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观察 区议会选举彰显香港政治新格局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吕国民 2015-12-03 香港的区议会选举,是选基层民意代表,直接为各小区市民服务。上届区议会选举结果显示,代表反对阵营的泛民主派,包括公民党、民主党、社民连、人民力量、职工联等遭到挫败。在412个席位的地方选区中,泛民只取得83席;而亲政府的建制派,如民建联、自由党等,则大获全胜,赢得300多个议席,占全部议席的73%。建制派的候选人在小区默默耕耘,凭借长期服务,得到大批市民的支持。 自香港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后,香港政制原地踏步,并进入“后政改”时期。建制派和泛民主派人士目前都紧锣密鼓地全力为2015年香港区议会选举备战。香港区议会的换届选举不仅是建制派和泛民主派的一场实力对垒,更为“占中运动”后崛起的新兴政治力量提供了舞台。 区议会的政治能量不容忽视 区议会不像立法会有立法和审批政府开支的权力,所以一直以来都被选民忽视。此前各届区议会的投票率都比立法会选举低。就以上届为例,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只有41%,比同届立法会选举的53%低一成以上。区议会在名义上是地区咨询组织,本身并无法定权力,但一般的地区事务,政府都会先咨询区议会,尊重和采纳区议会的意见。因此,区议会在一些地区事务上,仍有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1,200人的特首选举委员会中,有117人是区议员,占近一成。这117名有权选特首的区议员,由412名民选区议员以全票制互选产生。现任特首梁振英选举所得的689票中就有52票来自区议员的投票。区议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2017年特首选举的提名和当选。区议会除了影响特首选举之外,在立法会功能界别中(超级区议会)亦拥有六席(区议会第一及第二界别),即占全部70个立法会议席的9%,可随时影响各重大议案的通过。目前,一名区议员的月薪连同开支津贴,每月可动用的资金约50,000港元。各政党如能赢取更多区议会议席,就能争取更多地区资源和活动经费。议员从薪津上缴给所属政党的献捐,也是各泛民政党一项可靠而重要的财政来源。往届区议会选举的特征 总结上届区议会选举经验,学界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首先,反对派主打政策的区选策略失效。泛民主派无论是在立法会还是区议会选举,一向都是打政策牌,主要是针对政府的施政失误。沿用这一策略,在上一届选举中泛民在立法会35个地方直选议席和5个超级区议员议席中共取得了21席,占比超过50%;但在412个民选区议会议席中只赢得101席,所占不足四分之一。这说明有部分泛民支持者根本没有在区议会选举中投票,或在投票时转投其他非民主派候选人。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区议会并无多大影响力,因此选择不投票;又或是对泛民在区议会主打政治或政策议题不感兴趣。泛民主打政策牌的策略可能对立法会选举有利,但却对区议会选举没有多大帮助。 其次,高举普世价值挑战港人利益,只会偏离民众。香港是个发达的商业城市。香港人是务实的,当普世价值与港人公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大多数港人会选择公众利益优先,比如港人会把民生、经济发展、公共福利等公众利益置于人权、民主等普世价值之上。当泛民高举普世价值等政纲参政时,例如以人权为由替外佣争取居港权,绝大部分市民会表示反对。因此,泛民在上届区议会选举中仍以普世价值为其政纲、偏离香港大多数民众利益的做法,只会遭到选民背弃。 再次,选民较重视社区服务。香港的区议会选举,是选基层民意代表,直接为各小区市民服务。上届区议会选举结果显示,代表反对阵营的泛民主派,包括公民党、民主党、社民连、人民力量、职工联等遭到挫败。在412个席位的地方选区中,泛民只取得83席;而亲政府的建制派,如民建联、自由党等,则大获全胜,赢得300多个议席,占全部议席的73%。建制派的候选人在小区默默耕耘,凭借长期服务,得到大批市民的支持。区议会选举前瞻 2013年特区政府提出《201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草案》,建议全面取消68个区议会委任议席,但仍会保留由乡事委员会主席出任的27个当然议席。选区选举管理委员会于2014年11月建议修订109个选区的分界,因此今年区议会选举的议席划分将参照区内的人口变动。同时,政府也会在区议会中增加民选议席。这次区议会选举将重选香港18个区议会里共431个民选议席。同时,这也是特区政府开始取消委任议员后的首届区议会选举。 今年区议会选举会出现一些新趋势。首先,参选人趋年轻化。2015区议会选举是香港回归后的第五届区议会选举;同时,也是特区政府开始取消委任议员后的首届区议会选举。据估计,泛民将面临严峻挑战,除要面对建制派的现任议员,还要接受新兴青年团体的挑战。有不少年青人有意组织新政治团体参选,他们都与泛民和建制派议员在不同的选区直接竞争。 其次,雨伞运动促使激进人士上位。雨伞运动释出年轻一代不满特区政府的强烈信息。激进反对派人士很多都获参与雨伞运动的年青人支持。可以预期,主张采用激进方法的反对派人士将可借雨伞运动的群众支持而上位。一些曾参与雨伞运动的大专生在2015年区议会选举中,达到投票年龄,登记成为“首投族”。只要他们的人足够多、力量足够大,极有可能左右泛民的选举部署。 第三,新兴本土派势力抬头。主张“城邦自决”的陈云计划以“香港复兴会”名义,派出本土派人士参与立法会和区议会选举。本土派参选的政策议题包括反水货、反走私、保护学童等。香港复兴会的《本土政纲》提到要建国立邦,建立本土香港,在香港争取民主;将以保卫香港利益、建立本土政党为抗争纲要;民主斗争将与民生政策捆绑并一同争取。如果陈云的香港复兴会成功进入立法会,这将会大大改变香港的政治生态和政治形势的发展。 最后, 泛民可能遭遇“票债票偿”。特区政府提出并经全国人大认可的政改方案被泛民否决后,香港建制派预期将会实施总动员,全力在区议会选举中打击泛民主派。建制派在地区选举中加强工作,呼吁选民用选票对否决政改的泛民议员采取“票债票偿”。区议会选举向来较为看重地区工作的效果,由于建制派一向以注重地区工作见称,故有可能在争取议席方面仍会占优势,甚至会有所增长。 2011年区议会选举, 亲建制派占据18个区议会的大部分议席,获得大胜,而泛民主派的地区实力颓势已现。随着香港经历国民教育风波、自由行引起的陆港矛盾和“占中运动”等,香港的政治格局将出现重大变化。新一届区议会是一次全港性选举,将反映香港民意的最新变化。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以武制暴”论危害香港社会Next: 壮大新香港人的力量 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心系香港社会民生 天大报告 港澳观察 中国共产党心系香港社会民生 中国共產党引领香港经济发展 天大报告 港澳观察 中国共產党引领香港经济发展 中国共產党书写传奇『香江篇章』 天大报告 港澳观察 中国共產党书写传奇『香江篇章』 香港迈向选举协商混合民主制度 港澳观察 香港迈向选举协商混合民主制度 香港福利体系的弊端与政策建议 港澳观察 香港福利体系的弊端与政策建议 垄断——香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港澳观察 垄断——香港经济的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