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2012-09-26 2012年9月20日,天大集团、天大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合作与捐赠协议签订仪式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谢维和教授,天大集团、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先生签署了联合成立“国家战略研究院”的合作与捐赠协议。 方文权先生在致辞时表示,天大集团、天大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国家战略研究院”,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层次。能够为国家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深感荣幸,这也体现了天大“关心社会,共同发展”的企业宗旨。方总强调,建设世界一流的思想库,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唯有不断探索,不懈努力,孜孜以求,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陈吉宁校长指出,双方联合成立“国家战略研究院”,是一次理想、价值、人格、心与心的合作。“国家战略研究院”将为国家、为清华提供新视角、新动力、新平台。十年后再回首,一定会结下丰硕成果。 “国家战略研究院”将开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战略性研究,创建跨学科的“国家战略学”,举办“世界和平论坛”,设立发展中国家博士项目,培养高层次战略型人才,以及开展其它公益活动,推动清华大学“大文科”建设发展,推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发展提供战略建言,为国家的文明昌盛、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为此,天大集团和方文权先生无偿捐赠三亿元港币作为“国家战略研究院”的经费基金。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教授(前排中),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谢维和教授(前排左),天大集团、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先生(前排右)签署联合成立“国家战略研究院”的合作与捐赠协议。
  天大研究院 2011-11-25 第三届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会议2011年11月22日至24 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天大研究院作为赞助合作单位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就全球经济形势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银行业监管、跨国并购等进行广泛、深入地探讨。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部长巴鲁安也在开幕式上作了发言。为祝贺会议召开,法国总统萨科齐于 21 日晚在爱丽舍宫举行欢迎酒会,并就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发表了演讲。 这是天大研究院与博鳌论坛的首次国际合作,对双方加强了解、促进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博鳌论坛副理事长曾培炎在开幕仪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爱丽舍宫举行欢迎酒会
  天大研究院 2011-11-25 2005年6月,中国改革开放论坛与天大研究院部分学者专家,由郑必坚理事长率领出访美国,在华盛顿和纽约等地会见了美国政经界人士,包括时任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以及白宫和国务院高官,并密集会见了美国智库学者和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   会见美国政要:时任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右五)、时任美国联邦参议员、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右四)、现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施芝鸿(右三)、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右一)。   会见美国智库学者:时任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右四)、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主席约翰.哈姆雷(左五)、现任中央政研室副主任施芝鸿(右三)以及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左三)。 2005年6月17日,会晤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史考克罗夫特将军(左四)。 在华盛顿会晤美国媒体朋友。
  天大研究院 2011-05-21 新华网惠灵顿5月21日电(记者夏文辉)21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举行的中新关系研讨会上,中国和新西兰战略分析家认为,在日益发展的经贸交往基础上,努力拓展更深领域的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课题。     新西兰外交贸易部副秘书长麦康年曾任新西兰驻华大使,2002年在中国主持了新中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他说,5年之后的今天,中国成为新西兰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多层次的交往明显加强。 中方代表团团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赵启正说,中新关系互补性很强,在全球化大潮下,两国的发展都面临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发掘潜力,推动两国更广泛的合作。 坎特伯雷大学政治系安琳博士系统地回顾了中新交往的历史。她认为,新西兰政府已将中国列为“基础国家关系”交往国,新中交往将更加密切。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查培新表示,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在很多双边、地区和国际事务上,中新两国存在广泛共识。 与会专家还就南太平洋事务以及中新在这一地区的合作进行了探讨。中国专家阐述了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对新西兰方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表示赞赏,并希望在这一原则下,拓展中国同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南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的关系。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新西兰国际事务学会、香港天大研究院共同举办。研讨会将就中新关系、扩大中新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中新在经贸、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等议题进行研讨。来自两国学术和商界的专家和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中方代表团由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赵启正率领,代表团成员还包括新华社副社长马胜荣、上海宝钢前董事长谢企华、中国国际战略协会副会长龚显福、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所长韩锋等。  
  天大研究院 2011-03-29 2005年6月11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高级顾问施芝鸿(现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与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前往韩国出席第三届济州岛和平论坛国际研讨会,和来自各国的前政要以及著名智库学者交流、研讨。  会议现场      
  天大研究院 2009-10-26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经用“同舟共济”的中国成语,形容中美两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要相互扶持的关系。其实,这四个字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讨论的中美清洁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同舟共济的中美关系,在中美两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并已经成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识,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9月下旬在纽约的会见中,都共同表示双方正致力于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 双边关系,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美双边关系目前“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承诺,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也是中美清洁能源战略伙伴关系的政治基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全球面对能源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威胁的严峻局势下,具有典范意义和指标意义。根据统计,美国目前是全球能源消耗第一大国,而中国则是全球能源消耗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年增速15%),两国能源消耗量占全球耗量将近一半;中美两国又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2007年的排放量15.86亿 吨(每万亿美元GDP排放量1.13亿吨),中国为18.02亿吨(每万亿美元GDP排放量3.73亿吨)。显然,要解决地球面临的温室气体危机,要寻找清洁能源的新路径,中美两国合作至关重要。 今天,面对地球气候恶化的威胁,我们的地球正变得越来越脆弱,地球村正变得越来越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地球毁灭了,谁都逃不了,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安全问题。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曾为此表示,气候变化和推广清洁能源不仅只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更是一个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严重影响着两国人民的未来,影响到是否能为我们的后代保存一个完善的生存环境。 中美两国显然都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胡锦涛主席不久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了中国在应对气候暖化问题上的四点承诺,包括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显著下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大力增加“森林碳汇”(carbon sink),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四千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这是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暖化问题上的重要表态和采取的积极措施。胡锦涛指出,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他相信通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在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领域合作将取得更多成果。而奥巴马总统则表示,希望加强两国气候变化特别是清洁能源领域合作,把它作为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支柱,扩大两国共同利益,造福两国人民。 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广清洁能源是一场涉及人类生存共同利益的战争,是现实生活版的《地球反击战》,中美两国应该在这场战争中携手并肩、同舟共济,为我们的地球负起共同责任,展现领导力和示范力。在这一光荣的战场上,中美双方合作要克服不少障碍,包括: 1、 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美方应该彻底放弃某些人至今挥之不去的“冷战思维”,以客观和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2、 充分了解和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气候问题上的差异考虑,平衡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降炭的关系。 3、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有责任为某些清洁能源和环境气候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援,尤其是一些关键项目向中国释放关键技术。 4、 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技术是一盘生意,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它更是一项事业,如何在这中间取得平衡,达至双赢、共赢的目标,使人类福祉最大化。 事实上,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利益的盘算不可避免,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但在人类面对环境和气候问题的严峻挑战中,我们更应该树立“全球一盘棋” 的观念,在利益驱动的价值规律中,发现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造福中美两国,造福我们的地球。  
    2007-11-09 一项探讨中国和平发展前景与世界关系的大型国际研讨活动日前在北京举行,将近两百位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一流专家和智库学者、包括著名国际问题学者、防务专家和经济专家以及政界要人汇聚一堂,围绕当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课题与世界的关系,互相交换看法,各抒己见,取得了重要成果,不但达成了对和谐世界的共识,增加了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而且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了解。 这个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天大研究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以及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等联合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国际研讨会,是在十一月八日至九日在北京举行的。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Gerhard Schroeder)、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中国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出席了研讨活动。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孙振宇、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J. Stapleton Roy)、俄罗斯前驻华大使罗高寿(Igor A. Rogachev)等参加了研讨发言。主持人则包括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杨文昌、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以及前驻英国大使查培新等。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共分六个专题,包括“中国和平发展的前景”、“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关系”、“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安全”、“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经济(贸易、金融、投资)”、“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经济(能源、资源、环境)”以及“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等。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主席桑顿(John L. Thornton)、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加藤紘一、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日本世界和平研究所理事长大河原良雄、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韩国前驻华大使郑钟旭以及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副院长弗朗西斯. 维理奥(Francis Verillaud)等参加了专题讨论。澳大利亚罗维国际政策研究所所长艾伦.金杰尔(Allan Gyngell)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发表了主旨讲话,阐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立场。他表示,中国将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党和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理念,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与现实国情以及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专程前来参加研讨会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则在午餐演讲中,强调了中国在世界上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强调了中国对于德国的重要性,强调了德中关系的战略意义。施罗德以其担任德国总理期间处理两国关系作为范例,表示理解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和政治立场,但作为国家领导人,更应从和谐世界的角度,从国际和谐关系的大局,从各自的国家利益来考虑问题,比如他和他的前任在担任德国总理期间,从没有接见过达赖喇嘛。施罗德的这个说法,显然表达了他不同意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不久前接见达赖喇嘛的做法,表明了他对中德关系的重视。施罗德在从1998年10月至2005年11月担任德国联邦总理期间,曾六次访问中国。 事实上,唐家璇和施罗德的讲话,凸显了这项研讨活动的重要意义,而与会学者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更说明了这次研讨会的地位。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杨文昌则在总结中认为,这次研讨会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借此搭建了国际关系讨论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  
  天大研究院   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左)与澳洲前总理惠特拉姆         2010年6月18日, 《一位澳洲总理看中国》一书中英文版经惠特拉姆办公室和惠特拉姆研究所审定,由天大研究院荣誉出版发行。         该书透过收录和整理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先生有关中澳关系问题的一些文献记载,呈现了一位西方政治家对中国和亚洲的了解和认识。这些文献包括惠特拉姆先生在一些重要活动中关于中国的演讲文稿、谈话记录和发表的文章。惠特拉姆先生是澳大利亚议会中第一个提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议员(1954年) ,也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政治领袖(1971年) ,并在他于1972 年当选澳大利亚总理之后一个月,澳大利亚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惠特拉姆先生在承认和支持“一个中国”的外交政策上,在对中国的认识上,在中澳关系的发展进程中,显示了无与伦比的洞察力。该书的编辑出版历经三年时间,并由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先生题序。       发行仪式当天,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先生与惠特拉姆先生举行会谈,双方都希望该书的出版有助于促进中澳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天大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左六)、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大使章均赛(左五)、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右五)参加签字仪式。         2010 年4 月14 日,天大研究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合作培训和示范项目合作”的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出席签字仪式。         去年 11 月,李克强副总理访澳期间,方文权董事长向李副总理表示,为了推进中澳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天大研究院愿意无偿提供 5000 万元人民币捐赠,以资助组织国土资源高级管理人员赴澳大利亚学习、交流与研究澳大利亚在国土保育、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矿山安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管理和政策。李副总理当即对此提议表示肯定与支持,并嘱咐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负责协调。天大研究院和国土资源部经多次磋商达成共识:未来十年,国土资源部每年将选派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赴澳大利亚接受国土资源管理、国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矿山环境治理与矿山复垦等主题相关的培训;同时,每年选拔一名国土资源系统相关人员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国土资源管理或环境保护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此外,双方将就国土保育和矿山环境治理选择试点项目,开展示范项目合作,并将取得的经验与做法推广。天大研究院负责赴澳培训学习的组织安排和相关费用,以及合作示范项目的技术引进和经费支持。       双方一致表示,希望通过此次长期合作,学习和借鉴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和矿山环境治理的技术和经验,从而提高中国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国土资源管理干部素质,促进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方文权董事长在签字仪式上强调,将与国土资源部积极沟通协作,并在中国驻澳使馆的支持下将项目执行好,不辜负李副总理对此合作项目的关注与期望。  
  天大研究院   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日本世界和平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纪念中日关系正常化35周年研讨会——中日关系的发展与课题”今天在东京开幕。 中国外交学会代表团团长、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在致词时回顾了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和彼此间的文化影响。他指出,中日合作之船正在起航,前景广阔,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日本的合作,确保中日友好之船坚持正确的方向和不触礁。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说,发展中日两国关系,相互信任是基础,共同利益是纽带,解决各自的关切是动力。他表示,中日应不间断加强沟通,减少误会,进行新的关系定位,为此双方已做出了长期的探索。温家宝总理日前对日本的访问,对双方的战略互惠关系内涵进行了全面明确的阐述。他强调,两国应各自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把对方视为威胁,加强各个层次的相互了解。中日两国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应在深化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巩固和加强两国间的战略互惠关系。  此外,日本世界和平研究所所长、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也对当前的国际政治,尤其是东亚的区域形势、日本的国内政治和中日关系发表了看法。 次纪念中日关系正常化35周年研讨会为期两天,与会者均为中日两国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他们将就“邦交正常化后的中日关系”、“今后中日合作的方向与课题”等议题展开坦率深入讨论。       本报东京4月18日电 记者刘畅报道:日本国会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18日在东京会见了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为团长的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代表团。       河野说,温家宝总理最近对日本的访问十分成功,成果丰硕。特别是温总理在国会的演讲,既阐述了中方立场,也体现了中方的诚意,受到日本国民广泛欢迎。他希望双方为保持和发展日中关系改善的良好势头继续努力。       同日,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东京为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代表团举行欢迎招待会。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启正、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出席招待会并讲话。      《人民日报》 ( 2007-04-20 第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