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小平时代》有感 穆 骏 2013-02-27 继承小平,就是要继承他务实的精神;继承小平,就是要继承他从始至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继承小平,就是要继承他“摸着石头过河”,敢为人先的精神,而绝不是教条地墨守他的做法;继承小平,就是要学习他以问题为中心,一个一个不停地解决问题,而避免空谈误国,避免按照本本与所谓的理论治理国家,或者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继承小平,就是要与时俱进,超越小平。 随着美国著名汉学家傅高义(Ezra F. Vogel)新书《邓小平时代》在全球热卖,中文版顺利在中国大陆出版,世界再一次认识了邓小平。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少有像他这样的领导人:领导一个国家,从极度的贫穷落后,人民吃不饱穿不暖,发展到全球经济总量排行第二,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可以这样说,邓小平为中国人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他在国际上地位之高,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出来。这本长达800页的传记,是迄今为止由外国人执笔的最详细、也相当公正客观的一本传记。 通读此书,笔者深深感觉到一个普通的伟人,一个伟大的普通人,对自己的国家与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这种贡献绝对不只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给中国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为执政者留下的政治遗产。下面让我们顺着此书的脉络重温邓小平的一生,并梳理他老人家为中国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与政治遗产。最具国际眼光与视野的中共领导人 邓小平是中共领导人中为数不多的“海归”,他16岁时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在那里,他边学习边工作,加入到周恩来领导的宣传社会主义理念的组织,周恩来负责写文章,而他的主要负责印刷。他擅长写字和刻板,因此得到了“油印博士”称号。那批法国回来的“勤工俭学”人员包括周恩来、李富春、陈毅、聂荣臻、李维汉,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和他们留学海外的经历不无关系。 邓小平就是在法国期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眼见早期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与种种乱象,他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同样是这段时间的经历,让邓小平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力、贸易的重要,这可能对他后来力主改革开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中共领导人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等有所不同,邓小平是最热衷出国访问,也去过最多国家的一位领导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位在联合国发言的最高领导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复出后先后访问了法国、日本和美国。 邓小平1978年上台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主要就是在经济上给民众以自主与自由,释放中国人过去被束缚住的致富愿望与热情。开放则有所不同,邓小平掌握主动,全面出击。在他执政期间,始终维系了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友好关系。过去30多年来,江泽民、胡锦涛与习近平,都是继承了邓小平制定的外交政策,沿着邓小平开创的外交路线前进。“一国两制”创世界政治制度史先河 小平不但提出了改革开放30年的外交大战略,为中国30年的经济发展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他还开创了对台湾、港澳以及西藏的新政策与新局面。尤其是在港澳实行的“一国两制”,更开创世界政治制度史之先河,是最能集中反映“邓小平理论”的典范。 上个世纪90年代,冷战刚刚结束,别说那个时代,就是整个世界历史上,一个主权国家实行两种制度的做法也并无先例。连美国等西方这些极具包容性的国家政权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国家里弄出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别行政区,港人与国际观察家们完全有理由怀疑:中国能允许香港实行自由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吗?香港的高度自治、完善的法治与骄人的自由是否会受到破坏?说实话,当时恐怕没有几个香港人真正相信北京能够落实“一国两制”。 15年过去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如果现在问香港人,恐怕没有人会怀疑“一国两制”。从江泽民到胡锦涛再到习近平,中国三代领导人始终如一地执行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方针。没有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守,就没有今天的香港。 邓小平处理香港问题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长期以来,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是西方进军大陆的跳板,也是各种反华势力的集散地,要在这样一个地方实行“一国两制”,来自海内外与体制内外的阻力一定不小,但邓小平却坚决果断,批评了不在香港驻军的说法后,又对香港的自由设立了明确的边界。据《邓小平时代》记载,邓小平说:1997年后,香港人可以继续骂共产党,假如把言论变成行动,打着民主的旗帜同大陆对抗,北京就不得不进行干涉。 15年后的香港,繁荣与自由依旧,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一国”与“两制”关系的争论,对2017年普选的争吵等等。笔者认为,回归邓小平,深入理解邓小平的思想,严格执行“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选择。在“小平小道”上思考出的大道理 大家都知道,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曾经被下放到江西南昌工厂里做工,那时他每天行走一条泥路——现在叫“小平小道”。据说,邓小平每天都会在这条路上散步,思考问题——当然是思考中国的问题。邓小平在这条小道上,思考出中国的大道。邓小平思考的道理中最重要的无疑是要改善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三起三落,下放基层,让他看到了民众的清苦。《邓小平时代》记载,子女来看小平,告诉他民众如何穷困,小平联系到自己所看到的,黯然神伤。 邓小平就是在这些地方——包括“小平小道”上思考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不能折腾,必须结束文革,让这种折腾国家与民众的灾难不再重演。《邓小平时代》记载,邓小平1979年访美时,在国宴上,莎莉麦莲(Shirley MacClaine)对他说,有个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农村的中国知识分子很感激自己从那段种蕃茄的生活中学到的东西,邓小平很快失去了耐心,打断她说,“他在撒谎”,然后向她讲述了文革是多么的可怕。 邓小平能够客观地看待历史,但对历史上邪恶之事,绝不姑息。最近有一股怀旧风,什么文革啊,上山下乡啊,在一些人眼中都成了风花雪月。前段时间,甚至有人借“唱红”宣扬文革,这要是邓小平在,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邓小平在如何对待过去与未来,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历史上为当今领导人做出了榜样。随着互联网时代资讯越来越发达,中国人对历史真相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一些历史事件要求重新评价的期望会越来越高,这对当今中国的领导人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从邓小平留下的治理国家的精神财富中吸取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执政实践 同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相比,邓小平是“问题型”的领导人:少谈主义,多解决问题。邓小平是最反对空谈的,空谈误国。他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理论与实践互相矛盾时,他不是像毛泽东一样,去用理论批判实践,而是改变理论以适合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Month: February 2013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姜冬梅 2013-02-25 雾霾本身既是人为灾害,同时它还是更严重自然灾害的“前兆”。我们务必警惕雾霾之后有可能发生的持续、大面积干旱,以及可能频繁发生并逐渐增强的地震等灾害。 进入2013年,人们刚刚挣脱了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就陷入了持续一个月的雾霾之中。2013年1月,雾霾覆盖了中国130万平方公里,涉及东北、华北、西南共十个省市。短短一个月时间,连续四次雾霾预警,北京地区1月份仅五天没有雾霾。2月份以来,雾霾依然笼罩着这些区域。 对于雾霾事件,不能简单地以环境污染视之。雾霾可能是潜在的重大自然灾害的一个先兆,受雾霾影响的地区在雾霾之后很可能将会出现大旱、多震,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专家开展研究,制订针对雾霾之后更严重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预案。中国雾霾“秒杀”史上烟雾事件 上个世纪中叶,欧美也发生过类似的空气污染事件,当时没有用“雾霾”这个词,而是称作“烟雾”事件和“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全球十大污染事件”中有四件是烟雾事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雾霾”。但是相对于历史上这些烟雾事件,2013年初笼罩中国大地的这场雾霾影响范围大、时间长、反复频率高,影响的地理环境复杂,是污染史上前所未有的严重污染事件。 首先,这场雾霾影响面积之大,超过历史烟雾事件上千倍。欧美那些被载入世界污染事件史册的烟雾事件,其影响范围分别是: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影响的是工业区一段24公里长的河谷地带,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烟雾事件影响的是一个面积仅百余平方公里的多诺拉城小镇;受1943年光化学烟雾事件影响的洛杉矶目前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受1952年烟雾事件影响的伦敦现在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1月30日当天,新华社公布在过去24小时雾霾笼罩了中国130万平方公里,这比当年烟雾事件影响面积最大的伦敦也高出了103倍,超出了3个数量级。13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还仅仅是当天雾霾所覆盖的东北、华北和华中的影响范围,尚未包括雾霾同样严重的西南地区。 其次,雾霾影响时间长、重复频率高,超过历史烟雾事件数倍。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时长五天;多诺拉烟雾事件时长五天;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5年一次和1970年一次,最严重的一次持续两天;伦敦烟雾事件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共发生12次,1952年12月那次最严重,持续五天。我国仅2013年1月发出雾霾预警四次,每次持续时间在五天以上,2013年2月雾霾仍在继续。 第三,雾霾影响各种地理环境,复杂程度超过历史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一条狭长的河谷中;多诺拉城座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高约120米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洛杉矶位于一面向海、三面环山的包围之中;伦敦是海洋岛国之都。与历史上的烟雾事件相比,中国雾霾影响从平原到山区,从滨海到高原,从城市到农村,从高速公路到乡间小路,从机场到高速铁路,各种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无不受到雾霾天气影响。环境污染只是雾霾的表面原因 1月30日,新华社报道指出“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昨天说,截至当日上午10时,在过去的24小时内,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城市空气质量为六级,属严重污染;郑州、武汉、西安、合肥、南京、沈阳、长春等城市空气质量为五级,属重度污染。” 2月19日,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之“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报告执笔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1月份为何突然出现如此严重的持续灰霾污染天气?”这一提问解答说:“今年1月,罕见的连续高强度大气灰霾污染席卷我国,涉及中东部、东北及西南共计十省区市,其中污染最严重是京津冀区域。究其原因,首先是天气过程少见。受大气环流影响,我国中东部偏北地区大气异常稳定,冷空气过程少且弱,湿度大但无降水,造成污染物极易积累叠加。这种天气过程非常少见,30年才发生五次。但内因还是人类污染排放量大,在特殊天气过程下就明显暴露出来,造成PM2.5爆发式增长。” 无论是环保部门,还是中科院雾霾归因研究的专家,不约而同地把中国持续雾霾的原因归结到环境问题上。中国的环境有问题,这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是明摆着的现象。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只是加剧了雾霾的外在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内因”!任何人为的污染物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实现“影响的地理环境复杂到遍及湖海内陆高原山川、影响范围大到130万平方公里”,这不符合环境污染物的分散规律。雾霾公式显示环境污染之外另有“变量” 我们可用以下公式简要表明雾霾的形成:雾霾=雾+霾=(80%以上的湿度+污染物)*逆温层。 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污染物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近地面会有长达一个月的80%以上的湿度?为什么会有长达一个月而且仍在持续的逆温层? 如果我们不承认环境污染严重,那是我们愚昧;可是如果我们把13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只归因到环境污染,那我们就是一叶障目。 中国持续的雾霾比历史上的雾霾事件扩大了3-4个数量级,也就是说成千上万倍!如果没有一个环境污染之外的更重要的“变量”(也就是其他导致雾霾的因素)参与进来,那么就不会发生范围如此大、持续时间如此长、反复频率如此高的雾霾事件!这个变量可能是潜在的重大的自然灾害,雾霾可能只是一个先兆。国家应当立即组织包括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内的相关机构的专家参与研究雾霾的成因,同时要组织防灾减灾委员会的专家参与研究,制订针对雾霾之后更严重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预案。雾霾的本质原因是地球软流层活跃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王健研究员在2012年4月期《天大报告》发表《地球内部深层次动因及其影响与气候变化》一文提出,软流层的涌动推动板块运动,进而引起地震和火山喷发以及干旱等现象频繁发生。 借鉴王健此文提出的理论,我们可以“温床”的比喻来解释中国持续雾霾发生的机理: 地球内部活动进入活跃期,高温的软流层正在加热和推动着浮在上面的岩石层,如同东北老乡家烧火炕一样。岩石层被加热的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积聚在近地面,造成冬天里少有的近地面80%以上的湿度,持续从岩石层蒸发上来的水蒸气占据下层空间,形成稳定的大气,使横向和纵向对流难以发生。同时,由于这些湿热空气捕获了大量污染物,从而出现雾霾现象。 软流层在岩石层下活跃的时间越长,烧烤的时间就越长,从而持续地蒸发出水蒸气,导致雾霾天气持续。警惕雾霾之后出现大旱和频繁地震 雾霾天气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目前可以明确地预见:雾霾过后,所及区域将出现多年不遇的大旱!这些地区恰好都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 由于雾霾发生的区域位于中国东北、中东部,这个区域正好是西北太平洋俯冲带插入欧亚板块的所在位置;雾霾发生的另一个区域是中国西南部,这个区域正好是印度洋俯冲带插入欧亚板块的区域。活跃的软流层除了会导致岩石层的水分蒸发,同时也会推动板块运动,由此也可以大胆地预见:雾霾期间和过后,都有可能发生频繁的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之后的这两年间,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活动也在逐步增多,目前还是以2级或3级地震为主,间或有4级或5级左右地震,如2012年5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4.8级地震,2013年1月23...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王健 2013-02-22 “全球变暖”理论无法解释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要阐明其中奥秘,必须从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开始。 【编者按】 今年1月底至2月中旬,一场暴雪严寒席卷东南欧,位置偏南的巴尔干地区灾情尤为严重,欧洲北部地区反而气温上升。对于这次欧洲暴雪严寒,坚持“全球变暖”理论的人士依然认为,不能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并且坚持全球变暖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健明确指出,这是继冰岛火山爆发之后,地球对欧洲发出的又一次警示。 王健认为,“全球变暖”理论无法解释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要阐明其中奥秘,必须从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开始。他所撰写的《地球内部深层次动因及其影响与气候变化》一文首先阐述了地球内部的结构与活动,梳理了相关的理论学说,指出软流层的涌动推动板块运动,进而引起地震和火山喷发以及干旱等现象频繁发生。软流层加速活动,同样可以造成洋中脊剧烈活动和海底火山喷发,从而引起暴雨、暴雪等各种极端天气。文章进一步通过引述地震和地质学的证据指出:地球内部活动存在了多个时间尺度的波动,从几十年到上亿年不等。文章深入分析了西北太平洋俯冲带的活动,认为正是其导致深源地震活动的变化,从而影响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王健认为,不能用外因来解释地球出现的种种现象,而必须深入研究地球内部的运动。他指出,地球通过各种热作用一直在不停地排放,特别是大规模喷发时,其排放量绝非人类的影响可以比拟。在批驳“全球变暖”理论谬误的同时,王健强调,人类必须警觉,地球可能正步入百年未有之活跃期。新世纪以来不仅地震次数急剧增加,其他各种自然灾害也急剧增多。人类可能要经受空前的冲击与考验。中国尤其要目不转睛地关注西北太平洋俯冲带的活动对华北、东北地区的影响,特别紧迫的是东南亚弧形俯冲带活动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 王健呼吁,应全力推动地球科学研究向着更深、更广、更加综合的大纵深方向发展,在探索地球内部奥秘的进程中取得新突破,拓展获取地球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同时,必须从思想上、国民意识上充分做好准备,以抗御一系列巨大自然灾害持续猛烈的冲击。 地球是由不同形态、不同圈层构成的复杂体系,她包括大气、海洋以及固体地球,而固体地球又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各个圈层又是按照各自的规律时时变化而又相互作用的,可是说地球是一个“活体”。海洋与大气层的相互影响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固体地球的变化对海洋、大气层的影响还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结果是:我们对海洋以及气候变化的认识深度不够,提出的模型缺乏基础,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停留在表层,具有较短的时效性。当面临更加深层次、更加剧烈变化的时候,只能遭遇尴尬。“气候变暖”无法解释近年来的极端天气就是最好的例证。要阐明这其中的奥秘,还必须从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开始。 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认识有限 对固体地球内部结构及其活动规律的认识无疑是基础性的,但人类认识地球结构的历史也只有大约100年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震仪的出现以及地震台站的逐步广泛布设,奠定了揭开地球内部结构的基础。1909年奥匈帝国(现克罗地亚)气象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人们把它称为莫霍洛维奇间断面,简称莫霍面。早在1906年,英国地质学家奥尔德姆就曾发现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1912年德国裔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古登堡又进一步确认了这个界面的存在,并将其深度值确定为2900千米。这个界面也被称为古登堡界面。 在一般的科普材料中,常常只介绍地球分为三层,并形象地用鸡蛋来比喻:蛋壳类比地壳,蛋清好比地幔,而蛋黄就被当作是地核了。 其实,地球内部结构还可以再细分:首先地壳还可以分层,莫霍面之上往往还存在另外一个界面,是由奥地利裔美国气象学家、地震学家康纳德于1923年首先发现的,因此也被称为康氏界面。当然康氏界面不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只在局部地区有。 地幔又有上、下地幔之分,分界面在660千米的深处 。 地核又分外核与内核,分界面在5155千米的深处。外核具有液态的物理特性。 上地幔还可以再细分,从莫霍面往下,温度逐渐升高,岩石慢慢变软。到达约100千米的深度时,温度据估计可以高达800℃至1200℃,岩石接近熔融状态。1926年,古登堡注意到地下100至200千米处地震波速明显变慢。1955年,他又重新提出这个“低速带”的问题,其后越来越多的资料终于使地震学家相信“低速带”的存在。低速的原因是这里很软,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熔融。这个发现与地质学上关于岩石层和软流层的概念不谋而合,它后来成为板块构造学说的物理基础之一。所谓“岩石圈”,就是从地表往下大约100千米的这一圈岩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表层。所谓“软流层”就是从100千米再往下大约至200多千米的这一圈岩石,其温度很高,估计在800℃至1500℃的范围,岩石处于熔融状态。可以形象地讲: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层上。后面要谈到的所谓板块划分,就是针对岩石圈而言的,软流层的岩石处于流动状态,没有办法“划块”。 地壳是由脆性物质构成的,一般来讲,大陆地区的平均地壳厚度在40千米左右(大洋地壳相对要薄,大致在5至15千米左右)。从40千米到100千米,为脆韧转化带,或称脆韧过度带。如果要形象的说明,可以用沥青作比喻。冷的沥青是硬的、脆的,温度升高,则变软;温度再高,则更软。再往下就到了软流层了。 地震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一是有力的作用,二是要力作用于脆性物质。或者说地震就是脆性物质受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而产生破裂,在破裂过程中发出了“声音(即地震波)”,地震学家就是根据地震仪器接收到的地震波来分析地震发生处(震源)和传播路径的情况,由此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 从地表到40千米的深度,是地壳的范围,这里可以有许多地震发生。从40千米到100千米的脆韧过度带中随着深度增加,地震则逐渐减少。到50、60千米,地震就少了许多。地震的深度一般不会超过70千米。也就是说,地球上的地震都应当集中在70千米以内的范围。100千米深度以下的“软流层”内,就更不可能有地震发生了。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1928年,日本地震学家和达清夫利用日本地震台站记录到的资料,首先发现有深度远远超过70千米,甚至可以达到近700千米地震存在的证据。20世纪50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学家本尼奥夫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发现类似情况。60年代,它同样成为板块构造学说的物理基础之一。按照板块学说的解释:在这里,相邻的两大板块之间发生接触后,一个板块插到另一个板块的下方。下插的板块虽然“深陷”软流层,但板块内部仍是“冷的”、“脆性的”,所以受力后仍可以发生地震 。为了纪念这一现象的发现者,这种深源地震分布的地震带被为“和达-本尼奥夫带”。又由于这种“潜伏”于上地幔中的板块,最终要被融化而消失,所以又被称为“消减带”。根据板块下插的形态,也被形象地称作“俯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