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November 30, 2017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黄子榕 2017-11-30 中共在台湾问题上更加自信,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划出红线,收紧“一个中国”原则,要求台湾“总统”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唯此双方才能开展对话。 针对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发表的十九大政治报告,陆台专家学者、媒体皆针对其涉台内容提出各自观点。台湾方面多认为,习近平只是重申“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拉拢台湾人民的措施更软,反“台独”的宣示更强,而先前所谓的“武统”传说只是又一个“狼来了”的恫吓之词,大陆也未设统一时间表,因此认定台湾问题不是中共当前要优先处理的议题。笔者认为,中共对台政策总体上并无重大变化,各方不必过度解读,但是明显的是,中共在台湾问题上更加自信,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划出红线,收紧“一个中国”原则,要求台湾“总统”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唯此双方才能开展对话。在反对“台独”方面,习近平清楚地表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也强调“六个任何”:“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在促进统一方面,习近平首度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表示将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基于大陆改革开放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大陆展示了打击“台独”的信心、维护统一的气度。倚重组织与领袖反独促统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在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均有表述。十八大政治报告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对“台独”的“三个任何”,即“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2016年11月11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六个任何”。十九大正式将“六个任何”载入政治报告,凸显了大陆反对“台独”的底线思维和坚定决心。习总书记在此次对台报告中,并无更强烈地采用硬性说法,反而延续此前的柔性政策,并将其内容实质具体化。然而,投机的台湾政客并不这么想,转而就“六个任何”大做文章,掩盖民进党不愿承认“九二共识”的事实。在蔡英文与赖清德执政背景下,统派如何引导民众正视两岸关系是一个症结点。其实,国民党对此一目了然,但却长期采取鸵鸟政策,导致两岸关系迟迟无法实现重大突破。目前,统派力量确实比前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先生执政时期出现微幅增长,但这是在民众不满蔡英文政府的施政方针与在野党不争气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批“情绪型支持统一的群众”。特定族群有抗衡民进党胡作非为的情绪,但他们表达意见的方式,只是使民众感到一时痛快,并不能达到让民众真心认同两岸统一的目的。两岸要统一,不能仅仅停留于情绪层面,而是要在理解、认同、信任等几个方面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一直以来,台湾民众感性多于理性。然而,很奇特的是,谈到两岸统一,却又会反过来,相信或许维持现状更好。如果继续追问他们,“你心目中的现状为何?”答案往往是沉默,因为他们知道当今的情况,惨不忍睹。人、方式、理念在促统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几个因素。统派的组织或领袖人物,更是促统大业中的关键。统派不能只是整天抗议、打斗,更应该重视通过组织与领袖来正向引导,凝聚共识,扩大反独促统阵营的力量。蔡英文走向“行动台独”无论“台独”或是“独台”,其本质上都是分裂主义,大致可分成三类。1、思想“台独”,停留在信仰层面,但不见得付诸实行;2、口号“台独”,主要目的是欺骗民众,在选举中激起情绪作用;3、“行动台独”,把“台独”理念付诸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推动台湾走出中国。我们最需要关注和警惕的是“行动台独”。“行动台独”可怕之处在于,他们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推动去中国化、去蒋化、去孙化。他们将中华文化五千年精深的内涵与历史藉由课纲微调成了东亚史,这是其一;利用舆论制造话题,以所谓的人道、人权、民主为借口,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同,这是其二;联合“港独”、“藏独”、“疆独”势力,企图合力分裂中国,这是其三。蔡政府为了追求所谓的“主权独立国家”地位,无所不用其极,正全面实施“行动台独”计划,完全不顾及岛内民众的安危与生计。今年适逢两岸交流开放30周年,蔡英文又强调“两岸应该珍惜双方交流30年得来不易的成果及累积的善意”,再度提出“四不政策”,即“我们的善意不变、承诺不变、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但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蔡政府拒不接受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采取“行动台独”路线,导致近一年多来两岸关系停滞不前,陷入僵局。这使台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民众的不信任与不安定感加剧。交流融合并进 实现民族复兴自蔡英文就职上任后,两岸民间交流更盛于马英九先生执政时期,原因在于马英九执政八年官方交流过盛,反而疏忽了民间交流。蔡执政后,由于两岸官方联系断线,企业、学术、文化等民间交流反而更频繁。马政府安于现状,反倒无法让民众深入了解大陆、加强融合、增加双方的信任感。由于蔡的两岸政策让两岸陷入僵局,民间交流互动反而比往年增长许多。目前两岸民间交流大方向是正确的,但长远效果还有待观察。毕竟两岸民众在认知和信任上存在差距,容易引发误解。大陆对台民众的便民政策与利多,让常往返两岸的民众、企业家、学者等非常有感。然而,两岸交流不能仅限于时常往返两岸的民众,由民间举办的入岛宣传也非常重要。今后,两岸交流不应只是单向地往大陆去,而应该是双向交往,以往大多数是台湾同胞赴陆,且都是特定属性范围内的交流,也都是特定族群,所以效果不彰,人数更多的弱势族群、家庭贫困人群没有机会去感受大陆的人文、历史、生活和民情。这些台湾弱势群体反而是大陆更该去关心、照顾的对象。台湾民众也希望陆方人民来岛内走走看看,了解台湾地方特色与民情,相互融入、互接地气。我们更迫切地希望,在蔡英文如此荒腔走板地治理台湾的情况下,统派能更务实地让各个阶层群众循序渐进式地了解大陆。不仅是组织参访交流团或是青年创业团,更多的是让台湾基层特别是弱势群体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认同中华文化。这既能增进双方的认识、信任,又能熟悉大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当地习惯,促进彼此融合,让大家加深理解、包容。求同存异不就是如此吗?这样可以避免民众仅仅从媒体与政客偏颇的言论来认识大陆。中共十九大报告把两岸关系发展和台湾问题解决纳入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大框架中加以定位,从而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民族振兴、两岸关系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新阶段。关心和依靠台湾基层特别是弱势群体,务实有效地促统,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