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参议院于12月19日通过“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主张定期对台军售,该法案经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后生效几成定局。自1979年美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开始,美国对台军售一直没停过,给出的主要理由是平衡两岸军力失衡。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旧招新用,表明美国政府意图打“台湾牌”来处理当前本已复杂的中美关系。可以说,美台关系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美国对台军售。 美对台军售成为政治问题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国与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但同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仍不断向台湾提供所谓“防御性武器”。最近10年,美对台军售呈现出新的态势,武器数量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交易额度越来越大。美对台军售已不单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成为一个典型的政治问题。 平衡两岸军力是个伪命题。近年来,中国大陆军事实力突飞猛进,取得长足发展,两岸军力早已失衡。台湾军事实力已无法与中国大陆相提并论,台湾不仅军费无法与大陆相比拟,还存在兵员严重不足、武器装备等作战平台与大陆有代差、战斗力下降明显等诸多问题,而且台湾军事装备严重依赖外来军售,自给能力低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美加大对台军售力度,大力输血,台湾军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与大陆达到平衡。首先,台湾受到其经济发展迟缓的掣肘,没有财力大量采购高精尖装备;其次,美国高精尖等先进的武器系统和作战平台对台同样也会受制于美国国内出口限制的要求,对台出口也会有所保留;再者,新的武器系统和作战平台售台后,台湾军事人员需要有一定的训练时长,因此,形成战斗力还有一定的时差。 美国对台定位与军售有非常明确的指向。美国认为,台湾是有助于美国与中国博弈的“棋子”,而不是平等互惠的“友邦”,更不是有共同战略利益关系的“盟友”。当前美“印太战略”偏重在军事上与台湾保持合作关系,军售自然成为最佳而且有效的途径。从一些对台政策的修订上看,比如允许美台高层级官员互访、美台军舰互访、军售“常态化”,美国既有强化台湾军事实力以对抗中国大陆的考量,又有平衡中国对美贸易逆差的作用,可谓完全符合特朗普政府“一箭双雕”的战略考虑。 旧招新用 美对台军售向“短频快”常态化方向发展。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才半年多时,就批准了第一批价值1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一年后,也就是2018年9月24日,特朗普政府批准了第二批价值3.3亿美元的对台军售。在台湾派出地区防务主管部门高级别官员赴美国马里兰州参加“美台防务工业会议”后,“美台商业协会”主席鲁伯特·哈蒙德·钱伯斯表示,预计美国还将在今年年底前批准另一轮对台军售。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两年时间内,就有三轮对台军售,可谓时间之短,频率之快。在可预见的未来,即特朗普这一任期剩下的两年内,美国还会有更多的对台军售。此外,对台军售实行专案处理,走“快速审批”路子向常态化发展。过去几十年来,美对台军售模式是台湾提出购买意愿与要求,美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要照顾到中国大陆的感受,要么拖后处理,要么掐头去尾,打包一起审批通过部分军售。而最近一次则是走个别审查的通道,实行“快速审批”,正如美国国防部亚太助理部长薛瑞福所讲的那样,美对台军售改变“打包审批”模式,就是要朝着更常态化的军售关系发展。 蓄意踩“红线”,打中国痛点。美国最近一次的对台军售额度是3.3亿美元,金额同以往相比,不算太大,但在中美关系趋冷、中美贸易摩擦有升级趋势之时,特朗普政府抛出对台军售,并且当作个案来处理,弦外之音非比寻常。特朗普就任以来,一直威胁要废除“一个中国”政策,而这项政策是3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基石。如果说在中美贸易摩擦尚未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或者说未能取得重要进展之际,美国把军售作为一种手段,意欲在外交、军事等方面全方位扩大与中国的对抗,这是蓄意踩“一个中国”这条“红线”,使目前中美之争的态势更明朗化。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涉及中国完全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美国选择中国核心利益这个痛点来打,就是要逼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就范,为进一步逼迫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取得的少许话语权方面作出让步,抑制中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实施与发展,把“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扼杀在萌芽状态。 美着力打造“印太战略”的台湾支点。面对当前中美关系新形势,美国决定向台湾军售,只会进一步激化紧张的中美关系,使其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存在把贸易摩擦扩大为军事冲突的潜在风险。特朗普政府有意提升台湾的存在感,进一步提高与中国关系的紧张度。特朗普颇具挑衅性地加强与台湾的外交与军事联系,把台湾作为美国侵蚀和包围中国的战略区块链中的一部分,主要是为其“印太战略”服务,为中美军事冲突做准备。正如美国军方所声称,美国战机、战舰抵近中国大陆训练、巡航是其在印太地区逐步强化军力的一部分。台湾军事能力呈下降趋势,很难支撑美国“印太战略”需求,这也正是美国加强与台湾军事合作、武装台湾的重要理由。 未雨绸缪 应对台海新动向 要明确认识中美关系趋冷可能加剧台海局势动荡。近期,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哈德逊研究所就中国问题发表长篇大论,并在APEC会议上对中国再次表达强硬立场。中美两国元首虽在G20峰会期间就中美贸易问题达成90天暂停加征关税的共识,然而随后美国授意加拿大抓捕了华为CFO孟晚舟,给中美解决贸易问题谈判带来不确定因素。目前,中美正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中美双方均希望谈判能取得进展,但会不会取得一定成果,符合双方利益和要求,还有待观察。虽然中方也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如恢复购买美国的农产品等,但中美之间结构性矛盾很难消除,中美出现的裂痕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中美关系回到从前的可能性非常小。 中美关系趋冷势必会影响到台海局势。当前,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已尘埃落定,“绿地变成了蓝天”,对执政的民进党冲击较大,影响到了其台湾2020大选布局,如果选情不利于倾向“台独”的民进党,那么“台独”势力很有可能会利用中美关系趋冷、美国又特别需要台湾这颗“棋子”的时机,摇旗呐喊“台独”,为其选情造势,推进真“独立”,从而加剧台海局势动荡。最近,民进党九合一选举失利后,又拿出所谓的新“九二共识”来试水,仍然没有改变真“台独”的实质意图,中国大陆对此要有非常明确的认知,做好各种应对预案。 要做好美军在台海地区直接参战的充分准备。当前,台海局势复杂程度不亚于1996年的台海危机。从历史文献和各种研究台湾问题的资料来看,过去中国大陆“武统”考虑的重点都放在解除岛内的“台军”抵抗上,避免与美军有直接或正面的军事冲突,在美军干预前就解除岛内“台军武装”。然而,如今美国政府大力推行“印太战略”,在外交和军事上拉近与台湾的合作,美台高级别官员实现互访,美台军舰实现互访、互停。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台海地区现状出现大的变数的可能性非常大,解放军在台海地区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系数较高,因此中国军方应做好各方面的作战方案。 要避免美台战略需求重叠。从目前的美台关系以及中美关系发展的态势来判断,再放眼两年后的2020,我们会发现,2020年将会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美国总统和国会选举。虽然前者在2020年1月,后者在2020年11月,但为选举而战存在着某种时间上的交叉,期间可能会冒出军售、军事合作等问题。美国重塑对台军售整个程序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个对美台都有利的方向,小军售藏着大问题。中国应避免美台在战略需求上出现某种程度的重叠,不给他们机会,避免美台里应外合,形成统一战线。 要防止台海局势出现溢出效应。台海局势一旦出现溢出效应,很容易与东北亚问题、钓鱼岛争端、南中国海问题等搅混在一起,使中国腹背受敌,多点触发,造成战略被动。远亲不如近邻,中国更应该发展和巩固好睦邻友好政策。当前,日本需要中国多于中国需要日本,中国应趁热打铁,巩固好对日关系,避免钓鱼岛争端成为中国亟需处理的新爆发点。中国应继续增进与东盟国家的交往,稳住南中国海的局势。中国需要集中精力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分歧,避免台海局势现状失控,防止事态扩大与延伸到其它热点问题上。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焦头烂额,往往也是最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