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曾荫权在5.16立法会补选后第三天, 向公民党党魁余若薇“下战书”, 邀请她于6月17日单独进行现场直播的电视辩论, 但条件为不设现场观众席, 不设现场提问环节。曾荫权的这封信顿时在香港搅翻了天,一边是余若薇手持特首来信, 难掩心中兴奋召开记者会向特首隔空讲条件, 要求增加公众席和现场提问; 另一边, 正密锣紧鼓准备与中央政府驻港最高机构中联办, 以及特区政府就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沟通的民主党和其他温和泛民人士不禁无名火起: 放着立场温和, 主张沟通者不理论, 却找来在5.16创历史新低投票率的所谓“公投”运动的发言人, 对政府方案持死硬反对立场的余若薇做辩论对手, 全城目光一下子从关注温和民主派如何与特区政府和中央沟通, 转到电视辩论上, 而余若薇本人, 也从一位“疑似”失败者, 瞬间变成迎战特首的民主英雌。
余若薇成迎战特首的民主英雌
今年初,当立法会内激进的社民连提出泛民议员集体辞职以示对政府2012政改方案不满时, 令外界跌碎眼镜的是, 泛民阵营中最大的政党民主党没有跟随, 反而是平常予人理性, 专业, 以大律师和学者为骨干成员的公民党积极响应。结果, “集体总辞”不成, 变成了只有公、社两党五名议员的“五子请辞”。根据基本法及香港选举法例, 立法会出现空缺时, 政府必须进行补选。于是, 公、社两党把补选定性为“公投”, 呼吁选民以支持辞职五人重返立法会以表达对争取落实普选的决心, 即投票给这五人便是支持民主, 否则便被视为不支持普选。
不过, “公投”二字一出, 即遭北京狠批, 直指香港没有公投机制, 任何公投均属违宪。而原本打算参选, 企图从辞职五人中抢回一、两个席位的建制派, 之后也一致杯葛不予参选, 以至是次补选无从出现所谓民主派和建制派, 支持普选和反对普选的对决。至投票日前夕, 特首宣布他本人和一众问责高官均不参加投票, 更令补选气氛受影响。最终5.16补选, 五位辞职议员虽全部重新当选, 但投票率却出奇地创了香港回归以来历次立法会选举的新低,只有17.1%。虽然作为五区“公投”运动发言人的余若薇坚持, 其“公投”没有失败, 但在翌日的记者会上, 仍有记者质问她, 应否因为投票率低而考虑辞去公民党党魁。
与此同时, 不支持“公投”的民主党及公民党内一些主张与中央沟通的较温和人士, 联同部分学者, 组成“终极普选联盟”, 多次和政府官员会面交换意见, 尽管双方立场仍南辕北辙, 但起码沟通没有中断。而中央驻港官员或代表, 亦没有中断和这些温和民主派人士的对话。五月底, 中央驻港联络办官员更与“普选联”代表见面, 这次会面被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形容为“具历史意义”。因为这是自八九年六四风波之后, 中央官员和民主党代表21年来的首次公开正式会面和交谈。而社会上不少人士, 也把2012政改方案能否在立法会通过, 香港民主能否向前走一步的希望, 放在民主党及温和泛民在立法会内的投票意向上。
至于刚结束的所谓“公投”是否成功, 不同立场的人士自然各有看法, 但没有人能否认其投票率比公、社两党预期超低这一事实。就连发起运动的黄毓民也坦承“有点失望”。但如今特首把余若薇单独挑出, 兵行险着。特首最大的本意或许是企图击败以辩才出众闻名的余若薇, 以令公众接受政府的理据, 支持方案, 并以此为民意基础迫使泛民投票支持政改方案, 如意算盘能否打得响是另一回事, 但已首先出现以下两大负面因素, 不能不重视。
特首邀辩余若薇两大负面因素
首先, 电视辩论消息一出, 即时予人“调皮的孩子有糖吃, 听话的孩子吃白果”的强烈感觉。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圈人士慨叹: 为何特首要捧红一个余若薇? 本来她因为5.16补选的低投票率已备受质疑, 本来公民党因为参加所谓变相“公投”,形象已从理性转为激进, 并受到一些中产人士质疑, 坊间甚至有评论指公民党是此次“公投”的最大输家, 因为发起“公投”的社民连本身就以激进言行起家, 人们见怪不怪。然而, 政府居然以余若薇为“公投”发言人的理由, 单独向她下战书, 无论理据如何的充分, 客观上却不可避免令余若薇马上“人气急升”, 成为“公投”运动最大的赢家及政坛最大“红人”。
反观民主党是立法会内泛民阵营里最大政党, 手握9票, 民主党一直以香港民主大党自居, 如今特首却弃民主党而找公民党作为辩论对手, 只会对民主党产生两大刺激: 一是在与政府和中央的会谈中, 立场转得更为激烈, 否则如何担当得起被人指责为“出卖民主”的恶名? 其次, 民主党坚决要求特首同样要邀请民主党上辩论会, 加上其他泛民政党也提出同样要求, 辩论会未开, 已是满城风雨, 接下来细节如何谈判安排, 任何一个环节政府都必须小心翼翼, 否则很易陷入自己所设的局。
辩论会引发的第二个、也极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是: “终极普选联盟”将与中联辩正式会面的重要意义, 如今已经被转移焦点,香港人的目光都已经聚集于曾荫权与余若薇的电视辩论上, 加上“普选联”和中央官员的接触不可能一次便有结果, 首场见面以各自表述立场为结局的可能性居多。这样一来, 这次21年以来的首次民主党和北京中央代表的正式会谈, 其重要性和话题性, 将被一场充满政治赌博性、既刺激又多少还有点政治八卦的电视辩论会抢了风头, 起码,香港传媒对此的关注度肯定会更高。
刺激民主党温和派
特首破天荒就公众关心的重大议题创下朝、野电视辩论的先河, 在香港是创举, 值得鼓励, 问题只在于对象的选择及对政局的通盘考量。特首办的解释是, 余若薇是“公投”的发言人, 反对政府方案立场强硬, 是最适合的辩论对象。但什么叫“适合”? 若跟从这个标准, “公投”的发起人, 反对政府方案更强硬, 更激进的社民连主席黄毓民不是更适合吗? 若政府以企盼理性辩论为由, 不愿与习惯在议会内扔香蕉, 高声叫嚣的黄毓民对阵, 那为何不选择正在实践理性沟通、在立法会里占泛民票数最多的民主党? 难怪民主党内中人在得知特首办的决定后,有人“暴跳如雷”。
事实上, 在目前毫无把握能有足够票数的情况下, 政府2012年的政改方案要在6月底本屇立法会休会前通过的话, 特区政府唯一的武器只有两个字“民意” 。据了解, 吸取了05年个别泛民议员临阵转变立场改投反对票, 令政府失败收场的教训, 这次特区政府一反与泛民议员逐一“讲数”争取支持的做法, 改为向社会大众宣传通过方案对香港最终能迈向普选的重要性, 以期让民意压泛民投下支持的一票。 5.16后, 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电视辩论为重头戏外, 政府问责高官团队更是倾巢而出, 四出派宣传单张, 到不同的社区, 学校演讲, 以求争取民众对方案的支持, 成效怎样, 还有待观察。
但新一辑政府在各电视台推出的宣传短片, 又再引发话题, 其中一套短片内容是, 一位少女想妈妈替她买一条新裙子参加毕业典礼, 妈妈却一直忙于工作, 少女心中不满, 却发现在毕业礼前夕回到家中, 一条全新的裙子已挂在少女房间内, 少女喜出望外感谢妈妈。此时, 画外声传来这样一句: “信任, 让梦想成真”。这样一种软销手法不无创新, 却也引来议论纷纷, 认为这样一则广告, 其潜台词也可以被诠释为“原来政府为我们度身定做了一个政改方案, 只求我们信政府就好了”? 其造成的反效果不可忽视。香港树仁大学新闻系主任梁天伟教授就直指政府的广告宣传片资讯不清晰, 让人摸不着头脑。
也许, 凡事都要一分为二, 凡事都不能得到民众百分百的认同。此次政府在推销2012年政改方案上, 只准成功, 不许失败, 否则不但曾荫权余下两年的管治威信会大受打击, 更严重的后果是, 香港的普选之路下一步走来会更艰巨、更遥远。所以, 特区政府大打民意牌, 策略上是成功的, 但政治操作历来是“魔鬼在细节”, 一子错便功亏一篑。电视辩论也好, 宣传功势也好, 都不可操之过急, 因为目前来说, 仍是明里暗里的危多于机。而且今天香港的主流民意都是赞成普选的, 分歧只在如何和什么时候达至这一目标。特区政府和建制派要争夺普选这一道德高地, 前景仍未能乐观,而曾荫权特首这一招成效如何,恐怕值得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