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郭闻 2015-02-16 “岭南通”“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于着力打通粤港澳三地在电子货币、交通往来、消费模式的区域界限,使人流、物流、资金流都能畅通无阻,让各地居民的生活更轻松、更便利。 据报导,由广东企业开发的公共交通电子货币包“岭南通”,已于2015年2月扩至广东最后的两个地级市:深圳、东莞。至此,“岭南通”全部覆盖广东21个地级市,连同香港的“岭南通.八达通”和澳门的“岭南通.澳门通”卡,“岭南通”平台基本实现粤港澳三地的公交電子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大大地增加了”大珠三角生活圈”的往来便利。 “岭南通”至今已发卡超过4,120万张,每日有超过1,200万人次使用,其中跨区交易最高超过100万人次,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一卡“互联互通”系统。岭南通”电子货币包使用途径广泛,具有极好的便利性。 此外,“岭南通”不仅在广东、香港、澳门地区开通,还与新加坡通卡公司EZ-Link合作,发行“岭南通•EZ-link联名卡”,更扩展“互联互通”至亚洲其他地区。一、“岭南通”如何实现“互联互通”? 由于粤港澳三个地区使用货币及汇率都不同,对于经常来往于各个城市的居民,需要预先准备好不同货币,结果造成出行及生活消费的不便。“岭南通”电子货币包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可应用于公交巴士、地铁,还应用到出租车、城际轨道交通、道路客运及轮渡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并延伸到便利店、超市、咪表及停车场等服务领域。 “岭南通”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推广的广东省公交一卡通品牌,采用“岭南通•地方通”双品牌方式发行,如“岭南通•羊城通”、“岭南通•广佛通”等。“岭南通”是单芯片、非接触式卡,可安全兼容不同币种的储值电子货币包。随着“岭南通”卡全面覆盖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再加上与港、澳的“互联互通”,“岭南通”卡基本实现“大珠三角生活圈”的电子货币包“一卡通”。乘客只要手持“岭南通”卡,便可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乘坐当地的公交车,基本可实现刷卡缴费。 此外,汽车客运联网售票已建成省联网中心平台,以后,乘客无论在网上、手机上还是在客运站现场,都能买到广东省内179个客运站发售的客运班线车票,“互联互通”的实现,大大减少窗口排队购票和往返奔波的时间。 1. 岭南通.深圳通 深圳通公司和八达通公司于2012年推出“八达通•深圳通”联名卡。深港两地的市民,购买了“互通行”卡就可以一卡通行两地。近期,深圳通公司还正研究基于手机的“空中发卡”技术,来实现深港两地“互联互通”的目标。 深圳通公司表示,为实现全省公交卡“互联互通”,深圳通公司对公交车刷卡终端进行了试点技术改造,可以兼容“岭南通”。 不过,深圳不少公交公司的公交线路目前还未纳入此次试点范围,深圳地铁也尚未改造,因此深圳只有部分公交车辆可兼容岭南通。另外,普通的“岭南通”卡现时还无法在香港和澳门使用,内地乘客必须要换成香港的“岭南通•八达通”或澳门的“岭南通•澳门通卡”联名卡,才能分别在香港或澳门充值后使用。 2. 岭南通.八达通 目前,在香港使用“八达通”的范围,遍布衣、食、住、行生活的各方面。据调查,香港有九成半, 年龄介乎16至65的市民,都有使用“八达通”搭乘交通、购物消费或外出用膳。使用“八达通” 消费,毋须携带辅币,轻松又方便。现时,“八达通”可用于香港的公共交通、零售业务、康乐设施、停车设施等30多种方式。 而在将来,港人只要持有“岭南通.八达通”,便可在广东21个市及港、澳免却货币转换和零钱找换的麻烦,实现“一卡在手,岭南通行”。 随着内地和香港的经济进一步融合,“八达通”将为经常往返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民众提供更多便利。目前,八达通”可在深圳超过50家的零售商铺使用,接受”八达通”付款的商户包括大家乐、大快活及深圳免税集团于深圳各口岸的分店等。 过去几年,“八达通”不断在内地拓展合作。2010年,“八达通”与中国银行携手合作,首次向内地客户推出”八达通”自动增值服务,令长城国际卡客户在香港可使用”八达通”购物、用膳及乘搭交通工具。 2011年8月,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四次会议后,宣布了一系列粤港合作计划,“八达通”与广东岭南通签订联名卡发行合作框架协议为其中一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