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汤本 2011-03-21 在目前西方列强决心以导弹、炸弹来说话的强势情况下,和谈也许对利比亚政府和反对派来说是不能实现的空想,也使得中国和俄罗斯的和平努力成为不能成功的使命。 西方列强各谋其利 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宣布后,3月18日的《纽约时报》认为:“西方列强即将空袭利比亚”。利比亚政府宣布停火,对于究竟谁在继续作战,他们愿意请中国等国家作调查。话音未落,法国空军已在决议通过两小时后,向利比亚政府军和支持政府民众发动无情攻击。与利比亚反对派建立“外交关系”的法国自然是拉偏架,英国也与利比亚反对派展开合作。英法都借此欲图恢复二战时到1951年英法曾经占领利比亚获得的利益、优惠和荣耀。而美国的军事行动,也以铲除卡扎菲为目标,没有摆脱其国际战略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即利益、道义和安全的传统。 联合国此次决议,显示出当今世界国际关系运作的本质——实力就是一切,更显示出大国强权的丛林哲学:恃强凌弱,弱肉强食。回顾一下,当俄罗斯用战斗轰炸机和坦克镇压车臣的反对派时,有谁敢在俄罗斯上空设置禁飞区?!英国不敢,法国不敢,美国也不敢。 五大国投下弃权票 对设立禁飞区投弃权票的五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德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这五个国家考虑到阿拉伯联盟和非洲联盟的立场和态度,没有投反对票,而投了弃权票,他们的前提是不愿意在利比亚内战中火上浇油。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以上五国没有达到自己对该地区事务处理主张的目的,但是这五个国家的人口、资源、技术和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前列,今后不仅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可能在世界战略和政治舞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不过,目前的情况只能审慎乐观。主要原因之一是,德国虽然是经济大国和被《时代周刊》评为科技开发世界第一的科技大国,但迄今为止因本土有外国驻军还不拥有完整的主权,同时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必须参加攻击利比亚的联军会议。另一方面,中国与巴西和印度的战略合作尚未真正开始。 中俄寻找中间路线 目前,中国和俄罗斯的立场和态度,成为处理利比亚危机的重要国际力量。 中国和俄罗斯目前没有实力和战略准备,无法在利比亚用军事力量,以平衡CNN所报道的西方列强的“野蛮”军事行动。中国和俄罗斯似乎唯一可以做的努力是,与阿拉伯联盟和非洲联盟,取得更多共识,争取一个中间路线,对1973号联合国决议作新的补充案,要求英法美停火,同时给利比亚现政府和反对派施加压力,努力促成双方以和平方式处理纷争,推动改革,和平协商利比亚未来。 但是,在目前列强决心以导弹、炸弹来说话的强势情况下,和谈也许对利比亚政府和反对派来说是不能实现的空想,也使得中国和俄罗斯的和平努力成为不能成功的使命(Mission Impossible)。 “西方列强”的军事干涉,使得利比亚的空中轰炸恶战和内战将更将严酷。联合国决议不允许“列强”派遣地面部队,使得死硬的卡扎菲还有一线生机。未来的局势发展,严峻考验着卡扎菲政府的生存,同时也考验中俄的战略智慧,关系到中俄未来能否延续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列强扶持下,如果反对派获胜掌权,中国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力量可能面临退出利比亚的困境,中国企业和36000个员工或许将无法返回利比亚。
Year: 2011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王元龙 2011-03-20 民间资本已成为激发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主要源泉。国务院“新36条”及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都鼓励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与制约、金融业与民间资本发展,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路径选择、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四、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取向 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取向,我们认为至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而且每个方面都应当加快。 1.加快制定更为细致的“新36条”配套措施 要加快制定落实“新36条”的具体实施办法,例如准入门槛、出资比例等。2010年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个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已经把40项具体工作分解落实到20多个部委,可以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将会有一系列的细化配套措施要出台。 2.加快实施促进民间投资的金融改革 推进金融业的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给民间资本在金融领域,特别是在社区金融、微小金融层面有更多的运作空间,应当鼓励大、中型金融机构从这一领域退出。由于信息不对称、银企信贷交易成本、信贷政策制约、资产质量压力等多种原因,导致银行特别是大中型商业银行不愿或不能为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贷款,民间资本融资难已成为民间资本贷款难,因此寄希望于通过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来有效解决民间资本发展中的融资困境的难度很大。我们认为,在农村金融部分领域,在社区金融、微小金融层面应当是国退民进,因为在这些领域,大中型金融机构没有力量或无暇顾及,应当把这一领域交给民间投资。 3.加快构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在构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其中设立新兴金融机构依然是一个重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完善,将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例如: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设立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推进信贷服务创新,发挥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发展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方式,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缓解小企业贷款抵押不足的矛盾。要鼓励金融机构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托融资、租赁融资、债券融资,以及以信托和租赁为基础的理财产品。 4.加快构建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减少信贷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将有助于解决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R].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0-5-13.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R].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5-2-19. [3]高尚全.大力发展民间资本[N].中华工商时报,2010-7-21. [4]李子彬.2009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5]罗宇凡等.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之路:“公平竞争”如何实现?[N].人民日报,2010-3-8. [6]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中国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数据[G].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7]吴家曦.2008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王元龙 2011-03-20 民间资本已成为激发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主要源泉。国务院“新36条”及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都鼓励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与制约、金融业与民间资本发展,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路径选择、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三、金融业与民间资本的发展 国务院“新36条”的公布,表明民间资本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民间资本将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新36条”强调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要把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务院“新36条”中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很多,我们认为应当把金融业作为民间资本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1.民间资本发展与金融支持 毫无疑问,民间资本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对此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的共识。 宁波市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8月28日发布)明确提出要鼓励民营企业投资金融产业。“鼓励民营企业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重组。鼓励民间资本依照有关规定参与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设立信用担保公司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打造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金融体系。” 这段话里最后一句很重要:“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打造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金融体系”。这表明宁波市政府很有战略眼光,因为它已经从金融体系的角度来落实国务院“新36条”了,并且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要提供金融支持,要打造一个富有活力和独具特色的金融体系,这个观点值得赞赏。当前,国内至少有五六十个城市提出要建立金融中心甚至国际金融中心,而宁波市政府没有从表面上提出搞一个什么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实实在在的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本地的经济发展的含义当然包括民间资本,因为浙江主要是民营经济。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打造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金融体系,这个提法非常符合实际,也是独辟蹊径。这就表明,宁波市政府看到了并且把握了民间资本发展和金融之间的关系。 如前所述,我们认为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最重要是在金融、民间资本的发展需要解决金融问题。高尚全(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现任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顾问)也认为发展民间投资要解决的政策性障碍主要是在金融方面,存在着几个矛盾:第一,民间资本越来越多,但是投资的渠道、出路不多,甚至找不到出路。第二,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急需资金但是得不到贷款,而我们的国有企业往往不缺钱但很容易拿到贷款,然后去搞房地产、进入股市,甚至推高了资产价格。高尚全还对民间资本为什么不能办中小企业银行或者是私人银行提出了质疑,有人说是因为涉及到金融安全所以不能办。例如粮食安全非常重要,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的话,是不是我们只能办国营农场才能保障粮食安全了。 显然,这种思维方式是行不通的。我们认为,金融业也是如此,只有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业并且发展壮大,才可能从根本上来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因此,发展民间资本的突破口就在金融。 从浙江的具体情况来看,“其实浙江并不缺钱,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缺资金,求钱若渴;另一方面是民间资金没地方投。如何把浙江民间资金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对接起来,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把民间资本和企业融资这座‘桥梁’架构好,将会给浙江众多中小企业注入新的资本活力”。 显而易见,这是对民间资本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之间关系的形象比喻,金融是一个桥梁。我们之所以把金融机构叫做金融中介,就是因为金融中介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 2.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路径 尽管前面已列举了许多关于民间资本发展与金融支持方面的真知灼见,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国务院“新36条”只是一个大体框架性、纲领性的文件,其更多还停留在政策表面;也有人怀疑,国务院“新36条”是否真能改变民营资本过去的处境,迎来一个自由投资、真正享受国民待遇的新格局呢?也有人认为,国务院“新36条”不可能解决问题,而且认为全国两会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恐怕对民间资本而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总之,当前对国务院“新36条”仍存在着有不同的看法,至少存在着一些怀疑。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36条”),五年后再次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对照两个36条,我们认为,此次突破最大的方面就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这一政策的突破将解决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也为民间资本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非公36条”中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在加强立法、规范准入、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 “新36条”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特别强调“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落实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政策,简化中小金融机构呆账核销审核程序。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涉农业务实行与村镇银行同等的财政补贴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组改制。”显而易见,对于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五年前的“非公36条”其政策的确是非常简单、非常原则;而“新36条”比起“非公36条”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大政方针非常明确。 “新36条”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实际上已经明确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路径。如果我们将“新36条”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一段话做了一个梳理,就会发现在这段话里面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就是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第二提供了优惠政策。 关于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 (2)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 (3)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王元龙 2011-03-20 民间资本已成为激发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主要源泉。国务院“新36条”及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都鼓励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与制约、金融业与民间资本发展,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路径选择、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其次,关于民间资本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务院“新36条”)中对民间资本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并要求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为什么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主要表现为有四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二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是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四是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显而易见,国务院“新36条”对民间资本发挥的作用做出了高度评价,这四个有利于对民间资本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是对民间资本地位的充分肯定。 二、民间资本发展的制约 尽管民间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在不断的提高和加强,而且日益明显,但是民间资本的发展也受到种种的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民间投资主体普遍存在“四不”状况。 “四不”即不愿意投资,不能投资,不敢投资,不会投资。 一是不愿意投资。目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存在着高度的竞争,大部分行业已是产能过剩,所以民间资本对这些行业和领域缺乏投资热情、对这些行业完全不愿意去投资。 二是不能投资。民间资本要进行投资就必须要有资金,除了自有资金以外还要获取其他来源的资金。然而,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始终是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核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资本想投资也投不了。 三是不敢投资。从各个民间投资主体来看其实力不强,再加上国家的政策法律、市场环境还不完善,一旦在投资过程中出现国内外经济状况大起大落,或者面临一些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民间投资主体面临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他的经济主体,特别是上世纪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无不表明民间投资主体面临的风险很高,因此产生了民间资本不敢投资的状况。 四是不会投资。通常民间投资主体对政策信息的敏感性较弱,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趋势的研究与把握还不够准确,投资决策水平普遍比较低,所以进行投资决策困难重重。 其次,民间投资遭遇“两门”的困境。 所谓“两门”就是“玻璃门”与“弹簧门”,是指根据国务院“非公36条”(即《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2月19日颁布)规定的非公有资本“非禁即入”的原则,非公有资本在投资领域所遇到的与国有资本不平等的资本准入问题的形象比喻。所谓“非禁即入”的原则,即指民间资本在行业准入方面除去法律中明确禁止民间资本进入的投资领域之外,民间资本都可以进入,相关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置障碍,但在实际中却一直没有落实。“玻璃门”与“弹簧门”的形象比喻正是由此而来。所谓“玻璃门”,就是指看得见,没有显性障碍,但却无法进入,问题是出在隐性障碍方面。“看着可以进去,真的想进去的时候,头上会撞出个大包”。所谓“弹簧门”,则是指虽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也确实进入了,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民间资本不得不自动退出。“刚刚把脚挤进去之后,稍稍不小心就被弹了出来”。 再次,“四大瓶颈”制约着民间投资发展。 “四大瓶颈”是指民间投资在行业准入、融资难、管理水平、政策环境方面存在的制约。关于行业准入问题,简而言之,民间资本在行业准入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着众多的障碍,特别是在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更是如此,例如前面提到的“玻璃门”和“弹簧门”问题。目前在中国垄断行业中民间资本进入的比重不到20%,在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种,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 这种状况是非常不公平的。“四大瓶颈”中的管理水平问题、政策环境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赘述,以下仅从金融的角度对融资难问题做简要的分析。...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王元龙 2011-03-20 民间资本已成为激发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主要源泉。国务院“新36条”及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都鼓励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与制约、金融业与民间资本发展,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路径选择、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激发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主要源泉。在“十二五”时期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对于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从历史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促进民间资本发展的方略: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等领域。 本文对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与制约、金融业与民间资本发展,以及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路径选择、政策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民间资本发展的现状 首先,关于民间资本的贡献。 长期以来,人们一提起民间资本总觉得就是小企业或低层次的企业,实际上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民间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无论从对GDP的贡献度、还是对就业的贡献都非常重要,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激发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主要源泉。根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民间资本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以上的农村转移就业源于民营经济。中国技术创新的65%,专利的75%,新产品的80%也是由民营经济实现的。民间资本已当之无愧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图1显示了1980年到2008年28年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国有资本、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从82%降到28%,而民间资本所占比重已从13%上升到25%,民间资本已经和国有资本几乎是并驾齐驱。从投资的增长率来看,民间资本也是高于全国的增长率(图2),2000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民间资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0.3%与12.2%,到2008年这一增长率分别为25.9%与29.1%。图3是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税收增长率曲线,从税收的贡献度来看,国有企业低于全国水平,而民营和私营企业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和国有企业。以2008年为例,中国税收增长率为13%,而国有企业税收增长率仅为5%,民营和私营企业则分别为13%和23%。从出口的增长率来看也是这种状况(图4),2008年民间资本出口增长率为28%,远远高于国有企业14%的增长率水平。图5是中国各类企业占出口的比重,2001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为43%和7%,到2008年分别为18%与27%,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已远远超过了国有企业。总之,民间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重要,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图1 1980—2008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2 2000—2008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 2005—2008年中国各种经济成分税收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4 加入WTO以来中国各类企业出口增长率 注:民营企业指除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外的企业。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发展数据》(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年1月,第50页提供的资料制作。...
Yu Tianren 2011-03-18 Tohoku earthquake is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e Great Hanshin-Awaji Earthquake Disaster in 1995 in aspects of magnitudes, quake-stricken area, probable number...
Du Ping 2011-03-16 Definition of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broadened to cover overseas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personal safety of...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阎学通 2011-03-16 近日,中日GDP易位引发了中日人均GDP之辩。“人均GDP”是在上世纪60年代根据对世界各国经济规模和人口估算基础上发明的一个概念。由于各大国际金融组织以这个概念衡量国家的经济水平,于是误导了许多人用这一概念来理解或解释国家实力、社会状况、发展水平,甚至有人用它来麻醉自己。 别迷信人均GDP 人均GDP的位次≠国际地位。本文分析将全部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的GDP和人均GDP数据。依据IMF数据,2009年人均GDP排名前八位的经济体是卢森堡、挪威、卡塔尔、瑞士、澳大利亚、瑞典和阿联酋。然而,这些国家的国际地位不但不能与人均GDP排第九位的美国相比,也无法和排在第137位的印度相比。 人均GDP的多少≠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上述人均GDP世界前八名的国家,其人均GDP少则4.7万美元,多则10万美元。然而,他们对于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不但不能与人均GDP低于他们的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相比,甚至比人均GDP2.7万美元的以色列、4484美元的伊朗、1176美元的印度要小得多。同样,人均GDP4283美元的中国比人均GDP4.2万美元的日本国际影响力大。 人均GDP≠民众生活水平。1个百万富翁+99个乞丐,使他们的人均财富为1万元。然而客观事实是,这100人的平均生活水平仍处于贫困水平。2004-2009年,我国人均GDP从1246美元增至4283美元,同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是我国贫困人口从2610万增加至4007万。贫困人口的收入主要用于食品,近年来食品价格大幅上升,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提升的贫困线标准,也许实际贫困人口多于统计数字。 人均GDP800美元≠小康社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09年全球GDP约为62万亿美元,人均GDP近一万美元。然而这并不意味世界已是小康社会。这道理同样适用于每个国家。2009年,人均GDP超过800美元的国家有149个,但其中被认为是小康社会的不多。其中伊拉克(人均GDP2625美元)、苏丹(人均GDP 1642美元)、巴基斯坦(人均GDP 1049美元)的社会情况都不如人均GDP542美元的坦桑尼亚。即使是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的巴西也不被认为是小康社会。 孔子在《礼记》中是以循礼守法、尊老爱幼的社会秩序为小康社会标准,而非财富量。以此为准,人均GDP为391美元的马达加斯加和4.3万美元的芬兰都是小康社会,而560美元的阿富汗和3.3万美元的意大利则不是。 人均GDP1000-3000美元≠社会动乱因素。根据IMF数据,2009年人均GDP位于1000-3000美元的国家有36个国家。这些国家的社会动乱的普遍性并没有明显地高于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其中摩尔多瓦、吉布提、喀麦隆都是社会长期稳定的国家。相反,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的法国和意大利却不如上述国家安定。 2009年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的经济体有37个。然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安定情况也不比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国家好。其中阿富汗、肯尼亚、乍得、利比里亚、布隆迪都是有名的社会动荡不安国家。人均GDP只有560美元的阿富汗明显比人均2111美元的蒙古社会动荡得多。 人均GDP是虚拟的 对人均GDP的迷信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其中借助虚拟事物应对困难是重要因素之一。“人均GDP”是一个描述虚拟事物的概念,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它是个衍生变量,即不是真实的存在。 GDP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财富规模。无论GDP的衡量方法是否可以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但是国家财富总量是一个客观的物理存在。然而,在GDP上衍生出来的“人均GDP”所表达的事物却是一个客观物理上不存在的。自古以来,任何国家既不会将国家财富均分给每个人,也无法做到将国家财富均分给每个人。 在某种程度上,人均GDP和古人制造的“神仙”和“鬼怪”这些虚拟事物具有相同的性质,即由于他们不是存在的,因此用来解释社会现象时无需科学论证。例如,正面的成功、运气、巧合、发财,反面的灾害、疾病、暴乱、战争。“因鬼上身而得病”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阶段社会矛盾多发”,两种解释异曲同工。 现代科学不但增加人类的知识,也提高人类制造虚拟事物的能力。例如,人类已经可以在网络上享受并不存在的虚拟权力、财富和爱情,在金融领域运用衍生工具创造虚拟经济,在政治领域运用人均GDP来寻求政治快感。例如,面对2010年中国的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客观事实,日本官方说,“日本人均GDP是中国10倍多,将把这一优势传给下一代”;日本学者说“以后的目标应是提高人均GDP”,以此自娱自乐。 谨防人均GDP误事 人们对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解释可能各有不同,但都不否认虚拟经济与这场危机直接相关。以虚拟经济为主的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显得回升乏力。由于虚拟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很容易误事,甚至给参与者造成伤害,例如次贷、传销、高息集资、网络游戏。因此,对于人均GDP这种虚拟事物,我们需要特别小心,特别是在重大事务上,更要小心人均GDP的误导。 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正义与公平。人均GDP391美元的马达加斯加和4.3万美元的芬兰都实现较高程度的社会和谐,这告诉我们,人均GDP的高低与社会和谐无相关性。我们可以考查这两国在社会正义与公平方面是否有共性,在社会道德和社会制度建设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盼望提高人均GDP减少社会矛盾,类似于祈求神灵保护健康。 国际地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人均GDP前八的国家的国际地位不如第137位的印度,美国和德国的人均GDP分别排世界第9和第19位,这告诉我们,人均GDP不靠前的国家仍能成为世界强国。只要我国保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综合国力要素平衡发展,人均GDP排得不靠前,照样可以建成世界一流强国。以提高人均GDP来提高国际地位的策略,难免会忽视国防、社会、制度的发展。一些学者已经提出,不扭转实体经济萎缩,特别是制造业萎缩的趋势,美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将难以为继。 国际形象好坏是由友好关系多少决定的。人均GDP为2.7万美元的以色列,其国际形象远不如542美元的坦桑尼亚。这告诉我们,提高人均GDP并不能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甚至可能引来国际社会抱怨,如未承担相应国际责任的抱怨。我国要从如何建立和增加盟友的角度考虑提高国际形象。荀子二千多年前说的“霸夺之与”至今仍未过时。...
MU Jun 2011-03-15 The three elements contributed to Middle East unrest, namely lifelong tenure of the ruler, sluggis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w standard of...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周虎城 2011-03-14 全国“两会”期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成为舆论热点关注领域。胡锦涛总书记在2月份的中央党校讲话中对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重要讲话。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三个最大限度”: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三个最大限度”的提出,就要求必须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是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强项,但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实为社会管理上的短板。 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四化”进程对中国影响日深。在经济上,中国加入WTO以后,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可谓相得益彰;从文化上,中国文化市场日渐繁荣,市场化媒体如火如荼;从政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稳定发展;从社会管理上,公共服务型政府和现代公民社会可谓是前进方向。但这背后,也是存在着各种转型,这些转型既有成功的,也有不那么顺利的,还面临很多困难的,总之是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胡锦涛总书记为什么要大提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目的就是在于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已经进行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来看,深圳无疑走在了前列。深圳是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在市场经济相对充分发育的时候,因地制宜推出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其实就是在推动社会成长。30余年的改革开放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社会重新浮出水面的历史。但这个浮出是很漫长也是很艰难的,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个现代公民社会。 深圳民政系统这几年来确实做了很多推动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事情。其中,2009年深圳市与民政部签订了一个部市合作协议,也就是《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试点民政事业改革。这个“部市协议”赋予深圳七项先行先试的任务,分别是改革行政层级和基层管理服务体制、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率先建立现代社工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创新慈善事业发展体制机制、推进配套改革。七项任务无一不与社会管理有关,这对于推动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发展来说,全部是在做加法。 任何改革都需要先行先试者,都需要锐意改革者。深圳民政领域的改革之所以蓬勃开展,改革群体的存在是个关键。在中华慈善百人论坛上,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曾经说,“搞慈善,到深圳”。没过多久,遭遇身份危机的壹基金便成功落户深圳,成为深圳首家无需“业务主管单位”而直接在民政局注册的民间公募基金会。这说明,深圳的民政改革不是务虚,而是真正地、踏踏实实地搞改革,为社会组织的创办和发展解决现实难题。 社会管理政策创新在深圳开展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香港社会管理体制和经验的辐射效应。香港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应当说远远走在了内地前面,学习他们业已成熟的管理经验,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内地相关领域改革的误区。在此方面深圳通过学习和借鉴逐渐把区域优势转变成为了政策试验,从而形成了制度优势。这是深圳的特点,也是深圳之所以能够继续走在改革前面的核心要素之一。 目前《慈善法》草案以及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都尚在修订当中。修订必然需要试点,需要一些成功的做法作为参考。深圳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政策创新给国家法律的更改应当说提供了一些参考。 对于深圳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央应当给予鼓励。不独是深圳,任何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领域先行先试的地区均应多作鼓励,多做指导。一些改革或许超前,但也要允许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试点。好的政策,好的方法,往往都学习来的,是试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