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察 增强两岸政治互信的路径选择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张百达 2012-10-08 及早实现民共两党关系正常化,两岸关系的发展才能真正超越台湾内部政党竞争或因再次政党轮替而可能造成的反复,避免陷入其内部冲突,或为其中任何一方所挟持,进而避免相关政策推动成果遭受牵连或损耗。 [编者按]台湾政治评论人张百达先生曾任职于台湾民主进步党民意调查中心、政策委员会及中国事务部等相关部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两岸关系、台美中关系与国家安全相关议题。他认为,可从政党、议题、社团、机制四个层面入手来增强两岸的政治互信,北京须平衡兼顾与台湾各主要政治势力之互动,两岸民间社团之间的交流也应进一步加强,两岸对话的范畴可含括更广泛、多元化的议题,而学界智库应强化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前瞻研究。 两岸关系如欲求进一步发展,在彼此仍存在着许多分歧、暂行搁置重大争议情况下,若能通过适当途径进一步深化双方互信基础,充实积累有关互信的实质内涵,不论是对于稳固当前两岸和平稳定发展局势,或者进一步擘划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前景,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本文拟就如何增强两岸政治互信的路径选择,提出个人初步观察与思考。 两岸关系错综复杂,除了经常讨论的政治关系外,实亦包含许多其他层面的关系。因此,不仅政治层面需要互信,其他包括经济事务、安全领域乃至两岸民间日常互动,都需要逐步建立互信,巩固互信,进一步深化累积双方的互信基础。否则,若只谈政治互信,而其他层面的互信则不断遭受侵蚀与损耗,如此不仅导致政治互信难以深化,甚至将随之动摇。也就是说,政治互信固然有其优位性,但若无其他各类互信基础加以支撑填实,政治互信终将难以稳固立足。 在思考如何增进两岸互信时,除了涉及谁跟谁的互信,也就是交往互动的对象外,建构不同互信关系的先后顺序及路径选择,均可能在彼此间造成不等的相互作用。至于两岸如何建立一个具建设性的互信发展动态体系,除了必须寻找有助于系统发展的正向因子外,亦必须从结构上检视并修补目前存在的重要缺陷。民共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岸利益 首先,在政党层次,应平衡兼顾与台湾各主要政治势力的互动。 两岸关系为力求长期稳定发展,应设法跳脱台湾内部定期选举所造成的周期性影响,并设法早日寻求与台湾各主要方面关系的突破。具体言之,就是应及早实现民共两党关系正常化。唯有如此,两岸关系的发展才能真正超越台湾内部政党竞争或因再次政党轮替而可能造成的反复,避免陷入其内部冲突,或为其中任何一方所挟持,进而避免相关政策推动成果遭受牵连或损耗。 在有历史夙怨的国共两党如今都已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情况下,如何与在台湾具一定政治版图势力的民进党(及其背后的支持群众)建构起正常交往的互动关系,这并不是政治施舍或恩惠,更不是谁对谁让步或示弱,而是符合谋求两岸关系长远发展的共同战略利益与需要。 两岸未能在曾经提出“未来一中”、两岸统合论述,以及“在九二香港会谈的基础”恢复协商的陈水扁“总统”任期内实现民共关系正常化,不论对民共两党或两岸关系而言,未尝不是战略机遇的错失。即使如此,如何尽早共同寻求民共两党关系的正常化,终究是追求两岸关系平稳发展过程中所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 即使民共两党现阶段因未能实现关系正常化仍无党际交往,但通过智库对智库或其他学术交流形式,仍可作为某种功能上的弥补。但在重要议题上若未能及时形成有效沟通,双方仍可能产生严重战略误判,进而影响缓解政策的推动。 其次,在议题层次方面,应朝向多元化、全方位开展。 两岸不应仅是推进政治对话或经济事务的协商,更应同时就包括安全、战略,乃至范围更广的“人类安全”等其他领域重要议题展开多层次对话,藉以增进相互理解,降低误判可能,并从中探寻彼此可以务实展开的合作空间。 蔡英文在竞选2012年“总统”所发表的“十年政纲”中提出:“双方应在对等、互惠的原则下,通过多层次的对话,就多层次、多面向的议题,交换意见,寻求解决两岸相关问题的路径,建立机制。”现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在其竞选党主席声明中亦表示:“我们要积极自信的与中国交往互动”,以及“我们要用对话代替对抗,用互动追求互利互惠,促成共存共荣。”蔡苏两者均未限制对话范畴。 由于不同议题彼此间亦可能造成相互影响,除了秉持“先易后难”,在“先经后政”的政经之间,实不存在一条绝对、清晰的分界,更非“只经不政”之意。然而,当两岸在政治议题的原则立场出现分歧时,应区辨究竟是单纯出于对基本原则立场的歧异,或是出于双方对未来两岸政治定位缺乏清楚图像或共同语言?强化学界对两岸关系的前瞻研究 第三,社会层次方面,在党政之外更应加强民间社团的交流互动。 目前两岸关系发展包涵许多层面,除了早期前往中国大陆经营发展的台商台干,存在于党政高层以及两岸事务专家学者间的互动,乃至两岸目前民间所进行的教育、文化、宗教、农渔产品采购以及观光旅游等各种交流往来,若与廿年前相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上述有些交流活动或流于形式,或局限于部分特定领域的菁英阶层。即便以陆客来台而论,尽管近年来陆客来台人数持续增加,但在压低成本、追求利润等经济考虑下,目前一般旅行社的活动安排是否真正有助于增进两岸民间相互了解,恐怕有待斟酌。 除了前述各种交流形式,台湾民间存在许多“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或可作为深化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场域。举凡像是生态保育、消费者权益、劳工权益与职场安全、上班族白领阶级权益以及小区发展等等各种存在于两岸庶民社会的共同议题,均可透过增进双方交流以分享彼此经验与成果。而带有公民意识及进步价值的两岸民间交流,将比诉诸传统民族、血缘关系,或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两岸经济活动,更有助于发展建构两岸民间的社会联系。 第四,在机制层次,应强化学界智库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前瞻研究。 学界与民间智库相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具有某种程度的非政治性,即使彼此出现分歧,也不至对政治场域造成立即直接的冲击。另方面,两岸政治部门在其所共同面临的各项议题时,也可以透过鼓励、支持前者展开具有前瞻性的前期研究或共同探讨,以寻求解决方案或提供政策建议。 以政治及安全战略对话为例,在美中台三角关系中,美中与美台之间均有相关对话机制,唯独两岸之间阙如。两岸如欲展开相关对话,便可先由学界及民间智库等“N+1轨”机制先期展开。两岸若进行上述议程,并非意味必须在某个时间内完成特定目标。先期重点应在于启动对话过程,而非追求立即结果。 学界及智库的渠道,某种程度可较不受两岸政治现实的局限,对于难解的争议议题,可以较具创造性与建设性的方式,提供两岸决策圈参考,甚至引导观念议题的发展。例如,两岸能否暂时跳脱当前国族争论或统独对抗,试着先从人类文明角度,思考两岸合作的可能领域与空间,之后再回过头来思考面对原本争议。以认同为基础推进两岸互信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完全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战略利益,必须加以珍惜与维护。尽管三十年后的两岸关系究竟会走到什么地步,现在或许还很难说,但今日和解交流、和平发展的历史局面,尽管过程多所波折,但却是三十年前难以想象的。从这点来看,也许我们对未来两岸人民的集体智慧应该抱有更大信心。 两岸在强调互信时,应该要以认同为基础;如果没有认同,就难有互信可言,即使有所谓的互信,也不可能持久牢靠。在以传统血缘、民族、文化、历史元素作为增进两岸集体认同时,或许更应该思考如何提升、拉近两岸在人权、法治以及民主等现代要素的差距,同时善用“N+1轨”对话机制,以增进沟通、消弭误判,更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提出具有创意、建设性及可行性的具体建议。 2010年8月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考察时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换言之,没有第五个现代化,前四个现代化所累积的成果将可能得而复失。而届时的两岸关系,亦势将因此而再度受到影响。 《台湾观察》2012年9月期 Continue Reading Previous: 谁会是马英九的接班人?Next: 2014地方选举触发国民党版图重整 相关文章 菠萝事件给处理两岸事务的启发 台湾观察 菠萝事件给处理两岸事务的启发 剖析台湾未来两场重要的选举 台湾观察 剖析台湾未来两场重要的选举 “天然独”实为教科书造就的“洗脑独” 台湾观察 “天然独”实为教科书造就的“洗脑独” 2020年两岸关系回顾与未来展望 台湾观察 2020年两岸关系回顾与未来展望 拜登打“台湾牌”不会突破底线 台湾观察 拜登打“台湾牌”不会突破底线 台海变局与应对 台湾观察 台海变局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