝。中方在缅“一带一路”建设仍应坚持共商共建、稳步推进、追求实效的基本原则,稳扎稳打,精雕细琢,绘制好“一带一路”在缅甸的“工笔画”。其次,继续调整在缅投资结构,鼓励成熟的民营企业进入缅旅游业、服务业及民生领域。考虑到缅甸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及其对于债务问题的担忧,中方宜继续调整在缅投资结构,逐步减少资源型大项目的投资比重,适当控制投资项目的融资规模或分阶段实施项目,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投资缅旅游业、服务业及民生领域,共创中资企业和缅政府民众均受益的双赢局面。再次,继续加强对缅公共外交,夯实“一带一路”实施的民意基础。中国对缅公共外交已取得一定成效,缅甸民众对华态度有所转变。在2020大选日益临近的关键时刻,中方应继续加强对缅公共外交,塑造中国在缅正面形象,让攻击抹黑“一带一路”的舆论不攻自破,让中国投资在缅大选中无法成为焦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一带一路”在缅实施的民意压力。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彭念 2019-05-10 总体而言,中美海上军事力量将经历一个长期的此消彼长过程。在这过程中,双方战略互疑的持续加深将增加两军之间的误解误判乃至军事摩擦风险。基于此,两国有必要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以及有序竞争规则来避免冲突,实现在南海和平共处的目标。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在南海的博弈明显加剧。一方面,美军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次数显著增多,至今已达十次。同时,美舰更加频繁地进入中国实际控制的部分西沙岛礁水域,考验中国的战略意志;另一方面,美国联合英、日、澳等盟友在南海开展军事行动,加强与部分南海争端国的防务合作,加剧南海紧张局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承受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中美南海博弈加剧的首要原因是两国海上力量差距急速缩小。按照美国战略学界的逻辑推演,中美海上力量对比日益接近的现实将使中国具备更强的实力和动力来改变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亚太海上安全秩序,即中国是试图改变现状的“修正主义国家”。美国则会倾尽全力来阻止中国的挑战行为,并竭力维持现状。未来,随着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中美海上力量差距将进一步缩小,中国对现状的挑战将更加深入。这必然会刺激美国采取更加强硬的威慑举措,从而可能引发两国海上安全冲突。不过,这种理论上的逻辑推演并非与现实完全相符。换言之,实力差距的缩小并不必然带来两国之间的竞争甚至冲突。实际上,彼此的认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印度的海上军事力量也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印度洋海域,但外界并不认为印度将与美国在印度洋爆发冲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印美并不将彼此视为主要威胁,相反双方还有意加强防务合作,以维持印度洋现有的安全格局。然而南海情势完全不同,中美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战略互疑。美国将中国视为改变南海乃至亚太地区安全秩序的挑战者,并出台一系列措施来强行逼退中国。中国则将美国的军事挑衅视为其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并采取反制措施来打破美国的围堵。未来,中美将持续在经贸合作、政治制度、军事战略及意识形态领域争吵,两国之间的战略互疑将继续上升。这一方面会巩固中美现有的威胁认知,另一方面也会推动双方出台更为强硬的威慑与反威慑措施,从而令中美南海博弈的激烈程度升级。正是在实力差距缩小和战略互疑加深的共同作用下,中美才在南海陷入“威慑-反威慑-威慑升级-反威慑升级”的循环怪圈。在双方你来我往的攻防转换之间,擦枪走火的风险日益攀升。去年9月底的“迪凯特号”事件已经公开揭示了这种风险的存在。因此,防范风险已经成为中美南海博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近日访华的美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上将在布鲁金斯学会谈到南海问题时表示,眼下与北京对话的目标是避免海上冲突。中国则更加不希望南海“再生事端”,以免干扰在未来三年内将要结束的《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不过,中美双方虽然都认识到在南海管控冲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尚未就如何管控风险达成机制性的制度安排。实际上,中美此前签署的《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和《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规则》)已经在“迪凯特号”事件中显示出其局限性。换言之,在双方军舰相遇并不是很频繁、且距离相对较远的情况下,《规则》确实可以起到规避冲突的作用,但随着双方军舰越来越频繁地近距离对峙,《规则》的操作难度和出错概率也大幅提升。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机制来处理违规问题(一方在相遇过程中操作违规或失误),《规则》的权威性和实用性都会遭到削弱。因此,中美双方急需要对《规则》加以完善,制定违规处理程序,增强《规则》的约束力。除此之外,中美双方应认识到两国目前都无力改变现状,即中国无法完全制止美军的“航行自由”行动,而美国也无法将中国“赶出”南海。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双方需要找到合适的和平相处之道,在避免冲突的基础上有序竞争。这一方面需要《规则》的完善和有效执行,另一方面也需要中美两军及政府建立不同层级的沟通机制来处理可能的紧急与危险情况。比如,在政府层面,中美可以在外交安全对话之下设置海洋或南海议题的子对话机制,就重大问题进行定期讨论;两国海军高层之间也可以就南海问题建立工作组或热线联络机制,就重大和频发问题以及危险情况进行及时的通报和相应的处理;各战区或舰队之间也可探讨建立定期的交流机制,以了解彼此的操作异同,并寻找机会联合演练《规则》的实际操作程序等。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中美应探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有约束力和操作性的竞争规则来规范双方在南海的博弈。具体而言,这套规则应包含双方在南海博弈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比如遵守不冲突底线;主要的实施机构,包括两国海军作战单位等;主要的实施路径,比如建立并完善两国政府及军方层面的定期联络机制等。总体而言,中美海上军事力量将经历一个长期的此消彼长过程,并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点。在这一过程中,双方战略互疑的持续加深将推动两国提升威慑与反威慑力度,并增加两军之间的误解误判乃至军事摩擦风险。基于此,两国有必要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以及有序竞争规则来避免冲突,实现在南海和平共处的长远目标。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王正 2019-05-06 民进党二次上台执政后,践行“理念性台独”的蔡英文口中虽一直声称其两岸政策是维持现状,但其实质却是韧性台独,在军事安全领域便形成了以武拒统和以武促独的政策方针。他们频频打出两岸对抗牌、安全牌、战争牌和统独牌,这成为民进党明年大选的总路线。 民进党二次上台执政后,践行“理念性台独”的蔡英文口中虽一直声称其两岸政策是维持现状,但其实质却是韧性台独,也就是在不踩到国家主权红线的前提下,一方面要力抗大陆的各种压力,另一方面则采取切香肠方式一步一步强化实质性台独。蔡英文和民进党的韧性台独,在军事安全领域便形成了以武拒统和以武促独的政策方针。自今年年初以来,他们频频打出两岸对抗牌、安全牌、战争牌和统独牌,这成为他们拉抬民调和挽救选举的策略,也将成为民进党明年大选的总路线。频繁巡视部队 展现对抗决心民进党在2018年11月九合一选举大败后一度士气颓靡,但在今年1月2日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发表对台讲话、提出两岸共议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后,蔡英文和民进党不断借题发挥,营造大陆即将侵略台湾的氛围,渲染解放军对台湾的威胁,塑造蔡英文敢于和大陆叫阵的辣台妹形象。特别是在农历春节前,蔡英文频频造访台军基地和“中科院”等武器研发部门,发表各种军事对抗大陆和以武拒统的言论。蔡英文在1月15日前往花莲防卫指挥部视察部队和慰劳官兵,视察佳山基地反空降缩短距离演练,并表示“对岸不放弃武力犯台的企图,但我们保持稳健”,提出所谓“三个坚定”,即“坚定守卫中华民国台湾的主权及安全,坚定维护我们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坚定地往壮大台湾的方向前进”,强调要持续在“国防自主”及对外军购上提升部队“捍卫主权的战力”。当天蔡英文还视察了“天弓三型”防空飞弹的战备情况,并在脸书上曝光她与“天弓三型”的合照,其目的不外乎展示能够同时打击高性能战机、巡弋飞弹和战术弹道飞弹的台制防空飞弹已正式在花东地区换装完成,宣示台军已形成高、低配的防空网。1月21日蔡英文前往“国家太空中心”视导台美合作研发的福卫七号卫星升空准备,以及福卫五号行经台湾上空的情况,强调台湾要进一步提高卫星技术自主研发能力。1月25日上午蔡英文前往桃园的陆军53工兵群视导,下午则前往“中科院”系统制造中心纪念“中科院”创立50周年,首先听取飞弹量产简报,其次视导飞弹武器系统量产状况,以及了解“天弓三型”防空飞弹的生产线,并向“中科院”提出“加速量产、加速人才传承、稳健扩大产官学和海内外合作”的三大目标,要求该院为未来50年自制研发武器打下基础。1月29日蔡英文再前往宣慰台中空军第三战术战斗机联队、陆军第58指挥部及陆军步兵302、104旅。蔡英文在接受美国CNN采访时指出不排除两岸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表示要发展不对称战争的战略以及加强防卫自主来因应,以避免台湾独立生存的现况遭到改变。苏贞昌也积极配合蔡英文,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引用英国前首相在二战时的名言,声称“为了守护家园,战海上、战海滩、战街道,我们绝不投降”,甚至喊出“就算只有一支扫帚也会跟敌人周旋到底”。蔡苏两人合力采取战争边缘策略,刻意营造山雨欲来、草木皆兵的氛围,不外乎是为制造两岸对立紧张的局势来换取民意支持。加速军火量产 提高战略威慑蔡英文上任以来便持续力推所谓“国防自主”政策,打造所谓“本土国防工业”,其目标是提高防卫技术能力、减少对外军购依赖、振兴本土防务产业。为此,“国防部”仿照韩国的《国防产业法》拟具了《振兴国防产业条例》草案,2019年初在“行政院”会议通过,并更名为《国防产业发展条例》,送“立法院”进行审议。在防务自主政策下,负责研发的台湾“中科院”的经费规模从此前的新台币260亿元增加至500亿元,运营规模在过去两年内急速扩编4,000人,从6,600人增加至1万人。蔡英文的“国防自主”和“本土国防工业”政策涵盖了飞弹、舰船、战机、战车、卫星等全方位领域,包括饱受外界质疑的所谓“国舰国造”与“国机国造”。虽然台湾总体经费有限、多年来技术引入受限,但蔡英文仍坚持走防务自主道路,其计划不可谓不雄心勃勃。在上述各防务领域,飞弹研制相对较为成熟,包括天弓系列地对空飞弹、天剑系列空对空飞弹、雄风系列反舰飞弹等“新三弹”,以及云峰中程飞弹和万剑弹。为贯彻以武拒统的路线,如今蔡英文进一步要求“中科院”加速研发和量产各类型飞弹,2019年将成为台军飞弹的试射年和量产年,而满布飞弹的台湾也将成为名符其实的“飞弹岛”。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原射程范围在1,200公里以上的云峰中程飞弹,若经改良射程将达到2,000公里,使北京和大陆中南、东南各大主要城市都在其打击范围内,对北京形成不对称战略威慑,因此其发展动向对两岸军事安全关系十分关键。此外,挂载于空军“经国号”战机的万剑弹则具有战术性威慑能力,属于联合遥攻武器的一种,与美军现役的AGM-154性能相当,射程为200公里,具备巡弋飞弹的远距遥攻能力。万剑弹内装百枚子母弹头,可瘫痪陆方沿海机场跑道、军事和交通设施。倘若再将石墨纤维弹与万剑弹结合,还能攻击机场超高压变电所和输电线,瘫痪军事电力和雷达指挥系统。今年1月初苏贞昌接替赖清德走马上任“行政院长”后,签署的第一份公文便是核定第三期太空科技长程发展计划,预计该计划将于未来10年内投入新台币251亿元,发射10枚卫星。而配合该计划的麒麟项目则已着手进行低轨道运载火箭和多卫星发射技术的研发,目标为一枚运载火箭可投放重量不等的五颗微卫星,倘若该项技术研发顺利完成,台军将具有多弹头飞弹的能力,从而大幅提升战术和战略威慑力量。 天价向美军购 强化进攻力量蔡英文一方面提高防卫自主力量,另一方面试图通过美国对台军售取得更加先进的武器平台。至2019年3月为止,台军的陆、海、空三军已先后向美方提出新一批军购需求,包括陆军提出采购M1A2战车、海军提出有关潜舰制造的相关需求以及空军所提出的66架F-16V战机采购案,整体预估至少将超过新台币3,200亿元,倘若美方全数同意,将堪称美台军购史上最大交易。M1A1战车曾经在波斯湾战争中击毁上千台伊拉克的俄制坦克,而M1A2作为M1A1的升级改良版则具备更高更强的性能。台军采购M1A2战车主要用于滩岸攻防,专门针对解放军的两栖战甲车与99式主力战车,目标在于歼敌于滩岸之间,从而对解放军登陆台湾本岛形成战术威慑。F-16V战机则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对F-16系列战机提出的最新改良方案,其侦搜、跟踪、锁定和自卫能力已接近F-35战机。目前台湾已有142架F-16 A/B型战机正在升级为F-16V战机,该计划被称为“凤展项目”,若再加上新添购的66架F-16V战机,届时台军将配备208架能与歼-10战机抗衡的F-16V战机,有助于提升台湾空军战斗力量,平衡两岸空军力量。在美国相继通过《台湾旅行法》以及2017至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后,只要出具“中科院”的最终使用证明文件,天弓、天剑以及雄风系列飞弹所需关键零组件及材料便可以改由美国商务部以一般装备商品出口台湾,再加上美台科研人员可以进行有限度的武器科技信息交换,如此便能帮助“中科院”突破有关飞弹武器系统研发的瓶颈。美国对台解禁军火关键零组件的输出,将加速台军自主研制武器的进程。由于F-16V战机、M1A2战车以及飞弹和潜舰的关键零组件具有进攻性而非防御性武器的性质,倘若以上军购案全部通过,势必引发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重大震荡。民进党或许将此视为以武拒统和以武促独的重要一步,但恐怕也将迫使北京加大决心和力度推进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如此,民进党推进以武拒统促独便无异于玩火自焚。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雷鼎鸣 2019-04-17 相对于香港历史上的其它预算案,现时政府有很明显的扩张性政策倾向。这种刻意为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香港当代财政史上还没有先例。这带出了一系列问题:此种理财新政策有何优缺点?它与《基本法》有无矛盾之处?若有,当如何化解? 扩张性财政政策今年的财政预算案已是现任财政司司长所主理的第三份,据此我们已大可推断出现届政府的理财哲学。相对于香港历史上的其它预算案,现时政府有很明显的扩张性政策倾向。在上世纪80年代,公共开支占GDP的比重曾跌至15%以下,其后也很少超越18%的界线。在1998及2003财政年度,这一比重都触及22%的红线,这分别是由当时亚洲金融风暴肆虐及沙士爆发后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所致,而不是政府故意推高比重。然而在2018年度,此比重已被提高至20.2%,2019年度政府打算把它再猛增至21.6%,此升势是有意为之的。在计划中,2020年度是21.8%,2021年度是22.5%,2022年度是22.7%,直至2023年度才容许其回落至22%的目标点。这种刻意为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在香港当代财政史上还没有先例。这带出了一系列问题:此种理财新政策有何优缺点?它与《基本法》有无矛盾之处?若有,当如何化解?扩张性财政的优缺点香港一向是一个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扩张性财政政策意味着社会更多的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上。政府有它的角色要扮演,不能没有资源,零资源的无政府状态一定会出问题,比如法律不能贯彻,合理的公共建设不能进行,国家安全也不能得到维护。然而,太多的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上,资源分配容易出现低效率,消费什么、生产什么都由政府说了算,政府将难以掌握到足够的资讯去为人民作决定。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巴罗(Robert Barro)多年前曾发表过一篇经典论文,专门探讨一个问题:政府开支占GDP的比重多大才对经济最有利,亦即最能将当地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最大化。他的实证研究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国家政府开支都过高,若适当减低,会对这些国家的长期增长更有利。按照此说,持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重征税或用其它方法把资源集中到政府手中,让政府代替人民决定如何配置这些资源,这对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很可能有负面影响。资源集中,尤其会方便政客及利益团体的寻租活动,他们只要盯紧政府,向其施压便可。不过,我们要辨别两种不同类型的政府或公共开支,一种是消费性的,另一种是投资性的。巴罗的研究针对的主要是政府消费性的开支,例如雇用了多少公务员,派了多少福利等。投资性的开支则是指修桥、筑路、填海等有回报的开支。两种开支有根本性的不同,在财政上,消费性开支用了便没有了,但投资性开支,将来陆续会有回报。消费性开支是不得不付出的,以尽政府的一些责任。投资性项目应否进行,决定性的原则只有一条——只要投资的社会效益折现值大于成本的折现值,便可进行。有时项目的社会效益很大,但政府却收不回经费(例如建一条道路,虽有利市民,但道路却是免费使用的),这种情况并不理想,但项目仍可进行。当然若财务上有足够的资金回报,便更没有问题。这种分类是重要的,政府的消费性开支应有严格限制,否则会减缓经济增长,但有些只有政府主导才可进行的投资性项目,往往其效益大于成本,我们应加以鼓励。公共开支占GDP比重持续向上有违《基本法》现时预算案的公共开支项目并没有把上述性质不同的开支区分开来,这容易引起混乱。其中一种可能出现的混乱便是对《基本法》第107条及第108条的解读。这两项条文是非常有远见的。第108条指明香港要奉行低税制,第107条则要求政府“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这两项条文加起来可归纳为:公共开支或税收占GDP的比重都应维持在一个稳定的低水平,否则便违反了低税制原则,亦违反了开支增长与GDP增长相若的原则。当然,比重的短线升高,问题不大,但持续向上却有违《基本法》。要知道,撰写《基本法》时,香港公共开支占GDP的比重只有15%左右,而现时计划中的比重是22%,显然与此差距巨大。把投资性开支从预算案收支平衡表中分拆出来这里尚有一难题。2013至2015年间,笔者参与了政府长远财政计划工作小组的工作,主要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压力作出建议。因此笔者深明,政府若不早作准备,将来庞大的消费性开支足以吃掉现时的储备并使政府欠下大量的债务。在人口老龄化的现实下,香港如何能满足第107及108条的要求?把部分投资性开支及回报从政府预算案的收支平衡表中分拆出来,亦即“缩表”,是有效的做法。那么分拆哪一部分呢?政府多年以来其实早在实行一个模式:政府投入资金搞基建,提升了一些土地的价值;又或造一些新的土地,将其卖掉,收入纳入库房。由此可见,政府在概念上就像一家“国企”,其商业模式是靠投资造地或改善土地赚钱,收入一部分用来再搞基建,一部分被政府用作消费性开支。在数值上,2019年度的基本工程开支预计为852亿港元,约占GDP的3%,但这些数值会急升,到2023年预计会高达1,389亿,超过GDP的4%。至于卖地收入,2019年度预计为1,430亿。要注意的是,有价值的土地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投资造地才有可用的地出卖。事实上,政府的基本工程储备基金亦已扮演着公司的部分角色,它负责基建开支,卖地收入又会注入基金之内。倘若把此基金及其业务分拆出来,仍由政府全资拥有,只是基建开支立项时不属公共开支,卖地收入即变为公司收入,那么政府的开支或收入占GDP比重将下跌3至4个百分点,在账面上,香港的公共财政会变得更为健康。若政府处理得当,分拆成立以基建卖地为业务的基本工程储备基金公司,那么它还可能发挥另一作用。近年香港政府的决策过程渐渐跌入过度监管的陷阱中,各种法定组织及咨询架构林立。以填海造地为例,虽然香港缺地问题迫在眉睫,但没有十多年的工夫根本过不了相关程序。填不出海来,原因在于要经过多个部门繁琐的审批,说得好听一些是做事有板有眼,重视民意,说得真实一点是官僚主义,无人愿意一力承担责任,要把责任分摊给多个组织承担。若基建与卖地同属一家由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负责,便可借此机会去除部分过度的监管,从而促进政府的投资效率。除了基建卖地外,“缩表”本来还有其它的途径可循。例如本年度的薪俸税估计为666亿,占公共开支的10.6%,但政府又打算宽减掉170亿元,这等于政府收了钱后又退回去,税收及开支都增加了。若是干脆减税但不搞退税,情况会简单一点。最好的情况是索性取消薪俸税,反正其数额只占政府收入10%出头,况且若香港不征薪俸税,对吸引及挽留人才都有助益。不过,这种“缩表”恐怕不可行,因为政府总是担心将来人口老龄化会使开支大增,若现在取消薪俸税,等赤字出现后重征薪俸税便困难了。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严飞 2019-04-08 一直以来,中央对香港政策的重点环节就是增进陆港沟通交流,但是在具体的沟通平台、交流形式和格局上,还是有不少可以改进的空间。针对香港文化精英群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与他们的互动,深化他们对内地的理解,进而让他们的转变影响到香港年轻世代。 香港回归22年的一个关键性变化,就是香港人特别是香港年轻人的本土意识,发生了剧烈增长。香港年轻世代喊出了“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地方”这样的口号。2005年,香港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达到顶点;2012年后香港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对自己是香港人的政治认同则不断上升,并在随后的2012年反国民教育运动、2014年雨伞运动、2016年旺角暴动中得到集中爆发。2018年香港中文大学的最新调查显示,支持“本土派”的大学生为支持“建制派”的2.5倍。香港众志、青年新政等组织的领袖大多以年轻人为主,网上的本土派意见领袖也都属年轻一辈。在此背景之下,我们认为,香港年轻一代的本土主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香港文化精英和舆论导向的影响。这些本土文化精英除了在文学、艺术、媒体、公共层面展现出专业性,同时也是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他们作为文化意见领袖,不仅对他们的青少年粉丝群体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影响年轻人的价值观塑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香港政府的决策,在社会和政府间起到纽带作用。香港文化精英的特性根据我们的追踪调查发现,香港文化精英普遍对香港现状感到失望,期待改变;自己也积极参与社会运动,进行政治化的表达;以文化作为媒介(小说、漫画、独立音乐)介入社会公共议题,对年轻世代制造影响。(一)香港文化精英的价值取向:第一、提倡用文化形式来保留“香港价值”和“香港性”,然后传播给大众。在不少香港文化精英眼中,香港传统社会的人情风貌和其中蕴含的独特情怀是他们进行文艺创作的根基,但这种“香港性”正在被当代商业社会淡忘。近年来,包含自由、法治、开放、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香港价值”逐步褪色,商业资本对社会倾轧升级,政府施政独立性受到质疑,如此种种让香港文化精英们感到无奈和不甘。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艺术文化创作来记录、再现那些“香港价值”,并将这种价值传播给香港社会大众。对香港文化精英而言,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自己的个人身份认同,更是对自己所赖以生存并进行文艺创作的香港社会负责。第二、希望通过社会运动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怀着上述基本价值取向,香港文化精英们自觉地将文化创作活动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相联系,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和蕴含其中的情怀能够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共鸣。对他们而言,这一行为本身已经是“社会运动”的表现,也是一种公民政治参与。文化精英们追求通过自己的文艺创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对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予以呈现和诠释,从而激发更多人讨论、反思。在这一模式下,即便是没有强大政治、经济力量的普通公民亦可以通过围绕文艺作品的讨论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从而为整个社会的政治、舆论面貌带来改变。第三、希望将社会参与的意识传递给下一代人。香港文化精英进行艺术创作所面向的对象是广大香港社会民众,不过其中年轻世代就被视为重点受众。一方面,香港年轻世代虽然充分接触互联网新媒体,但对海量信息缺乏筛选和思辨,亦较少关注传统价值理念的传承,因此文化精英们希望为年轻世代创作蕴含“香港价值”的艺术作品,激发他们对香港精神的认同。另一方面,文化精英们也试图通过“借由文化艺术参与公共事务”这一模式,为年轻世代开辟一条新的参与社会运动的途径,激发当代年轻人对公共事务的新思维,亦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进一步改变香港社会、重塑“香港价值”的责任。(二)香港文化精英的本土主义:第一、从2008年起香港文化精英正式提出建构本土主义。对于香港文化精英群体而言,“本土主义”并非是外界赋予的价值观,而是他们自己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而出的产物。香港文化精英最初参与公共抗争(如保卫天星码头)时并未形成系统的理念主张,但在各个零散、独立的社会运动中,他们逐步剖析自己所保卫、塑造的对象对于自己的意义,因而生发出关于集体回忆、本土价值等的讨论。在此基础上,香港文化精英们才提出了“构建本土主义”的观念,并通过线上及线下的社交网络与不同人群互动,将这一观念加以传播。第二、香港文化精英担忧如果去内地发展,就会和本土疏离。当然,面对香港社会经济结构性困境,文化精英中也不乏“北上”发展者,毕竟内地文化消费市场有着远大于香港的商业潜力。不过当他们近距离、长时间接触内地社会文化圈之后,他们发现自己难以认同、接受很多内地社会文化元素和表现,又与曾经赖以为生的香港社会文化氛围脱节。这种窘境对于文化艺术创作而言是灾难性的,一方面他们的文艺创作与社会参与热情难以在内地找到合适的机会发挥,另一方面他们与本土疏离后再回归香港时反而会成为“故乡的陌生人”,艺术创作也不再能把握香港的社会脉搏。第三、香港文化精英认为香港是家园和创作土壤,所以没有想过要离开香港。不少香港文化精英亦表示,无论香港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他们依旧不会选择离开故园,因为他们把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家和创作的源泉。对这批文化精英而言,香港不只是一个现实意义上的存在,更是自己生活、创作过程中自我身份认同的根基。无论是出于对自身成长经历的留恋,还是对下一代年轻人发展的关注,他们都不能放弃香港。因此,在未来香港文化精英参与公共事务、社会运动的趋势依旧会持续,他们与新世代香港年轻人之间也会继续频繁互动。香港年轻一代的特性香港年轻世代本身并没有肩负很多历史包袱,但他们从小直面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生活的压力让他们不断试图寻求改变和突破,而“本土主义”就是他们在香港文化精英影响下重拾自我身份认同与对香港愿景的钥匙。(一)香港年轻世代的结构性困惑:第一、不再相信过去的成功模式。在上一辈香港人的教育理念中,年轻时努力念书,踏入社会努力工作,前途自然光明。这一模式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社会向上流动的阶梯。然而,现在的香港年轻人觉得这个阶梯并不存在,资本霸权、特权阶层对个体价值形成碾压姿态。就算有模糊的出路,不少年轻人也不想遵循这个“上一辈成功模式”往上爬,因为他们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从一无所有登上顶端,最上层的风景永远只有少数固定的人群可以享受,一种垄断的社会格局已经形成。第二、面对日益膨胀的资本,生活不堪重负。目前香港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社会缺乏流动性、阶级固化,而且就算年轻人甘于处在社会中下层,他们也难以负担香港资本膨胀带来的生活压力。随着上一代香港人以及越来越多来自大陆和海外的富人、地产商不断抬高香港资产价格,置业对于在普通行业工作的香港年轻人已经无比艰难。相应地,成家、教育子女等等一系列被视为人生关键节点的事项对于今天的香港年轻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二)香港年轻世代的转变:第一、踊跃参与社会运动。正因前述对前途的迷茫和生活压力,香港年轻世代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不断累积,对“改变”的诉求与日俱增,唯在目前社会结构下难以突围。当某一与当代香港社会经济结构性问题密切相关的政治事件引爆社会舆论时,年轻人自然会踊跃参与相关社会运动,以期从中抒发自己的不满情绪。尤其是当抗争以“街头运动”、“占领”等方式展开时,广大高校学生因不被工作所困,更成为了抗争的主力。对他们而言,一时一地的抗争并不是自己参与社会运动的终极目标,他们的诉求是在更宏观层面上撼动既有社会经济体制,重塑香港本土性,打破阶层垄断,追求社会公义、个人自由和可持续发展。第二、选择与内地发展分界。随着香港文化精英对于“香港本土”构建的日益完备,香港新世代年轻人心目中的“本土观”也在逐渐成熟。香港年轻人将香港视为与内地不同的存在,其中不仅有对政治体制差异的认识,更有对社会文化差异的体会与建构。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在香港参与社会运动、追求“香港价值”,绝不仅仅是反映一种政治层面的姿态,他们的努力是为了维护香港本土作为自己家乡、归属地的价值,亦是履行自己作为香港人对这片土地的责任。第三、跟主流民主派分开。尤其值得留意的是,当下香港年轻人参与社会运动时的诉求、立场往往与传统意义上的香港泛民主派有别。这一差异因素或可归因于两代人不同的成长经历:老一辈泛民人士固然是香港社会运动先驱,但他们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种种陆港和国际风云变化,他们的身份认同、诉求都与大陆有着更多关联。而当代香港年轻人则没有经历过香港回归前后的时局动荡,他们的身份认同感形成并不依赖于大陆。对这批年轻人来说,自己出生、成长并且难以舍弃的这座城市即是关于身份认同的一切,在普选等民主制度建设议题之外,社会公义、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同样重要,而年轻人的抗争方式更不拘泥于既有的议会制度。于是我们看到,香港老一辈民主派往往不完全理解年轻世代的诉求,而香港年轻人则认为老一辈泛民自恃“主流”但目光局限,与新生代脱节。第四、强调讲述香港的故事。对香港年轻世代而言,“本土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政治诉求,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文化诉求:他们依托香港文化精英建构的话语来重拾香港的历史、前辈的记忆,并试图将“本土主义”作为整合这些普通、琐碎历史记忆的理论主轴。应当说,同政治诉求相比,这一辈香港年轻人的文化抱负更为明确: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香港本土主义”历史叙述,从而为自己,也为当代香港社会带来全新的身份认同。第五、彰显香港的特色。香港年轻世代眼中的香港是自己独特的家园,而不是一个与其它地区毫无分别的普通城市。因此,当年轻人越来越体会到来自大陆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冲击,尤其是当后者对香港社会本土氛围产生同化效应时,他们就会为香港丧失独特性感到焦虑。因此,香港新世代对于“文化同化”抱有极为负面的观感,尤其是在教育、文艺创作等领域,他们更强调香港本土价值,实际上是为了维护香港的特色。不过有香港文化精英指出,香港与内地及世界其它地区不少城市有别的特色其实正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国际化,如若陷于“本土”而遗忘了香港作为国际都市的身份和价值,那无异于本末倒置。对于团结香港文化精英以凝聚年轻世代的建议一直以来,中央对香港政策的重点环节就是增进陆港沟通交流,但是在具体的沟通平台、交流形式和格局上,还是有不少可以改进的空间。针对香港文化精英群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善与他们的互动,深化他们对内地的理解,进而让他们的转变影响到香港年轻世代。第一、内地相关部门、文艺工作者和学者可以在香港文化精英们所处的本地平台,譬如《明报》、《信报》进行文化层面上的对话和交流,而非仅仅只是在我们内地的媒体平台或者在香港的建制平台,譬如《大公报》、《文汇报》上隔空对话。后者在香港社会文化领域被先天打上了负面观感的标签,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沟通作用。第二、定期邀请香港的文化精英来内地进行交流,譬如书展、剧场活动、艺术活动等,向他们开放文化交流、协作的通道。尤其是目前内地不少地区也面临和香港类似的结构性问题,如历史文化的保存、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等等,它们都可成为香港文化精英与内地人士进行专业沟通的切入点。第三、从经济层面给予香港文化精英更多的内地渠道,发表他们的作品、产品,扩大他们的内地市场,从而促使他们在进行专业创作的时候,能够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观念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质量高而格局大的香港文化精英的作品更能为香港社会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他们也就有机会借香港文化精英的创作来重新认识内地和陆港关系。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李武忠 2019-04-01 大陆若仍想寄希望于台湾人民,那么农渔民就是重要推手,应该扩大惠农措施,让农渔民更有感,彼此心灵自然更加契合。未来除了策略性采购台湾农渔产品外,不妨考虑以中国大陆为“中转站”,将台湾生产的农渔产品,以低关税的优势卖到东盟及其它地区。 蔡政府上任以来一连串不得民心的举措,终于让原属绿营铁票区的农业县市几乎全数翻盘。蔡英文自以为是的改革,事实上与人民的距离越来越远。当最温顺的农渔民都被逼上街头表达不满时,政权更替就是迟早的事,这再度验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不变真理。国民党在台湾长期执政,重商轻农,无法有效解决农产品产销失衡、农村劳动力不足、农地不断流失、农家所得偏低、大批农地休(废)耕等问题,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让农渔民相当失望,转而对强调爱乡土的民进党有所期待,终让国民党失去政权。然而在民进党全面执政后,蔡政府虽立即出台了“新农业”方案,并承诺会让农渔民过好日子,但真相是蔡政府所任命的中央农业要员(农委会主委、副主委)多属酬庸性质、派系中人,缺乏农渔业专业与实务经验,加以官员的自以为是,造成岛内农渔产品产销失衡,较国民党执政时更为严重。农渔产品价格几近崩盘,而蔡政府大张旗鼓成立的农产品外销国家队台农发,以及积极开拓的新南向市场均远不如预期,令农渔民苦不堪言。两岸关系的持续恶化,更让农渔民发现原本顺畅的出口管道受阻。同样在渔业方面,台湾远洋渔业遭欧盟黄牌警告已逾三年,至今仍未解除;传统渔场遭到日本官方强制划入;渔船于公共航道遭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军警强行拦阻、登船搜查、扣押;沿近海渔业资源枯竭,护育成效不佳;养殖渔业则遇到病害侵袭、光电业者争抢鱼塭、外销市场受阻等挑战。面对这些问题,蔡政府态度消极软弱,渔民忍无可忍,终于在“九合一”选举前,发动首次大规模的街头抗争活动。蔡政府背离民意去年“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在传统农业县市遭遇到空前挫败,农渔民通过选票,表达了对蔡英文农渔业施政的强烈失望和不满。败选后,蔡英文并没有深刻检讨反省,只是顺势将原本最该负责的副主委扶正,渔业则找来一位退休人士当副主委,完全没有展现改革的决心,让农渔民大失所望。反观高雄市长韩国瑜,上任后努力兑现承诺,当地农渔产品出口屡传捷报,声势持续看涨,被视为蔡英文连任的最大拦路虎。为此蔡通过脸书借去年台湾农产品出口总额突破54.7亿美元、创下20年新高之机,来肯定农委会施政的成果,并以出成绩不是靠口号来暗讽韩国瑜。她将民间业者的努力及中国大陆的克制,视为自己的政绩,这让许多农渔民和学者看不下去,纷纷出言反驳。事实上,岛内农渔产品总出口金额(1,513.9亿元台币)只占农渔业总产值(5,465.3亿元台币)不到三成(27.7%)。去年岛内农产品丰收,政府未预先做好管控暨应变措施,导致发生产销失衡、价格几近崩跌、农民怨声载道、政府束手无策的惨况,以上种种蔡英文似乎都忘记了。而台湾出口数据也显示,中国大陆不仅是台湾农渔产品的最重要出口市场,且去年出口额不减反增,增长幅度达23.2%,远高于其它地区(如日本6%、美国-0.8%、南韩3.7%、“新南向”国家14%)。大陆可成为台湾农渔产品外销推手大陆若仍想寄希望于台湾人民,那么农渔民就是重要推手,应该扩大惠农措施,让农渔民更有感,彼此心灵自然更加契合。未来除了策略性采购台湾农渔产品外,不妨考虑以中国大陆为“中转站”,通过中国-东盟自贸协议,将台湾生产的农渔产品,以低关税的优势卖到东盟及其它地区(中国大陆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议),甚至可以依循中国大陆为世界水产加工中心的模式(如进口美国的鳕鱼,经中国内地加工,然后销售到欧洲市场),进口台湾农渔产品当原料,加工后面向全球市场销售,协助打开境外多元通路,让台湾农渔民有钱赚。当前台湾农渔业产销确实存在诸多缺失,多数农民生活苦不堪言。当局不能光靠补贴安抚农渔民来骗取选票,须回归专业治理并落实农地保护、源头管理、强制重要农产申报制度、产销信息实时透明、实施农产分级制及缩减中间费用,才能让农渔业步上正轨。两岸关系维稳对岛内农渔产外销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岛内消费市场有限,台湾农渔产品需靠外销来稳定价量,这不仅可以稳定既有的通路,也有助于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对农业采取保护措施,对进口农产品施以高关税,台湾除靠产品质量及特色取胜外,必须通过与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特别是台日、台美FTA、CPTTP),才能获得低关税甚至零关税的优惠,进而提高农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维持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避免中国大陆掣肘,亦是台湾加入区域经贸组织的重要关键。以目前蔡政府的作为,两岸关系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而原本可以有发挥空间来争取民众认同和支持的在野国民党,却自陷泥淖,不敢如韩国瑜般对“九二共识”主动表态,让台湾民众想不出让国民党重新执政的理由(2020“总统”大选不会只能在两个烂苹果中选一颗比较不烂的)。目前国民党内有意投入2020“总统”选举的老面孔究竟是正午的太阳还是快落山的夕阳,民众心里有数,可惜当局者迷,没有自知之明。这些人想谋取大位的目的,不是想造福百姓,而是为了权力与私欲!台湾农渔业的挑战与机遇台湾贸易自由化要求大幅开放岛内农渔产品市场,大幅降低进口关税,这势必对农渔产品造成压力。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民建立生产风险意识(避免一窝蜂),生产具本土特色产品(如金钻菠萝、菠萝释迦、夏雪芒果、黑珍珠莲雾、台湾毛豆等等),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来争取消费者认同,并提高对本土品牌的忠诚度。值得关注的是,在台湾仅与少数国家签订FTA的情况下,其农渔产品进口金额就已高达158亿美元,几乎是出口金额的3倍。这些进口农渔产品对岛内产品的销售暨价格已经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产生替代效果,恶化本地产品的销售。蔡政府在积极推动加入区域经贸组织的同时,却未对此提出具体因应对策,这样持续下去恐将引发农民更大的抗争行动。台湾从2002年入关以来,虽设立千亿元农产品受进口损害救助基金,计划全面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并提升农业竞争力,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钱也花光了,台湾农业在面对贸易自由化挑战时依旧软弱无力,显示蓝绿无论谁执政,大量补贴、救助、酬庸、保护,永远是政客农业施政的首选。执政党为了选票只给农渔民止痛剂而不寻求根治良方,让病情持续恶化,使农民无法承受外来风雨的冲击,民怨会在台湾底层持续发酵扩大。台湾农渔业产值固然占GDP比率偏低,但是它属重要的民生产业,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对台湾政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蔡英文想寻求连任的话,必须取得农渔民的支持,只是农渔民期盼两岸关系能保持稳定,在蔡英文亲美抗中的主调下,这将难以实现。而主张“九二共识”是两岸互动定海神针的韩国瑜,在农渔村受民众支持程度远胜于蔡英文。蔡必须举全党之力围剿韩国瑜,扫除其连任最大拦路虎。大陆不要给统派帮倒忙预计蔡英文将通过抗中来刺激中国大陆官方,诱使陆方做出激进言行,激发台湾人民同仇敌忾的精神,进而顺利连任。鉴于大陆与台湾农渔民通过ECFA已经建立良好的营销通道,大陆在既有基础上若能因势利导,扩大惠农措施,以具体的成果来展现对台湾农渔民的关怀,仍可以翻转2020的“总统”大选选情。美国介入台湾“总统”大选的态势明显,若大陆干预过度反会引发台湾民众的反感。同样,大陆官方应该自我克制,不要给蓝营帮倒忙,不要有刺激性的言行,不要给蔡英文扭转劣势的机会,千万别成为蔡“总统”连任的最佳助选员。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陈自创 2019-03-25 藉由云端协同的互动及串联,其产值势必逐年倍增,香港实应发挥“1基地+2中心”的平台优势,将医疗协同产业经济做得更好。 日前,香港西医工会会长杨超发提出跨境医疗协同(Medical Tele-Collaboration)的政策主张。在国家发展“互联网+”产业经济的大格局中,医疗协同方案正好能促进中港两地(尤其是大湾区)业界的共同参与,并加入创新的云端协同科技,以提升对民众的医疗服务。云端协同作业系统特区政府正在积极研究港人到粤港澳大湾区退休的可行性,并推动有关配套措施。鉴于现时市面上的远端诊疗方案流于粗疏,医生掌握的医疗仪器数据不充足,而数码设备如手机及平板(计算机)的资讯安全亦有潜在风险,对病人的私隐保护不周,香港西医工会正与一间香港的科研企业合作,推出云端协同作业系统(Collaborative Cloud Operating System, CCOS),应用于医生之间的远端交流。在可预见的未来,常住于大湾区的港人,只需到参与计划的大陆医院(诊所)就诊,就可经由主诊医生与香港医生互动。彼端会将医疗仪器的读数档案(包括CT MRI及X-Ray等)在云端先行解码,再由此端的医生通过计算机(电脑)联动查看,这样两地医生就可以实时讨论病情病况,以拟定最好的医治方案。即使将香港先进的医生、医疗经验引入大湾区,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香港医生惯用的处方药物,都采自外国药厂,并非内地医生可用及惯用的药品。兹以退休后居住于大湾区及在内地工作的港人(或外国人)为例,一旦罹患疾病,因需要处方惯用的外来药品,最终都要长途跋涉回港看医生开药。如果应用云端协同系统(CCOS)以施行联合门诊(远程会诊),这样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在病历资讯安全方面,由于CCOS是以云端协同作业为基础,所以,协同方(彼端)之计算机在诊疗结束后是不会保留记录的,而所有的完整记录则会保存在邀请方(此端)香港医生的云端服务器内,只有在病人同意授权之下,及经参与医生的计算机(影像及数据)传送,两端的医生才可登入查看。大湾区医疗融合2018年初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的融合及发展规划,已经逐步实施。香港医疗业界指出,大湾区已启动的医疗协同产业,有望一马当先,成为三地产业合作的引领标杆。医疗协同指产业性的互联及融合,是由跨地域的两地医疗机构(如医院、诊所),在互联网“协同”平台上建立的医疗健康技术合作、门诊合作、培训合作,以及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品合作的互动串联机制。这个机制,将形成中港医疗卫生健康行业之全面进出口的合作。近几年来,中港两地已有专家提出区域医疗融合的想法,也有不少医疗机构试图推行,但效果很有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互联网在传统技术上的“云”与“云”之间,难以互通及协同,几乎每个“云”,都有自己的数据标准,难以对接及转换,从而形成各自的医疗平台,是属于规模较小的各自协同局面。相对而言,中港两地跨境(区域)的医疗协同,在技术上,需要既能包容各医疗机构之保护数据的要求,又能使不同的数据标准都能自动在协同平台(或称之环境)上被导入,及被应用,只有解决这个问题的云端协同技术,才能被两地的医疗机构普遍应用,从而形成较大规模的医疗协同产业格局。搭建跨境医疗平台一旦完善医疗协同机制,必能推动香港成为具“1基地+2中心”优势的医疗平台。一,医疗人才培训基地。长久以来,香港医疗资源并未向大湾区业界开启足够的互动窗口,也没有因应需求成为医疗人才的交流及培训基地。在医疗人才的交流及培训方面,香港凭借地缘位置及“一国两制”,本来比台湾、新加坡有更多的优势,但结果台湾、新加坡发展内地市场反而做得比香港好。内地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内地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为365.3亿人民币,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约60%。即使内地医疗机构已有近百万家,但“看病难、医疗人才不足”始终是事实。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中国每6,666人才有1名全科医生,而国际标准是每1,500至2,000人就要有1名全科医生。因此,除实时实地的人才培训之外,借由互联网培训更多的医疗人才,也是时势所趋。近年来,在医疗人才之实时实地培训和互联网培训方面,内地的费用支出已逐年增加至相当大的比重。由于人才培训方面急需突破,每年政府划拨给医务管理教育的款项、医药企业用于医生教育的市场费用、及医生用于培训的个人花费,竟然高达260亿人民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香港在线医疗资源的优势显现,若能将医疗协同妥善应用于人才培训,香港势必成为大湾区最重要的医疗人才培训基地。二,跨境医疗旅游中心。不久前,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曾表示要发展医疗旅游产业。专家指出,近年来内地跨境(赴海外)医疗旅游需求激增。根据内地旅游网站携程网发布的《2016在线医疗旅游报告》,参加海外医疗旅游的人数较2015年增长5倍,超过50万人次,人均消费超过6.14万港元(5万人民币),而另有资料显示,香港位列全球八大热门医疗旅游胜地之一,只是排名尚落后于日本、韩国、及台湾。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跨境医疗旅游的产值超过300亿港元,其中跨境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约30亿港元。专家指出,发展大湾区医疗旅游产业,最重要的,还是包括远程会诊、体检、健康服务等在内的医疗协同,香港医生水平极高,香港医院有许多内地尚未引进的医疗设备、药品、疫苗等,此外,香港的医疗督管较严格,私院床位空置率高,过去港府及业界不懂宣传,导致资源浪费。众所皆知,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肝病等在内的各种慢性疾病,已成为内地城乡居民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料显示,城市与农村因慢性疾病引致死亡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及79.5%,鉴于慢性疾病的危害,藉由云端协同以推动跨境医疗旅游,为内地病人提供另一优质的诊疗环境,对香港而言,实具极大的发展空间。三,跨境医疗服务中心。一般而言,所谓的医疗服务,是指医院(诊所)或医疗技术人员向病人提供的健康服务,包括诊疗、体检、健康管理等,而内地之跨境医疗服务机构,可划分为三类:(1)传统跨境医疗服务机构,例如盛诺一家、迈德瑞等;(2)海外医疗服务机构之内地办事处,例如沃迪康、梅奥诊所等;(3)互联网跨境医疗服务平台,例如春雨国际、微医等。上述三类,传统跨境医疗服务机构起步较早,数量也较多,但互联网跨境医疗服务平台有普及化的发展趋势。迹象显示,目前传统跨境医疗服务机构在不断优化线下服务的同时,也在搭建更好的线上服务平台。事实证明,内地民营医院及医疗旅游业的发展,也同时推动跨境医疗服务的兴起,据2017年国家旅游局出境数据显示,包括香港、泰国、韩国、日本、美国等海外医疗供应(服务)来源地中,以香港的医疗供应人次位居第一,2015年已达4,584万人。其次是泰国的793万人次,韩国则以611万人次排名第三。多年来,香港领先的医疗服务实力,足以成为内地最重要的跨境医疗服务中心。助力香港创新科技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云端协同架构,香港更可以衍生发展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科技产业,例如,AI可以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及大数据的应用,为中港两地之病人提供医疗系统的准入资格,为病人提供世界级的医疗(健康)服务,而利用AI的翻译功能及“聊天机器人”的设定,可以在这类特殊的医患沟通场景中提供便利的服务。已有专家指出,未来10年内,中国的跨境医疗市场及相关产业的年产值有可能超过数千亿港元,出现包括医疗人才培训、跨境“医疗旅游”、及跨境“医疗服务”等产业链,而香港毗邻中国内地,拥有最大的产业发展机会。总而言之,藉由云端协同的互动及串联,其产值势必逐年倍增,香港实应发挥“1基地+2中心”的平台优势,将医疗协同产业经济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