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 Ben 2011-04-05 Full collaboration between allied air forces and “rebel forces” (quoted from Los Angeles Times) to overthrow the regime of an UN...
Day: April 5, 2011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郭正 2011-04-05 欧盟的共同外交要在国际外交中立足,首先面对的挑战就是能否超越其成员国的外交政策以实现其“超国家”的功能,美国主动向北约移交指挥权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欧盟这一需求。 3月24日,利比亚的内战硝烟弥漫之中,北约全面接管了多国部队联合军事行动的指挥权。观察家们对于美国此次移交指挥权有着诸多分析,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此次空袭利比亚,恰恰给予里斯本条约后的欧盟一次作为新型的外交主体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亮相的机遇。 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性质的《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CFSP) 结束了以“跨政府”形式而存在的历史,正式开始发挥“超国家”的外交功能。虽然其决议仍需欧盟理事会“全体一致”的表决,与一个真正的“超国家”外交平台尚有距离,但这是使欧盟成为国际政治力量的重要环节。各成员国对于自身与欧盟的关系还需要通过更多实践以检验得失,而此次多国对利比亚的空袭无疑是里斯本条约之后的欧盟所面对的第一次考验;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事实上的外交部长)凯瑟琳·阿什顿女士强调:虽然“不同的成员国对军事行动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其它方面意见是一致的”1。此语很好的反应出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目前的外交方式:欧盟各成员国对国际事务可以采取一致态度或联合行动两种手段。 因为缺乏条约基础,因此针对利比亚的联合军事行动不可能由欧盟执行;体现欧盟军事能力的共同外交与安全体系下的“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 (Commo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 CSDP) 还处于融合初期;同时还受到北约的制约。即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针对当时未来的欧盟与北约关系提出过“三D原则”:1,(欧盟)不重复北约实际已完成的工作;2,(欧盟)不降低北约和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3,不歧视非欧盟的北约成员国(1,no duplic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