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林泽荣 2018-07-16 私立院校最大的任务,是面对自信心、学习动机甚至学习能力较低的青年人,培育他们,达至社会最大之善。至于为打造教育枢纽作贡献、提升国际化及多元化,大部分私立院校根本不具备相关软硬件,即使投入大量资源,短期内也难有显著成效。 香港自资专上院校(以下简称“私立院校”)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过往20年间,香港高等教育界不断膨胀发展,2000年只有4间私立院校,提供20门课程;2003年已有20间院校,提供123门课程;到了2006年,课程数量更暴增至302门。近年因为文凭试考生人数下降,大专学额开始供求失衡。2017年文凭试学校考生人数为52,000人,但总学额却有55,000个,其中学士学额已多于合格入读的人数。巿场现在正汰弱留强,已有私立院校收生不足,面临倒闭。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早已出现高等教育泡沫,大量私立院校相继倒闭。香港才刚开始踏入寒冬期,倒闭潮一触即发。香港政府鼓励私立院校成立,最初是为不能入读资助大学(八大)的学生另谋出路,提升社会整体教育水平,为迈向知识型经济培养优质人才。此外,前任行政长官于《2009-2010年施政报告》中首次确定了教育产业为六项优势产业之一,有意加强专上教育的国际化及多元化,将香港打造成为亚太地区的教育枢纽。私立院校确实对提升香港整体教育水平作出贡献,然而所招收的学生文凭试成绩普遍远低于八大。例如,三大(港大、中大及科大)的最高收生学系,收生分数可达40分,而20分就可以升读私立院校最受欢迎之课程。因此,私立院校最大的任务,是面对自信心、学习动机甚至学习能力较低的青年人,培育他们,达至社会最大之善。至于为打造教育枢纽作贡献、提升国际化及多元化,大部分私立院校根本不具备相关软硬件,即使投入大量资源,短期内也难有显著成效。根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提供的资料,2016/17年度八大资助院校总学生人数为99,911人,其中修读副学士人数占5,184人,修读学士人数为83,938人。非本地学生共16,474人(19.6%),其中中国内地学生12,037人(14.3%),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3,704人(4.4%),亚洲以外地区则只有733人(0.87%)。近年八大得到的拨款每年达178亿元,还有数十亿配对拨款、数十亿学生学费作为营运资金。当扣除学生学费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成本超过20万元。由以上数据可见,八大尽管在研究及教育上有可观成就,但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仍局限于亚洲巿场,只能吸引少数英语系国家学生来港就读。私立院校并没有政府常设资助,亦鲜有配对拨款,在自负盈亏的前设下,可用经费每年会随着收生人数大幅浮动,因此发展不敢冒进,教职员薪酬亦远不及八大。以一所4,000名学生的院校为例,假若每名学生年缴学费6.8万元,每年也只有2.7亿元营运收入。如果少收一名学生,便损失四年学费30万元。兼顾教学及研究以外,已没有资金投入国际化及多元化发展。即使如八大的财力,亦只能吸引700多名非亚洲学生,私立院校走国际化路线更不符合成本效益。 私立院校发展先天不足美国的顶尖学府大多数是私立院校,因为它们有钱吸纳最顶尖的人才。学生可享有学费全免待遇,更有生活津贴,暑假还可以到顶尖企业实习,毕业前已稳拿大企业聘约,薪水超过10万美元毫无难度。这些学校有大企业支持,有能力影响政府政策。巨富及毕业生的捐款会得到政府税务宽减,这其实属于变相获得政府资助。然而它们并非创校第一天便如此风光,而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洗礼,汰弱留强,良性循环而不断茁壮成长起来的。教育不是一门可以快速回本或立竿见影的生意,美国顶级私立大学的百年基础,是有不少倒闭院校作其养分的。香港的私立院校历史短,私立大学只有一间,成为大学至今只有12年。私立院校发展初期,香港教育巿场的养分已被八大汲尽。除了政府及企业资助,更重要的是八大(尤其是三大)的毕业生已稳占劳动力巿场的中高层,是社会的中上及富裕层,随时可以回馈母校。这些能被私立院校汲取的重要养分已所剩无几,此为先天不足之一。此外,香港产业经济较为单薄,私立院校创办初期均以成本较低又较能迎合劳动巿场的学位作招徕,因此多走文商社科、设备要求不高的博雅教育路线。这些课程多数为一般非专业学位,毕业生也多从事白领文职工作。院校缺乏培养研究、艺术、技工等人才,课程亦少职业导向意识,此为先天不足之二。本来一个富裕及多样化社会,有容乃大,博雅教育的一般学位,在社会中也能生存。然而近年社会不安宁,青少年普遍认为向上流动的阶梯变长变窄,对未来充满焦虑。因此,职业导向的专才训练便顿时成为升学大热,致使文凭试入读分数亦递增。当一般大专生起薪点只有每月$11,650时,最入门级的登记护士薪酬已可达每月$17,685。再加上政府推行“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资助计划),学生每年可以取得4至7万元资助,私立院校便纷纷开办职业导向课程,且大受欢迎。今年政府更打算将资助名额增大,估计联招加上SSSDP学额共19,430个,若符合学位入学要求的人数与往年相同,即有21,593人,那么私立院校的非专业及非职业导向课程将会无人问津,进一步被大量淘汰。重新定位,发展优质教学香港的教育开支向来远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参照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文件,2013/14年度教育开支仅占香港GDP3%,而OECD成员国的平均值则为6.3%;虽然大学入学率超过五成,但只有18%学生能入读资助课程,远低于韩国的70%。香港要发展普及教育,增强地区竞争力,教育开支仍有上调的需要。然而开支应花在何处,则要审时度势、因时制宜。政府近年积极拨款鼓励私立院校进行学术研究,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升私立院校的研究水平,有助院校缩小与八大的差距,为打造教育枢纽作贡献,提升国际化及多元化水平。教学虽与研究紧密相连,相得益彰,但终归不能互为因果。“老师”与“学者”要求的是两种能力,研究越好,教学质素越高,这恐怕是一种错误推论。现时私立院校的研究配套与八大相差十万八千里,私立院校由教学型组织转为研究型组织,涉及体制甚至院校目标的改变,这是大动作。私立院校面对收生下降的存亡之秋,这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很多私立院校因为不断降低收生门槛,学生存在越来越多的求学障碍,更需要花时间去解决。大部分私立院校没有教学辅助人员的支持,老师需负责所有教学、作业及试卷批改,负担很重。虽然政府的研究经费可用作聘请兼任老师,但兼任老师对学生的关顾始终不及全职老师。私立院校要兼顾教育与研究质量,在危机中做大动作,难矣!政府应该支持私立院校改善教学质素,防止院校之间恶性竞争以致伤害学生利益。未来几年,巿场会淘汰不少私立院校,院校内亦会淘汰不少学系或课程。政府可借此时机整顿高等教育界,为不同院校厘订分工。若以八大为研究型大学,私立院校则属于教育型,而院校内的体制改革,亦需将教职员工作重新订定,甚至应清晰区分研究人员及教学人员。私立院校要生存下去,更需不断改革课程,加强职业导向培训,让学生把学到的技能与巿场接轨。香港的现状并不适宜所有大学、所有老师都做研究,更不应只奖励研究精英而不奖励教学英才。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另一大难题便是副学士的出路问题。近年政府大幅增加资助衔接学额,虽能有效舒缓问题,但仍有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升学出路。衔接到私立院校便是绝佳的双赢办法。一来可为副学士毕业生找出路,让他们取得学士学位;二来亦可减少因收生不足而倒闭的私立院校。政府可以在其中穿针引线,除了提供资助,更可邀请所有相关院校成立联席会议,讨论课程衔接之可能性,并订定合作协议。最后,教育机关并不应只关心教学、研究、学生就业,还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中新学制施行至今,前线教学人员已清楚意识到,因为少一次公开试的洗礼、小一岁进入大学,今天的大学生比以往有更多情绪问题,大学一年级新生对大学生活有很多不适应。政府是时候作出回应,并支持私立院校解决相关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好今天的青年人,让他们茁壮成长为香港的栋梁,才是大学的根本责任。
Month: July 2018
LIN Feng 2018-07-10 The consensus in China’s corridors of power seems to be that China has to fight back in the trade war initiated...
林枫 2018-07-10 在中国,最高决策层似乎已达成的共识是,这场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是美国整体遏制中国继续崛起大战略的一部分,因此中国要予以坚决还击。 满载7万吨美国大豆、全速赶往中国大连港的“飞马峰”号(Peak Pegasus)货船最终还是没能赶在中国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开始征收前抵达。中国海关总署关税征管负责人表示,中国对美国价值340亿美元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已于北京时间6日午后12:01正式开始。追踪船舶的海事交通网站(MarineTraffic)信息显示,这艘货船抵港时间为17:07。中国商务部发言人7月6日就美国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发表谈话,指责美国的征税行为“是典型的贸易霸凌主义,正在严重危害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这位发言人还表示,“中方承诺不打第一枪,但为了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必要反击。”340亿美元的商品大致相当于中国对美国一个月的出口金额。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前公布的征税清单,包括锅炉、车床、飞机零部件、电子产品零部件、压缩机等共818种中国商品将被加征25%的关税。中国对美国的征税商品以农产品和汽车为主,包括大豆、高粱、乳清、各种肉类、海鲜和不同型号的燃油车、电动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美中贸易争端短期无解一些贸易专家认为,这很有可能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国问题专家杜大伟(David Dollar)对《华尔街日报》表示,美中贸易战至少会持续到明年,原因是美国经济目前表现强劲,民众不大可能立即感受到贸易战带来的经济压力。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利(Mary E. Lovely)对美国之音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从现在到下一轮关税到来之间双方有没有接触。她说:“双方没有安排任何对话。考虑到目前的大环境,我不认为双方在下一轮关税开征之前能够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在中国,最高决策层似乎已达成的共识是,这场由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是美国整体遏制中国继续崛起大战略的一部分,因此中国要予以坚决还击。康奈尔大学国际贸易教授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对《纽约时报》表示,“(美中)两国的内政动态都可能使得遏制贸易敌对行为,或找到退出贸易敌对行为的方式变得困难。”美国总统川普星期四在准备启程前往蒙塔纳州时表示,美国对另外价值16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将在两周内生效,接下来还有暂时搁置的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接着,在2000亿美元之后,我们还有暂时搁置的3000亿美元的加税计划。而这只是针对中国的。”如果这些计划全部实施,这将意味几乎中国全部输美商品将被加征关税。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全部商品总额为5055亿美元。而一旦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预计中国也极有可能对全部美国商品加税。去年,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总额约1300亿美元。由此,美中的贸易争端将可能涉及总价值600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专家:中国料能挺过美国关税雪城大学教授洛夫利认为,如果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它必然会给中国政府带来更大压力,特别是中国沿海依赖出口的地区,但这些关税并不足以压垮中国经济。她说:“对中国整体而言,这(关税)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目前中国经济50%以上是服务业,虽然有些领域是针对出口制造的服务,但中国应该能够挺过去。不过,(全面关税)给中国经济的影响肯定会更大。”按计划,美国将会在接下来对此前宣布的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其余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据彭博社的统计,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额将会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率0.2个百分点。而如果贸易冲突升级,它可能会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率0.5个百分点。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9%。2018年,中国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为6.5%。中国对美国的首批报复性关税主要针对美国农产品和汽车,在对接下来160亿美元商品的征税将扩大至能源和化工产品,但未包括波音飞机。美国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主席耶克萨(Rufus Yerxa)认为,只有在各方面形势急转直下、美国不得不调整战略时,美国才会结束贸易战。耶克萨曾经担任世贸组织副总干事。雪城大学教授洛夫利表示,中国应该在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这两大领域做出适当调整,以解除各国对中国政策的担忧。她说:“我的确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在技术转让问题上更加透明,因为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在这一问题上不够公正。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很多国家把《中国制造2025》看作威胁。当然,中国政府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中国支持这一目标的产业政策也应该更加透明。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陈自创 2018-07-10 针对台湾“白色力量”的崛起,大陆不仅要有所预见,更应展现自身发展的自信,协助台湾基层民众实现安心生存及生活的目标,采取直接的面对面接触,有助于扭转台湾基层民众尤其是绿营对大陆的误解。 今年农历春节前,台湾传媒报道台大政治系李锡锟教授拟以无党籍身份与台北市长柯文哲角逐年底的台北市长选战。李锡锟被传媒问及:“是否有信心成为另外一股‘白色力量’?”他答道:“我就是‘白色力量’。”何谓“白色力量”?按台湾传媒的解读,即没有任何政党背景,而是以个人身份参选,且有机会胜出,传达大多数选民心声的代表就是“白色力量”。最早提出“白色力量”口号的政治人物,就是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外号柯P,即柯教授)。2014年2月6日,在台中以北的主要城市(尤其是台北市)皆是国民党执政的背景之下,身穿白袍的台大医院柯文哲医师,以无党籍台北市长参选人身份,举办了一场有关新书《白色的力量》的座谈会,柯文哲在书中提倡新文化运动,点出目前台湾最需要的就是提升每位民众的思想水平,让民众能够安心生存及生活。事实上,早在此次座谈会之前,台湾医界联盟就已经举行了一场“台湾需要白色的力量”记者会,邀请柯文哲担任代言人,而柯文哲在会中就说:“台北市长选举是一场新文化运动。”柯文哲提出的“白色力量”观念及理论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一、务实;二、创新;三、摆脱蓝(国民党)绿(民进党)斗争;四、走出统独议题的泥淖;五、跨越“蓝绿二选一”的模式。笔者以为,落实以上五项内容,让民众能够安心生存及生活,就是“白色力量”主张的新文化运动。2014年11月29日,台湾举行“九合一”选举,在蓝绿各有算计的台北市长选战中,柯文哲获得民进党的暗助,与国民党候选人连胜文对垒。经过双方阵营的激烈攻防,最终的开票显示,柯文哲拿到约85.4万票(得票率57.16%),连胜文拿到约61万票(得票率40.82%),柯文哲胜出约24.4万票,赢得选举。柯文哲的“白”已经成为“蓝绿”衰落的象征。其实,柯文哲的“白色力量”不等于完全超越“蓝绿”,而是善用蓝绿的力量。在他崛起于台湾政坛之前,已有不少人提出“超越蓝绿”这个要求,但都未能在“蓝绿二选一”格局中胜出,迄今为止柯文哲是唯一的例外。柯文哲的竞选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试图摆脱“蓝绿斗争”的框架之外,最主要是因为“白色力量”含有新文化运动的理论思想。有别于传统的政治人物,柯文哲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有其“柯P语言”的幽默及新鲜感,令人耳目一新,也因此深受传媒的青睐。例如,他为自己被官方调查贪污(任职台大医院时)感到不平时,在电视上说:“台湾疯了吗?国民党的林益世没贪污(未被判刑),结果是我贪污,现在加入国民党还来得及吗?”林益世曾出任马英九政府的行政院秘书长,拿此人开涮,让柯P的谈话显得既讽刺又好笑。柯文哲是第一位利用网络筹集并公开所有竞选经费以及支出细目的台湾政治人物,他在募款金额达到法定经费上限时,就主动关闭募款账户。在台湾,长期以来,政治人物的募款金额如果超过选举的总支出,就算没有放进自己的口袋,也是以打着自主名目的基金会形式变成未来拓展政治资源的资本。然而柯文哲却说:“经费够用就好,选举经费就像魔戒,毫无节制的花费,只会造成选举风气的败坏。”值得一提的是,柯文哲关闭募款账户的做法,颠覆了台湾选举文化的传统思维,这不仅是台湾选举史上的第一次,也成为开创新文化运动之“白色力量”的典范。民进党台南市长候选人赖清德随之跟进,后来高票胜选。在此影响下,预计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将会有更多的参选人效法。柯文哲借用外力及打破传统的务实创新做法,终将促使“白色力量”推倒由“蓝绿”所共筑的高墙,“白色力量”已有壮大成“白营”的趋势。柯文哲的施政及民调支持度,迄今不坠。围绕2018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各方已开始造势,据多次民调显示,现任市长柯文哲的民调始终位居第一,气势压过各“蓝绿”参选人。今年3月31日,政治学者胡祖庆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柯文哲的“白色力量”及其“两岸一家亲”的论述,获得台湾各地超越“蓝绿”选民的拥戴,他的影响力将成为2020年“总统”大选之重要变量,他甚至有可能成为台湾的马克龙。基于以上所述,大陆应如何应对台湾政局新形势,并与这股“白色力量”打交道?笔者有如下几点意见:一、大陆要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今年的两会上,习近平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这表明“台湾问题的解决,是两岸综合实力较量的过程,根本上取决于大陆自身发展进步。”由此可以看出,大陆已经充分认识到,两岸综合实力的较量,才是解决两岸关系的核心。二、大陆要持续争取台湾民心,包括“白色力量”。大陆提出对台“两遇”承诺,“让台湾同胞享有国民待遇,分享大陆发展机遇”。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今后对台政策应加大力度,务实争取包括“白色力量”在内的台湾民心,逐渐以对台“两遇”取代先前的“文攻武吓”政策。三、大陆要持续维持与绿营和“白营”的二轨对话。除了既有的蓝营对话平台之外,大陆对于两岸的和平发展,仍应扩大影响层面,例如继续开辟与绿营及“白营”的二轨对话渠道,包括两岸学界的论坛交流、两岸城市交流(如上海及台北的双城论坛)等。一旦有了互动交流,两岸就能听取对方意见,累积更多对话及沟通基础,从而有助于控制两岸的任何突发状况。四、大陆要持续落实惠台政策。大陆对台工作的方针,一向强调“三中一青”(中小企业、中低收入、中南部以及青年),但因应台湾“白色力量”的崛起,应扩大改为“一代一线”,将目标放在青年“一代”及基层“一线”,以贴近更多的台湾基层民众。针对青年“一代”,台湾《远见》杂志于今年3月14日做出一份民调,显示台湾18至29岁青年人,是大陆最新推出的“惠台31条政策”的主要受惠者,也是响应最积极的年龄层。有61.6%的受访者表示,会增加到大陆发展的意愿。这与柯文哲的新文化运动相关,因为他的“白色力量”就是要让基层民众尤其是青年人能享有更高质量的生活和工作机会。笔者认为,基于两岸发展新格局,大陆有必要提出新的对台论述,针对台湾的青年“一代”,务实创新的“惠台31条政策”,应是起步而已,未来仍要扩大至基层“一线”。如同“白色力量”,大陆也可以宣传“五要”:一、要务实;二、要创新;三、要摆脱只与蓝营一轨对话的格局;四、要走出只与台北进行“双城论坛”的路线;五、要跨越“蓝绿二选一”的模式。总而言之,针对台湾“白色力量”的崛起,大陆不仅要有所预见,更应展现自身发展的自信,协助台湾基层民众实现安心生存及生活的目标,采取直接的面对面接触,有助于扭转台湾基层民众尤其是绿营对大陆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