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进展。与此同时,中日两国的国情与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多年来,中国进入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期,日本则陷入一个政局动荡与经济萧条相伴的迷茫期。今年伊始,中日关系接连遇到日方挑起的麻烦。中日关系正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十字路口。
当前日本政局动向与野田内阁前景
野田佳彦自2011年9月执政以来支持率不断下滑。据日本共同社今年2月18、19日全国电话舆论调查显示:对野田内阁支持率从他上任之初的约60%降到29%,较上月调查时又下跌6.8个百分点,首次跌破30%;不支持率则上升4.7个百分点,升至55.2%。
造成野田内阁支持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就是否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问题,日本国内舆论两分。去年野田首相表示参与TPP谈判后,反对之声一片。党内反对派10人退党。
其次,围绕增加消费税意见分歧严重。共同社今年1月民调显示,反对提高消费税方案者占52.9%,支持者为45.6%。2月17日,野田内阁通过《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大纲》,在提高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继承税的同时,在养老金、医疗等方面照顾弱势群体。对此,共同社民调显示,支持者占48.3%,反对者占50.6%,两者距离略有缩小。
再次,个别内阁成员发言不当影响了野田内阁形象。野田首相为改善内阁形象,于今年1月13日改组内阁,并提出今年施政方针:继续全力以赴地实现地震灾后重建、平息核电站事故及重振日本经济;切实实行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深化日美同盟关系,推进“开拓亚太时代外交”;抑制日元升值,加速实现新经济增长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底《朝日新闻》民调显示:71%的受访者对民主党政权处理核事故和灾后重建不满,但80%的受访者也不看好自民党。在这种情况下,大阪市市长桥下徹率领的“大阪维新会”则异军突起。共同社今年2月民调显示,希望“大阪维新会”参与国政者达61.2%。桥下立场偏右,提出“船中八策”政纲 1,影响力如日中天。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除了其本人极其错误的历史观外,还有政治投机之嫌。河村此前组建了所谓“减税日本党”并积极与桥下徹联手。河村刻意当着南京代表团的面放肆地否认南京大屠杀,目的之一是迎合日本的右翼民族主义,搏出位,提高知名度,扩大在日本国内政治影响,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遥相呼应,以图捞取未来大选的选票。
尽管如此,野田内阁近期仍可维持执政地位。目前,日本国民心态变得很纠结,既对野田内阁不满又不愿总折腾。“桥下旋风”刮得民主党危机感骤然上升,担心现在举行大选,桥下徹率领的“第三极”将击败民主党和自民党,成为执政党,因而民主党要继续执政,就要避免在不利情况下提前举行大选。根据目前情况判断,野田内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前景:
一是野田长期执政。第一步执政到今年9月民主党代表选举。如果野田佳彦能连选连任,他将继续作为民主党领导人担任首相。继而,如果野田佳彦能率领民主党赢得2013年7月参议院选举和同年9月的众议院选举,就可能在2014年9月再度当选民主党代表,从而成为继小泉纯一郎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
二是野田内阁相对短命,而民主党可持续执政。今年1月野田改组内阁,邀请该党前干事长冈田克也出任副首相,以利推进增税路线;同时启用田中直纪担任防务大臣,以安抚党内小泽派。但是,如果民意支持率持续大幅下滑,民主党内矛盾加剧,导致野田在今年9月民主党代表选举中落选,民主党将推出新的首相候选人,努力争取在2013年参众两院选举中获胜。届时,不排除在参众两院同时选举的可能。在大选前,民主党将继续执政。
三是野田内阁短命,民主党下野。如果今年6月下旬野田内阁向国会提交消费税增税法案受阻,导致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民主党胜算不大。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曾为通过邮政改革法案而解散众议院并获胜,但主张增加消费税则很难获得选票。然而,即便野田不愿铤而走险,而自民党仍可能在今年内对野田内阁提出不信任案。一旦通过,势将导致提前进行大选。民主党若在众议院选举中失利,无疑将沦为在野党并可能彻底分裂。取而代之的可能是经过分化组合的新政党或多党联合体。
四是未来大选前后,日本政坛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可能形成“三极鼎立”。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企图支持小党“奋起日本”的代表平沼赳夫出面,联合大阪市长桥下徹、国民新党代表龟井静香等人组建新党。但是,目前桥下对石原态度冷淡,他领导的“大阪维新会”正摸索与横滨市市长中田宏、爱知县知事大村秀章合作,与公明党、大家之党联手,企图在未来的大选中一举拿下众议院200议席。今后无论桥下徹与哪一股势力结盟,都将形成与民主党、自民党鼎力的日本政界“第三极”,甚至可能坐收两大保守政党相争之利,取而代之。
日本政局及政治思潮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日本政治右倾化发展的程度与中日关系倒退程度基本成正比。即,日本政治右倾化越严重,中日政治关系就越冷淡;相反,日本政治右倾化越受到抑制,中日政治关系就越融洽。日本政治思潮是在摇摆、波动中向右倾斜的,中日政治关系也是在忽冷忽热中渐行渐远的。事物往往是物极必反,一旦中日政治关系恶化到一定程度,甚至严重影响日本在华经济利益,日本政治右倾化便会暂时受到抑制。
小泉执政期间,日本政治右倾化抬头,导致中日关系一度出现“政冷经热”的矛盾现象。从安倍执政起,特别是福田执政时期,日本政治思潮开始向中间状态回摆,出现了“逆右倾化”,中日关系也出现转圜。2009年9月民主党执政后,鸠山内阁成员无人参拜靖国神社,出现“脱右倾化”趋势,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也随之回升。但其后不久,菅直人执政后大幅度修改鸠山内阁政策,在钓鱼岛问题上激化了矛盾,并出台以中国为主要防范对象的日本防卫计划大纲。结果,日本右翼反华势力重新抬头,中日关系再度出现类似小泉时期的“政冷经热”扭曲现象,两国民众友好感情也受到损害。2011年9月野田执政后,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仍在涌动。
正视过去以及正确认识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友好交流的基本前提。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方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而2月20日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却对到访的南京市代表团公然发表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言论,导致南京暂停与名古屋的官方交往。野田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表态称,“不可否认存在对非战斗人员的杀害和掠夺行为”,但并未指出河村发言是错误的。随后,石原慎太郎站出来力挺河村。这折射出日本地方右翼势力开始肆无忌惮破坏中日关系的日本政治思潮的现实。
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与社会心理的形成机制密切相关。其策源地是日本右翼势力;关键因素是日本决策层;引导力量是精英层与媒体;被诱导和利用的对象是一般公众。一旦公众主流意识受到右翼势力影响,投票选举的结果就必定使国会政治力量对比向右倾斜。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公众大多是好的,但长期在日本国内接受的有关信息是片面的,难免会产生偏见与误解。日本民族性的特点之一是,既“顽固”又“从众”。无论是日本的右翼还是左翼都相当顽固,而一般民众则容易跟风,处于流动状态。一旦日本社会形成某种认识,会很快地传染给许多人,从而形成主流的社会思潮,反映在各种民意调查或选举结果上。
中日关系前景与对策建议
野田首相去年末访华,意在改善两国关系。然而,目前日本内阁的中央统筹决策能力下降,地方势力、媒体压力、右翼势力的影响上升。日本对华政策总体特点是“经济上利用加合作、军事上牵制加防范”。野田首相今年3月访美,就日本如何配合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太”进一步磋商。加强日美同盟,在所谓第一岛链内锁定、制约中国海军,已成为日本安全战略的基本政策和美国的东亚战略诉求。在强化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际控制的同时,敦促中方落实东海共同开发,是当前日本对华外交的目标之一。为日本地震及核事故灾区打开中国市场、吸引中国游客,是日本灾后重建中对华的主要期待。
野田内阁企图在加入TPP和中日韩自由贸易(FTA)问题上脚踩两只船,客观上很可能迟滞中日韩FTA谈判进程。1993年至2003年,日本曾经是中国最大贸易对象国。然而,中国与东盟实现自由贸易后,双方贸易总额增长迅速,2011年东盟已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对象,日本退居第四。如果未来中韩先行实现FTA,将预示着日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相对韩国,处于不利地位。发展下去,日本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甚至可能下降至第五位。
中日两国政府把2012年定位为“国民友好交流年”,而日本右翼势力却要反其道而行之,企图达到给中日关系搅局和利用日本反华民族主义情绪上台夺权的双重目的。今年伊始,日本石垣市右翼议员便非法登上钓鱼岛;日本政府宣布命名的无名岛中竟然包括钓鱼岛附近岛屿;日本拟修改相关法律,赋予海上保安厅更大权限;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再度引起轩然大波。今年中国领导人访日期间和访日前后,日本右翼势力还可能大放厥词或举行反华游行。9月中旬日本举行民主党代表选举。届时,日本右翼势力很可能利用所谓钓鱼岛“撞船事件”两周年之际搞反华示威,甚至在钓鱼岛问题和历史问题上再度制造事端。这有可能使野田内阁面临国内外压力,处理不当不仅会损害中日关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各项选举结果。今后如何妥善处理中日之间钓鱼岛争议这一敏感问题,避免两国改善关系的气氛和进程再度受到冲击,是摆在中日两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着眼未来的中日关系,中日之间结构性矛盾及安全困境的存在,决定了双方关系恶化容易改善难这样一种脆弱性。中日交往已进入“吵架与合作”并存的时代。现在日本一些政客及官僚与过去最大的不同特点之一是,往往以当面同中方争长论短为荣。他们在和中方晤谈之前往往做足功课,有备而来。日本为培养这种政治家,成立了诸如“松下政经塾”之类的系统训练机构。中方也需要在各级党校党政干部培养过程中增加相关课程。有关人员对日方除了讲友好大局和原则立场外,尤其需要认真学习,了解中日之间若干重大敏感问题的实质和细节,并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向日方作出必要而有说服力的说明。针对日本公众的一些对华偏见,做有理有据有礼貌的说明,在对日公共外交中就显得尤其重要。
对中方而言,在中日之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以妥协求友好则友好亡,以斗争求友好则友好存。这种斗争是要以友好为目的,通过深入学习,在交流中有针对性而又不失风度地进行说理斗争,而不是仅限于简单的原则表态,更不是过激的情绪宣泄。同时,由于中日关系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敏感问题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对日外交需要加强系统性的整体设计与各部门之间常态化、机制化的横向协调与纵向沟通。为防止日本极右势力上台后中日两国从“吵架”变为“打架”,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汲取落后挨打、腐败亡国的历史教训,言而韬光养晦、行而有所作为,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同时着眼长远,争取人民。
注解:
1.桥下徹提出的所谓“船中八策”,涉及日本中央与地方统治机构改革、行政改革、公务员制度、教育改革、社会保障、经济—就业—税制、外交防卫、修改宪法等八个方面的政策主张。在外交防卫方面,他主张以日美同盟为基轴加强日美澳战略军事部署;在修改宪法问题上,主张把国会三分之二赞成的必要条件放宽为二分之一,并在两年后举行全民投票。“船中八策”原本是明治维新志士坂本龙马提出的八条政治纲领。1867年6月9日,坂本龙马船从长崎出发前往兵库,在船上向后藤象二郎提出改造日本的八项计划:(1)奉还政权;(2)设上下议政局;(3)登用天下人才;(4)广泛采纳公议修改条约;(5)重新撰定法典;(6)扩充海军;(7)设置亲兵保卫帝都;(8)就金银物价制订与外国相等的法令。这一政纲被吸收到1868年明治维新的《五条誓文》:(1)广兴会议决万机于公论;(2)上下一心盛行经论;(3)官武一途迄至庶民各遂其志;(4)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5)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天大报告》2012年3月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