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陈自创 2018-01-08 特区政府要打造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就应及时趁势而为,大力发展协同计算机科技产业,而其最需要的,就是建立产业研发中心,除引进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之外,也要培植香港本土的相关创新科技公司。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其首份施政报告中强调,要“急起直追”,要让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她在施政报告中宣布一系列相关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特区政府定下在本届政府五年任期内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由目前的0.73%升至1.5%(约450亿港元)的目标。第二,特区政府会遵循研发资源、汇聚人才、提供资金、科研基建、检视法例、开放数据、政府采购及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八大层面及指针,加强创新科技的发展。第三,为鼓励人才培育及科技研发,特区政府会为各大学预留不少于100亿港元的研发预算,并为各企业研发开支提供额外的扣税额,及提供30亿港元为修读大学研究院研究课程的本地学生提供助学金,而创新及科技局会启动5亿港元的“科技专才培育计划”,包括推出“博士专才库”计划。香港需要促进创新与协同值得注意的是,特首承诺要精简政府架构及行政运作,以促进创新与协作,并在各级行政管理中采用智慧科技等具效率的革新方案。笔者赞同特首所言,认为要将香港打造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培育及促进创新与协同,而协同涉及IT产业,尤其是在发展“互联网+”云端科技方面,香港具有足够的后发优势。一般而言,政府机构及企业最需要协同,而协同与服务遍布各行各业,包括政府辖下之各部门、银行、保险、能源与公共事业、电信、运输物流、教育、零售等,均可见到协同作业方案,因迎合“互联网+”时代,云端(Cloud Computing)方案现已成为政府机构及企业的优先选择,除了能够降低部署与维护成本之外,也能够提升施政及营运效率。众所周知,网络科技的发展,已从传统互联网进化成移动互联网,再演变成当前的“互联网+”及物联网。传统互联网是个人计算机互联网,能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而移动互联网,能解决效率的对接问题;至于“互联网+”及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尤其是“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人各尽其才、物各取所需”的问题。协同计算机时代终于来临全球最具权威的IT咨询公司Gartner,在其2017年“工业4.0”专文中就已指出,成功的“工业4.0”取决于企业、物联网、TSPs(代码服务商)与用户之间的协同作业环境,以及彼此互动且直接的关系发展。随着“互联网+”及物联网产业的兴起,政府机构及企业需要的,是具普遍性、自由性及非第三方之公共服务的协同操作系统新平台,因此,协同计算机时代注定来临,而这正是香港发展创新科技的新契机。今天,业界也有类似的协同式办公软件,但多属整合性的第三方公共服务,例如美商BroadVision的Vmoso软件、美商Slack软件、微软的商用Skype、阿里巴巴的钉钉软件、腾讯通RTX等。一旦用户认为这些软件彼此之间不能互联协同时,他们还会认同其实现“万物互联”的效用吗?这些软件岂能代表“互联网+”及物联网时代的主流?很显然,由于协同云端操作系统CCOS的发明,市场终于出现协同式云端计算机(CCC, Collaborative Cloud Computer)产品,这是互联网产生以来的重大事件。这意味着围绕互联网的协同环境,现已出现系统性的整合,由此产生新的云端计算机产业及产业链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市场迄今只有约5%的企业或机构进入云端,而95%的企业或机构及99%的家庭或个人始终被排除在外,今天的“互联网+”及物联网云端生态,一直存在着“一边倒”的不平衡现象。“主权云端”的社会生态Apple、Google、Facebook、Amazon、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云端七强”的服务,主要是利用人们在其各自平台上的活动取得大数据,政府也希望利用智慧城市(Smart City)计划以取得管理各种事务的大数据,问题是,只有服务商拥有大数据,用户却没有,只有供应者拥有大数据,消费者却没有,其结果就是出现假货充斥、纠纷不止的问题,这种生态上“一边倒”的不均衡,就会导致传统业者的生意,因云端服务商透过大数据的监察,而逐渐被“掠夺”;人们的财富创造及私隐活动,也因云端服务商透过大数据的收集而逐渐被“侵权”。当前的“互联网+”物联网云端生态,是尚未具有“主权云端”的社会生态。可以说,一般的政府机构、企业及家庭完全没有抵御“掠夺”或“侵权”的能力。这无异于拥有云端能力的强者已成为狼群,没有云端能力的个体,则成为待宰羔羊。这难道是我们需要之“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人各尽其才、物各取所需”的公平合理社会?当然,这个“互联网+”及物联网云端生态“一边倒”的问题,由于云端协同计算机技术的产生,现已能得到解决。“协同计算机”本身就是云端服务器计算机,就是“主权云端”计算机,它独特的操作系统所具有之云端协同环境,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接合,提供不同目的及不同资源的互动协同作业平台,而这些协同行为及内容,足以构成各种事务大数据分析的来源。换言之,拥有“协同计算机”,就拥有自己的“主权云端”,从而拥有自己大数据的来源及应用前景。NAS趁势而出及与CCOS的结合自2000年迄今的“互联网+”及物联网时代,计算机科技业将产销焦点放在笔记本计算机、平板计算机、iPhone等行动装置。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市场已改变用户数据存取习惯,从存取于终端硬件,改为存取于云端,因此一种集各种网络应用于大成的产品-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储存(服务器),在全球市场上趁势兴起。一般而言,大型企业之第三方(公有云)供应商如“云端七强”等,仍是市场上提供云端储存方案的主流,但它们具有公共性及壁垒性的缺陷,导致企业、机构及家庭或个人用户因意识到公有云代表着“连坐”的风险——一旦信息安全出现问题,用户数据随时受到波及。因此,已有愈来愈多的用户转向购置NAS,以建置自己较为安全的私有云。近几年来,因连接物联网及大数据产业发展,NAS市场正如火如荼地兴起中,Global Industry Analysts的调查报告更预计,NAS市场上,仅中小企业细分板块的产值就将从2014年的30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70亿美元。NAS结合CCOS系统,就是成型的协同计算机主机,按其发展趋势,单以供应中小企业之所需,10年后的硬件市场年产值即可达1,250亿美元;若加上可达到5倍的软件年产值,以NAS转型协同计算机50%转换率估算,预计2027年协同计算机工业(硬软件)年产值至少是4,400亿美元。香港需要大力发展协同计算机产业今天的云端生态,已从数据之安全存储的需求,转向云端协同作业的需求,CCOS已日渐成熟,两者结合的时机已出现。CCOS与平台式NAS结合,将为用户以低廉价格拥有云端提供前所未有的性价比,由此,将引发市场的强烈回响及需求的急速扩增,从而加速形成协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新格局。总言之,基于协同计算机新格局,云端社会势必从近期之充斥App服务的个人型生态,转向政府机构、企业及社会大众普及云端计算机并以此为主体的社会型生态。业界已有预测,今后势必是协同计算机普及化的时代。特区政府要打造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就应及时趁势而为,大力发展协同计算机科技产业,而其最需要的,就是建立产业研发中心,除引进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之外,也要培植香港本土的相关创新科技公司。当然,这需要政府的远见及政策,以及执行此一政策的决心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