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 中国如何推动筹建金砖金融机构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刘廼强 2013-11-11 中国应该从一开始便突出自身实力和贡献,以及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表明中国有决心、能力和经验支持中国银行家带领金砖金融机构走出一条有别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的道路。 今年3月底“金砖五国”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五届高峰会议上,同意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金砖银行”)并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储备基金。金砖国家增强国际金融话语权 成立金砖金融机构,一方面有助金砖国家打破发达国家通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全面垄断。一旦金砖银行成立,未来发展中国家申请项目贷款或面临经济和财政困难,除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会多一个选择。金砖五国也有筹码跟国际货币基金会和世行就投票权问题进行谈判。 另一方面,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由此可从一个概念和对话机制,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实体机构,将大大有助于金砖国家之间深化合作,有效保障成员国之间的资金流通和贸易往来,不为金融大国所左右,保持高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进而对外投射力量,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减少过度依赖西方国家主导的金融霸权,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和收益,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更希望通过金砖银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金砖银行和金砖国家储备基金将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之外具有全球影响的金融机构。一般而言,储备基金的职能涵盖共同的外汇储备和应急基金,开发银行的投资方向将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工业等中长期投资的贷放款和投资。更有论者认为,作为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开发银行,金砖银行应确保发展中国家及其广大低收入人民从该银行获益,因此贷款范围应囊括金砖五国之外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及私营企业,并以优惠条件借贷,从宏观及社会效益角度而非纯商业考虑去审核贷款项目,支持基础设施、环境保育、医疗卫生以至农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及减少贫穷。 根据俄罗斯透露的信息,估计金砖银行最快可于2015年成立,印度方面也同意这说法。成员国之间现正通过部长级会议研究银行有关业务的重要问题,包括人事、组织架构、出资金额、总部选址、组织结构、起动资金、行长的人选和委任程序等。中国应力避其他金砖国家猜忌 对于金砖银行的成立,中文媒体几乎一面倒地赞美,甚至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是金砖银行总部的首选之地,但各国不少论者却不约而同用“需要大智慧”、“魔鬼在细节中”之类的隐晦语言来表达其深层次的忧虑。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地看到,金砖五国大小不均、贫富不等、制度各异,经济融合度和互补性低,之间既有共同目标也有矛盾,既要合作也存在竞争。在未来涉及金砖银行成立的多边谈判中,中国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力避其他金砖国际的猜忌。 在出资问题上,按照设想,金砖银行先期设立500亿美元基金,各国分别出资100亿美元。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小数目,但对南非却可能是一个沉重负担。从全球经济发展而言,500亿美元只是杯水车薪,世界银行一年的融资已不止这一金额。一方面,资金规模的大小决定金砖银行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这四个国家却又无法提供足够资金;另一方面,其他四国不希望中国出资太多而垄断话语权。 在总部选址问题,从地缘政治来看,中、俄、印三国共同所在地的亚洲是当然考虑。三国之中,中国经济总量和外汇储备都远超俄罗斯和印度,并且与俄罗斯同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加上银行总规模的排名处于世界前列,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在金砖国家创建1000亿美元储备基金中拟出资逾四成,按理中国应有更大话语权。在中国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和香港都具备作金砖银行总部的条件,很多论者主张,金砖发展银行落户上海。但是,对其它国家来说,孟买、约翰内斯堡等多个城市也都不无优势,而单就中国而言,北京、上海、香港都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反而削弱了对外的竞争力。 行长人选问题存在同样的问题。不少中国论者认为,首任行长应该是中国人,但是客观而言,如果我们假定金砖银行的组织架构将模仿国际货币基金会的执行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成员包括行长和数名执行董事,董事人选很可能将是五个国家协商的产物,而行长由董事选举产生。和国际货币基金会中美国投票权一国独大的格局不同,金砖五国在金砖银行中将均等享有20%的投票权,这样一来未来行长很可能依次从这五个国家中产生,轮流坐庄。 从中国角度出发,金砖银行将来以人民币为贷款货币,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中国热衷参与和促成这个项目的主要考虑之一。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4万亿美元,高居世界首位,也占五国外汇储备总和的四分之三。中国外汇储备急须分散风险和提高收益,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早于2012年,中国已与金砖其它四国签署了货币互换条约,至今跟世界接近30个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条约,人民币于国际流通的企图心已经十分明显。另外,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中国有能力出口大量基建需要的设备,通过使用五国本币作贸易结算,在这一过程中将对人民币产生大量需求,扩阔人民币在国际间使用的空间。但是正正因为如此,中国如硬推人民币为金砖银行贷款货币,更惹其它四国的猜忌。中国要善用影响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金砖金融机构将要面对的许多问题,到最后都牵涉到中国的经济体积跟其它四国相比过大,它们都不约而同想方设法制衡中国在五国之中难以避免的过大影响力。另一方面,作为国际举足轻重的金融机构,金砖金融机构应该拥有巨大的财力,只有中国占大份才有可能。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局面,但关键是,在金砖五国中,除了中国之外,其它成员都缺钱,因此不管金砖金融机构最终能否落户中国,或者是否由中国人出任第一届行长,中国早晚都会坐大,问题只在于中国选择如何使用其影响力而已。 如要金砖金融机构成功建立,并且能发挥原来构想的重要功能,中国作为金砖五国中远远超越其它成员的最大经济实体,要像当年美国构建今天的国际金融系统一样,敢于挑起领导角色,因此中国有需要于一开始便排除平均主义,争取较大的投资份额和话语权。 由此我们不妨检视一下为何要争取金砖金融机构落户中国?从利益角度来看,就像亚洲开发银行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样,这将有利于建立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形象,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吸引更多投资,培养国际事务人才,拉动旅游、会展等产业的发展等。可是这些都是只顾中国自己利益的考虑,而且细眉细眼,并非一个大国应有所为,何况这些自我中心的论点也不易被其它四国所接纳。更重要的是,金砖金融机构落户中国也可能会带来各种风险,尤其是它会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和利益产生巨大冲击和难以避免的竞争,对方不可能不予以制衡。如果美国挑拨离间,促成南非、巴西和印度三个国家结成联盟,南非很可能是最后赢家,中国不仅没有得益,反而输了道德高地。 站在中国国家战略利益角度来衡量,在争取金砖金融机构落户中国和推动中国银行家担任首任行长这两项目标中,后者远比前者更重要,因为人事权直接决定话语权,而落户地只属次要。争取落户中国城市,应该只是中国的虚招,以此作为筹码,换取中国银行家当上第一任金砖银行行长,主导机构的使命、制度和方向。 金砖金融机构极有可能采取轮值主席制度的说法固然甚嚣尘上,中国应该从一开始便突出自身实力和贡献,以及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表明中国有决心、能力和经验支持中国银行家带领金砖金融机构走出一条有别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会的道路。事实上,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于2009年给其它90个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贷款已经高于世界银行,它们的成功为举世所认可,这些珍贵经验以及背后的理念和实践应该作为金砖金融机构的参照。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携手金砖国家促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Next: 改革竞速锚定亚太命运共同体愿景 相关文章 拜登政府东南亚政策 专题报告 拜登政府东南亚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应之策 专题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因应之策 完善国家综合治理体系 防范资本无序扩张 专题报告 完善国家综合治理体系 防范资本无序扩张 大选后中美关系走向及应对策略 专题报告 大选后中美关系走向及应对策略 中美抗疫:长期主义VS短期主义 专题报告 中美抗疫:长期主义VS短期主义 美国自阿富汗撤军对新疆反恐局势的影响 专题报告 美国自阿富汗撤军对新疆反恐局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