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12, 2012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王家棣 2012-04-12 为了夺回白宫,共和党领袖们不再希望党内各总统竞选人继续缠斗下去,罗姆尼将会代表共和党挑战现任总统奥巴马。但是,连他们自己都并不看好罗姆尼能够取胜。要不是党内人才匮乏,再加上奥巴马咄咄逼人,共和党不会如此尴尬。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像以往的大选一样,美国两党及其代理人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问题、政府管理等各个层面的争论早已白热化,所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普通美国人认识到,美国的两党政治并不能解决美国的现实问题,政客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他们并不代表99%的人民,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够让国家摆脱战争和经济危机。 共和党内信心不足 很明显,为了夺回白宫,共和党大佬们不再希望党内各总统竞选人继续缠斗下去。在当前形势下,也只能从矮子中挑长子,看着一个创投公司的老板挤上了车,而且还是个摩门教徒,即使胜出了也不会手按圣经宣誓。事实上从一开始起,党内保守派就没有支持过罗姆尼(Mitt Romney)。初选开始前的几个月,任何竞选人都让党内保守派看起来好过这位前马萨诸塞州州长。因此,凯恩(Herman Cain)获得上升,金里奇(Newt Gingrich)似乎反弹。要不是党内人才匮乏,再加上民主党的奥巴马咄咄逼人,共和党不会如此尴尬。现在即使想改变,也已为时太晚。 面对这种局面,人们会问:如果共和党领导人对前马萨诸塞州州长击败现任总统奥巴马的能力真的没有信心,这对罗姆尼的竞选意味着什么呢?《时代》杂志的白宫记者麦克•艾伦(Mike Allen)和MSNBC的脱口秀节目《早上乔》(Morning Joe)主持人乔•斯卡波罗(Joe Scarbourough)的对话为此提供了他们坦率的想法:“没有人认为罗姆尼会赢。让我们仅仅出于诚实,我们可以对任何人只在家里说吗?让我们在家里说吧,我们还没有遇到一个共和党要人,认为罗姆尼今年将赢得大选。这些共和党要人不会在电视上说,因为他们不想让人寄给他们令人讨厌的电子邮件”。假设乔是正确的——共和党领导人对罗姆尼将击败奥巴马都持怀疑态度,那么一个失败的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在以后的选举中被提名将是十分罕见的。雄心勃勃的共和党因此会让副总统候选人的“位子”留给排在后面的政治精英。所以罗姆尼的副总统提名,会是和奥巴马竞选的一个缩影。罗姆尼接下来要做的工作除了快速挡开那些拒绝退出初选的共和党对手的挑战和进一步筹款外,就是必须开始考虑竞选伙伴和战略累积,以赢得11月6日入主白宫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然而党内对他信心的不足,使包括挑选副总统人选在内的一切事务都变得更加艰难。 罗姆尼阵营指责奥巴马在几个立场摇摆的州发布诬陷他的广告。这些州是科罗拉多州、佛罗里达州、爱荷华州、内华达州、俄亥俄州和弗吉尼亚州。这些广告宣称罗姆尼为大石油公司减税,否定汽车更高里程数的标准和可再生能源。奥巴马的竞选团队甚至指出,2012年罗姆尼从石油和天然气方面就获利75万美元之多。商业是一个窗口,从中可以看出奥巴马竞选团队咬住每一个机会来描画出,支持罗姆尼的选民并非正常选民。罗姆尼接受无数的商业赞助,有人支持他公司的金钱利益,所以出现更多对他不利的的广告一点也不奇怪。 何为真的罗姆尼? 罗姆尼攻击政敌常常违背事实,因此常使对手不能容忍,说他经常说谎,有时还表现在他解释以往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上。他被形容为经常进入奥巴马的头脑里,向人们揭示奥巴马的真实想法。比如,奥巴马要削弱美国的军事力量;奥巴马要让美国罩在欧洲经济瘫痪的阴影里。奥巴马明明说为了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准备好任何应急的军事努力。但罗姆尼却声明奥巴马失败于对伊朗进行瘫痪性的制裁、没有把对伊朗的军事选择放在桌面上。这一次罗姆尼让记者逮了个正着。罗姆尼的声明有两个可能性:要么他知道奥巴马对伊朗问题说了什么,但他决定对奥巴马的话作一些修改;或者他不知道奥巴马说过什么,但决定不管是否属实,造一些奥巴马说的话。在这两种情况下,他都是在撒谎。有人指责罗姆尼的问题不仅仅是失信问题,而是虚假问题。如果他以说谎赢得提名,如果他靠谎言的力量赢得了白宫,谁又能说他趴在办公室里不会再说谎呢? 毫无疑问,2012年共和党的初选使大多数宗教在党内亮相和较量。几乎所有的主要候选人都要在公众面前表明他们的宗教信仰,从清教徒桑托勒姆(Rick Santorum)、祷告勇士佩里(Rick Perry)到历史教授金里奇,神在美国政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全能的主,他显然告诉过至少三个候选人巴赫曼(Michele Bachmann)、凯恩、和桑托勒姆,他们应该参选。但非常不解的是主没有告诉他们,他们将输掉比赛。最后,到底谁占了上风呢?则是一个最少兴趣谈论他宗教信仰的候选人。这不是因为罗姆尼是否对宗教虔诚,是因为他太清楚他的摩门教会会牵出一系列政治并发症。比如一夫多妻问题,黑人和白人通婚问题,黑人被神诅咒的问题。所以许多福音派信徒认为耶稣基督圣徒教会(Latter-Day Saints)是邪教,相当数量的美国人说他们不会投票选举摩门教徒出身的总统。例如,去年一项盖洛普民意调查表明,22%的选民其中包括18%的共和党人和19%的独立人士,说他们不会投票给一个摩门教徒。因此,这一回传统上保守的共和党要为竞选胜出准备抵御某些宗教偏执,或者更确切地说,准备抵御收取这种偏见的民主党人。 其实,有些罗姆尼的支持者还真担心真的罗姆尼还没出场,因为他太善变了。俄亥俄州扬斯敦的选民要求罗姆尼和他们分享他的个人生活经验,说这将有助于他们了解真正的罗姆尼。人们认为罗姆尼讲了太多别的东西,包括谈论帮助奥运会。人们议论他曾是他教会的牧师,他曾是一个传教士。当罗姆尼需要公众支持时,他本应面对和解答他的真实故事,向选民解释他为什么会是更合适的总统人选。可惜的是,罗姆尼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好故事可讲,而选民们总觉得他们已经认识了很久的政客应有一些逆境中成长的故事,比如奥巴马困扰于他父亲在他成长时的缺席、小布什努力克服青年时期误入歧途的错误和酒精的诱惑、克林顿对抗继父虐待他的母亲等等。但罗姆尼从来没有遇到过逆境,他瞄准了财富和权力长大,打着饱嗝一路走来。所以,罗姆尼每次讲他个人故事的难度在于如何把渣土变黄金。他实在没有任何好故事可讲。他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生意人,精于算计,比普通中产阶级交更少税的富翁。作为公众人物,罗姆尼显然缺乏打动人心的精神魅力。他不了解基层民众的困苦,也是不言而喻的。 《时代》杂志的亚历克斯(Alex...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何亮亮 2012-04-12 中俄都受到美国的防备与制约,但中俄合作并非建立反美同盟,但是中俄合作肯定加强了各自与美国交往的筹码与分量。这是21世纪美中俄的三角关系,美国并不处于主导的地位。 普京不出所料地当选俄罗斯总统。西方媒体对这位强人将再次统治俄罗斯6年甚至12年(如果他在2018年竞选连任的话),抱有强烈的疑虑和担忧。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当前国际关系格局和战略格局的变化中,西方世界失去了昔日的主导地位。 普京在俄大选前发表的文章中,在阐述俄外交政策的部分,将对华政策以及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以至于海外一些评论惊呼“普京试图建立俄中联盟对抗美国”。 当前的国际舞台确实呈现前所未有的格局: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但不再是独大的超强;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主要强国;欧盟和日本,作为西方世界的组成部分,在政治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正在下降;而俄罗斯作为世界最大的国家,正在复兴,今后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普京能否担负领导俄罗斯重新成为强国的重任? 普京所继承的正负资产 普京是苏联体制的产物,他所受的教育、他从事的工作,都完全是苏联式的,但这不等于他要复辟苏联。斯大林将苏联打造为超级大国,其强悍的霸权政策和战略,对普京有深刻的影响,但这也不等于普京将是另一个斯大林。将俄罗斯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入近代化道路的彼得大帝,同样对普京有深刻的影响。彼得大帝用强迫农奴劳动、强迫贵族改制的急行军方式,改造了俄国,为俄国争夺到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以超强度的农业合作化和工业化,使苏联一跃而为世界主要强国。这些都是普京正面的精神资源。而彼得大帝和斯大林对待邻国以及弱小民族的赤裸裸的强权政策,则是普京的负面资产,俄罗斯至今还在为沙皇与斯大林的扩张政策付出代价,这是普京不可能不察的。经历了苏联解体和苏共解散这样的历史巨变,作为一个被俄罗斯统治精英推上权力高峰的政治家,普京必须以冷酷的现实主义而非怀念昔日光辉的浪漫主义情怀来治国、来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普京与其昔日的长官安德罗波夫(曾任克格勃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一样,对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有冷静的、务实的认识,但与戈尔巴乔夫的冲动型改革和叶利钦的民粹式民主不同,普京了解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权力合法性必须是来自人民,改革必须方向明确而可操作,必须了解民意、尊重民意但又不为民意左右。今年3月在总统大选,对普京是一次新的洗礼。 彼得大帝和斯大林领导的俄罗斯(苏联)两次爆发式的发展,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比较极端的性格,这种性格也给这个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苏联的解体,是对俄罗斯民族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也是再生的契机。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不能也不需要靠扩张和掠夺成为强国,而是要在全球化时代,利用现有的国土和资源,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体制,争取和平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东方和西方之间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复兴。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决定了它的独特性,它不属于西方(欧洲),也不属于东方(亚洲),但它既是东方也是西方,但是它能否超越东方和西方?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能否再次出现历史上两次爆发式的发展?西方是否因为这种前景而对普京很不放心?这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新型的美中俄三角关系 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了最高权力。而正是在叶利钦执政期间,中俄两国形成了历史上最好的关系。 我们可以稍为简要地回顾历史。帝俄时代俄罗斯对中国的扩张与侵占,在斯大林时代被完全继承并且赋予意识形态的色彩,苏联巧妙地利用了中共需要外援,玩弄内战中的国共两党,不断侵蚀中国的领土,干预中国的内政,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个领导人先后对莫斯科产生了强烈的抗拒情绪可谓殊途同归。无论在沙俄时代还是苏联时代,中俄(苏)关系是不平等的,因此即使是同属共产主义阵营、同以共产主义为意识形态,中国全面学习苏联,不仅无法使中苏关系平等,而且导致了60年代后期中苏两国之间接近战争边缘,毛泽东因此作出了联美抗苏的的决策,为后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苏联式中央计划经济在中国的破产,也直接催化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解体前,以戈尔巴乔夫访华为契机,中苏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中苏真正开始平等交往,这一势头在叶利钦执政期间,成为中俄两国的共同利益。叶利钦后来认识到西方只要削弱俄罗斯而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认定俄罗斯必须与中国一同守住亚欧大陆。 在冷战中获胜的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利坚帝国是海洋帝国,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个方向,威慑着整个地球,以此维护着帝国的利益。但是美国一直无法在亚欧大陆获得突破口以控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以色列立国使美国得以在中东和波斯湾地区有了可靠的战略基地,然而从这个战略基地仍然无法北上。阿富汗是外国无法控制的一个化外之国,苏联在1978年入侵阿富汗,美国获得了在亚欧大陆腹部打入楔子的机会,中美两国联手在阿富汗反击前苏联,形成了冷战时期一个奇特的反苏神圣同盟(中、美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甚至包括以色列与南非),然而苏军撤出阿富汗之后美国仍然无法在那里填补真空。美国还是要在波斯湾地区寻求机会,挑动两伊战争以削弱当代伊斯兰革命的策源地伊朗,之后又发动波斯湾战争,确保了美国在波斯湾和中东的优势,然而仍然无法进入亚欧大陆。 中俄牵头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中俄两大国主导亚欧大陆秩序、防止外部势力的进入,打造了一个背靠背战略合作的机制。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美国没有及时评估“上合”的战略意义,即使察觉到了,也无从瓦解这一机制,“九一一事件”之后美国发动了全球反恐战争,第一仗就是进攻阿富汗,但这场战争除了一度瓦解塔利班政权与击毙奥萨马•本拉登之外,仍然无法在阿富汗与中亚地区建立美国的桥头堡。 普京在执政之初,希望与美国、与西方发展友好关系,希望成为欧洲的一部分,但是无法奏效。西方对强人型的普京抱有本能的疑虑,美国主导的北约利用波罗的海三国与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不信任,成功地将北约扩大到俄罗斯的西部边境,使俄罗斯首次出现了没有战略缓冲的西部边境,俄罗斯西部直接置于北约的军事打击威胁之下。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西部战略空间是极大的威胁,但是这种威胁也可能像历史上拿破仑法国、奥斯曼帝国和希特勒德国对俄国(苏联)的威胁一样,刺激俄国(苏联)的反制。仅仅这一个因素就促使普京加强与中国的关系,防止俄罗斯在东部受到美国的威胁。 美国的反恐战争,以及中国作为强国的复兴,一方面使中国开始重新主导东亚,历史上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在21世纪开始复活(当然这是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安全环境面临空前挑战:东部与南部的海洋争端,西部印度的崛起与中亚的宗教极端势力。因此对于中国,与俄罗斯保持战略合作,以“上合”保障西部安全,都成为无可取代的战略抉择。 在朝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和伊核问题上,俄中的配合与协调,说明两个大国在战略方面的合作已经相当成熟。俄中在利比亚问题,听任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的决议,结果这个协议被老谋深算的西方国家当做动武和干预的法理依据,这对中俄都是教训。可以预言,未来中俄在国际战略方面,特别是在关系亚欧大陆的态势方面,肯定要保持这种合作,防止美国和西方在这个大陆打入楔子,分割俄中,各个击破。中俄都受到美国的防备与制约,但中俄合作并非建立反美同盟,但是中俄合作肯定加强了各自与美国交往的筹码与分量。这是21世纪美中俄的三角关系,美国并不处于主导的地位。 普京对华政策的脉络 普京的对华政策,具有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