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Tianda Institute

Tianda Institute

  • Home
  • Opinion & Analysis
  • Tianda Reports
  • Publications
  • Events
  • About Us
    • About Tianda Institute
    • Our Vision
    • Disclaimer
    • Contact Us
  • Home
  • 2012
  • November
  • 27
  • 热点解读

从李克强讲话看中国改革动向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杜平
2012-11-2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1月21日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明确中国未来改革方向、思路和措施,让外界看到中国改革的希望。
中共十八大结束后,海内外普遍关注新一届领导人在改革方面会是什么样的方向,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中国的改革到底希望在哪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1月21日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明确中国未来改革方向、思路和措施,让外界看到中国改革的希望。

首先,李克强在讲话中强调,除了依然存在的人口红利之外,“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意味着中国为了会继续坚持改革,而且不断地深化,会把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

其次,李克强在讲话中表明,中国下一步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这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当前改革之所以停滞不前,或者难以跃过一些障碍,主要问题在于利益格局很难改变。李克强讲话点明中国改革这一方向,即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

李克强指出,要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不仅要有政治胆识和勇气,同时还需要智慧和系统的知识。这是对改革提出专业的要求。另外,李克强此次讲话还有一个重要提法,即“改革既要有顶层的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大家过去都在呼吁改革要有顶层设计,必须从上至下,由国家制订方针政策,然后才可以落实。其实,中国过去几十年很多改革都是从基层开始的,然后中央政府把它总结成一个主要的改革思路。李克强的讲话,意味着中国未来可能仍会延续这一做法,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革阻力,李克强指出中国“要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利益。”这一取向,意味着今后的改革会更为注重社会公平问题。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美《外交事务》批评“重返亚洲”政策
Next: 树立新时期立体安全观

相关文章

vot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改革尘埃落定
  • 热点解读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改革尘埃落定

econ 放棄意識形態之爭 共享RCEP成果
  • 热点解读

放棄意識形態之爭 共享RCEP成果

tw 台湾选举尘埃落定后的政治生态
  • 热点解读

台湾选举尘埃落定后的政治生态

us 美伊战争是将来时
  • 热点解读

美伊战争是将来时

聚焦中国之治,“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讨会在港成功举办 聚焦中国之治,“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讨会在港成功举办
  • 热点解读

聚焦中国之治,“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讨会在港成功举办

日本不再值得中國學習了嗎? 日本不再值得中國學習了嗎?
  • 热点解读

日本不再值得中國學習了嗎?

Copyright © 2021 Tianda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