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杨雪冬 2015-05-11 在国际话语权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和遵循国际话语权建设的规律,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适应中国国际定位和国内期待的话语权建设途径。 国家间竞争是全方位的,当前话语权的竞争日益突出。话语权不仅是表达的权力,还是国际事务中引领舆论、设定议程、构建共识的能力。与物质层面的权力相比,话语权具有柔性、渗透性、持久性等特点。然而,在西方主导国际话语权的格局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具政治和文化独特性的国家,要掌握国际话语权,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APEC会议的成功尝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表明了最高决策者对于国际话语权的高度重视。在一系列举措中,最近刚结束的APEC会议无疑是中国综合运用国际话语权的一次成功探索,全面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充分发挥会议主办国的优势,积极贡献中国方案,丰富国际社会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和选择。据统计,在APEC成员经济体提出的100多项合作倡议中,其中50多项是中方提出的,并且得到了各方支持。 第二,依托中国的发展成就,为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办法。许多国际热点难点问题受制于各方观念或利益的冲突、资源的限制,难以解决,中国提供的方法不仅超越意识形态,而且愿意先行先试,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积极推动互联互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拿出400亿美元创建丝路基金。 第三,创造性地将全球性问题与中国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关注的主要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国际社会关注、分享中国经验。比如,中国在会议上首次倡导开展全球价值链、互联网经济、城镇化这些新领域的合作;发表《北京反腐败宣言》,积极倡导反腐败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平台,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自己所做的探索努力和取得的经验。 第四,通过这次会议,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在体育赛会之外的组织协调能力,尤其是组织和引导国际政治经济会议、推动多边谈判方面的能力,显示了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国际维度。 国际话语权建设正反侧重点 本次会议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外交遗产,值得进一步分析总结。就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要树立全球意识。国际话语权不是针对个别国家的,而是面向整个国际社会。国际社会处于激烈分化和变化时期,多元化和力量重组趋势明显。尽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依然掌握着话语权优势,但是西方社会内部也在发生着分化,欧洲国家与美国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话语权更加重视,并且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乃至冲突。因此,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变化,不能只关注西方社会,尤其是不能只考虑美国的接受和认可,还要综合权衡国际社会中不同利益方的关注点,通过提出创造性方案,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重要关切,在打造国际共识中发挥主动作用。 其次,要处理好国家主导的话语与社会表达的话语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带有强烈的国家主导色彩,有助于提高话语权建设的一致性,并在短时间内形成集中表达的效果,提高国际社会的关注度。不过,国家主导的话语也有明显的不足。一是与国际社会的接受习惯不匹配,二是话语表达形式程式化过强,难以全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活力。因此,要在发挥国家主导话语体系建设优势的同时,还要为国内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事务创造条件和机会,实现国家话语与社会话语的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奏响和音。要做到这点,一方面要改进国家主导的话语体系建设,从社会创造的鲜活话语中汲取营养,缩小国家与社会在话语表达上的差距,消弭二者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要在双边、多边外交中,搭建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平台和机制,增强中国社会的话语权。 第三,要重视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尤其是治国理政经验的系统总结,加以“普世化”。中国近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我们的改革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其中的许多经验,也具有普适性,可供其它国家参考借鉴。例如,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也是中国在包括APEC会议在内的多个重要场合,倡议大力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并得到广泛赞同和实质化落实的原因。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就是一个可以“普世化”的经验。在总结中国发展经验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将“中国特色”极端化为“中国例外论”,给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套上枷锁,并把自己疏离甚至对立于国际社会。只有系统总结中国的发展经验,将其抽象化、理论化,才能使对国际社会的说服,从简单地举例子提升到理性思考对话的层次。 第四,要善于利用多边机制。中国是一个边界邻国众多的大国,并且长期以来坚持不结盟的外交立场。双边外交是中国解决许多国际问题的主要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必须看到,随着许多问题涉及多个国家,多边外交活动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多边外交活动除了要依靠现有的国际组织之外,还需要不断搭建新的多边交流平台,创建新的国际组织。在这点上,大部分国家实际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充分利用自己经济实力的提升,加强与各国联系的紧密度,我们将有更大的作为空间。APEC会议、G20峰会落户中国就说明了这点。中国应该更加重视利用多边机制,来协调日益复杂的国际事务,在多边关系中团结和凝聚更多的力量,通过有效解决国际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第五,要重视国际话语权的文本支撑。增强话语权也是一种文化建设,需要加强中国文化产品对外翻译和传播的工作。目前进行的国家对外传播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翻译成果形式多样,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提供了媒介和载体,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对外翻译缺乏统筹规划,内容和语种的配置不平衡,对发展中国家的需求重视不够;二是重要官方文件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文本,而一些文件的翻译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制约了中国国际形象透明度的提升,不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制度、政策和治理方式的全面理解。 在国际话语权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警惕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用“内宣”的思维来思考、规划和评价对外传播。执政党积累了丰富的对内宣传经验,并且掌握着大量的渠道和机制,也容易发动宣传动员,形成一致的舆论局面,但是在对外传播时候,切忌过度强调一致性、正式化、单向性以及高频率,应该有更强的受众意识、分众传播意识和互动意识。二是追求政绩的思维。话语权建设不同于经济工作,需要财政的投入,也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能急躁冒进,搞“大跃进”、“形象工程”,那样虽然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严重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要深入研究和遵循国际话语权建设的规律,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适应中国国际定位和国内期待的话语权建设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