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我国的科学发展描绘了整体蓝图。此次通过和公布的“十三五”规划把“创新”置于最为突出的“核心位置”,指出“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后,党中央将创新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表明未来创新将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提供新的活力。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新动力 旧的增长动力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大规模、粗放式投入,劳动生产效率较低,技术进步在其中的作用不够突出,增长所依赖的配置效率改进主要来自于资源要素在部门间、地区间的转移。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经济开始起飞并保持了快速增长,如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的经济起飞和早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原始资源资本化的过程,即原来处于分散状态、受困于自然经济小生产的各种资源,逐步变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一资本化过程已经进行了30多年,可供继续资本化的资源已经相当有限,生产要素的供给不会像过去那样无限增加,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去那种依靠要素大规模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依据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在要素总量无法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若要继续保持总产出的快速增长,必然需要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对既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而这种改善与提高无疑要靠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目前,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若要缓解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保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进而实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时,为了弥补旧的经济增长动力后继乏力的不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让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创新应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新的增长动力的主要特征应是,经济增长要靠资本、资源、劳动力的高效集约使用,技术进步在其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的增长动力将大大刺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较少的资源和劳动力投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满足新常态下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期待,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宏观上看,虽然经过几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诸多领域已经有了比较雄厚的技术基础,但毋庸讳言,我国无论是在宇宙演化、现代生物科学等基础科学的研究上,还是在以尖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应用科学发展上,均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直接导致我国在很多高附加值的产业领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包括大型集成电路、尖端机械设备在内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长期依赖进口,这不仅给国内生产企业增加了巨大的成本,也为国家安全埋下了隐患。《2014年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的研发投入比重尽管近年来有较快增长,但总体比例仍然很低,尤其是能源业TOP100 企业平均的研发投入比重偏低,不足1%。真正反映企业核心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仍然较少。从五大行业创新能力看,存在以下问题:研发投入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仍然缺乏原创性成果、在创新的体制机制方面仍有诸多未理顺之处、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方面仍有待改善等。 从微观上看,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略有成效,但企业的核心技术创新是严重缺失的,这也说明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例如研发投入最高的电子行业,核心技术缺失的困境却依然严峻,电子企业的生产依然严重依靠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以中兴公司为例,2016年3月,美国政府出台了禁止中兴采购核心芯片的条例,这对中兴公司的手机生产带来了致命性的冲击,因为芯片是手机的核心零件,没有芯片就不能生产出手机。虽然这些年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自给率逐年提高,但这些国产芯片的成功应用大多在消费性领域,在电力设备、通讯设备、仪器仪表、机械装备、医疗设备、石油化工以及军工产业等领域的大量应用中,主要还是依靠技术进口。论科研投入的总量,中国已名列世界前列,但核心技术缺失问题依然突出,技术创新成果并不显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不匹配。 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相较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我国更缺乏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社会环境,这不仅使创新性资源投入无法转化成预期的成果,也阻碍了我国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创造力,进而丧失了产业革命的创新能力。 虽然不同学派对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关系持不同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有三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和人力要素。其中,技术要素是首要因素,重点是核心技术的掌握,资本要素和人力要素是保障,技术创新既需要资本的支持,也需要科研人员的支持。因此,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除了一般常讲的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外,推动制度创新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企业微观层面上看,一方面,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制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企业产权明晰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也需要组织制度的创新,形成网络化的组织框架,提高企业技术人员与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应当开辟专门的人才引进渠道,启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输送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进入高校科研系统进行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必须强化企业在科研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在进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但政府毕竟资源有限、能力有限,若要增强全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必须依靠数量众多、渗透到社会产业集群的各类企业。事实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来就不是独立发生的,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与牟利的现实需要往往比其它任何因素更能推进相关主体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科技创新。 第二,从创新资本来源看,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投入科研创新。当代前沿科技创新已经演化为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人员与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消耗的资源常常高达几亿、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这种投入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应按照科学研究的多层次性和多主体性,为各类机构乃至个人参与科学研究搭建平台,注重各种创新孵化中心的建设,引导天使投资,进行金融创新,保证资金能够有效地进入科研社区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滋润全社会的每一个科研主体。由于研发具有风险高、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常规的金融部门难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足够的贷款支持,因此应当进行一定的金融制度创新。比如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活动,推动新三板的运行,拓展创新融资途径,构建创新信贷管理体制,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等。 第三,从创新体制机制来看,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建设竞争公平、制度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广大企业具有无限的创新潜力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证明企业自身的科学研究完全可以引导新理论、新发明不断出现,进而形成整个国家的强大创新能力,但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是有条件的,即存在一个法律完备、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正是由于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才能获取超额利润,各类企业才会不知疲倦地进行科研创新。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强大的垄断势力、投机活动猖獗、寻租盛行,资本便可以通过加入垄断力量、参与投机以及进行官商勾结等多种方式实现增值,因而完全没有动力进入高风险的科学研究领域。事实上,正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且国内廉价生产要素充足,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增值,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总体上才会如此低下。社会主义的要义在于利用国家机器去驾驭资本的运行,如何有效引导资本流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领域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要解决这一难题,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