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汤本 2011-07-29 一次访问并无法改变两军面临的所有具体情况。实际上,双方在南海问题、对台军售等事务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上将访华三日,参观访问了中国二炮导弹部队等军事设施,和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举行会谈并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马伦此行传达了哪些重要的信息?美国媒体如何反应? 笔者认为,两军的高层互信得到了提升。两军高层互访是由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今年一月份华盛顿高峰会上规划的。中国总长陈炳德访美后,由马伦上将回访,同样访问中国军队不对任何外国军队领导人开放的军事基地。中美两军互相增加透明度,因为互信是合作的基础。两军还决定在夏威夷展开海上人道救援合作计划,以及在亚丁湾举行联合反海盗演练。两国军队抓住机遇,推进合作。陈炳德高度赞赏马伦为中美两军交流合作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表现的诚意。 不过,一次会议并无法改变两军面临的所有具体情况。实际上,双方在南海问题、对台军售等事务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纽约时报》认为“中美两军存在的障碍,将两军美好前景推远。” 《纽约时报》7月11日以““中方对美方的抱怨”为题报导了双方的分歧。报导透露,中方指出美日澳军演不利南海局势,美方回答则是预先安排的,并非针对南海局势。中方再度反问:为何不能改期,这不是一件难办的事。美方用“巧合”加以回答,并且举例说:在今年盖兹部长访华,也曾问过为何中国的隐形战机此时试飞,中方的回答是巧合。双方你来我往,先后用巧合为自己辩护,可见,中美两军互信存在巨大的差距。 陈炳德在赞扬马伦的同时也批评美国军费庞大,“美国的巨额军费,对美国经济和世界和平稳定不利”。客观地讲,美国媒体发表陈炳德这一看法,获得多数美国人的认同。可见中国军方在中美军方高层人士交往中,懂得用好公关手段,是能够引起美国读者共鸣的。 可以看出,中美两军高层人士近期交往取得成就,而且诚意可嘉,但是戒备犹存,在南海等问题上双方目前都无法说服对方。双方好像在打乒乓球,你推我挡,但是会否狠命抽杀,则还没有确定,仍在互相观察揣摩之中。 有评论员认为,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事实上侵占了中国南海海岛。但中国官方的口径十分谨慎,只多次强调拥有无可争议的南海主权,至今没有明确指摘菲方“侵占”。但是,菲律宾外交部长在华盛顿明确表示:对已经被菲律宾侵占了的岛屿,“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我们是小国,也将拼命捍卫,绝不谈判。”小小菲律宾如此斗胆,显然是因为美菲合作(从会议到军事演习)壮了他的胆。 总之,套一句很有历史性的语言:中美两国军队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南海问题上是曲折坎坷的。两军决定在亚丁湾举行联合反海盗演练,将是两军合作中的亮点,值得关注。
Day: July 29, 2011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韦戈 2011-07-29 民进党内部目前正发生严重的内讧和权力斗争,即使表面暂时善了,恐也伤筋动骨;国民党看来则似云淡风轻、正好整以暇地进行选战布局,但现在又跑出来了一个搅局的宋楚瑜,再加上还有尚未完成的不分区民意代表提名,未来是否真能一帆风顺,不会另起事端,恐也不能过分乐观。 明年一月台湾总统大选逐渐接近,两党对决态势愈见清晰。民进党内部目前正发生严重的内讧和权力斗争,即使表面暂时善了,恐也伤筋动骨;国民党看来则似云淡风轻、正好整以暇地进行选战布局,但现在又跑出来了一个搅局的宋楚瑜,再加上还有尚未完成的不分区民意代表提名,未来是否真能一帆风顺,不会另起事端,恐也不能过分乐观。国、民两党可说目前都面临祸起萧墙的困扰,或许这就是政治的本质,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民进党内斗 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提名名单公布之后,大家立刻看到各界批评与民进党内的派系反弹。“公妈派”的蔡同荣及王幸男率先造反,炮打党中央,矛头针对“立法院”党团总召、前代理主席柯建铭,要求撤销其提名,说是要把疮划破、让脓流出。接着一些所谓的亲绿学者也出面指责,民进党这份提名名单不但缺乏民主的想象力,更欠缺阶层的多元性,其中只见派系妥协及权力分赃,根本没有新意和代表性。后来,有人甚至更上纲上线地开始质疑蔡英文的领导、决断能力。小英陷入困境。 事情目前又有新的发展。7月12日,原本低调回避的柯建铭突然转守为攻,大动作召开记者会,点名蔡同荣长期将“民视”当成个人政治斗争工具,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假藉独派的外衣,进行政治斗争”,动辄威胁利诱同党党团同志让他们在阴影下问政,“比国民党还恶质千百倍”。柯还痛斥蔡同荣及王幸男的指控手段简直是“泯灭人性”。这哪像同志间的歧见,不知情者还以为是对国民党的指控呢! 好像还没骂够似的,柯建铭这次干脆把国民党、共产党一起拖下水来。除了前面所说的“比国民党还恶质”之外,柯还批蔡、王二人利用“民视”的斗争丑化手法,即使是“中共中央电视台也不会这样斗争同志吧”,“要杀柯建铭,国民党来就好,不用玷污你们爱台湾的双手罢”。国、共两党这次真不知是招谁惹谁了。 除此而外,民进党创党级大老蔡有全最近连续出面爆料,接着媒体跟进,明指民进党的提名人有人私德不检,淫人妻女,有人参加澳门赌场豪赌,这些人没有资格成为身列安全名单内的民意代表。被指涉的当事人有人喊冤,有人提出司法诉讼,希望还其清白,民进党党中央则希望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立刻止血,表面送交党内调查,但实则是要避免事态继续扩大,以免延烧到小英身上。但许多人已开始质疑蔡英文的判断能力及识人不明,这样岂有能力出任总统要职? 民进党不搞内斗,大家还不知道,这些整天披着民主、人权外衣的民进党政治人物是表面说一套,实际搞一套。这些人口口声声要国民政府党、政、军退出媒体,自己却干的是更卑鄙龌龊的勾当,男盗女娼之事绘声绘影,有嘴只会骂人,却没时间检讨自己,自己一向利用媒体打击对手,操弄政治,好像对政敌就可以无限上纲的致人于死而不顾,但只有当自己成了被斗争的对象时才会叫苦、喊疼,这些人即使不能说是死有余辜,至少也是现世报,活该倒霉、罪有应得。 宋楚瑜搅局 看完了民进党再来谈谈国民党。目前看来,国民党表面上相对稳定,经济持续改善,两岸稳定,又没有太大的天灾意外或突发事件,马英九的民调数字已经稍有回升,胜选机率看来是较前一阵子提高了不少,但不能掉以轻心的事还在后头。 话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最近几度炮轰马英九,说是两人相见不如不见,国亲两党没有互信基础,质疑马英九的行政能力,暗批马的竞选操盘手金溥聪,他自己不排除出马竞选“总统”或“立法委员”,还说亲民党也要提名二十人以上参选“立委”,一幅要和国民党绝裂硬干的样子。说宋楚瑜不甘寂寞,想来搅局,这带有太强烈的价值判断与暗示,不够公平,说他是为了亲民党的生死存亡背水一战,恐怕又太过悲壮,实情可能介于两者之间,但他的行动会对蓝营产生多大的冲击,这才更是大家关切的重点。 宋楚瑜心中或有太多的悲情,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省长任内表现不凡,但李登辉硬生生的把台湾省给废了;两次大选本有机会一博,结果2000年被所谓的假民调给搞垮了,宋把罪算在马英九的头上;2004年和连战搭档,居然又有两颗子弹让煮熟的鸭子飞了。2005年为了和陈水扁见面,要与连战争取谁先、用何种规格访问大陆,及后来国亲整合的问题,让许多支持者简直到了痛心疾首的地步。2006年,他甘冒让绿营渔翁得利的危险,执意参选台北市长,结果只拿了5万多票,此时他已几乎成了蓝营选民共同唾弃的对象。 宋最大的问题在于情绪太多,常常公开掉泪,喜欢机关算尽,讲话让人觉得不太得体。比如说,他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公开说,“人在家中坐、狗屎天上来”,“做总统的投资报酬率不高”,这岂是庙堂之上该有的语言?每次有人批评他不顾大局,权谋太过,他就振振有辞的说,就是因为每次都顾全大局、不会机关算尽,所以他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至于一般民众是否接受他的辩解之辞,当然最后还是只有透过选票来加以检验了。 小党有希望 就目前局势发展看来,虽说政治是一门化不可能为可能的艺术,国亲系出同源、理念相近,没有必要搞到视如寇雠的地步,宋楚瑜想必是要借着公开喊话,来对马英九及国民党施压,要求在某些问题上让步妥协,但宋楚瑜的丑话已经讲到这个份上,而且国民党的选举提名作业也已接近定案,国亲合作应该已经破局,将来当然只有兄弟登山、各自努力。马英九实在也没有再和宋楚瑜见面的必要,就像宋楚瑜自己说的,两人可以说是相见不如不见,就是见了又能如何。别见了吧! 至于宋楚瑜及亲民党的参选是否会对明年大选产生影响,这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在“总统”大选上,笔者认为选民或蓝营支持者自动弃保的可能最大,毕竟这是一对一的选举,其间容不得任何的闪失。宋楚瑜参选“总统”想要发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作用,先是蓝营的支持者就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宋只会让自己给搞得更加让人唾弃、自取其辱。其次,万一不幸真的就是因为宋楚瑜的得票让马英九落选,国民党再度丢掉政权,宋楚瑜的日子也绝对不会好过,千夫所指。大家总还记得,当年李登辉被国民党群众扫地出门的事情。 至于民意代表部分,选民出现分裂投票行为的可能则是确实存在。有人骂国民党是个烂党、民进党是个乱党,国、民两党都有太多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如果不牵涉到国家认同、统独族群问题时,台湾许多选民未尝不希望有第三势力的存在,让有能力的人出来为民众做事服务,扮演监督制衡的角色。仅此一端就足以说明,包括亲民党、新党和台联党在内的小党都认为自己还有一线生机,但这一切都要看各党的提名人选是否优越、参选地区及竞争对手的强弱而定,亲民党并非没有希望。 换句话说,如果从政党生存及选举获胜的可能来看,宋或许更该参选“立委”,至于是参加区域选举或担纲不分区,以拉抬全党气势,而有关参选地区、排名顺序这些问题当然都得一并考虑,不过一切都看宋自己的选择了。如果“立委”选举能够跨过百分之五的法定门坎,亲民党应该还有一线生机;如果又是铩羽而归,亲民党准备关门打烊的日子恐怕就不远了。至于亲民党夺得席次的多寡当然会影响国民党对国会的掌控能力,这些也都需要精算才能有个定论。 另外,除了国、亲之间的恩怨情仇之外,另一个可能引发争议的未爆弹是国民党的不分区立委提名人选,由于名单迄今未见公布,所以眼前大家只把重点放在批评民进党的不分区提名人选不尽理想上面。如果国民党日后公布的名单同样不堪,甚至更差,或同样也是了无新意,不能满足民众的期望,我们可以想见,届时同样会有党内不满人士的反弹,而且社会、媒体、学者想必也会大加跶伐。到时候又是一片批评声浪,国民党日子想必不会好过,所以好自为之,精挑细选方为上策。 讲到最后,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权力。说好听点,政党就是一群理念相同的人,团结起来争取执政的机会,施展抱负;说难听点,就是一群特殊材料做成的政治动物,沆瀣一气地进行政治分赃。这些人如果不够自大,不够自以为是,难以成其事功,所以党同伐异事属必然。因此,与其说当前国、民两党的内讧、祸起萧墙事属偶然,还不如看成是必然的现象。未来如能平息纷争,当然也是相互妥协的结果,如果继续恶斗下去,当然就是利益未能摆平、分赃不均的展现。大家仍要见怪不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