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马英九先生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十三任“总统”,并随即发表就职演说。马的演说内容触及台湾的发展方向、未来愿景,对内政、两岸关系以及国防、外交都有讨论,可以说是一篇相当周延、广泛的施政蓝图,一般认为对台湾的未来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理所当然会引起台湾内部、中国大陆及国际社会的注意和不同解读。
本文重点分析马就职演说中涉及两岸关系的内容。具体而言,马英九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原则,仍然主张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之下“不独、不统、不武”的政策,坚持“九二共识”,重提“两岸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在“一国两区”方面,他并未有丝毫让步,甚至明确表明,这个“一中”就是指的”中华民国”。不过他特别强调的这是由“我们”的角度来看,话中有话,并未强北京之所难。其言外之意是,北京对于“九二共识”与“一个中国”也可以有自己的解释与立场。这就是求“一个中国”之同,存其内涵之异。
此说重点在于,既然台湾要遵守“中华民国”宪法,当然就没有两个中国或国家分裂的问题存在,因此两岸关系绝非国与国的关系,追求国家统一仍就是马政府的终极目标。他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双方均尊崇国父孙中山先生”。仅此数点就足以展现马先生对国族的认同与情感,但他也期望中国大陆当局能在民主人权及法治方面也能有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以缩短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马英九的谈话言所当言,对北京释出部分善意,应当予以肯定。
再进一步分析,马先生细数其第一任内在两岸关系方面的成就,由经济到文化,从教育到司法,由交通到卫生都有很大的改善,在降低紧张、创造和平方面已经有了具体成果。在其第二任内,他要进一步巩固和平,要达到此一目的,应为、可为之事甚多,其中他特别提到要扩大繁荣,要深化互信,要加强两岸之间各种团体的互动与交流,只要能够充份落实,突破虽然或有难度,但荣景依然可期。笔者希望强调的是,如果马的第一任期是创造和平,第二任期则为巩固和平,既要巩固和平,又要深化接触,更要扩大交流,这里面就有很多可以着力之处。
关于两岸关系未来走向,显然马英九仍会循着“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先缓后急”的原则往前推动,不会有太过激情的举动。就目前看来,两岸政治对话与和平协议应该不在他的短期政治议程上,但这并不表示学界及相关单位不会、不应对这些问题有些事前的研究及规划。他既然在谈话中提到巩固和平,并强调要深化互信、加强各个领域的互动与交流,我们仍然可以合理期待,有些应做、能做的事情还有待各方进一步摸索尝试。比如说,如果双方是否能由治权互不承认逐渐往治权相互承认的方向努力,这或许不失为一个可以思考的课题。
总而言之,由台湾朋友的立场来看,马英九的就职演说不但有理想、有坚持、有善意,还刻意避开使用过去曾经说过“台湾前途由两千三百万人决定”的说法,其主轴在于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经济的永续发展、良好的两岸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壮大台湾、振兴中华。马英九坚信,台湾人民的活力与创新、热情与善良是一项宝贵的资产,台湾的发展经验更是无可替代的软实力,台湾不但可以藉此自保,更可进一步对中国大陆的现代化发展产生正面的示范作用。北京若将其过度解读成为台湾想要利用民主、人权来和中国大陆进行对抗,恐怕未必得当。
由求全责备的角度切入,也可以批评说,由于马英九的演讲内容触及的议题太多,反而失去了焦点,而且其中有些主张是否能够落实也仍然有待观察。有关权责单位如果要加以执行恐怕也要有个先后顺序,其中有些主张还有前后矛盾及牵涉不同利益团体反对的可能等等。但整体而言,通篇演说内容仍是瑕不掩瑜。
如果一如某些媒体所报导的,中国大陆相当的理性务实,知道马英九的局限性,只是低度的期望马英九今后第一不要讲不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话;第二不要讲阻碍政治关系进步的话;第三不要讲违背中华民族利益的话。如果拿这个标准来检验马英九的就职演说内容,他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