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五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陈有为 2011-09-28 毛泽东以石破天惊之举借邀请尼克松访华来扭转大三角关系,形成中美联手二比一制约苏联的世界战略新格局,是二次大战后大国外交中出奇制胜的最大手笔。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在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出奇制胜地实现了两个180度的战略大转变。第一个是与苏联从结盟到分裂对抗的大转变,第二个是与美国从敌人到友好的大转变。 在为时二十年的这两个战略大转变中,中国是个贫弱的大国,实力与美苏相比相差甚远。但毛泽东既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也不调动千军万马的武装力量,只是从客观形势中看到了一种他可以用来调遣各种力量使之为中国所用的可能性,就计上心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巧妙地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搅得整个世界地动山摇,出现力量重新改组、阵线重新划分的大变化。 请想一想,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万人集会上向全世界发表“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的强烈声明,反美决心比天还高。然而1971年6月,基辛格就瞒过整个世界悄悄地到北京来见毛泽东了。这令人头晕目眩的180度大转弯,前后不过一年时间,简直不可思议。但是毛泽东却因势利导做得顺理成章,一下子把整个地球翻转过来。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只有1938年斯大林为了推迟希特勒对苏联的进攻,把这股祸水先引向英法,由苏德两国外长签订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才能和毛泽东这个战略大玩家的谋略相比。 毛泽东的博大思想正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基辛格每次与毛泽东谈话,毛一谈就是海阔天空,把话题拉到无边无际的时空中来,使听者摸不到头脑。基辛格跟毛泽东谈到核战争时,毛说:“我们也许会损失三亿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能最后赢得战争。”也许别人觉得这是战争狂人的呓语,但毛泽东确实是从绵延几千年历史、纵横几千里国土的角度,从人类历史长河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谁要是想跟中国打仗,听到毛泽东这种惊人之言,还能不打退堂鼓吗?! 毛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从中国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名垂史册的帝王将相与文人墨客中吸取了精华。他既是一个大国元首,同时又是一位徜徉宇宙的行者和穿越历史的巨人。正因如此,基辛格才借用柏拉图名著“理想国”中“内圣外王”的概念,给毛泽东戴上“哲学王”的桂冠。除了毛泽东以外,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元首配得上这样的称呼呢? 从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大国关系与中国的大国外交中,人们看到了毛泽东的胆识与谋略的高超。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力与美国相比远为弱小的时候,他就敢于下定决心派出志愿军赴朝与美国决一死战。在西方看来,这无异以卵击石,结果这一战反而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稳定了新中国的江山。 20世纪50年代末,当赫鲁晓夫访美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会谈后,毛泽东就抓住机会攻击苏联领导与帝国主义勾结背叛社会主义,揭开一场关于国际共产主义总路线的大论战。其目的是要把苏共领导人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削弱莫斯科对国际共运与世界局势的影响力。 其实从今天来看,当时中国加在苏联头上的种种罪名是言过其实,站不住脚的。比如说苏联复辟资本主义,想从西方“魔鬼借贷款”,苏共领导已经蜕变为资产阶级,苏联实行的是假共产主义,等等,都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实际上,苏联无论从政治到经济并未完全演变为资本主义,苏共领导人并未掌握国家资本或拥有大量私人财产。从“九评”的写作过程来看,当时批驳莫斯科的宣传高调,完全是由人民日报社、中央党校与中宣部选拔出来的一批书生搭成写作班子,在中组部招待所里书生论政,从“诗经”里寻找引语,挖空心思制造各种罪名来讽刺苏共。 实际上,今天中国大规模吸收外资,广泛采取资本主义生产与经营方式的做法,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苏联。然而毛泽东只讲目的、不讲手段,只要能够羞辱与否定苏共在国际共运中的领导地位,就不惜为之。 现在还难以断定,毛泽东那种做法,是否意味着当时背后就隐藏着要想跟西方和美国打交道的目的,以恶化中苏关系作为后来实行中美和解的铺垫。因为作为一个杰出的战略家,他不可能长期采取两个拳头一起打、既反苏又反美的方针,而势必要以拉一个打一个的行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从历史上看,由于共产国际批评过中共,斯大林过去只看重王明(他在莫斯科居留很长时间,取了个俄文名字叫波波维奇)而对毛相当冷淡。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胜利后去莫斯科朝见国际共运的首脑斯大林,发现苏方在双方会谈席上对他标明的称呼竟然是“毛泽东先生”(俄语发音为格斯巴金)而非“毛泽东同志”(俄语发音为达瓦利什)。当时传闻斯大林把毛称为“红皮白心萝卜”,表面上是共产党,实际上不过是民族主义者。由于苏方的故意怠慢,毛泽东在莫斯科坐了很久冷板凳之后,斯大林才在克里姆林宫与他会见,让毛觉得蒙羞。 毛泽东似乎从来也没有表现出对苏联的浓厚兴趣和对苏共领导人的个人热情,包括斯大林在内。他甚至对斯大林之后的苏共领导人很瞧不起。而毛对美国的兴趣,却很清楚地表现在他和两位美国记者,即斯诺与安娜•路易斯特朗融洽相处的亲密关系中。毛泽东每次接见重要国宾,只用一只手与对方握手。但在第一次会见尼克松时,却以双手与对方握手,以示尊重和亲切。另外,毛也知道,当年美国派驻延安的军事观察小组成员谢伟思与后来当美国驻中国大使的司徒雷登,对于中共都曾有过积极的评价。毛写《别了,司徒雷登》与“一边倒”的文章,隐含着向莫斯科示好,以便在开国之初争取苏联援助的动机。 另一方面,从没有听说过毛对学俄语有过什么兴趣。然而他却一直兴致勃勃地坚持学习英语,每次外出巡访视察时,总要带上英文字典,在专列上兴致勃勃地学单词,而且在会见西方贵宾时偶尔说上一两个英语单字。由于他的湖南口音分不清Li 与 Ni 的区别,就习惯性地用汉字来注解英文字的读法。斯诺出版《西行漫记》之后赠给他一本书,毛泽东看不懂英文内容,但回给斯诺一封便函,里面写着“三块肉给你马吃”几个中文字。斯诺看了莫名其妙,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这几个字是用中文来读英语的汉字,“Thank (三块) you(肉)very(喂你)much(马吃)”。这和旧上海洋经浜英语把英文Thank you...
Month: September 2011
——《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四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陈有为 2011-09-26 大国关系好坏似乎大致上每隔二十年左右时间一变,而大国实力的盛衰变化则要经历一两代人的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政策的得失和谋略的成败。 从冷战时期到后冷战时期,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人们见证了大国兴衰与大国关系的一系列历史巨变: ——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69年发生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71年基辛格访华,中美关系化敌为友。 ——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91年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声无嗅地宣告解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根与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繁荣,预算充裕,国力强盛。然而小布什当政八年,美国遭受恐怖袭击,陷入两场战争泥潭,由盛而衰开始走下坡路,奥巴马上台不得不费尽心机来收拾前人留下来的烂摊子。 ——中国20世纪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的大三角关系格局,从70年代起转化为中美联手对付苏联的二对一局面。随之而来的变化是,由于改革开放大有成效,本来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远远落在美苏后面的中国,很快成为发展迅速、实力强大,不但超越苏俄,而且直追美国的世界大国。 ——与此同时,原来在18、19与20世纪前半期曾经拥有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长期占领世界舞台中心的欧洲国家,在汹涌澎湃的历史浪潮中退居为二、三流的区域性国家,再也没有实力和机遇在国际社会扮演足以影响世界局势的角色。 纵观以上事实可以发现,大国关系好坏似乎大致上每隔二十年左右时间一变,而大国实力的盛衰变化则要经历一两代人的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政策的得失和谋略的成败。基辛格的导师、世界著名国际政治学权威、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在他早年的名著《国际政治——争取实力与和平的斗争》(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of Power and Peace,Third Edition,Publisher:Alfered. A. Knopf,1962,New...
——《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三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陈有为 2011-09-22 作为金元帝国两大支柱的经济与军力越来越支持不了美国国内开支与对外扩张。这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破绽百出,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 按常理说,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应该成为更加强有力的超级大国。但事实却适得其反。在苏联垮台后的二十年里,美国的内政外交不断暴露出严重的问题和弱点。作为金元帝国两大支柱的经济与军力越来越支持不了美国国内开支与对外扩张。这个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破绽百出,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 先说军事。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光是它一年几千亿美元的浩大军费,就相当于所有其他国家军费的总和。它所掌握的核武器足以毁灭一大片世界。它的军事基地遍布全球,它的军事机器从地上、海下一直部署到遥远的外空世界。按照它过去的说法,美国可以在海外同时打两个半局部战争。2003年美国总统小布什认为,出兵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易如反掌,不久又在阿富汗另辟一个反恐战场。结果美国却深深地陷入这两场战争,年复一年地被拖累到了精疲力尽的地步,不得不在财力耗尽的情况下决定从两国撤军。 再说经济。美国财政已经坐吃山空,国债发行总额超过14万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美国GDP的9%以上。而且它还在以每分钟增加100万美元的速度往上升,再过五年将增加到20万亿美元。美国2011年度(到今年9月为止)的财政预算赤字高达1.3万亿美元,光是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总额为1.15万亿美元,就足以填补美国全年财政赤字的90%。 自从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生产增速降低,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巨额亏空,内外债务沉重,联邦政府由于一时开支不了工薪甚至被迫一度关闭。这一切说明,美国经济得了重病,美国国力进入了衰退阶段。 美国政府现在需要支付的到期债款为3070亿美元,而他们手头的进账只有1720亿。尽管白宫与国会、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最后已就增加国债上限问题暂时达成协议,但并未真正解决美国越来越沉重的债务问题。美元的国际信用程度因此而从三个A降为两个AA+的等级。爆发一场新的金融危机的阴影并未消除。如果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袭来,不仅美国将陷入企业倒闭、失业大增、国库空虚、福利削减、市场萎缩、经济萧条的困境,而且会拖累整个世界,重演全球经济危机的悲剧,中国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肯定难免受到巨大的冲击。 所谓美国衰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实力不断削弱,失去原有威势。二是无力维持现有的帝国格局,由于各种困难与矛盾而被迫实行内外收缩,从而严重削弱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美国新任国防部长帕内塔上台就感受到空前压力,因为奥巴马总统宣布未来12年之内削减4000亿美元国防开支的沉重担子落在了他的头上。 对于美国是否衰退的问题,美国存在三种不同的的意见。哈佛大学教授奈伊否认美国已经衰落。皮优民调中心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已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将来取代美国地位的趋势不可避免。而美国《市场观察报》专栏作家布雷特•阿伦兹则独排众议,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测中国的GDP到2016年将占世界总额的18%,高于美国17.7%。尽管如此,他也觉得“中国最终超越美国对我们也许是件好事”,因为美国需要一种弱者心态。“跌至世界第二位能够产生一种共同的使命感,给美国人一个团结在一起的目标”,使美国“能够重振雄风”,急起直追东山再起。 苏联著名作家爱伦堡很早提出过“20世纪从十月革命开始的”论调,结果20世纪尚未走到尽头苏联就寿终正寝。美国出版业巨子亨利•卢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扬言20世纪是“美国世纪”,然而“美国世纪”也已千疮百孔名存实亡了。 想当年,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拥有的美元外汇储备还是个负数。“天安门事件”后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克林顿要拿人权问题与贸易挂钩对中国施加压力。北京为了防止美国取消最惠国待遇而竭力设法购买加勒比海小国对美出口的纺织品配额,来增加美元外汇储备。中美经贸关系平衡与力量今昔对比反差如此之大,实在出人意料。 曾几何时,美国、加拿大与欧洲的英、法、德、意、比七个发达国家组成的G7首脑会议是如何傲视世界。加上俄国成为G8之后,北京也只能在场外袖手旁观。如今中国一下子阔步前进,胡锦涛被请进白宫,中美两个大国首脑就双边与世界问题举行举世瞩目的领袖高峰会,展现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随着中国国力的壮大发展,中美关系的格局与内涵,美国对华政策以至中国在美国眼里的地位也不断变化。从五十年代之敌变为七十年代之友,八十年代的交往与遏制并举,九十年代的“战略伙伴关系”,21世纪初的“利益攸关者”和“负责任的大国”,以至现在美中两国被公认为世界共主。 汉代董仲舒说,“天不变,道也不变”。但是,现在中美关系的“天”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美国对中国的因应之道还能不变吗? 相关文章: 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一:中美和解阻止苏联发动侵华核战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二:苏联解体结束美苏冷战对抗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四:大国盛衰的因果关系与教训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五:毛泽东外交战略改变世界格局
——《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二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陈有为 2011-09-21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对苏联没有太多的着墨,是因为苏联并非该书主题,早在二十年前它就已解体而从美苏中大三角关系的战略格局中出局了。 纵观二十世纪历史,大国力量对比与相互关系变化是促使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决定世界战争与和平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苏两家在欧洲建立各自军事集团和势力范围,形成长期冷战对抗的局面。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海军在加勒比海一度剑拔弩张,几近引发冲突,苏联最后被迫从古巴撤出导弹而使危机趋于平息。 苏联与美国相互抗争,名义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垒,实际上是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双方谁胜谁负的结局既不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大小,也不取决于意识形态的传播。尽管上世纪五十年代盛行过一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阵营、民族独立运动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三大革命潮流兴起,将会加速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但事实上东欧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只是苏军占领的结果,亚非国家取得民族独立之后仍要依靠资本主义世界,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则由于实行社会福利制度而根本就没有起来。 苏联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只是徒有虚名,它除了拥有强大军事力量与军事科技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和美国相匹敌。莫斯科第一没有钱,第二没有货。既没有资本和技术可供输出,也不能使卢布成为与美元一样流通世界的国际货币。斯大林当年提出的所谓世界分割为两个市场,即社会主义市场与资本主义市场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苏联没有可供出口的大宗产品,卢布只能在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互会中作为贸易货币交割时使用。社会主义市场在资金、技术、商品与物资方面仍然缺少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由于苏联只有重工业而没有可以行销世界的轻工产品。这就使它缺乏能够占领国际市场,赚取大量外汇和影响世界各国的有效手段,从而无法在争夺世界的斗争中与美国较量。 苏联最后解体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背叛马列主义或复辟资本主义,而是极权专制体制僵化、经济比例失衡、军备负担沉重与对外扩张过度。尽管勃列日涅夫在1967年底就宣告苏联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长期束缚社会发展,思想理论干枯贫乏,商品供应单调紧缺,个人自由限制,社会生活沉闷,整个国家缺乏革新求变的动力。再加上整个领导阶层老朽昏庸,到了八十年代越来越显露出苏联的社会制度与大国霸权已经进入穷途末路。当时有位塔斯社评论员对他的莫斯科大学同学、新华社驻苏记者唐修哲私下表示,愿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来换中国总理赵紫阳。他的心愿明显地表现出苏联干部与知识分子,以及普通人民对于自己国家暮气沉沉的现状感到郁闷、不满与极度失望。 正因如此,叶利钦在1991年宣布俄罗斯从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退出,轻而易举地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亡的悲剧。但这样的历史大震荡,竟然没有引起苏联人民的悲叹、骚动和抗议,也没有使整个世界感到震惊。好像这是一个本已无可挽回,人们早就料到它会发生,然而不值得为它唱赞歌或挽歌的事情。 由于苏联的消失,它原有版图、人口与资源几乎丧失了近一半,军事力量也相应地大大削弱,俄国不再成为美国的主要敌人。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对苏联没有太多的着墨,是因为苏联并非该书主题,早在二十年前它就已解体而从美苏中大三角关系的战略格局中出局了。美国通过在原苏联领土格鲁吉亚玩弄“颜色革命”,调遣美军进驻中亚西亚的军事基地,以及与莫斯科达成裁减战略核武器协议等举措,把俄国逼退到往昔的版图之内,限制了它的核力量,使苏联但求自保,再也不能成为挑战美国的重要力量了。 相关文章: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一:中美和解阻止苏联发动侵华核战
——《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之一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陈有为 2011-09-20 从冷战到后冷战时期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影响世界全局的最大变化就是苏联解体、中国崛起和美国走向衰退。而基辛格1971年6月访问北京会见中国领导人谋求打开中美关系僵局,可以说是引发这三大变化的一个起点和直接导因。 【编者按】 40年前,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为尼克松访华铺路,谋求打开中美僵局;40年后,基辛格出版新著《论中国》,不仅回顾当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纵横捭阖,更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尝试建构新的世界格局与中美关系。《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一文,由基辛格新著入手,不仅对基辛格提出的“太平洋共同体”等建议进行了深入剖析,更对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大国外交与世界战略格局变化作了全面论述和分析,整篇文章立论客观,分析深刻,见解独到。 作者指出,基辛格从历来大国兴衰中看到了力量对比变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因而向中国进行劝诱求援并提出建构未来中美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四点构想,希望中美合作建立“太平洋共同体”,推行“胡锦涛计划”。作者分析认为,“太平洋共同体”超越了中国能力的限度,中国要趟进这摊子深不可测的浑水,其结果只能是慕虚名而得实祸。因此,中国不应接受基辛格的建议。 在论及中国崛起时,世人多强调邓小平的重要决策和中国自身内部因素,很少涉及外部环境对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作者认为,基辛格新著对此作了重要补充,尤其强调大国关系对国家实力盛衰变化的影响。本文梳理了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中美苏大三角的力量对比与关系变化。作者指出,增强大国实力,除了有形的“硬力量”,掌握大国命运的领导人更需要具备“软力量”——谋略。毛泽东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仍为贫弱大国时,出奇制胜地实现了与苏联从结盟到分裂对抗和与美国从敌人到友好的两个180度的战略大转变,是当代大国外交中以谋略制胜的最大手笔。 作者认为,纵观全球大势,世界经济政治中心正在从西方向亚洲迅速东移,而亚洲地区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战略态势,蕴藏着未来冲突的可能性。因此,在当前的大国外交中,中国必须从目标、手段和后果三个方面慎重考虑,准确判断形势把握时机,运筹帷幄扭转局势,分化强者,保持均势,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内外条件来反敌制胜。作者强调,保持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符合双方的最大利益。两岸统一与南海领土主权问题能否通过和平协商解决,或者当前解决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是否必须通过武力解决,值得有关方面慎思。 本文作者陈有为先生曾在中国从事新闻与外交工作半个世纪,退休旅美后进入学界,作为华盛顿中国论坛社社长,继续钻研国际形势,发表大量评论推崇中国发展成就,分析国际局势。因其文章富有洞察力和新意,广受海内外舆论的重视。作者曾出版过《基辛格评传》、《风情 人情 世情》、《天安门事件后的中美外交内幕》与回忆录《无悔坦荡人生》等四本专著。 《从基辛格新著看大国外交与世界格局》全文分为《中美和解阻止苏联发动侵华核战》、《苏联解体结束美苏冷战对抗》、《力量消长导致中美关系变化》、《大国盛衰的因果关系与教训》、《毛泽东外交战略改变世界格局》、《中美共治世界的处方不现实》和《中国大谋略应对世界大变局》七个部分。因全文较长,为便于读者阅读,天大研究院网站将全文分段逐一刊出。 ————————————————————————————— 当代最负盛名的国际战略思想家、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最近发表新著《论中国》(On China),很受世人瞩目。在这本600多页的巨著中,他回忆了当年为尼克松总统访华铺路的破冰之旅,论述北京与华盛顿在美苏中大三角关系中的纵横捭阖与战略互动,并对中国崛起与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分析和预测。 作为国际外交问题的学术权威,基辛格是以研究欧洲强权政治与均势外交问题起家的。他早年以哈佛大学博士论文为基础撰写的《重建的世界》一书,对欧洲列强在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如何以割让领土牺牲小国利益来瓜分欧洲,建构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大国均势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尽管英、俄、普、奥与法国之间的利害矛盾并未完全消除,但是会议在保持大国利益均沾、防止一国独霸方面有所具体安排,从而使欧洲享有近百年的和平,直到1914年以英德矛盾为主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论中国》一书中,人们可以感觉到基辛格过去的思想脉络。那就是:在一个动荡、多边和不稳定的“多极”世界上,大国外交必须根据“实力和均势来思考”,以“均势来维持国际秩序的稳定”,因为“历史上的稳定总是和均势相联系的”。针对几十年来国际局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美苏中三个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与关系变化,基辛格主张实行大国均势政策,考虑各方利益,化解相互矛盾,以避免对抗和确保各国安全与世界和平。 古往今来,大国强权的盛衰浮沉,始终是世界局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从冷战到后冷战时期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影响世界全局的最大变化就是苏联解体、中国崛起和美国走向衰退。而基辛格1971年6月访问北京会见中国领导人谋求打开中美关系僵局,可以说是引发这三大变化的一个起点和直接导因。也许有人觉得此说言过其实,那就让我们通过事实的论证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美和解阻止苏联发动侵华核战 1969年3月发生珍宝岛武装冲突事件以后,中苏关系变得极度紧张,濒临战争边缘。由于北京在中苏论战中把苏联领导定性为国际共运叛徒,苏联演变成为社会帝国主义,再加上在珍宝岛武装冲突中使苏联遭受沉重打击,令莫斯科对中共恨之入骨,忍无可忍,必欲除之而后快。因此,就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准备对中国发动战争,要以“外科手术”摧毁中国的核武器与核设施。但要实现这一目的,苏联必须首先获得美国的背书,以免腹背受敌之虞。 在基辛格的新著里,人们看到了中苏关系“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节。1969年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克里姆林宫之命前往白宫紧急求见并与基辛格长谈。他表示,苏联准备向中国发动核战争,如果美国不便支持,也希望它对苏联的战争行动保持中立。 毛泽东当时洞察苏联阴谋,预感战争危机已经到来。他有对抗苏联的决心,但意识到唯有美国插手干预,才能遏制苏联动手。因此多次要求巴基斯坦与罗马尼亚领导人向美方传话,希望美国领导人访问中国打开中美关系僵局。他甚至在天安门上要美国记者斯诺转达这样的信息:中国欢迎尼克松来访,不管他是以总统身份或旅游者的身份来访都行。...
MU Jun 2011-09-14 If we assume that the primary purpose of Biden’s meeting with Vice President Xi Jinping is to build rapport with China’s...
XIANG Yifang 2011-09-09 Hong Kong’s 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pegged the Hong Kong dollar to the U.S. dollar, exposing local economy at significant risk...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卢健辉 2011-09-07 目前是海峡两岸的蜜月期,相对于两岸关系,港台关系目前令人似有“追落后”的感觉。但是,一旦台湾再度出现政党轮替,港台之间关系又会否随之而倒退? 中华旅行社最近更名为驻香港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台湾“行政院”陆委会主委赖幸媛亲自到香港主持挂牌仪式,将用了45年的“中华旅行社”招牌正式送入历史。从港英政府一路到特区政府,由一个“旅行社”来处理台、港经贸关系,是何等的名不正、言不顺。 两岸大局影响台港冷暖 在港英政府时代,中华旅行社也是台湾驻港最高机构的一块招牌。由于香港当时在英国辖下,台湾对香港事务因此涉及“外交”范畴,所以旅行社的总经理亦由“外交部”派员出任,例如回归前的黎昌意,就是台湾“外交部”官员。 为了因应香港1997年历史性的主权回归,主管两岸事务的台湾“陆委会”顺理成章接管对港事务,并且特别成立一个香港事务局,局长就是中华旅行社的总经理。回归后首任中华旅行社总经理,就是身怀香港事务局局长头衔的郑安国。 由此可见,台湾方面对香港的回归,在政策上确实部署了严肃而认真的因应措施,在主观上亦希望“港人治港”的特区政府亦有善意的回应。可是,面对台湾煞有介事成立的香港事务局,香港的对口单位却是一个政府编制之外的“特首顾问”叶国华。叶国华是一个商人,特首顾问可说是一个兼职。香港以一个兼职身份的非政府官员来处理对台事务,与台湾当局对回归后所憧憬的发展,实有天渊之别。 台湾热、香港冷,显然是与两岸关系的大气候有关。从回归前一年台湾的首次“总统”普选,到李登辉在任内的第三年(1999年)推出所谓的“两国论”,再到陈水扁趁着蓝营分裂在2000年胜出选举,台湾首次出现政党轮替,接着陈水扁在任内推出“一边一国论”,两岸关系一路跌至谷底。 但是,这一期间,特区政府不但没有发挥香港应有的两岸桥梁的特别角色,在冰冷的大气候中铺桥搭路,反而处处自我设限。直到马英九上台做“总统”之后,香港犹未察觉两岸关系已急速回暖的势头,“大三通”开了之后,两岸又签订了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双方官员互访络绎不绝,而香港仍旧是宁左勿右,抱残守缺。 台媒驻港机构日渐凋零 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去年8月访问台湾,本是一宗大事,因为这是有史以来香港最高阶层官员访台,但由于在此之前已有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和广东省长黄华华两“华”访台在先,香港此“华”的访问,无论在层次上或对台所带去的礼物,都缺乏吸引力,难怪台湾的媒体大多以三栏题加以报道,不过是聊备一格。 台湾的媒体亦一度对香港的回归有所憧憬。事实上,早在1991年,台湾《中国时报》就首先在香港编印和发行《中国时报周刊》,并首先提出“大中华经济圈”的概念。台湾另一大报《联合报》亦不甘人后,斥巨资在香港招兵买马发行《香港联合报》,为香港的报业注入新动力。至于其它电子媒体,例如中视、华视和台视,亦扩大编制,目的就是要观察香港的回归对台湾有何启示作用。当然,这些媒体亦一度憧憬借助香港这个地方,作为日后进入大陆市场的桥头堡。 台湾媒体的如意算盘显然打不响,其中一个原因是香港并没有发挥它的桥梁作用。没有桥梁,焉有桥头堡? 到了今天,在两岸交往比港台之间更为热络的情况下,台湾媒体宁愿砸钱在中国大陆各大城市设立办事处和记者站,也不愿意在香港设一兵一卒。上文所提到的《中国时报周刊》和《香港联合报》早已关门结业,但目前两家报业机构派驻大陆的记者所需要的成本,更甚于当年在港开办报刊。事实上,连台湾“中央社”驻港办公室,到了今天也只剩下一个人,其他曾经在香港设有记者站的媒体,例如中天和华视等,在香港基本已是空城计,可以想象香港在台湾媒体心目中的地位。 港台经贸未受显著影响 但是,港台之间的经贸交流,基本上并没有因为两岸关系过去数年的恶化而受到显著影响。 台商可说是一个另类的族群,从他们早年非法偷步到大陆设厂,到今天成为台湾政治经济一股重要力量,没有人能够否认他们的独特性。当年,他们在东莞、深圳设厂投资时毫无政策支持,反而要提心吊胆免被台湾当局逮个正着。而今天,大陆台商不但是诸如昆山、东莞及深圳等大陆地方政府特别照顾的一群,也是每次台湾选举各个阵营竞相争取的一大票源。 早在1990年,台资企业汤臣就到香港上市,创下台商之先河。从1997年到2007年十年间,台商利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海峡两岸三地所能发挥的独特市场地位,募集资金发展以大陆为主的业务和投资,到2006年年底,至少有48家台资公司到香港上市。事实上,在陈水扁执政期间,在香港上市的台资企业还包括了嘉泥和富士康等著名企业。 犹如当年到中国大陆偷偷摸摸、单打独斗的台商一样,对在香港上市或准备在港上市的台资企业而言,有没有政府政策支持或甚至有没有现在的台北驻香港经济文化办事处的配合,其实都没有多大分别。 港宜善用两岸桥梁作用 目前是海峡两岸的蜜月期,相对于两岸关系,港台关系目前令人似有“追落后”的感觉。但是,马英九正面临竞选连任的压力,选情并不乐观。一旦台湾再度出现政党轮替,港台之间关系又会否随之而倒退? 两岸关系政治敏感度高,发展变量大;相比之下,港台关系以经贸与民间往来为主,政治敏感度较低,香港仍是两岸不能直接往来情况下最方便接触的地方。因此,在目前两岸关系依旧对立的情况下,大陆政府应该加强利用香港这个独特的地方,在香港多举办两岸交流活动,多与台湾民众尤其是政治人物接触,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
YU Tianren 2011-09-05 No matter who won the ruling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he could only be entitled to one year in...
WANG Jiadi 2011-09-05 American people have been made aware that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country and it’s time for a change whe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