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伍俊飞 2013-11-20 笼络东南亚国家,瓦解奥巴马的亚太战略,是维护中美关系的好棋,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赢得更多时间。可以说,习李东南亚之行是在合适的时间推出了合适的政策。 东南亚外交舞台十月份精彩纷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成为大戏主角。奥巴马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被迫临阵取消行程;习近平在印尼提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概念,深受东南亚国家欢迎。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无疑是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的一大挫折,将产生深刻的地缘政治影响。 习近平在访问期间宣布将中国与印尼和马来西亚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积极推动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主动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号召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完善中国—东盟防长会议机制,构造区域安全合作框架。最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习近平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李克强总理随后出席东亚峰会,并对文莱、泰国、越南进行正式访问。中泰在能源、海洋、投资等领域达成协议,并确定以“大米换高铁”的模式,推动地区内互联互通建设;中越同意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努力创新思维,破解南海这一两国关系中唯一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全面升级与东盟关系 习李东南亚外交新政展现出中国东南亚战略的新轮廓,概言之,通过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倡议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从经济、政治和安全层面提升中国与东盟关系。 中国已与东盟建成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目前中国与东盟年贸易额已高达4000多亿美元,相互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外资来源地。然而,中国与东盟至今尚未实现自贸区框架下全面贸易与投资开放,有鉴于此,习近平和李克强在访问中都主张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中国在东南亚增加投资创造条件,为双方经济与贸易扩展提供更多机会,从而使双方都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 此种安排与二战后美国协助西欧重建的马歇尔计划如出一辙。该计划的核心在于通过振兴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来培育和建设自己的投资渠道和出口市场。因为经济结构失衡,外储过剩、储蓄过剩、产能过剩和出口增速下降已成中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地缘和文化相近的优势,东南亚理所当然地是中国商品和资本输出的桥头堡,有利于中国资本、经贸和制造业突围。东盟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地位仅次于港澳台,在此打造新版马歇尔计划,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 习李宣布中国将协助东南亚国家建设高铁等基础设施,这是两位领导人此次出访的重头戏之一。高铁出口不仅能促进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还有助于加强双方基础设施方面的金融和技术合作,推动泛亚铁路建设,促进区域内互联互通,大大改善东南亚半岛的客运、货运和物流状况。 习近平10月3日提出中国愿与东盟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显示中方决定升级与东盟的关系,扩大双边政治与安全合作,用法律形式巩固和平,消除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的疑虑。李克强在随后的访问中跟进,就深化双方政治、安全、经贸、互联互通、海上合作、社会人文等领域的合作阐述立场和看法,其首要议题之一就是探讨《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李克强代表中国再倡“新安全观”,赞同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和坦诚对话,争取凝聚政治共识,赢得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信任,从而为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排除障碍。 中国与东盟曾多次呼吁增强政治互信,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难以落地生根。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动议,标志着中国决意制度化与东盟在政治和安全层面的关系。这一进程的顺利推进,将有助于体现中国和东盟共同致力于维护包括南海在内的地区和平稳定的信心和意志。 基于此精神,中国宣布分别与印尼和马来西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和印尼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要加强双边防务合作,包括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联合反击恐怖主义活动、共同维护海上安全、推进国防工业领域的交流等。在马来西亚,习近平提出了五点建议,其中包括增加两军交流、深化执法合作、联合反恐、联手打击跨境犯罪等,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高度。 迈向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过程更多呈现的是渐变而非突变。中国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新安全观”,并以此指导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印尼和马来西亚起初对中国的主张回应谨慎,基本上是看一步走一步,缓慢推动与中国的防务关系。2014年,印尼将邀请所有东盟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对话伙伴举办联合海上演习,这显示东盟国家如今增强了对中国的政治和安全信任。建立互信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水到渠成。奥巴马缺席峰会警示东盟 奥巴马上任之初,对童年生活地印尼引以为豪,声称他是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在希拉里推波助澜之下,奥巴马出台重返亚洲政策,图谋借此限制中国在亚太的势力增长。受此驱动,美国渴望能与东南亚国家巩固和扩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包括传统友邦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也包括新朋友印尼和马来西亚,甚至包括宿敌越南。确有国家一度对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寄予厚望,试图依靠美国来抵抗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冲击。一段时间之内,美国似乎已通过其在亚洲的“同路人”将中国团团围住,而中国也有论者认定其再平衡战略本质上就是遏制政策的翻版。 事与愿违的是,就在奥巴马第二任期的第一年,钟摆好像又回到原点。美国忙于处理内部的政党争执、财政问题以及外部的中东乱局,无力阻挡东亚向传统秩序的回归。后”阿拉伯之春”时代让美国的中东和亚洲政策备受批评。从开罗到大马士革、从阿富汗到伊朗、从以色列到沙特,美国四处救火,疲于奔命。政府关门并不意味着美国的虚弱(在某种程度上,这其实是美国强大的证明:政府部分停摆,而天下照样太平),但债务上限争拗清楚地表明美国缺乏资源来应对东亚的分化组合。 小布什曾故意不出席关键的东盟会议,而奥巴马素来对参加东盟峰会抱以热忱,今年无法现身东盟峰会,确属事出有因。在内政与外交之间,美国无疑须优先处理前者。就奥巴马而言,只有避免债务违约,摆脱利益集团讹诈,他才能腾出手来执行其亚太战略。共和党内茶党势力坐大,意味着孤立主义卷土重来,这使美国的国际信誉大打折扣。 奥巴马的缺席让东盟国家明白,指望美国来平衡中国恐属虚妄;美国的债务上限争拗,也让东南亚国家理解了中国资本和市场的重要性。可以预估的是,东盟将更加依靠规则来经营成员国关系,并要求外部力量遵守包括《东盟宪章》在内的区域规范;东盟也会更多地依靠自身力量在中美之间坚守中立,巩固内部团结,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从而抵消中美竞争在亚太的负面影响。中国如何成功投射影响力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未来发展将面临三方面的挑战:犹存的信任赤字、未解决的领土纠纷、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干扰。身为大国,中国在领土问题上不能放弃原则,但是必须进退有据,从容不迫,展现足够的灵活和耐心,这样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习李在访问中展示出大国胸襟和极大的灵活性。他们没有让消极因素主导中国和东盟关系,而是聚焦在双方能取得共识的领域,比如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南海议题上,中方致力于缓解南海紧张局势,号召共同开发海洋资源,诉诸外交手段来解决领土纠纷。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对中国是巨大的挑战。中方表示既要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易,又承诺继续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务实合作,增进互信和共识,排除干扰,循序渐进,最后制定符合本地区国家共同利益的准则。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开放签署,鼓励所有愿意遵守其规则的区域外国家加入,而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一般都有条文规定缔约方不得参加任何损害缔约另一方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联盟,要求不与第三国缔结此类条约;规定缔约一方不得允许第三国利用其领土损害缔约另一方的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鉴于东盟国家既有的开放合作安全模式,它们需要时间和智慧去消化中国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倡议,特别是其中有关第三方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