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观察

继全国人大3.11决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3月底通过新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以完善香港特区的选举制度。香港特区政府随之将在三方面跟进,包括公众解说、本地立法和安排选举。改革后的香港选举制度让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都能够充分代表,体现了均衡参与的原则,融合了直接民主、间接民主和协商民主,为贤能之士登上政治舞台和进入决策核心提供了机会。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杨云 2021-03-31 香港社会各界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贫富悬殊、房屋置业等问题,但在进一步剖析及商讨对策时,各界都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建议,纠缠不清。这实际上是各种讨论都未触及“深层次”,以至各界欠缺共识,难以推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我们在讨论香港近年来的社会动荡、寻找其根源的时候,发现除了政治因素外,“深层次矛盾”问题更值得反思。香港社会各界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贫富悬殊、房屋置业等问题,但在进一步剖析及商讨对策时,各界都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建议,纠缠不清。这实际上是各种讨论都未触及“深层次”,以至各界欠缺共识,难以推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香港“生产主义”福利体系 “福利体系”主要用来划分不同的福利制度类型,分析“福利体系”维度,包括提供福利功能的部门(如政府、市场、社会)、福利提供的准则、“去商品化”的程度(即个人的福利能多大程度上独立于其收入及其购买力)等。我们在审视一个地方的福利制度时,需要找出问题根源,并参考国际经验,进行比较研究,避免出现纸上谈兵。 香港的福利体系实际上属于“生产主义”福利体系,即财政资源集中投放在教育、健康等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和维持劳动力商品化的社会政策范畴。这种模式具有典型的东亚地区福利制度的特色,始发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目的是缩小与先进工业福利国家的差距。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房屋、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政策的扩展,这种模式造成了香港两代人的向上流动。 在这种“生产主义”福利体系下,社会政策往往服务于经济发展,这也造就了以就业为核心的福利体系,以高就业维持市民个人生计,减少对公共福利的依赖。因此,每当谈到香港市民的福祉问题时,有意见认为香港的就业状况良好,市民能够自力更生。虽然香港近十年的福利观念及制度持续发展(转折点是2011年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但由于路径依赖的制度惰性,大体保持了这种“生产主义”福利体系。然而,香港长期强劲的就业市场,让人忽略了“生产主义”福利体系的危机。当就业出现问题时,整个福利体系也会变得脆弱,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 疫情中尽显香港福利体系弊端 香港政府一直以维持稳健、灵活、蓬勃的就业市场为重要政策方针,让市民得以维持基本生计,然而就业稳定在过去一年受到严重打击。在2011年至2019年期间,香港的失业率长期低于3.5%,接近全民就业的稳定状态,维持了近九年的时间。然而,受2019年社会动乱及2020年疫情的影响,从2020年开始就业情况显著恶化。香港的失业率在2020年首季升至4.2%,打破了自2010年第四季度开始不高于4%的局面,其后失业情况持续恶化,至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升至6.2%,并一直维持在6%左右的高位水平。除了失业率上升外,就业不足也值得关注。受疫情影响,很多职位以无薪假期的形式,勉强保留就业,但若疫情及经济环境持续恶化,这些职位转为失业的风险很大。最新的统计显示,就业不足率为3.4%,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2%。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住户入息中位数也呈显著下跌趋势。“从事经济活动的家庭住户”的收入中位数2019年第一季度的每月入息是36,500港元,从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下跌,2020年第一季度的每月入息是36,200港元,减少了800港元。住户收入下跌情况在2020年持续恶化,至第三季度时,同比下跌2,100港元,跌幅为5.9%。就业不稳定,其反映在福利体系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香港一直没有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各类工会组织只能倡议政府发放临时失业津贴,以解燃眉之急;二是很多底层市民的积蓄难以应付长时间的失业,也难以适应重大的经济环境变化,甚至只能选择借贷度日。基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洞见香港福利体系所累积的社会深层次矛盾。 收入分配结构的脆弱。香港的贫富差距问题虽然一直受到关注,但以就业为主导的福利体系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受到疫情冲击,香港的就业情况严重恶化,底层家庭更是首当其冲,这突显了收入分配结构的脆弱性。香港的基尼系数由2006年的0.533上升至2016年的0.539。香港贫富差距严重,多年来没有明显改善。2016年,收入最高组别的中位数为65,000港元,收入最低组别的中位数为4,160港元,两者相差14.6倍。最高收入的人口占20%,其收入占整个社会收入的55%。这个比例在1996年至2016年间几乎没有改变。1996年至2016年,最低收入两个组别的中位数,增幅只有30%;而最高收入两个组别的中位数,增幅达73.3%和75%。 房屋作为资产性收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产,长年资产性收入增长持续超过工资性收入增长,更进一步加剧了市民收入的结构性差距。香港资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股市与楼市两个市场。回归以来,截止至2019年,恒生指数增长率为162.9%,房屋售价指数增长率为134.8%,远超过平均薪金指数增长率85.1%,拥有金融资产及物业的市民实质收入所得远超那些没有资产的市民。底层市民除了工资收入不高外,资产收入不足也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因素。 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货币宽松政策造成资产价格上升,使得拥有较多资产的富裕阶层因财富效应获得更多的资产性收入。没有房屋、买不起楼不只是安居乐业的问题,更是资产财富累积的问题。2019年全港约有一半住户(即约130万户)未有自置居所,而2020年第二季的楼价与收入比率已达到18.8,这将进一步拉大两大阶层市民之间的资产性收入差距,加剧社会深层次矛盾。 政策建议 香港要纾解深层次矛盾,应当从福利体系的转型着手。福利体系改革可依循既有基础做出合理的调整,从两个方向入手。以香港的“生产主义”福利体系为基础,探讨转型至“以人为本”福利体系。“以人为本”体系除了能够提升市民的人力资本,更注重其实际的情况及需求,为市民赋权。 第一,香港一直以鼓励就业为政策核心,其具体细则要有效回应市民实际需要。香港虽有职业培训、就业支持,但在家庭友善政策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例如,香港妇女投身职场的最大障碍是欠缺足够的家庭友善政策配合。课余托管名额不足、服务时间及名额的地区分配不均,多年来问题仍未解决,令有托管需要的家庭得不到合适的服务。香港立法会研究报告指出,2018年本港约有十万名2岁以下幼儿,却只有约1,730个由资助机构设立的照顾服务名额,即不足2%幼儿可获相关服务。政府要在托儿服务方面加大资源投入,可考虑整合学校场地与社区资源,增加托儿服务名额;加强以“服务券”的形式资助底层家庭使用课余托管服务,以释放底层妇女的劳动力,使其可以为家庭增加收入。与此同时,政府还可鼓励妇女加入幼托行业,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给予更高额的培训资助,并与相关企业及机构合作,提供“培训-实习”一站式安排,让参与培训的人士同时获得工作经验,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第二,有恒产者有恒心,既是为市民积累资本的政策,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资产性收入是市民实质收入重要组成部分,而房产是较为稳定增长的资产,政府须积极为市民购买房屋赋权。特区政府可参考新加坡的做法,采取明确的“双轨制”,明确划分公营及私人房屋市场。政府须大幅度增加公营自置房屋(居屋)的供应,并在供应充分的情况下,明确分割市场,如:收紧或取消现时的居屋转售政策,限制公营房屋流入私人市场。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增加市民置业的机会,另一方面虽然市民置业的机会提高了,但由于明确分割市场,能够自由流通的私人楼宇供应反而受限,令私人市场的楼价仍有上升空间,使私人楼宇资产的利益可得到相应保障,减少社会内部矛盾激化的风险。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伍俊飞 2021-02-24 垄断是香港经济体中最根本的结构性问题,导致过去20多年香港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和族群矛盾激化、政治冲突几近失控。 日前推特、脸书、谷歌、亚马逊、YouTube等全球知名科技巨头集体封杀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账号,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首的欧洲政治家明确表示反对,这再次激起西方各界对巨型公司垄断行为的讨论。中国内地监管部门中止蚂蚁金服上市申请,并叫停电商计划中的社区团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也成为全球反垄断潮流的重要部分。香港舆论对美国和内地反垄断争议比较关注,但奇怪的是对本地市场中的严重垄断现象却几乎漠视。实际上,垄断是香港经济体中最根本的结构性问题,导致过去20多年香港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和族群矛盾激化、政治冲突几近失控。经济垄断与社会骚乱相互强化,使得香港当前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局。如不解决这一深层次矛盾,香港无法有效推动并落实社会和政治领域内的各项改革举措。 垄断降低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引发政治和社会问题 垄断意味着一家或极少数公司主导市场,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巨型企业垄断市场存在诸多缺点。首先是市场壁垒高筑,中小型企业难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市场活力被扼杀;其次,由于垄断地位可以确保稳定的利润,所以成熟后的巨型企业对创新技术缺乏动力,消费者难以享受创新技术产品;第三,市场供给方数量极少,消费者选择有限,权利受损;第四,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往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产品和服务;第五,由于只有极少数生产方,他们容易因为利益诱惑或者人情联系而相互勾结,迫使消费者付出远高于生产成本的价格;第六,因为只有极少数生产方参与市场活动,行业缺乏足够的创意,导致产品或者服务严重同质化。 这些负面影响的核心在于,如果市场被少数财团垄断,那么竞争难以达到充分状态,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受损。实际上,欧美竞争法的核心就是确保优化包括生产、交易和管理效率等在内的企业经营效率。尽管垄断存在或多或少的益处,但大多数垄断行为特别是巨型公司垄断,都不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率。西方经济学界对此的研究,无论是理论建构,还是实证研究,都已经存在大量成熟文献。David j. Ravenscraft、F. M. Scherer、Melissa Schilling和John Kwoka等知名学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巨型企业合并没有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美国著名法学家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Posner)曾说,“我倒是希望有人给我举出几个提升了效率的并购案例!”(I wish someone would give me some examples of mergers...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海言 2021-01-14 进入疫苗接种阶段,香港政府最紧迫的任务是要重新审视这几轮的抗疫策略,总结过去政策、法律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和教训,听取各界建议和意见,从严从速抗疫,积极向内地及其它抗疫成功的地区和国家学习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11月初,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会见林郑月娥时明确要求,要将疫情防控作为特区头等大事。12月11日,港府终于公布所采购的首批新冠疫苗将于明年1月到港,并组建专责小组统筹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然而,进入疫苗接种阶段,香港政府最紧迫的任务是要重新审视这几轮的抗疫策略,总结过去政策、法律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和教训,听取各界建议和意见,从严从速抗疫,积极向内地及其它抗疫成功的地区和国家学习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港府需要尽早优化及提升抗疫策略与措施,将疫苗接种、严防输入、大规模检测与追踪等重大工作协调好落实好。未来一年,疫苗接种进程、效果以及病毒变种和疫情发展等诸多问题仍存在重重挑战和不确定性,特区政府抗疫持久战仍将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香港抗疫难见成效 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防疫情况来看,例如韩国、新加坡、越南和台湾,尤其是中国内地,成效显著的抗疫经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严格遵循检测、追踪、隔离、治疗处理疫情程序,以及优化疫苗接种安排,建立多学科专家协作,科学系统地决策和判断,缜密地部署与指挥,强而有力、严谨而高效地执行,环环相扣,打好防疫抗疫系统战、组合战,从而在遏制疫情恶化的同时,有序恢复经济民生活动。 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限制经济社会活动以及人口流动是长期以来采取的防控措施,直接而有效,但这些传统的防疫措施仍属于被动防御。任何积极有为的政府必须在真正遏制新冠状病毒传播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使经济社会活动不停摆,而当前香港的抗疫情况是,既没有控制住疫情(到目前为止已经爆发四轮疫情),又没有使香港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改善,大量行业停滞,失业人数进一步攀升。因此,香港迫切需要创新的管治思维与手段,主动出击,阻疫情、促经济、保民生。 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抗击新冠病毒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与以往抗击流行病的斗争不同,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多种创新科技应用于防疫抗疫工作,包括基因测序技术、疫情建模和预测技术、大规模检测技术、数字追踪技术和疫苗研制技术等等。正是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才有了不同形式的全民检测、追踪和其它政策措施,才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适应当地情况的方式,迅速做出反应并取得成效,而香港在这方面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 港府抗疫政策措施拖泥带水 在香港出现的四轮疫情中,港府在疫情初期便向入境人士推出了“居安抗疫”手带和流动应用程序。9月份又推行了“普及社区检测计划”。近期,港府再次推出“安心出行”追踪流动应用程序,港版“健康码”也已用于获得出入境免隔离配额的少数人士。然而,检测追踪等创新科技在香港抗疫中的实际效果十分有限。其中的症结在于,政府在推出相关措施时,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政策后续的督导,缺乏科普引导和便民服务,抗疫“司令部”缺位,部门间协调衔接缺失等等,港府没有“两手抓”,即一手硬一手软,而是过于偏软,强调“无为而治”,仅凭市民“听话”和自愿参与,导致香港疫情一波紧接着一波,出现四轮大反复。 世界各国和地区疫苗接种陆续开始,社区人口须达到高接种率,通常要求接种率超过70%,才有可能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然而,不同品类的疫苗在有效阻断无症状感染和隐形传播方面存在差异,民众对不同款式疫苗的接受程度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接种普及率势必受到影响。同时,已出现变种的新冠病毒也有可能继续变异。因此,在抗疫新阶段,除疫苗接种措施外,严防输入、大规模检测和紧密追踪仍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仍然需要政府继续督促和严格执行。 虽然疫苗有望在下个月进入香港,但纳税人担心,港府付出高昂公帑购置的疫苗、接种计划,会不会如港府9月份推出的所谓全民检测一样,出现高投入低成效、草草收场的情况。倘若如此,香港将很快深陷于新一轮疫情。 政策建议 1.应优化并推行港版“健康码”。港版“健康码”不应只是面向少数具有出入境免隔离配额人士的通关凭证,更不能等疫情平稳后才向大众推行,而要让它在抗疫最关键时期的接种、检测和追踪中发挥促进作用,成为抗疫中便民利民的数码神器。“健康码”功能应优化,结合疫苗接种记录、检测记录及“安心出行”的追踪功能于一体。它不只是出入境通关互认的凭证,也是安心自由出入本地公私营场所及上班上学的通行证和护身符。政府要为优化后的“健康码”赋予足够的政策激励,并大力宣传其好处。例如便利通关、便利食肆用餐、便利教育及宗教活动等等,赋予其种种进入公私营场所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便利,令公众感受到拥有“健康码”好处多多,而“健康码”的推行,也成为食肆、校园等公私营机构创造持续运营的条件。 根据香港人口大数据建模及模拟研究,感染接触追踪(contact tracing)可以覆盖八成感染者,以香港目前的超级计算能力可在一天内完成追踪,疫情大体上可以受控。这需要更多市民使用追踪功能,配合“健康码”的推行。在“普及社区检测计划”中政府已错失推出“健康码”的时机,在疫苗接种阶段,则应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做法,及时优化和推行港版“健康码”。 2.在大规模疫苗接种阶段,应优先接种高龄和体弱人群以及承受高风险的前线专业人员,包括医护、警察、海关港口边检检疫工作人员、航空船舶、冷链物流工作人员、公共交通司机,以及社区工作者等。同时,根据疫苗的采购和运输储存时间表,要提前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安排,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和科普宣传工作,为疫苗接种提供各种安全、方便的设施,努力提高公众的疫苗接种率。应让疫苗接种者较为方便地获得疫苗接种证明,并将数据记录在个人“健康码”中,以鼓励接种疫苗。 政府应将疫苗采购品种、储运和接种安排,以及疫苗的科学数据和报告等相关信息主动、及时、透明、充分、生动地传达给公众。此举也利于戳穿各种抹黑疫苗的谣言、错误信息和假新闻,在抗疫中始终把握话语权。政府可动员公共媒体和公关公司实时就疫苗接种全环节,包括训练、预演和实际接种,做好全媒体宣传动员,将此作为公众教育和参与的良机。 3.由于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疫苗的时效性尚待实践检验,未来一到两年严防输入、覆盖未接种人口的大规模检测和追踪仍应作为抗疫常态性工作。政府提出的“外防输入”“须检尽检”和“应检尽检”,必须强制执行,“滴水不漏”地有效落实,各相关部门要保证各个环节不能再有疏漏。其他未接种疫苗或未做检测的人员,可区分高中低风险人群,创造便民条件,并以住户或家庭为单位实施全民采样和分组混检,提高采样精准度和检测效率,尽最大努力尽早地阻断社区隐形传播链。 4.在接种疫苗未达普及接种率之前,应继续执行“限聚令”和“口罩令”等传统的防疫措施,以防止新冠病毒在社区中大规模传播。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一直是降低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可以为疫苗接种赢得更多的缓冲时间,并减轻对医疗系统的压力。在确保疫情不反复不大规模爆发前,尽量提倡居家办公或实施错峰上班制度,减少人员交叉感染,而“健康码”的推行可以为保持正常社会和经济活动提供保障。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吴湘宁 2020-12-21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四个中心城市之一,澳门被寄予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的厚望,然而,澳门在回归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存续已久、亟待解决的矛盾。“爱国爱澳”的国情教育增强了澳门人的国家认同感,但是澳门国家认同感的稳固性并非没有挑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四个中心城市之一,澳门被寄予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的厚望,然而,澳门在回归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存续已久、亟待解决的矛盾。相对于香港,澳门被认为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典范而被高度认可,“爱国爱澳”的国情教育增强了澳门人的国家认同感,但是澳门国家认同感的稳固性并非没有挑战。澳门国家认同存在的潜在风险相较香港,澳门过往的殖民历史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影响微弱,而回归后推广的“爱国爱澳”国情教育在根本上推动了澳门较高的国家认同感。来自大陆与澳门的CEPA政策、内地开放对澳门个人自由行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对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在实际层面上进一步加强了澳门居民的国家认同感。因此,对于澳门而言,经济发展和国家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当前,澳门的“爱国爱澳”已经成为澳门社会的主流文化,澳门民众对“一国两制”的信任程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准,澳门人对“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评分也在7至9分(满分10分)间波动,但有几点潜在风险值得注意。第一,新移民影响澳门居民的国家认同。澳门回归后,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自2004年开始澳门经历了四次的移民潮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移民除了缓解劳动力不足、活跃了澳门本地经济之外,也带来了楼价飙升以及文化融合的问题。以澳门青年的国家认同为例,2015年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及澳门青年研究协会针对“中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展开调查,结果显示,72%以上的澳门中学生肯定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较2014年调查的55%有大幅上升。对“中国人身份对自己来说很重要”持肯定态度的中学生比例超过60%,比2014年不到40%有大幅上升。不过,此次调查中中国内地出生的受访者占28.3%,较往次调查比例有明显提高,2014年调查这一比例为18.1%,2009年调查为15.3%。如果剔除新移民子女的比重变化,澳门青年一代的身份认同是否有大幅提升仍然存疑。第二,澳门居民的国家认同存在一定的波动性。2008年奥运会期间,澳门居民对“一国两制”的信心程度上涨到83.7%,而2014年香港“占中”爆发,澳门居民对“一国两制”的信心程度下降至回归后的最低值46.5%。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期间,部分澳门青年在连登、Facebook等社交平台以各种形式予以支持。7月25日,近百名澳门人于连登讨论区展示澳门居民身份证,表示对香港的关注,声援香港示威活动。同时,部分澳门市民通过Telegram群组发起在议事亭前地进行默站,以声援香港反修例运动,此举遭治安警察局反对,主办方其后取消活动,但后续也有记者在新任特首贺一诚的记者会上询问“如果市民申请默站都遭拒绝,如何可确保言论自由?”此后,部分澳门本地学生和大陆学生也在社交媒体展开针对对方的非理智讨论。可以肯定地说,澳门和内地经济的紧密结合以及长期以来大量移民的融入对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推动澳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澳门对国家的认同。如“议事亭”事件中,不少澳门市民于微信朋友圈等平台转发印上“拒绝”字眼的集会海报,并声明“不支持、不参与、拒绝集会”、“一起守护澳门”;澳门江门青年会也到政府总部递交请愿信,表示集会的有关诉求会扰乱澳门安定繁荣,并希望政府运用《维护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三条)拒绝有关集会的申请。与此同时,随着内地劳务移民的进入,澳门产生了经济层面的自我保护意识。2019年6月,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研究小组公布“2018粤港澳大湾区澳门居民参与意愿调查及网络意见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约半数受访者表示,愿意未来有更多来自其它大湾区城市居民来澳旅游及投资,但仅有不到3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未来有更多来自其它大湾区城市居民来澳就业或定居。此次疫情期间,本地居民对外地雇员占用本地工作机会已有微词。为平缓民意,特区政府表示,工作机会应以本地人优先。澳门劳工局长黄志雄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持蓝卡的外地雇员为189,274人,较去年年底减少7,264人,1至5月期间,共有5,246个专业及非专业外地雇员许可续期申请不获批准。年初至8月份共有3,458人于当局登记为非自愿离职,同时疫情下已减少外雇名额13,000个。第三,澳门经济缺乏自主性、多元化易影响其对国家的认同。回归后,澳门经济经历过两次大衰退,而两次经济低落均与外需骤降直接相关。澳门经济自2014年开始,出现了两次明显的经济下滑。伴随着中国政府反腐运动不断深入,银联卡赌场消费受限、澳门口岸收紧中国护照停留时间等因素,2014、2015年博彩收入连续数月下挫,导致澳门经济受到重创。此后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及澳门新一批博彩综合体项目的落成,澳门经济虽在2016年逐渐走出“重创”,开始回暖,但2019年的数据显示,澳门经济连续超过两个季度萎缩,符合技术性衰退的定义。2020年抗疫封锁措施又重创了对外依赖严重的澳门经济,出现大幅度的经济滑坡并创下最大萎缩纪录。由于相对单一的博彩旅游产业结构,澳门经济资源、消费人群和服务市场高度外向依赖,特别是对内地的依赖。内地是澳门旅游、博彩业最大的客源地。回归20多年来,澳门游客总量增长4倍,其中70%源自内地。自2003年港澳个人签政策实行以来,内地赴澳门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可以说内地是与澳门联系最为密切的经济体。也正因此,内地经济环境变化、出入境政策调整都会对澳门经济造成直接、重要的影响。以此次新冠疫情为例,为了应对疫情,中央采取了严格的人员流动管控举措。澳门博彩、旅游业独大的单一经济结构,加上疫情带来的旅客流动限制触及澳门经济的筋骨,已全面冲击澳门经济社会的所有领域,由旅客所带来的经济带动效应在澳门几近消失,几乎等同于澳门的经济命脉被暂时掐断。作为传统微型经济体,澳门市场狭小,资源匮乏,经济对外依存度极高,也极脆弱,催化了深层矛盾的爆发。澳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产业过于单一、过分依赖内地市场的特点,是其经济发展固有的内生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发展、多元化发展的路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澳门经济一旦出现停滞和滑坡,就会推责于澳门特区政府甚至中央政府,造成对国家认同的负面影响。政策建议澳门需要加速推进产业多元化的进程,提升经济发展的韧性,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巩固对中央的信心和对国家的认同,确保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第一,澳门与内地已于2019年11月20日签署《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并在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新修订并于2020年7月1日实施的CEPA货物原产地标准,澳门本地企业可以借助中葡合作平台以及CEPA零关税的优惠,引入葡语国家的优势原材料,特区政府应充分利用中央的各项措施,鼓励澳门企业及专业人士以更为开放的心态,当好中葡合作甚至中国“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开拓多元化的市场。第二,充分利用横琴自贸区优势。除了传统的博彩旅游业,澳门在中医药、特色金融、芯片设计、物联网、精准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有较好的基础,因此应将横琴作为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粤澳深度合作与世界连接的着力点和下脚点。8月18日,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通关模式,除了旅检大厅,下一步还将在小客车和货车通道全面实施。进口食品在横琴口岸被抽查送检的时间从原7-11个工作日缩短到目前2-3小时,极大地便利了货物贸易。澳门可以利用独立关税区优势,将横琴资源延伸至世界,吸引外资企业进驻澳门设立总部,经横琴辐射到内地,共享产业协同发展成果。第三,利用与葡语系国家联系的优势,发挥平台的作用。在实际操作层面,重点加强专业人才和葡语人才的培养。目前,澳门居民仅有2.4%能讲葡语,而葡语专业人才更为缺失。如欲借助中葡论坛推进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澳门必须加强葡语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领域葡语人才的重点培养或引进。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下,中央人民政府授权澳门特区政府对外签订的双边协定涵盖了航空、司法互助、税收等相关领域。因此,在处理相关对外事务中,澳门特区政府可以承担更灵活的角色,发挥更特别的作用。最后,在相对成功的国情教育基础上,要注意澳门本地居民和新移民之间的融合,但也要注意两者在国家认同、身份认同层面的微妙差异。不仅要加强传统的包括新街坊等社团的引领作用,更要长期关注青年一代社团组织。同时通过琴澳融合,缓解正在上升的澳门本地居民和外雇人员之间的矛盾,弱化因经济不稳导致的本土主义上升的可能性。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甘文锋 2020-12-11 立法会可以做和应该做的工作仍有很多,有些事情不应等到人大或中央有所决定才发言,应该尝试由下而上向中央或人大进言。希望爱国阵营的立法会议员能把握好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做好他们的本分,不要再让中央以及香港的爱国人士失望了。 自从特区政府宣布立法会选举延期至少一年后,无论是政府还是建制派,在这段特殊时期对如何做好立法会工作都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及计划,只是不断收集意见,因此部分爱国人士感到时间在白白流失。究竟该如何行动,现时建制派中亦有不同声音。当前,我们宜尝试提出几个原则方向,把本届立法会余下的工作排出轻重缓急的次序。立法会工作三项原则首先,继续推动陆港融合。其实一直以来陆港两地融合都是大势,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提出之后,这个方针已经定调。不过,香港仍有很多人对融合表示反对,一部分人是基于政治原因,另一部分人仍因为对内地缺乏了解而不愿走上融合之路。回归多年,无论是中央还是港府,在融合这件事上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时候都不确定该硬推还是软销。在反条例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现时香港拒绝融合的最大得益者,其实是境外势力。只要香港存在分离主义或反融合势力,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心回归等多方面,他们都会对中央造成压力。不管这些势力是否自身崇洋媚外,或是得到外国势力资助,其所带来的后果并无二致。因此,在今天中美相争的格局下,无论是为了国家安全,还是国家发展,陆港融合已是必然要下决心走下去的一步。陆港融合是对中国不友善的境外势力所不愿见的,以前我们还可能因要保持对外经济和人文交流关系,不愿把陆港融合推进太快,以免在港的外国人有不必要的负面想法,但以今时今日的形势来看,实在没有什么需要顾忌了。从香港长远利益角度看,有助于推进融合的事情,立法会要先做先过,而且要鼓起勇气,向政府进言力推。第二,立足长远,改革政制先于推出政策。虽说现届立法会延长期限最少为一年,而非只有一年,但如果立法会要继续延长现届任期,即使有类似疫情的充分理由,也会引起较大政治震荡。一年后如果没有社会或经济上的充分理由,而只是因为某些浅层原因把立法会继续延期,那必会导致香港社会更加撕裂,同时亦极有可能引起欧美国家的注意甚至谴责。在决定延长立法会任期后,建制派虽然提出了不少政策建议,例如二十三条立法或长者2元优惠由65岁降至60岁等等,政府依然念念不忘“明日大屿”项目,希望在今届立法会继续闯关。然而,这些政策之争都未触及要害。虽说有一年会期,但立法会在重开后短短时日已经几次流会,可以预计留给政府及建制派的时间不会很多。以上的政策固然重要,但权衡轻重,现届立法会应把握现时建制派占多数的机会,乘势而上,改革政制,为长远管治夯实基础。立法会延期后本应立即启动这些工作,但公众却未见立法会做出任何行动。光阴似箭,立法会应该起而立行,为建立适合香港社会的权力架构做出贡献。第三,对不同社会力量分而治之。香港是中美对抗中的一个战场,今天香港立法会要做的事并非仅影响香港一地。在反修例社会运动之后,社会各方阵营在本质上已出现质的变化,建制阵营与反对阵营已不仅仅是在政策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而是变成亲中和亲美的分歧。反修例运动前的内部矛盾,因为旷日持久的对抗,由量变发生了质变。可以预期亲美的阵营,在今后的日子里已不可能再对中国保持忠诚,期待他们幡然悔悟、人心回归,无异于缘木求鱼。即使中央在政策上向他们倾斜,也只能是浪费资源,还可能引起亲中爱国派的不满。因此,未来的政策应准确向爱国者倾斜,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一来可团结爱国阵营,二来可吸引中间派及新一代。政策建议以上工作原则应该贯彻到具体政策上。第一点,关于陆港融合原则,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相信港府及爱国阵营的立法会议员对此应该有较清晰的方向。在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稿中,重点提到香港要与大湾区其它城市合作,特别是香港与深圳在创新科技方面可以紧密合作。香港院校的研究能力以及大量来自全世界的人才,加上深圳完整的产业链,应该可以将香港及深圳共同建成世界的创科中心,支持整个大湾区甚至中国的发展。然而,从近几年的表现可看到,香港政府完全没有魄力推动陆港融合,市民清楚地看到政府官员经常避事,以现时的既定政策作为不作为的弃战牌。举例来说,早前中央派医疗队支持香港做新冠病毒检测,政府即使不做全民强制检测,也应该配合推出健康码,增加市民参加自愿检测的诱因,而市民在安装健康码后,将来进入内地也能更方便。这本是一个让市民认识内地先进技术优势和好处的机会,对香港人融入大湾区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香港政府官员却让机会白白地溜走了。本届立法会在剩余任期内,可以配合政府加快通过让居住内地港人投票的建议,甚至可以采用内地的软件程序进行电子投票,以免香港人投票的数据被外国取得。此外,在地域融合上,政党亦要留意不能搞香港特殊的法案,例如在房屋政策方面,不应再建议“香港村”等等。那是否意味着不能向内地建议合作发展呢﹖也不是,将来的建议应以双赢作为基础,而非香港向中央或广东省“攞着数”。举一个例子,早前有人建议香港向珠海租借桂山岛,当时就有几个方案,一是将现时香港的监狱搬到该岛,腾出土地建屋,那不单对珠海没有好处,还会令内地人有负面感觉,觉得香港只会将厌恶性设施给内地,可谓下策;二是直接借地建屋给港人,虽然未必引起负面观感,但对珠海也没有任何好处,是中策;另有一建议是香港将货运码头搬到珠海,再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开发新的货运码头,两城共享成果,政策可以达至双赢,这才是上策。即使最后商讨后未必能成事,但香港人特别是立法会议员的提案不能只顾及香港私利,而是要想方法与邻近城市互惠互利。如果立法会议员的提案都不往双赢的方向去思考,那还谈什么融合﹖第二点是关于改革政制。本届立法会热衷谈论的内容还是长者乘车优惠,或是加热烟是否应受监管等等。这些民生议题是工作的一部分,但以今天香港的情况,很明显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特别是现时建制占优的局面可能为时不长,更应该集中精力调整政治制度,以长期维持政治优势。现时香港面临三个重要选举︰特首选委选举、立法会选举以及区议会选举,三个选举都有可以做的提议和工作。以区议会为例,这次建制派大败,估计难以在一至两届选举中取回失地,如果建制派没有行动,那区议会议席及其所带来的庞大资源都会被反对派长期占用。区议会的设置本来就没有写在基本法内,其功能完全可以由现时政府委任的分区委员会替代,那区议会从优化管治的角度而言是否可以取消﹖如果不取消,那是否可以削减区议会或区议员的资源,将这些资源分配到分区委员会或其它咨询架构﹖这些都是立法会议员可以公开讨论甚至建议的。最后一点是关于分而治之。现时香港社会撕裂已经由量变引起质变,不再是内部矛盾,而是敌我矛盾,立场决定一切。在管治上一定要认清这一点,即有部分人已完全站在美国的一边。因此现时爱国阵营所控制的立法会所提的政策应该要适度向爱国人士倾斜。例如疫苗在稍后推出后,将会成为重要资源,那如何安排谁先接受注射﹖又例如将来通关初期,应该是分批逐步增加人数,那份额该如何分配﹖如果在安排上全部依靠特区政府,那政府基本上不会考虑管治及政治层面,甚至有可能会透过很多非政府组织做安排,结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资源白白送给以亲外国为主的机构。此外关于移民国外或有双重国籍的香港人,立法会也要尽快研究完善法律,确保他们在未来不能在港投票,影响香港的管治。今天分而治之不是要增加社会矛盾,因为今天香港的矛盾已到顶点。集中资源向爱国者倾斜,是在政治上向香港社会表达明确信息,港人治港应由爱国者作为主导。今天的建制派议员,在思考政策上要有这个决心,去维护在港爱国者的主导地位,这才是建制派应有的担当。总结而言,立法会可以做和应该做的工作仍有很多,有些事情不应等到人大或中央有所决定才发言,应该尝试由下而上向中央或人大进言。本届立法会任期余下不到一年,执笔时香港政府刚以人大决定为由取消四名反对派议员的议席,建制派应当更能主导立法会。希望爱国阵营的立法会议员能把握好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做好他们的本分,不要再让中央以及香港的爱国人士失望了。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宋雅楠 2020-11-09 后疫情时期,澳门宜抓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所蕴含的机遇,利用好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联系的优势,通过与海外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治理合作,推广中国“新型全球治理理念”,积极协助国家实施全球治理的战略,成为打通内外双循环中的一个节点。 疫情后全球治理体系走向区域化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冲击,对世界经济运行、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从科技发展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来看,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由技术革命主导的第五轮技术周期尾端。由于通用技术创新尚未有重大突破以及结构性矛盾凸显,各国都必须面对本轮周期后期的减速和下一轮技术周期引领新全球化浪潮前的脱序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产业重构。从全球治理来看,2000年以后美国布什政府开始在外交领域推行新保守主义,强调以单边干涉而非依靠国际组织的方式维护美国在地区问题上的霸权地位。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虽与布什政府表现不同,但单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藐视并放弃全球治理多边主义立场,全球治理模式走向极端单边化。“国家利益”使其它国家即使在某些议题或价值观上虽与美国有共通之处,也无法与华盛顿在维护“美国利益”的极端单边化治理中达成一致,世界必然进一步朝多极化发展。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我们将面临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关键技术、技术制度标准、话语权等影响下一轮技术周期地位的更加剧烈的竞争,以及疫情带领推动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价值链、供应链重组。从技术上看,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全球供应链分散化也将呼应全球多极化的发展。因此,区域化的作用会突显。区域化作为既能保障一定的产业安全,又可以维持国际分工的合作趋势,将在疫情过后更加明显,并成为推动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方式。中国参与后疫情时期全球治理在世界多极化和区域化发展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是国际多边合作中无法回避的主要力量。一些国家妄图操作“去中国化”,完全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科技应用市场,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5.9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消费规模的95.67%),半导体进口约3,000亿美元。在疫情期间欧洲企业加码投资中国市场,且不断有美国高科技企业游说取消相关科技限令,这都凸显了中国在区域和国际双边、多边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在疫情中,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举全国之力取得了国内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在国际上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国际人道主义,通过中国援助、中国经验与中国制造为各国抗疫提供支持,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在抗疫成功后推动复工复产已见成效。据今年第二季度数据显示,中国GDP同比增长3.2%,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重建起到表率作用。各国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供应链和市场联系,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所衍生出的新型全球治理理念将更加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对于中国而言,后疫情时期的全球治理活动也必然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必然要利用中国的宝贵经验参与全球科学抗疫,尤其是与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合作。其次,强化区域治理与合作。通过与相关国家地区联合抗疫,合作复工,保障民生,推动公共卫生和健康、生态建设和环保、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合作,带动中国与欧盟、东盟、拉美、非洲等地区的经贸往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拓展供应链和产业链分工协作、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再次,在科技领域方面,面对某些国家的“技术围堵”,中国在深化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必然也将继续推动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的国际合作。中国未来甚至有可能提供某种“开源”形式的技术合作,创造最大技术“公约数”。中国能够推动世界在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等基础研究应用和公共技术服务的创新体系建设,以继续构建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设计服务、资讯服务、人才服务和专业服务等国际合作的跨境创新网络。 澳门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对于澳门而言,服务国家的全球治理战略,澳门依然离不开自身的优势和定位。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参与“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中,澳门具有历史、文化、经贸、侨界网络等层面的独特优势。澳门辐射的7个葡语系国家遍布四大洲,拥有超过2亿人口,面积超过欧洲的总和。因此,利用好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联系的优势,积极协助实施全球治理的战略,也是澳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澳门在参与国家非传统安全的全球治理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当今世界,包括经济、生态环境、信息、资源、恐怖主义、疾病蔓延、跨国犯罪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对世界的影响往往会更大。新冠疫情不但造成上百万人死亡,也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这使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此类非传统安全问题,并给予足够的重视。澳门可以在生态环境、技术信息共享、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疾病蔓延等方面,参与国家的全球治理,共建“绿色发展共同体”、“卫生发展共同体”、“人才发展共同体”和“技术发展共同体”。首先,葡语国家普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2017年,中国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导向。因此,澳门可以在绿色“一带一路”的框架下,积极与葡语国家构建在生态保护、节能减碳、海洋发展等议题下的“绿色发展共同体”。其次,大部分葡语国家在医疗卫生、疾病控制等方面较为欠缺,特别是非洲葡语国家亟需改善医疗健康水平,更不用说在疫情之下对医疗物资、抗疫医疗技术和专家的需要。因此,澳门可以在国家和大湾区医疗技术资源的支持下,建立与葡语国家在改善医疗能力、提升卫生资源和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建“卫生发展共同体”。特别是今年澳门国际应急医疗队五名队员以加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形式,赴阿尔及利亚执行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任务,为澳门参与国家全球治理做出了示范。再次,大部分葡语国家在发展规划中不断强调提升教育水平和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旅游业发展和技术人才培养更是所有葡语国家共同的发展方向。澳门可以利用自身的旅游培训优势以及大湾区技术人才的培养优势,与葡语国家共建“人才发展共同体”。最后,技术发展是现代所有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葡语国家也需要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等基础研究应用和公共技术服务的创新体系建设。澳门可以结合大湾区的技术和信息优势,通过搭建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中国与相关国家间的“技术发展共同体”。澳门在中医药技术发展上具有突出优势,大部分葡语国家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比其它地区更高,因此中医药技术在葡语国家的推广和应用具有较广阔的前景。后疫情时期,中国面临着更复杂和困难的全球治理环境,必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立足于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促进国内国际经济互补。澳门宜抓住“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所蕴含的机遇,利用好澳门与葡语系国家联系的优势,通过与海外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治理合作,推广中国“新型全球治理理念”,积极协助国家实施全球治理的战略,成为打通内外双循环中的一个节点。这也是澳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