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30, 2011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吴祚来 2011-05-30 当代中国人,需要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与文化感情,来弥合伤痛,重建和平的两岸关系。经济贸易是一条线,而文化艺术则是另一条线,这两条线不断来回穿梭编织,两岸统一的愿景就日渐明晰起来。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是名作,但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能引起普遍关注,甚至声名显赫超过了似乎任何一卷古代书画作品,得益于2010年全国“两会”。温家宝总理在与记者见面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总理期待通过历史名画“旷世合璧”,以此寓意两岸统一的愿景。   传统经典艺术名作被赋予泛政治象征价值,《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展出,使大陆文化界有了某种使命感。浙江有关方面将其作为重大文化项目开始运作。2010年6月,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访问台湾,明确表示浙江愿意为《富春山居图》“手足”相聚走出第一步,将浙江博物馆收藏的《剩山图》先送到台湾展出。此后浙江省博物馆积极与台北故宫博物馆开展对话,于2011年1月16日签署了备忘录,同意《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台北合璧展出。   一幅画,本来没有任何政治背景与内涵,但因其特殊的身世,被分裂成两半,一半在大陆浙江省博物馆,另一半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它的泛政治象征意味因此显现了出来。总理匠心独运,通过艺术作品,引申出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情怀,也许政治一时无法完成统一,但文化与经济却总是可以先行一步,完成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或开始一体化进程。   “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总理这句话,充满历史悲情,人们会想起六七十年前的那场内战,想起因内战而导致的无数同胞骨肉分离。传统中国伦理社会,最重视家庭团圆,而国共内战造成的分裂,使无数家庭经历近半个世纪的生离死别,它给家国造成的创伤,无法用任何文字来描述。当代中国人,需要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与文化感情,来弥合伤痛,重建和平的两岸关系。经济贸易是一条线,而文化艺术则是另一条线,这两条线不断来回穿梭编织,两岸统一的愿景就日渐明晰起来。   我们总是能听到“政治互信”或政治共识这样的名词,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达成文化互信与文化共识,经济互信与经济共识。其中,文化互信与共识,是历千百年历史而形成的;政治互信与共识,却受制于现实的状态,不仅受制于不同的政治形态现实,还会受影响于世界政治经济生态。   大陆近年来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可以说用心良苦。两岸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互动前所未有。这一切所要达到的,无非互信二字。通过经济与文化的互惠交流,通过量变,以期收获政治互信与达成更高层次上的政治共识。   这次《富春山居图》的一部分《剩山图》主动赴台故宫展览,进展并不是媒体所报道的那样简单、顺利。由于历史原因,两岸文物法规有许多不能对接,台湾方面即有人担心,台湾赴大陆参展文物会不会遭扣押。除此之外,在台湾政治语境下,即使是传统文化的交流,亦难免会被“政治化”。   藏于浙江的《富春山居图》,约占总画幅的十分之一,因其图主体部分为山峦,故名之曰《剩山图》,而藏于台北故宫的《富春山居图》,占总画幅的十分之七八,名为《无用师卷》(因为此画是为赠送给无用禅师而绘),中间烧毁的部分,约十之一二。画幅中的山水篇幅与两岸拥有的自然山水,恰成反比。现在大陆主动让《富春山居图》合璧,《剩山图》渡海赴台,但台湾的《无用师卷》却因为种种因素,难以到大陆展览成行。政治与文化的交相成趣,也许只有两岸的中国人,才能品出个中滋味,个中奥妙。   但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通过文化交流与文化共识,最终达到政治共识与互信,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而其影响却极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