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January 2013

和 谊 2013-01-31 上世纪发生的所有重大污染事件,都正在中国一一上演,来势更猛,影响范围更大,毒害深度更重。面对当下13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我们必须警醒,不能再空谈了,必须要实实在在地扭转这一局面。 进入2013年,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央气象台第四次播报雾霾预警: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再次进入雾霾天气,影响范围涉及130万平方公里。资料: 1月29日11时,来自北京各监测站点实时数据显示:全市PM2.5近一小时均值平均突破350μg/m3,质量状况为”严重污染”。而北京近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397。这是2013年1月以来雾霾第四次侵扰京城,当天北京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大部分地区将维持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 ——来源:2013年1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欧洲、日本,都曾遭遇同样的污染事件。伦敦不就曾被称为“雾都”吗?中国是否正处在欧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展阶段,类似的污染事件一定会出现? 有报道指出,除了北京、长三角、珠三角之外,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在执行“国三”标准,而欧洲已经在执行“欧五”标准了。中国石油的含硫量标准是美国的500%,是欧洲的1500%。但是,目前中国所面对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是“三桶油”的垄断问题。国有石油企业升级油品质量并没有技术障碍。不让民营企业进入石油提炼和销售领域,自己又不提高品质,这样会害死多少人?!结果,中国的汽车企业都只能生产“欧三”排放的发动机,在欧美一辆都卖不出去。难道我们相关的政府部门是在保护欧美汽车厂家利益?是在阻挠中国汽车进入欧美市场?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即使各种油品、各种能源再清洁、排放量再低,排放污染物的总量却在不断升高。一个没有上限的排放空间,环境安全能维持多久? CO2是全球性问题,在国际谈判时我们理应坚持立场,坚守国家“核心利益”,以保证我们的发展空间;但是,SO2和粉尘是区域性问题、地方性问题,如果中国13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覆盖着雾霾,还想把污染物吹到哪里去稀释呢?在130万公里雾霾包围中,我们的“核心利益”到底是什么? 1952年伦敦大雾导致逾万人死亡,整个英国为之震动,政府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并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系列的污染事件,也都引起全世界的警醒。中国也反复强调,绝不走“先污染后发展”的老路。那么,我们现在在走什么路呢?难道是边污染,边发展?上世纪发生的所有重大污染事件,都正在中国一一上演,来势更猛,影响范围更大,毒害深度更重。 1991年我国开始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试点工作,2002年开始二氧化硫(SO2)排污交易试点工作。但是,10多年过去,二氧化硫的排放交易至今何在?曾经有8个省市试点建设碳交易市场,到现在,依旧是只听楼梯响。面对当下13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我们必须警醒,不能再空谈了,必须要实实在在地扭转这一局面。如果既不控制排放总量,也不控制单位排放,结局将会非常糟糕!难道一切都在等待“休克疗法”?难道在没有休克之前,就不会得到治疗?!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伍俊飞 2013-01-28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越南对华软平衡政策的军事与经济目标相互冲突。北京的军事行动必然伴随经济制裁。越南与中国存在密切的经济交往,制裁将沉重打击越南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结构,急剧降低民众的生活质量。 日前,越南总理阮晋勇和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双方决定加强经济与安全合作,携手面对与中国的领土纠纷问题。法新社的报道指出,日越双方已经同意促进彼此战略伙伴关系,并协力在“区域和平与安全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 在奉行权威主义并严控新闻报道的越南,当地媒体刻意低调处理双方会谈的安全主题,但河内在领土问题上的对华强硬姿态仍然见诸报端,天鹅绒手套下的铁手掌若隐若现。在1月1日生效的《越南海洋法》中,河内亦早已公然声称对中国的南沙和西沙群岛拥有主权和管辖权。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始,越南奉行对华软平衡(soft balancing)政策。该政策不同于传统的平衡、搭车和骑墙政策,以非正式同盟和秉持有限安全合作为主要特征,题中之意在于既采用搭车策略,深化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享受中国崛起的红利,同时又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济、外交和非正式军事关系,其中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东盟(亚细安)等是重点对象。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华软平衡框架内,近年来为引入区外力量来牵制中国,力阻中国收复落在越南手中的领土,越南有意在军事领域扩大与美国、日本和印度的合作,与其建立针对特定冲突的临时性同盟关系。越南领导人实际上视美国为在东南亚制约中国的平衡者,计划一旦与中国开战,就把美越合作升级为同盟关系。 越南与中国俱为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其意识形态师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亦大同小异。不幸的是,源于部分越南人极端的历史观,河内对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持负面看法,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会限制越南的利益扩张,北京会以单方意志收回已被越方占领的南海诸岛。对华软平衡政策的现实目标之一就是守卫越南的既得领土利益。 然而,河内对华政策存在几大硬伤。首先,非正式军事同盟的弱点是难于应付棘手的突发军事状况和对手主导的速战速决战争。非正式军事同盟成功运作的前提是,一方在遭受军事打击之后仍然有力量组织防御,另一方则在完成必要的政治、法律和军事程序后在战争中后期介入冲突,施加援手。越南面临的严峻局面在于,如果解放军发动闪电战,并见好就收,那么越南军队根本没有把冲突演变成持久战的机会,而决策过程缓慢的美国惟有望洋兴叹。 即使战况走向解放军愿望的反面,两军进入胶着状态,美国是否最终介入还存在一个大大的问号。只要中国坚持对美有效威慑,确保打击美国本土的实力,那么华盛顿其实不敢贸然卷入中越争执。毕竟,美国不想在美元储备和结算货币地位、大规模武器扩散、美国国债等领域彻底失去中国的支撑。纵使华盛顿决定参战,中国导弹部队以逸待劳,锋不可挡,那么美军也断不会占到便宜。 其次,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越南对华软平衡政策的军事与经济目标相互冲突。北京的军事行动必然伴随经济制裁。越南与中国存在密切的经济交往,制裁将沉重打击越南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结构,急剧降低民众的生活质量。 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是越南煤炭、大米、电脑、天然橡胶、电子产品及零配件等商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双方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也正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上半年,中国从越南的进口同比增长58.6%,远高于中国对越出口10.6%的增速。中国商品帮助越南降低通货膨胀率 中国产品价廉物美,让越南消费者得到实惠,增加了实际收入。随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越南等东盟国家可从中国得到便宜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比如价格较低的摩托车和汽车等,使当地的商家大受裨益。 从中国输入的商品对越南降低通货膨胀率至关重要。由于竞争激烈,即使中国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员工工资和企业利润也难于同步增长,因为其利益被大规模转移到国外,使境外消费者和商家受益,越南自不例外。彭博社在1月2日报道,越南总理阮晋勇表示,今年越南的通货膨胀率依然会居高不下。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进口商品,将是越南经济复兴计划中无法舍弃的选择。 再次,软平衡政策无法掩盖越南的金融软肋。越南金融市场规模不大,但开放急于求成,利用外资过度,易于受到境外资本的洗劫,其中自然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金融机构。越南证券市场成立于2000年,现有胡志明和河内两大证券交易所。短短的12年之内,其市场规模已扩大50倍,2011年市值已占越南GDP的27%,上市公司数量达到近800家。 2006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越南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的境外直接投资,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宽到49%,因此外资蜂拥而入,迅速推高了越南的资产价格,形成大面积泡沫。受制于现有国际规范,越南金融市场几乎无力阻挡境外资本的蓄意冲击。 最后,对华软平衡政策置越南于政权倾覆的险地。越南的政治体制与西方不同,虽然美国和欧盟乐见越南对华持强硬态度,但也不时批评越南镇压民主异见人士的政策和行动。越南的西式民主化符合华盛顿的根本利益,其反政府力量一直得到西方国家的庇护。与中国的疏远导致越南失去一个具有相近意识形态大国的屏护,为颜色革命敞开了大门。 同时,涉外军事冲突会让越南民族分裂势力趁虚而入。越南的分离主义势力主要包括致力于西原地区独立建国的“福尔罗”集团、“赫蒙族独立运动”以及下高棉分离主义者。长期反对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统治的“福尔罗”组织,其武装力量在1992年宣布解体,但他们的首领移居美国,在西方某些政府机构和财团的支持下,继续从事其西原独立事业。如果中越兵戎相见,以今日世界大势来看,持不同价值观的越南少数民族力量则定然崛起,国家的统一局面恐付之东流。 由于越南对华软平衡政策先天不足,北京可以选择多种反制措施,而且几乎都立于不败之地。倘若钓鱼岛争执进入长期摩擦态势,那么,解放军声东击南,在与美日同盟正面较量之前先解决侧翼干扰,不失为改善中国周边安全的一种稳妥做法。解放军踏上钓鱼岛的道路经过越南,未尝不可! 来源:2013年1月28日《联合早报》 
天大研究院 2013-01-28 中国新领导集体上任伊始点燃的“三把火”深得民心,不但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也点燃普通民众心中的“中国梦”。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中国新领导人履新不到一个月,就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也受到普通民众与网友的如潮好评。有外媒解读,中国新领导集体上任伊始点燃的“三把火”深得民心,不但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也点燃普通民众心中的“中国梦”。中国新领导集体的言行大大出于海内外观察家们的意料,他们越来越多地感觉到,中国新领导人是“有备而来”,不但会继续沿着前面三代领导人开创的中国特色道路大步前进,而且一定会有所创新,有所开拓,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带来的执政新气象,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不再遥不可及,民众有理由也有信心对他们抱有极大的期盼。“空谈误国”:从“说话”开始的新一届领导人 说什么很重要,如何说同样重要。新领导人从上任到现在,短短一个月,没什么高谈阔论,每次讲话与发言,几乎都是从简洁、平实的“说话”入手。一亮相、一开口,就让民众感觉到,这届领导班子摈弃了官话、大话和空话。他们不但自己做到了,还向党内发出明确信号:改变从“说话”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就是要从说实话,说真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人话”开始。 李克强在十八大后国务院一次重要会议上,很不客气地让干部放下稿子,只谈问题。王岐山在防腐反腐座谈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专家是在念稿子,没有展开来谈。一位专家开口就是“尊敬的王书记”,就被王岐山打断,他请大家少说客套话。刘云山日前赴北京市西城区调研座谈。他引用李瑞环文集典故批评空谈误国:神农架野猪横行,有人把狮子、老虎等猛兽声音录下来,放出去。刚开始,野猪还真怕,但不久野猪又回来了,因为它们发现只有声音,没有危险。乡亲们感慨,看来唱高调、说空话连野猪都骗不了。 长期以来,一些官员就是用连野猪也骗不了的高调与空话糊弄民众。各级干部还有专家学者,能够做到不照搬稿子,能够做到不说套话、官话、大话、假话与空话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由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僵化,中国从官场到民间,几乎都失去了“说话”的能力。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超过一半的国民吃不饱穿不暖,精神生活极度贫乏,官民却说着同一种“假大空”语言。邓小平的拨乱反正就是从改变“说话”方式开始的,从而也开始了他提倡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三十多年的繁荣昌盛。他摈弃距离人民生活十万八千里的官话、空话与假话,说出“白猫黑猫”、“摸石头过河”等一系列平常人都能理解的话,但一针见血,紧紧攫住了国人的心。 三十多年过去了,也许不是所有民众都清楚邓小平理论的博大精深与长远意义,但有几个中国人不记得他老人家的“白猫黑猫”与“摸着石头过河”?正是这样普普通通的话语,奠定了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正是这样普普通通的比喻,中国共产党摸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这三块巨石,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如果说习近平视察广东是循着邓公的足迹,那么外界早就观察到,习总的“说话”方式也与邓公有极相似的地方。习总公开亮相时的脱稿发言,轻松自如,却又字字点到根子上;语言严谨朴实,通俗易懂,却又句句在理,滴水不漏。习总谈宪法,简单两句话,却说得很到位。他在深圳谈坚持改革开放,继续追寻“富国富民”,遣词造句更是别具匠心。大家都知道,一般的说法是“强国富民”,但习总强调的是“富国”而不是“强国”,中国富了,一定会强,然而,地球上不是所有的强国都是富国。例如朝鲜能够发射少数强国才拥有的卫星,不可谓不“强”,但它离“富”还很遥远。习总接见二炮部队官兵和考察广州战区时,清清楚楚宣示了中国的国家意志,以及中国将会从“富”变“强”的必然性。尤其是不转弯抹角,一句“要准备打仗”,一目了然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与意志。 言为心声。在如何说话、如何与世界接轨、如何同民众沟通上,新一届领导人烧了第一把火,为各级官员树立了榜样,也使得新一届领导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与肯定。“实干兴邦”: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入手 从“说话”入手,当然不能只是“说话”,哪怕说的都是实话。新一届领导集体之所以在短期内引起广泛好评,是因为他们不张扬、不宣传的实干,是因为他们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正如王岐山在会上所说,不但要“新官上任三把火”,还要“润物细无声”。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实干从哪里开始?只要对中国民情民意有所了解就不难找到答案。新一届领导集体正是顺应民意,从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民众最关心什么?民众最痛恨腐败,憎恨贪污;民众对社会不公、司法不公不满,对冤假错案心有余悸;民众对那些高高在上,既脱离民众也脱离实际的官员深恶痛绝;民众鄙视那些不敢到群众中去的官员,他们说是下基层却戒备森严,迎来送往劳民伤财不说,还要下属组织民众“热烈欢迎”。这些都是民众最关心的。 我们看到,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后反腐力度加大,贪官纷纷落马。据媒体盘点,十八大后已经有12位官员落入法网。重庆等地加速纠正一批冤假错案,村官任建宇被释放。反腐倡廉,网络很给力,劳教制度被网民们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多少都受到新任领导人言行的鼓舞。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八项规定,正是民众最关心的内容,也绝不是中央第一次提出,为何群众之前的反映并不积极?因为这样的规定重在执行。 事实胜于雄辩。12月8日,习近平来到深圳市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港媒与外媒最先发现这次出访有些不同寻常:不但没有封锁道路,甚至连习总所到之处也没有实行清场,习总献花篮时周围有300多位游客,习总向他们打招呼,离开时还打开没有贴上黑膜的车窗向民众挥手示意。日本《读卖新闻》这样评论道:中共的习近平新体制开始努力改善自身形象。西班牙《阿贝赛报》写道:更为平易近人的习近平希望密切联系群众,以赢得对腐败和官僚作风不满的舆论支持。 习总显然不但赢得媒体,也赢得普通民众的喝彩。几乎与习近平的访问与讲话同步,网友已经对习总做出了高度评价,并提出更多期待与希望。毫不夸张地说,在过去几个星期,习总是中国网络上“人气”上升最快的网友。习总少说多做,言行如一,以身作则,这种工作作风的改变,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却给民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带来更多的希望。 中华民族复兴的三块“基石”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说到“中国梦”时,是这样定义的: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他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如何实现中国梦?习近平在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时表示,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 继承与开拓,就是习总书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答案。继承的是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在河南郑州宣讲十八大精神时提到,过去三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力于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中共根据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摸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石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这三块重要石头就是中国复兴的三块理论基石。没有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里探索出的这三个重要基石,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无从实现中国梦与民族复兴。 30多年前,邓小平为中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向;30多年后回头看,邓小平制定的方向依然是正确的道路。从这方面来说,邓小平是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江泽民执政的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国际上面临严峻形势,国内经济形势不稳,姓资姓社之争又扰乱着人们思想。邓小平南巡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调与继续改革开放的大方向,而拥有国际视野、性格开朗的江泽民使出浑身解数,拓展中国国际生存空间,与美国周旋,与世界互动,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最终,中国加入WTO,为这个世纪前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其所包涵的深邃思想与理论资源,迟早会为提高中共执政能力、促成社会和平转型做出无法取代的贡献。 胡温执政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的十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大幅飙升,奥运会与世博会成功举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值得一提的是,胡温执政期间,台海关系大大改善;中国成为互联网大国,网络问政与网络民意表达蔚然成风,形成前无古人的社会气象。出身于草根、生长于民间的胡温这一代领导人,在改变GDP...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张红梅 2013-01-17 在联合国秘书长的殷切劝导下,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有减无增,不过,他们已经承诺的资助资金倒是并不吝啬,这张“大饼”越画越大。 减排目标:发达国家空洞化“京都协议书” “化石奖”又颁给了美国!每天傍晚颁发的“化石奖”成了多哈气候大会的一道风景。由民间环境组织组成的“气候行动网络”评出的“化石奖”,颁发给那些减排不力的国家,目的是向气候谈判中的阻碍者施压,使他们早日承担应有的责任,共同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美国在多哈气候大会上多次被授予“化石奖”,其劣迹包括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回避减排义务、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方面反应冷淡等等。 然而,在气候谈判上,美国并不孤立。它有一批号称“伞形集团”的小兄弟,即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从地图上看,他们的分布很像一把撑开的“伞”,所以把他们叫做“伞形集团”。 谈判中,“伞形集团”各国都在跟着它们的“老大”美国跑,纷纷表示不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首日,“伞形集团”国家集体领得“化石奖”。 欧盟虽然也一贯把美国奉为“老大哥”,但是,在气候问题上,它们希望重新坐回“老大”这把金交椅。一是欧盟想借气候表现他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二是欧盟在低碳技术方面全球领先;三是欧洲人们的环保意识等都很先进。因此,在过去的20年里,欧盟一直高举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旗。但是,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盟在多哈会议上的表现不佳。金融危机之后,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吃饭问题迫在眉睫,各国不愿意因为气候变化问题而影响本国的经济状况。因此,在提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欧盟承担怎样的减排义务时,欧盟一改往日“雄心勃勃”的姿态,低调、低调、再低调。 美国、“伞形集团”中的主要国家、欧盟,看上去他们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各不相同,有往“天”上拉的,如欧盟;有往“水”下拽的,如美国;有在“地面”上扯的,如“伞形集团”中的那些小兄弟,但是实质上,它们的用心完全是一致的,就是让《京都议定书》这辆车不可能再往前开,让《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资金支持:发达国家口惠而实不至 在多哈,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气愤地说,他们并未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的资金承诺掺了水,“快速启动资金”是玩数字游戏,“绿色气候基金”无人认捐。 每年谈判的焦点,除了减排目标,就是资金支持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发展新能源、开展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还要应对气候灾害,资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之前会每年拨款1000亿美元作为“绿色气候基金”。在2010-2012年期间拨付首笔3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以帮助贫穷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新西兰等国在多哈声称,这笔钱已有320亿美元到位。这个数字由于透明度不足、重复计算严重、以低息贷款形式发放等,被指责存在着大量的水分。 发达国家不愿掏钱,发展中国家钱不好要。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要发达国家拿出更多的钱,谈判难度可想而知。在谈判各执一方的情况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到会呼吁,美国和欧盟应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起到带头作用。发达国家有资源、有技术,而气候变化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引起的,他们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发展中国家没有这种能力。 但是,在联合国秘书长的殷切劝导下,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有减无增,不过,他们已经承诺的资助资金倒是并不吝啬,这张“大饼”越画越大。 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三 相关链接: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一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二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四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五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彭念 2013-01-15 中国在西部不仅要稳,更要拓,但拓并不是西进。中国可尝试通过将巴基斯坦、印度吸纳入上海合作组织,以打通西北、西南间联系,整体上加强中国西部稳定。中国应审慎南进,充分考虑每个举措对相关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并对随之而来的局势变迁进行战略预判。 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战略界关于战略抉择的大辩论更趋激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代表人物王缉思认为中国应该西进,进行战略再平衡,而军方将领杨毅、罗援等则主张南进。 笔者认为西进和南进的观点均有待商榷。 先说西进的观点。自美国施行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中美在东亚地区竞争确实加剧,但是否出现零和格局?是否几乎不存在你赢我也赢的双赢格局?现状并非如此。 事实上,中美在东亚地区事务方面仍存在合作空间。虽然美国近期“公开要求”韩国加入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并商议构筑朝鲜发射导弹前对其进行打击的“杀伤链(kill chain)体系”等强硬措施,但美国并不希望朝鲜局势失控。一旦半岛爆发冲突,如果美国介入,则将直接与中国进行军事对抗,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如果美国不介入,其在东亚苦心经营的东亚版“北约”将立即分崩离析,围堵中国的战略目标功亏一篑。更为严重的是,韩国和日本将重新评估安全环境,尤其是日本可能会借此再次重整军备并快速研制核武器,从而导致整个东亚地区核军备竞赛公开化,成为世界战争导火索。这与美国维持东亚地区战略平衡,最大限度制衡中国的战略目标相悖。不论是出于维护周边局势稳定,还是为经济发展营造和平环境,中国都不希望朝鲜局势失控。因此,中美在维护朝鲜局势不失控有共同利益,虽然双方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并不一致。在钓鱼岛问题上,虽然美国希望维持中日间低烈度紧张,但并不希望出现中日因此发生冲突而美国可能被迫卷入的糟糕局面。中国近期也呼吁中美加强合作,坚决遏制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这显示中美在管控钓鱼岛局势进一步恶化方面有共同利益。 在西进过程中与美国加强合作并不符合中国国家利益。首先,俄罗斯在中国西北邻国地区具有优势地位,美国一直试图扩大在该地区影响力,尽量压缩中俄战略活动空间。如果在该地区中美加强合作,相当于帮助美国扩大其影响力,一方面引起俄罗斯强烈不满,破坏中俄联合制衡美国大格局;另一方面也压缩中国的战略生存空间。其次,中国西北邻国地区宗教冲突严重,恐怖主义势力横行,反美情绪浓重,一旦中美加强合作,难免会引火上身,令恐怖主义袭击的苗头转向中国。再次,美国正试图通过扶植印度、日本在阿富汗的影响力,来阻止中国在该国扩大影响力。中国相应加强与巴基斯坦的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其传统影响力尽量维护中国在阿富汗的利益。因此,中美在阿富汗问题上竞争远大于合作。 对于南进观点,笔者也持异议。首先,中国西部地区安全形势严峻,既有恐怖势力、分裂势力的干扰,又有久拖不决的中印边界问题。因此,中国在西部不仅要稳,更要拓,但拓并不是西进。笔者认为,中国在西北部,可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与俄罗斯的协调,稳步推进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借助经济纽带来强化、推动中国与该地区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尽量维护中国西北部的稳定。在西南部,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同时维持中印关系,以保持局势稳定。中国可尝试通过将巴基斯坦、印度吸纳入上海合作组织,以打通西北、西南间联系,整体上加强中国西部稳定。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喀什-中亚-南亚经济圈以及中巴铁路等都有这种战略考虑。 笔者认为,中国应该谨慎南进。近期南海争端、钓鱼岛争端日益恶化,凸显中国海洋领土争端严峻性。因此,中国决策者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采取南进的发展战略很有必要。但中国南进以寻求建立海洋强国的愿望势必遭到美、日、俄、印等国阻扰,这是决策者需要权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中国采取强硬方式南进,美日等国必将强硬以对。中国从海洋弱国迈向海洋强国,注定并非易事。中国应审慎南进,充分考虑每个举措对相关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并对随之而来的局势变迁进行战略预判。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伍俊飞 2013-01-14 奥巴马日前签署“2013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明确规定钓鱼岛防卫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美国此举旨在运用“巧实力”,抑华抚日,以低成本方式掌握东亚事务主导权。不过,奥巴马政府围绕钓鱼岛争执的东亚政策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奥巴马日前签署“2013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明确规定钓鱼岛防卫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美国此举旨在运用“巧实力”,抑华抚日,以低成本方式掌握东亚事务主导权。 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的“巧实力”概念,核心在于夯实美国军事霸权和国际规范控制权,灵活投射硬实力和软实力,达到二者互为犄角、取长补短的效果。在经济力量相对衰落的大背景下,美国依靠军事优势、规则标准和联盟战略来谋取红利,维护自己的全球老大地位,显然符合其工商业立国的逻辑。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奥巴马政府避免单独与中国正面冲突,为日本右翼撑腰打气,鼓励日本增加国防开支、整军备武,的确属于老谋深算的选择。美国动嘴不动钱,通过对《日美安保条约》的重新解释,就把东亚防务更多负担推卸给日本;同时,中日对立引发中国威胁论,刺激亚洲国家购买美制武器,能促进美国军工集团的利益,扩大就业,拉动内需。 日本迅速跟随奥巴马的指挥棒起舞。路透社在元月4日援引日本媒体报道,安倍政府正考虑将年度防务费用增加2%,这样其每年国防支出会超过534亿美元。这将是日本11年来首次增加国防预算。《日本经济新闻》同日报道,安倍政府已经开始与美国探讨自卫队的新角色,准备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与美军的合作。说到底,上述两大政策的矛头就是指向中国。 在相当程度上,当前美国的东亚政策是“百年战争”后英国对欧陆均势外交战略的翻版。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努力维护欧陆强国对峙的局面,不允许任何一国独大,伦敦因而得以周旋于欧洲诸国之间,灵活发挥杠杆作用,主导欧洲和世界事务超过三百五十年。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单边使用武力屡屡得手,但反恐战争和肇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大伤元气,加之中国乘机在经济和军事上崛起,山姆大叔的世界警察地位眼看不保。华盛顿退而求其次,有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仲裁者”与“平衡者”,于是在亚洲离强合弱思路的出台就顺理成章。 不过,奥巴马政府围绕钓鱼岛争执的东亚政策很有可能弄巧成拙。首先,日本无疑是一个麻烦的伙伴。日本右翼其实明白自己在美国借刀杀人计中扮演的角色,他们顺势而为的原因在于,其长期目标是修改和平宪法、建立国防军和拥有核武器。对美而言,这无论如何是不能承受之重。日本恃强凌弱、反噬恩主的历史美国人岂能不察? 其次,中国可称兵法鼻祖,在博弈中视机动和主动权为根本,不会被美国人所调动。只要北京坚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和“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的原则,那么近期内,美国和日本不仅在钓鱼岛附近找不到解放军,恐怕还要操心后院和侧翼的利益和安全了。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后院和侧翼的概念自有新意。前者为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利益、互联网和通讯安全,后者则指反美的国际组织和民族国家。 不管西方舆论赞同与否,中国政府与军方都务必研究非对称博弈理论,并尽快贯彻与落实。一言以蔽之,此理论的实质就是避实就虚,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攻击对手致命弱点。中国没有必要陷入当年苏联针对美国的全面对抗模式,而是要瞄准对手的软肋和死穴,发展高性价比的武器和手段,有选择性地在军事、信息、电磁、太空、经济、能源、金融等领域狙击对手。实际上,在网络攻击和反卫星武器等方面,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威慑力量。 如果北京下定决心收复钓鱼岛,那么新世纪版的大包抄大迂回战术将是良好的选择。阿桑奇领导的“维基解密”与各国政府之间力量悬殊的斗争案例,完全可以成为借鉴。 来源:2013年1月10日《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