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September 8, 2016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翟云霆 2016-09-08 随着本土/港独派和民主自决派年轻议员进入新一届立法会,主导香港政治抗争运动30年的“民主”、“普选”主题,或将逐渐让位于试图重新界定陆港关系的本土及“自决”议题。 香港立法会选举于9月4日落下帷幕。此次选举,投票人数超过220万,投票率为58%,超过2012年的53.5%,与登记选民数(378万)同创历史新高;超级区议会有198万人投票,投票率达57%;功能组别也有17万人投票,投票率为74%。从各自所获席位数量看,建制与非建制间的整体大格局未变;而从未来运作形势看,新一届立法会将体现出“新”、“碎”、“激”三大特点。“新”指的是首次当选的议员数量较多。在35个地区直选席位和5个超级区议会席位中,共有16人是第一次当选,其中本土系3人,民主自决系3人,传统泛民和传统建制派则各有5人。泛民与建制的“新人”基本还是会根据各自团体协调行动,其决策可预测性较高。而本土及自决系6名新议员,一是其政治主张较新,如何推动才能见效尚不清楚;二是政党间联系较新,与其它派系如何博弈有待观察;三是各自派系内部合作较新,是否能形成一致诉求需要磨合;四是自身团队较新,如何保证运作顺畅还需磨练。“碎”指的是不但传统泛民、建制已面临碎片化的挑战,即使新兴的本土或自决派系,亦可能会因各种原因不断分裂及重整。如热血公民、普罗政治学苑在竞选过程中,已与青年新政爆出不合,热血新任领导郑松泰更公开指责梁颂恒、游惠祯年轻气盛,毫无顾忌地影响了最后一次参加立法会选举的黄毓民;同时,热血更是早早就将泛民视为“敌人”,并斥责朱凯迪、刘小丽等为“左胶”;而罗冠聪也已在选后表示,未必会参与泛民的统一协调。一个更加“碎片化”的立法会已是意料中事,在此情况下,大量政府政策或将难以推行,立法会“瘫痪”状态可期。“激”指的是随着本土和民主自决力量进入议会,议会内部激进化情绪将更浓厚,议会外部激进化行动也可能会更频繁。自决派的朱凯迪已经表示将参与“拉布”,本土派梁颂恒甚至称将冲击主席台。从对投票情况的分析看,求变、求新的选民正是由于对传统泛民温和的做法不满,因而将希望寄托在上述新兴力量更激进的主张和行动上。如果获选的新议员无法兑现参选时的承诺,他们也将被选民抛弃。在选票的压力之下,提出激进主张的新议员以激进方式表达诉求或展开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再加上早已习惯“拉布”策略的激进泛民议员梁国雄、陈志全成功连任,新一届立法会上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更激烈的言语甚至动作上的对抗行为。对于近半年来一直引人关注的本土及“港独”问题,激进本土组织热血公民、普罗政治学苑参选立法会受挫后,其对外围港独组织学生动源的支持会否发生变化?一举拿下两个立法会席位、但与热普及泛民都有矛盾的青年新政将在立法会内将采取何种策略推进其“港独”主张?我们认为,要对香港整体激进思潮及“港独”情况有较为全面且客观的掌握,还需要进行大量细致和科学的研究,才可作出合理推测及判断。回顾香港本土主义社会运动十年来的发展轨迹,“港独”已达此波运动中激进诉求的顶峰。展望立法会选举结束后的香港政局,未来特别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至少包括两点:一是这一波本土社运对香港年青人的影响较为明显,独立思潮在年青人中如果泛滥,将会影响至少一代人;二是与激进本土/“港独”主张有所区别、行动方式较为温和、但同样主张香港前途由港人自己决定的左翼“民主自决”思潮,因其天生符合港人温和、保守的习惯,符合本地青年多年所接受的英美政治理念,其对国家认同问题的影响力,甚至会比“港独“思潮更甚。至此,随着本土/港独派和民主自决派年轻议员进入新一届立法会,主导香港政治抗争运动30年的“民主”、“普选”主题,将逐渐让位于试图重新界定陆港关系的“自决”主题;当政治制度方面的对抗因政改之窗被关闭而失去感召力之时,身份/族群认同方面的抗争将补充成为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