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December 21, 2012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黄山枫 2012-12-21 联合国气候大会结束一周来,碳市场对其反应却很冷淡,碳价仍在低位徘徊甚至继续下跌。单独看国际碳市场的走势,似乎完全看不出这次国际气候谈判带来任何影响,一如会前各方的预期。 原定12月7日结束的多哈气候大会,经过连夜的磋商谈判,仍未达成一致,直到当地时间8日晚间,在大家耐心快被耗尽之际,大会主席操作了一个有争议的表决程序,才最终草草通过了一揽子决议。 这些决议统称为“多哈气候之门”(Doha Climate Gateway)。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非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确定,这似乎是稳定目前处在崩溃边缘的国际碳市场的一针强心剂。然而,大会结束一周来,碳市场对其反应却很冷淡,碳价仍在低位徘徊甚至继续下跌。单独看国际碳市场的走势,似乎完全看不出这次国际气候谈判带来任何影响,一如会前各方的预期。 回顾本次大会的谈判历程,从一开始就不被各方看好,各国代表团在为期两周的会议中似乎都毫无雄心,一路拖延到最后,基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成果。由于各方阵营观点分歧巨大,在谈判过程中更多呈现的是各方轮流出场,秀出本方观点,很少有激烈争辩的正面交锋。以77国集团和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认为延续京都第二承诺期是一切后续谈判的前提;而发达国家则急于抛开“京都议定书”的束缚,试图将重点放在德班平台下新的国际约束机制的讨论上,该机制明确要求将所有国家包括在内,特别是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最后通过的一揽子决议中,虽然承诺力度打了大大的折扣,但京都第二承诺期最终被确定下来;至于德班平台下新的国际协议,虽然没有实质的内容进展,但也给出了在2015年达成新的涉及所有国家有关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协议的最后期限。尽管各方对最终达成的这一揽子协议似乎都不满意,但这大概也是在目前如此巨大分歧之下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妥协了。因此,除了表示退出京都二期的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新西兰以及一直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美国之外,欧盟、77国集团加中国、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等主要集团先后发言表示接受“并不满意”的大会案文。 “京都议定书”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延续第二承诺期到2020年为止。然而进一步看,目前承诺加入第二承诺期的国家只有欧盟、澳大利亚和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总排放量只占全球排放量的15%,这显然无法解决目前碳市场亟待解决的需求不足问题。由于前东欧国家经济下滑所带来的“热空气”(hot air)问题,包括欧盟在内的所有碳配额潜在买方都在修正案的政治声明中明确表示不会再购买第一承诺期结转的配量单位,这更加剧了碳市场竞相抛售的恐慌,导致碳价在目前几见谷底的情况下仍在不断下探。 放眼全球,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碳市场的低迷并不奇怪。各国都在忙于应对本国的经济危机,全球碳市场很有可能会逐渐分化成以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区域市场,而发达国家也会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碳信用作出越来越多的限制。中国应该看到,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七年里中国所参与的其实仅仅只是国际碳市场的一小部分——“京都议定书”三种灵活机制之一的清洁发展机制(CDM)。CDM作为碳市场的供应链前端,即使项目业主的主动性再高,也难以形成真正的碳市场,因为需求端的建立至关重要。CDM执行理事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段茂盛在此次多哈谈判一次边会中强调,目前CDM的问题并不在于供应过度,而在需求不足。 短期来看,京都第二承诺期的确定对未来一段时间中国CDM项目有一定的利好,但是长远来看,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势必行不通。尤其在德班平台确立的未来新的国际协议下,中国很难再避免承担减排义务,因此在现有的过渡阶段,在国内开展的一些自愿市场试点应当是有益的尝试。在多哈会议期间,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几大环境气候交易所也都参与了很多相关边会的讨论,按照中国政府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设想,大有跃跃一试的雄心。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艰难的国际谈判仍将继续,尤其在2015年之前的这段时间,对参与碳市场的各方是一段极具挑战的不确定期。如何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国际市场以及刚刚起步的国内市场中找到平衡,则是在未来碳市场保有立足之地的关键。(作者为联合国气候大会NGO观察员) 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二 相关链接: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一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三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四多哈国际气候谈判观察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