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叶振东 2016-09-30 由于本土港独与传统泛民的支持者,同属反对派票源,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传统泛民在各区的选情将被进一步看淡。若传统泛民在立法会中的议席进一步萎缩,并被本土港独力量取而代之,这将极不利重启政改讨论,对香港的民主发展并无益处。 2016年立法会选举将重新划分香港的政治版图,也会牵动明年特区行政长官的选举。现时香港的立法会主要由泛民主派与建制派两大阵营对峙。新一届立法会恐怕将会出现泛民主派、建制派与本土派三足鼎立的局面。民建联在选前已经在港岛及新界西各减一张出选名单,几乎可以肯定建制派在直选中,应该无法交出上一届的成绩。“占中”事件之后,年青人对香港的民主发展不抱期望,甚至在紧绷的政治环境下,认为要与中央完全割裂。他们提出的命运自决,正是与传统泛民分道扬镳,却在选民的基础上,与泛民的支持者雷同。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泛民主派部分议席很可能被本土派取而代之。若果本土派进了立法机关,并取得了资源,将有可能会是一团不会再熄灭的政治火焰。在不能分裂国家的前提下,中央只有以更保守、更强硬的姿态对付港独力量,但这些手段必又会引起香港同胞的反感,并且为香港的“自然独”增加了合理的基础。这个恶性循环肯定会让中央与香港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回想回归19年来,香港的政治生态是由泛民主派与建制派所构成的。双方在各次选举中虽然互有输赢,却令政局得到了一种平衡。我们从历次立法会选举中两大阵营总得票都是“六比四”便可以找到答案。泛民主派的支持者略占优势,但他们的核心价值中,始终仍保留了“一个中国”的概念。这点正是与建制派相近及可以与中央沟通的关键。相反,本土派的自决主张,有可能把香港从中国分裂出去。这一点既不可容许,也不应该给予任何机会让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严格来说,本土派的支持者是以年青人为主,而年青人的“命运自决”观念从占领事件至今一直没有政治空间、时间得以沉淀,原因在于占领事件之后一连串的后续发展,例如重启政改无期、各类相关检控开始、建制派议员的议会表现持续不得人心、社会气氛持续躁动等。2016年6月21日香港大学民调表明,18至29岁年青人的中国人身份认同创下回归以来的新低,跌至8.5%。面对这种极易擦枪走火的情况,任何以爱恨喜恶作判断、非理性选择的表态政治行为都应该要尽量避免。我们从2015年区议会选举中看到,民建联议席减少了17席,比率大跌12.5%。再看2016年立法会新界东补选,本民前梁天琦仅以19天的选举工程,便夺得了66,524票,这主要源于由表态政治行为促成的“仇恨票”。它并不等同于“港独”,主要表达了对特区政府的不满。建制派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们在是次选举各张名单的政纲之中,不是“区议会化”地提出民生议题,便是出现一些说了等于没有说的文宣,例如提出“上善若水”,这对一般选民来说真的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这种稳中求胜的选举策略,在进一步碎片化的香港政局中当然有作用,因为传统建制派的基本盘是非理念性的组织票,而组织票在极具争议的政治规议题下,他们的投票意向仍是不易被动摇的。可是,新的变量是出现大量非理性、具突然爆炸力的“仇恨票”。组织票的增长速度恐怕远远不及“仇恨票”。这对建制派是个极大挑战。只要冷处理事态发展,任由泛民主派与本土派互相攻击,建制其实可以坐收渔人之利。可惜,特区政府在今年7月主动地抛出了极具争议的参选“确认书”;再于8月主动提出港独议题不应带入校园,强调“港独”不是言论自由问题而是“是非题”等论调,并由全国政协拟向中央紧急提案,要求将煽动港独列为刑事罪行。其后,在选举前10天,中联办先行拒绝香江文化交流基金会的台湾讲者访港,再爆出新界西参选人周永勤突然退选离港。一连串密集的政治事件都是催化“仇恨票”最有效的政治动作。根据香港大学滚动调查数据显示,在提名期前,民调反映只有梁天琦及游蕙祯有比较大的机会进入立法会。在8月2日梁天琦、陈浩天均被取消参选资格之后,本土派“预计当选席数”已由2席增加至4席。至8月28日特区政府连串政治事件后,本土派“预计当选席数”更由4席增加至7席,支持倾向港独的参选人的比率更比提名前大增39%。我们必须留意,港大民意调查的电话研究方法至今仍是以固网家用电话进行。考虑到年轻人主要使用手机,而港大民调难以反映手机使用者的投票意向,本土派的支持率有可能比滚动调查的结果还要高。这表明特区政府一连串政治动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政治效果,变相推动了港独的发展。由于本土港独与传统泛民的支持者,同属反对派票源,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传统泛民在各区的选情将被进一步看淡。若传统泛民在立法会中的议席进一步萎缩,并被本土港独力量取而代之,这将极不利重启政改讨论,对香港的民主发展并无益处。同时,本土派在不需要整合及采用弃保策略下,若能以各自爬山的选举运作取得7席,即变相占领了立法会中的10%,在这个势头之下,本土派一定不会甘心ABC(Anyone but CY,即除了梁振英谁都行),而是会把一腔愤怒合理化为港独主张,即ABC(Anyone but China)。这将极不利于香港的管治,亦会从根本上破坏“一国两制”。为免恨错难返,建制派亟需改进选举策略。第一,在选举最后一星期,千万别再出现任何引人反感的言行,促使未有明确投票意向的三成选民同情本土势力。这些选民即使心里反对港独,投票时极有可能因为对政府不满而投票支持本土参选人。第二,9月1日是全港开学日,特区政府应对“港独”的“学术”讨论稍稍作出善意诠释,以免退一步开罪全港约85,000名教师。第三,还要预期本土派的终极文宣,例如:“投票给我 = ABC”,及早制定冷处理的策略。一切等到9月4日立法会选举之后再议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