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loser Look at the Housing Market of the United States WANG Jiadi 2011-03-31 In spite of different systems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Month: March 2011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王家棣 2011-03-31 中国政府应把稳定物价尤其是稳定食品物价作为大事来管,应把健全社会食品保障体系作为大事来抓。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一个基本条件。这个世界上既然有石油武器、金融武器、核武器,就会有粮食武器。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对此也应有鲜明的认识与充分的准备。 2011年的春天来到了,世界却仍深陷在金融危机的寒冷之中。大洋彼岸的美国债台高筑,联邦政府的负债率并不比希腊、爱尔兰低多少。位于曼哈顿第六大道上的“国家债务钟”纪录着美国负债总额,并换算出每个美国家庭所负担的债务量。债务钟上的数字一直在变化,如今它已经超过了14万亿美元。而经历了30多年全球罕见的超高速经济增长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更见证了东方巨龙的飞跃。 无论是艰困还是顺利,世界的金融大潮总是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版图。中美两国政府在克服时艰时所采取的具体对策可以不同,但关注民生则是所有政府施政纲领重心所在。“民以食为天”,古今中外道理是一样的。无论是衰退还是繁荣,在金融危机之下,普通老百姓会更看紧自己的钱袋,更关心柴米油盐。不管统计数字多么令人眼花缭乱,人们都会更关注牵系着千家万户一日三餐的食品现实。 “食品券”解决穷人吃饭问题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估计有450万美国人在官方认可的贫困线(四口之家年收入少于21,756美元)以下挨饿1 。但是,美国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贫困家庭的食品之需,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美国为快速刺激经济所投入的资金中,每花9美元,其中5美元就用于贫困家庭的食品消费。 40多年来,美国的“食品券计划”——现在已正式命名为“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SNAP),让食品摆上数以万计美国穷人的餐桌,成为联邦政府援助低收入家庭和个人购买健康所需食物的重要政策工具。根据CNNMoney.com 报道,美国2010年领取“食品券”的人口比2009年增加了16%,达到4300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7个美国人中就有1人领取“食品券”。在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冈州,这个比例达到约五分之一,华盛顿特区则是全美最高的,有21.5%的人口以此为生。2 美国人持着“食品券”就可到超市去买食品,它等价于货币。领“食品券”的,不必是美国公民,只要有绿卡、在美国生活满5年并已接受过其他的补助即可。对孩童来说,不管国籍,都有资格领取。 在波士顿中国城附近,笔者见到政府设立的一家专供穷人吃饭的“饭馆”,到吃饭时间就有人排着队等候免费餐。这也许会让懒汉们钻空子。但是,这样的救助对于稳定社会,在政治上是可取的,在成本上是划算的,在人道上是应该的。 当然,在美国两党政治中,有关保持或减少“食品券”拨款的斗争在两院从来没有消停过。众议院共和党的预算提案是要把“食品券”削减到2007年的水平。共和党研究委员会提出,作为“福利改革”立法的一部分,要把四口之家每月294美元的食品券减去59美元。该研究委员会获得三分之二的众议院多数支持,是保守派的大本营,由大部分的“赤字削减狂躁症”和极端分子操纵。共和党人估计,通过削减社会福利方案的方方面面,在十年里可以节省1.4万亿美元,但仍能帮助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家庭。即使在2010年民主党人控制众议院时期,为了保持“食品券”的拨款,也试图与其他势力集团进行政治交易。目前,这种恶性政治更为严重,当局甚至推出一个粗暴的规定,即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名罢工者,将会被拒发放“食品券”。 美国视粮食为战略武器 笔者从1986年到美国,发觉这些年来美国的食品价格基本上没多大变动。美国中小学都向学生提供早饭和午饭,两顿饭都按照孩子的营养所需配置,仅收1美元。即使在中国国内,1美元也不算什么钱。但是,在美国许多咖啡馆,1美元已能喝到很好的咖啡。麦当劳套餐的价格仅几美元,汉堡包和薯条的份量还比中国多,而且饮料是随便喝的。到一般中餐馆点鱼、虾、肉等四个菜的四人午餐,也仅40美元左右。一个三口之家,如果不上餐馆,一个月购买食品的开销平均大约在300美元左右。相比于美国,目前中国的食品物价还是相当高的。中国一个三口之家,如果不上餐馆,参照美国家庭的伙食水平来生活,一个月花3000元人民币可能都还不够。 美国人能够吃到最便宜、最丰富、最安全的食品。究其原因,既与美国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农业科技和严格的食品监督分不开,更重要的是美国朝野对食品问题的重视。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总统威尔逊(Wilson)就意识到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粮食在战时可以成为武器。他于1917年指定专人负责独立的美国食品管理局,确保民众和同盟国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减少海外供应,不让敌国获得美国的粮食。“粮食将赢得战争”是当时的口号。在口号后面还有许多配套政策,比如对农场主保证价格公平,鼓励民众改变饮食习惯等3。 笔者认为,美国有很深的国家意识把粮食当作战略武器。既然是战略武器,那么就会相当重视,就会该出手时就出手。联系到中国的食用油上下游产业已被美国悄悄控制(可能不仅食用油一项),许多生物资源也已被美国制药公司垄断,转基因的美国种子正在吞噬和剿灭中国的传统优秀物种……再联系到中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全球气候又不正常,灾害频发,吃饭问题在中国是最大的问题。谁也养不了巨大的中国人口,吃饭问题还得靠中国自己解决。如果粮食的主动权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将引起严重的后果。 美国也曾发生罐头或肉类被召回的事件,但为数不多,且赔偿极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直属美国健康及人类服务部管辖的联邦政府机构。顾名思义,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美国国内生产及进口的食品、膳食补充剂、药品、疫苗、生物医药制剂、血液制剂、医学设备、放射性设备、兽药和化妆品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也负责执行公共健康法案(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天大研究院研究员 陈少波 2011-03-31 管治当局需要未雨绸缪,及早着手应对可能出现的“反核”社运。应对当有新思维,既要加强港府内部的协调、联动,又要加强与北京、广东的沟通与互动,并在整体框架下思考社运的特点,谋划对策,争取掌握议题的主动权,引导社会理性讨论,避免“反核”发酵、政治化。 3月11日,日本东北遭遇地震、海啸和核事故的“复合式超级灾难”,举世震惊。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露事故,为继美国三里岛、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之后的第三起核灾。灾难当前,足为殷鉴。各国政府开始着手检讨核能发展方向,评估自身核安全,中国暂停审批新的核电项目,德国宣布关闭老旧核能反应堆。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民间“反核”、“停核”之声再起。 这是全球化时代的核危机,亦是核危机的全球化。际此信息时代,拜媒体24小时不间断跟踪报道与互联网快捷传播之赐,全球民众得以第一次通过电视画面直击核危机,第一时间同步“围观”核危机,而对核辐射的惊惧,势必比以往产生更大的心理震撼力。过去的“反核”浪潮多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此次在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等地也出现了“反核”示威。“反核”也并非单纯的环保运动、社会运动,台湾3月20日的“反核”游行实际上被绿营所绑架,成为蓝绿之间攻防的政治议题,近期内会继续发酵。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福岛“核危机”发生后,香港民众同样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从“抢购日本奶粉潮”到“抢盐闹剧”,惊魂连连,民众信心之脆弱可见一斑。所幸闹剧迅即平息,社会秩序整体波澜不兴。检讨港府此次应对日本“复合式灾难”的表现,可以说反应迅速,措施得力,部门协调有度,信息发布畅顺,其中每天下午四点半的港府新闻发布会尤其可圈可点。相信在随后的民调中,港府的支持度会从“预算案风波”的低谷中有所回升。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反核”在港尚未形成气候,仅仅有零星的抗议,3月20日的烛光晚会只有500名左右市民参加。但是,“反核”之风已在孕育。从公开的报道可见,绿色和平组织承认正在部署全球“反核”,而其香港支部更计划“吸纳更多的社运青年加入反核行列”(香港《明报》3月20日)。3月29日,在绿色和平组织的发起下,一个名为“大亚湾民间监察会”的组织宣告成立。香港不少媒体的关注焦点逐渐从报道福岛核危机,转向聚焦香港核安全,从核危机应变计划到核废料的处理等等,审视各个环节,一一加以剖析。部分时事评论员已开始在报端呼吁市民“反核”(王岸然《港人要站出来反核》,香港《信报》3月23日;黎广德《与核同眠要多安全才够安全?》,香港《明报》3月24日),部分政党不断举办小型的“反核”活动。 风起于青萍之末。虽然“反核”之风在港未成气候,但是在当今时局下,未来很有可能不断政治化,发酵为一场影响巨大的社会运动。 首先,“反核”在港不乏民意基础。从历史来看,距离香港仅50公里的大亚湾核电站(“大核”)兴建之时,曾遭遇百万港人签名反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全球核电产业迅猛发展,反核浪潮相对沉寂。但是,“大核”一旦出现任何小型故障,香港媒体例必重点报道,指责港府监管不力之声不绝。从社会组织来看,NGO组织在港一直表现活跃,世界性环保组织大都在香港设有分支机构,绿色和平组织的香港支部更是“反核”之中坚力量。从现实来看,一方面香港为核电所环绕,临近香港的广东核电项目包括已建成的“大核”、岭澳核电站与在建的陆丰、台山和阳江核电站;另一方面,香港的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倚重核电,按港府环境局去年提出的规划,核电占香港电力供应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3%,到2020年增至50%。环保团体当时即对此表示反对。在福岛核危机的阴影下,民众必然更为忧心核安全,社会“反核”声浪势必更加强烈。 其次,香港当今政局不容乐观。从2008年5月扩大“问责制”引发政治风波以来,港府的民意支持度一直低迷,长期陷于管治困境。施政一旦出现瑕疵,反建制势力即抓住议题,迅速集结,对港府形成政治压力,酿就政治风波。今年2月,财政预算案公布后在香港社会引发轩然大波,政府民望再遭重挫。从今年年底开始,香港未来将接连面对五场选举,任何议题都有可能被政治化,被发酵、放大。 第三,社会运动在港方兴未艾。2003年的“保护维港”运动,可以说是个香港社会运动的一次转折性事件。自此以后,举凡涉及古迹保育、旧区重建、环境保护的议题,一再发酵为社会运动,当中不乏激进的社运人士与代表建制的警方发生肢体冲撞。从天星钟楼、皇后码头到高铁、菜园村,一次次的抗议事件,能量不断积累,香港社运实现了“范式转移”。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张炳良曾将之概括为“新冒起的‘身份政治’”。他指出,“文物环境保育意识的抬头,从深层次观察,乃根本性社会转变的冰山一角而已。转变源自香港由殖民地变为高度自治的特区,以及与此同时出现的九七前后的世代交替”。“体现本土认同及本土意识的往往是环绕发展及保育议题的事件,但是深层的条件却不止于保育事件,而是在脱殖走向自主过程中寻求身份定义的根本动力,而此动力也反映于对普选政治的追求”(张炳良《香港的“身份”迷思》,《本土论述2008》P81-82)。 在福岛“核危机”的阴影之下,港人必然更加关注自身的家园安全,“反核”更易引起共鸣,同时又契合香港知识阶层、中产阶层对只顾经济发展的“中环价值”之批判,加上部分港人对内地的有众多疑虑、不信任,有可能发酵成为新一轮的本土社会运动。 管治当局需要未雨绸缪,及早着手应对可能出现的“反核”社运。应对当有新思维,切忌孤立地就核论核,片面地就安全谈安全,而应该既要加强港府内部的协调、联动,又要加强与北京、广东的沟通与互动,并在整体框架下思考社运的特点,谋划对策,争取掌握议题的主动权,引导社会理性讨论,避免“反核”发酵、政治化。 第一,把握主流民意,占据道德高地。所有政府都必须以民为重,关心民众安危,唯此方能获得民意支持。民众忧虑核安全,希望核电机构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希望港府加强对邻近地区核电设施的安全监管,要求涉核事务提升透明度,而并非完全一味反对发展核电,这是当前民意的大方向。当此之际,如果仅由个别专家从科学角度解释核电安全,或者某个政策局长强调“大核”运作无碍等等,或会显得言不及意,与民意较疏离。而于适当时机,由港府高层主动宣示港府对本港核安全之关切,回应主流民意一致,效果或会更佳。 第二,加强政策研究,注重部门统筹。不能由单一的政策局孤立地、被动地回应媒体、议员、压力团体的质疑,而应该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回应社会质疑的层级。保安局、环境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新闻处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定期沟通,加强政策研究,包括核电发展规划、核危机应变计划、两地沟通机制、全民教育等等,不仅要快速回应媒体查询,更要及时主动发布措施。 第三,加强两地互动,强化沟通机制。核电设施均在香港以外的广东,又涉及央企,香港必须加强与内地的沟通。内地有关部门须从支持特区管治角度来理解港府的诉求与关切,在进一步加强自身管理的同时提升透明度,特别是加强与香港各界的互动,包括政府、议员、媒体、环保组织等等。可以说,内地核电机构的严格管理和透明开放,是对港府管治最大的支持。“大核”已在近日接待香港传媒的参观采访,快速回应了香港舆论,有助消除某些疑虑。长远而言,有关部门应考虑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人选不仅要深谙核能专业知识,更要对现代公众传播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特别要对可能引起公众关切的问题反应敏锐,第一时间站出来消除公众疑虑。另外,目前两地涉核的联络机制是否需要提高层级,也需要慎思。 第四,主动接触环团,影响意见领袖。港府要保持与环保团体的密切接触、沟通,即使是反对者的诉求,也要以开放的姿态认真予以倾听,同时要加强与社会意见领袖的互动,吸纳他们合理建言,争取他们的支持,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来引导社会理性讨论核安全。善用学术平台、咨询平台、媒体平台,展开多方的对话,既教育民众,又化解环保团体和政治团体的压力。另外,香港的社运参与者多为年轻人,他们擅长使用Facebook等网络社交媒体来联络、发动,号召力巨大。因此,对于网络上的民意动向,港府也应保持高度关注。
天大研究院 公共政策与社会问题课题组 2011-03-31 天大研究院公共政策与社会问题课题组认真研究胡主席此次“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讲话,并对过去几年部分由网络而引发的事件做了一个梳理,询问多位专家学者与网络意见领袖有关虚拟网络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就中国如何科学化管理虚拟的网络社会,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题为“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讲话,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八点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胡锦涛执政以来,强调“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在城乡统筹、收入分配、减免农民赋税、土地新政、教育与住房改革方面都做了大手笔的改革,成功疏导了由于经济发展过快造成的贫富差距引起的民怨,形成今日相对和谐与稳定的环境。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网络这种新兴媒体与平台的出现,虚拟社会业已成形,网络本身也成为一种社会力量,并给现实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引导网络舆论,疏导民怨,维护和谐与稳定,对党和政府都是一门新的学问,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的科学。胡主席强调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天大研究院公共政策与社会问题课题组认真研究胡主席此次重要讲话,并对过去几年部分由网络而引发的事件做了一个梳理,询问多位专家学者与网络意见领袖有关虚拟网络管理的意见与建议,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就中国如何科学化管理虚拟的网络社会,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与政府智库有所助益。 管理网络切忌一叶障目 对于网络管理,内地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两种态度。 一种认为,在今天被互联网、微博、群发短信装备起来的中国,发表批评性言论,串联一些对社会不满的情绪很容易,也很能够靠“哗众取宠”获得名声。通过某个激进的举动吸引一些眼球,博得某个圈子里的喝彩,也不难,而且不需要成本。《环球时报》2月21日发表的评论文章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知识分子标榜的以“批评”为己任的观点是片面的,有时还会成为一些人不负责任的托辞。近年来中国总是有少数人热衷于带头挑战社会秩序,以不配合国家稳定为荣,这种行为与中华民族21世纪的大目标背道而驰。该报评论主张,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有话语权的人,以及拥有或掌握着各种社会资源的人,就应该旗帜鲜明地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对于当前有少数人张扬分歧,用制造不和谐哗众取宠,彰显自己的存在,就应该加以制止。 持类似观点的人并不少。应该说,他们看到的现象确实存在,少数网民“为了批评而批评”也很明显,凡是政府主张的,他们就反对。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网民则是从爱护国家、为政府提建议的角度出发,从自己切身感受以及个人与公共利益出发,发出声音,表达意见。互联网也因此成为政府了解民意、改进工作作风与制定公共政策的平台。如果像这篇具有代表性的评论所说,以批评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都自律,应该都去同大多数的平面媒体一样断绝与读者的互动,或者只歌颂正面,回避甚至掩盖不足,那样的社会恐怕也不可能是健康的。而且,当今政府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如果中央决策人士也持这种观点,完全可以在强大民意的支持下,勒令那些“挑刺”的知识分子闭嘴,回到万马齐喑的年代。好在我们近年并没有看到这种情形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从胡锦涛、温家宝、汪洋到下面的市长、局长与处长,纷纷“触网”,与网民交流,倾听民意,倾听不同意见。为什么在中国政府有能力杜绝互联网上的不同声音时,党中央却没有这样做?这值得持上面观点的人士认真思考。胡锦涛主席号召大家去寻求与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科学化管理。胡主席强调的是“科学化”管理方法,粗暴的不让人发声的做法绝对和“科学化”不沾边。 与上面的评论持相反意见的是少数悲观主义者,他们看到这些年网络发展如此之快,观察到现实社会中那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适应网络,就认为天要塌下来,不知道怎么办了。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网络舆论已经失控,党与政府正在失去网络上的话语权,鉴于日益增长的庞大的网民数量,引导虚拟社会的舆论也失去了效用。虽然看法和上面一派不同,但他们所提出的解决之道却类似,那就是删贴、关网站,在必要的时候,关闭互联网。 持这种观点的人显然犯了一叶遮目的毛病。就我们的观察,如果从某个局部地区或者某个具体事件发酵期间看,混乱与缺乏管理的情况确实存在,然而,不宜夸大这种“混乱”与“无序”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总体来讲,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还是有效的,对舆情的引导也是有效的。 党内的有识之士甚至认为,互联网的出现成功解决了官员不受限制的困境,群众有了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甚至一个出气筒,化解了矛盾,缓解了某些官民对立情绪,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真正的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一位中央党校的老教授对课题组研究人员表示,他自己从1995年开始探寻、研究如何更有效地监督官员,限制官员们不受限制的绝对权力,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办法。等到某一天,有官员突然怀念“没有互联网的好时光”的时候,这位老教授才开始转向研究互联网,他高兴地说,他一直以来找不到解决办法的难关——官员不受限制、不被监督的绝对权力——终于有了办法:互联网对官员与权力的监督成为“几千年未有之现象”。 区别对待三类网民群体 相对来说,当今网络上比较难以管理的是各类新闻评论后的跟贴、论坛发言、微博与博客。在这些不可能完全控制的平台上,有这么几类网民比较活跃: 第一种是少数网民使用粗俗、下流、反动的语言污蔑他人,攻击政府与公职人员,散布不负责任的流言,这类人数有限,但能量不低,有些经常换马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精力充沛,充斥网络。从动机上分类,这类网民又可分为怀有某种目的和纯属发泄两种。有目的一类包括接受了任务的公关公司、徇私报复他人者,以及在政治上别有用心的个人与组织。 第二种是目前活跃于微博、博客、评论与论坛的网络“知道分子”、意见领袖、网络化的专家学者与网络写手。这类网民目前成为网络上非主流中的主流,对主流媒体拥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往往能够在网络上制造话题、“引导舆论”。 第三种则是以引起公共关注的社会事件为主的“网络上访”。由于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加上“上访不如上网”这种微博语录的广泛传播,通过各种途径在网络上制造舆论,以引起社会关注,达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现象逐年增多。据统计,过去三年发生的较大的网络事件,有37%属于这类。当然,这类事件背后的推手往往还是前两类人士,有些还得到主流媒体(指门户网站与新闻网站)的支持。 网络现象复杂多样,而且日新月异,不断演变发展,上面三种虽然是挂一漏万,但却具有代表性。如何对待以上三类网民(与事件),反应了我们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是否具有科学性。就我们的观察,目前网络主管部门主要使用删贴、封IP、关闭网站(近年较少使用)的消极办法,以及使用网评员进行舆论引导的积极办法。 我们认为,随着网民队伍的不停扩大,上面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显然不够。综合了活跃在凤凰与腾讯博客上的几位著名网络写手(意见领袖)对此事的看法后,我们认为这种以“封”与“引”为主的做法已经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中国有超过4.5亿的网民,网站成千上万,如果每个网站都需要政府网络管理人员24小时监控,显然不太实际。今日各地政府网络管理部门人手严重不足,刚刚招满了名额,又需要报批新的编制。在一些敏感时期,各大网站的新闻跟贴都不得不关闭,但依然有些博客网站的留言出现大量的不负责任的跟贴,这让政府网络管理部门以及网站的管理人员应接不暇,疲于奔命。 按照这一情况发展下去,前景不容乐观。受访问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意见领袖设身处地,站在政府管理者的立场,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他们认为,应该对不同的网民侧重不同的管理办法,采取多头并进的科学管理方式: 第一,“以法治网”。著名意见领袖刘先生说,现实社会里每一个人每天都有伤人、传播流言、污蔑他人甚至“杀人”的机会,但为什么他们不去做?很大程度是因为有官司与法律制裁等着他们。可是,“有些人为什么就敢在网络上胡作非为?因为没有相关法律。”他说,“如果有了明确的法律,规范了网民的行为规则,你不用每天去盯住一些人如何煽动颠覆、污蔑他人、造谣生事,那些人也会少起来的,因为担心法律的制裁。”他建议立法对付反党反社会主义、散布黄色下流、污蔑陷害他人的不负责任与别有用心的网民。只有使用精准的法律并严格执行,才能对少数蓄意捣乱与破坏的网民有威慑作用。否则,一次网络恣意恶行不受到惩罚,就会鼓励更多的非法言行。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很少强调依法治网,没有让法律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在“以法治网”的同时,一定要分清言论自由与利用言论犯罪的界限,要对在网络上践行言论自由、理性言说的网民加以区分与保护,与这些网民及时沟通。目前存在的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地方的网络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粗暴,对上面两类人不加区别,一律采用删贴、封网、封IP的办法,结果是对犯罪分子过于宽松,而对负责任的网络公民又过于苛刻。...
天大研究院 2011-03-29 2005年6月11日,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高级顾问施芝鸿(现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与天大研究院董事长方文权前往韩国出席第三届济州岛和平论坛国际研讨会,和来自各国的前政要以及著名智库学者交流、研讨。 会议现场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汤本 2011-03-29 这种联军空军与“叛乱军队”(《洛杉矶时报》语)全力合作,推翻一个联合国成员国政府,将成为西方列强在未来国际争端的一个新的战争模式。 这场多国联军配合反对派地面部队对利比亚狂轰乱炸、向卡扎非政府军的全面进攻,正在向全世界揭示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国际政治本质:实力第一,利益第一。 西方列强乱中取胜 英法联军作为急先锋,肆意践踏全人类的智商,以掩耳盗铃的方式,赤裸裸地把人权保护变成了武力侵略。他们用道义掩饰利益,公然把利比亚战机的“禁飞区”变成利比亚地面军队的“禁行区”,再变成“联军全面攻击区”。 从整个运作过程中可以清晰看出,西方列强(《华盛顿邮报》语)如何为达到自身目的而设计和推行一套从人权战略到强权战略的新战争模式。 人权战略: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以保护利比亚平民为由,保护反对派武装力量。 资助战略:在抗议发生的同时,大量资金和武器进入班加西,强化和资助反对派。与对埃及的“稳中取胜”战略相反,在利比亚采取“乱中取胜”的战略,将和平抗议转化成激烈的内战,这是拉一派打一派的资助战略。 游说战略及强权战略:游说(胁迫)阿拉伯联盟站在西方列强一边,鼓动他们参战,虽然受到土耳其等国的反弹,但是阿联酋和达卡已经出动15架战机,造成阿拉伯人打阿拉伯人的战略。同时,谁参战,谁就有好处。战争还在进行,达卡立即从反对派“政府”获得廉价石油。 所谓“禁飞区决议案”,直接变成了一场公然夺取石油利益,铲灭西方列强敌人卡扎菲的强权侵略战争。 故意忽视停火机制 这种联军空军与“叛乱军队”(《洛杉矶时报》语)全力合作,推翻一个联合国成员国政府,将成为西方列强在未来国际争端的一个新的战争模式。 在西方列强此次的战略设计和设想中,出现一个故意的忽视:即不考虑作可避免更多平民伤亡的停火、监督机制。现代西方国家任何一个研究专家都会运用“模拟推测系统”(Scenario System)研判出来各种结局。专家通常趋吉避凶,应该绝对避免可能死人最多的结局。但是,事实上,联军的作战方案中,没有一项真正是为利比亚人民着想的。联军扩大战争之后,600万人口的利比亚人民,平民死伤日增,难民增加到60万。利比亚外交部一直强烈要求双方停火,联合国为何不说话?因为联合国已经成了强权的橡皮图章。 现在看来,受到阿拉伯联盟强力支持禁飞区决议的影响,金砖四国尤其是拥有否决权的俄罗斯和中国,也存在失误:没有在联合国橡皮图章的功能上,加上对这一场恶性战争的刹车器,没有在决议案中要求设置一个停火并由中立国家实行监督检查的缓冲期,使得这场“授权”的侵略战争突然爆发而不可收拾。 炸毁利比亚,强权敲碎主权。受苦受难的则是利比亚人民。
A Closer Look at the Housing Market of the United States Wang Jiadi 2011-03-28 In spite of different systems and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纪硕鸣 2011-03-28 如果民进党初选后的格局是“苏蔡”或“蔡苏”配,这对马英九执政连任都是严峻挑战,国民党会面对一场选举的硬仗。 台湾要到明年3月才选“总统”,但选举的硝烟已十分浓烈。民进党初选开始起跑,蔡英文、苏贞昌两位候选人上场对擂,谁胜出还是未知数。苏贞昌接受媒体访问称,无论结果如何,苏蔡都可以合作,但合作不一定是“搭配”。苏贞昌既没承认可以“配”,也没把“配”的门关死。综观台湾政局,依民进党“苏蔡”的各自影响力,他们的搭配才是实力,才能挑战马英九,才是台湾明年大选的重头戏。 台湾的媒体在苏贞昌、蔡英文对决正式开战后掀起民调热潮,探测苏贞昌、蔡英文对决马英九现阶段的支持率谁较高。结果大多显示,“苏蔡”对马英九都还差那么一点点。 《中国时报》针对900多人的最新电话调查显示,当马英九与苏贞昌对决时,两人的支持度分别是马38%,苏32%;马英九对决蔡英文,则分别是36%和30%。两组的差距同样是6个百分点。TVBS最新的民调则显示,苏贞昌对决马英九,支持度是36%比37%,非常接近;蔡英文对比马英九,支持度变为34%比41%,差距明显拉开,差幅7个百分点,和《中国时报》民调显示的差幅相若。台湾《苹果日报》504份电话调查则呈现最大的差异,马英九在这个民调中都败给苏贞昌、蔡英文,并且差幅分别是21.83个百分点和15.07个百分点。 除了《苹果日报》民调差距较突出,现阶段的民调都显示马英九和未来可能的对手所得到的支持度,差幅在十个百分点以内。如果按现在的民调,马英九在未来执政中也未有较大失误,“苏蔡”中任何一人单挑马英九,要把马英九拿下还有一定难度。 苏贞昌、蔡英文均属民进党内有能力且相对理性的领袖人物,两人实力旗鼓相当。苏贞昌在政治任期内有口碑,担任台北县长以4年政绩广受好评而连任,在“行政院长”任期也并没有受到很大的诟病;蔡英文则在民进党危难时期挑起党主席的担子,带领绿营走出陈水扁的阴影。在国民党执政后的几次“立法委员”补选,蔡英文都率领绿营压倒性地击败国民党。要不是射向连胜文的那几颗子弹,“五都选举”的结果也许会改写,今天的民进党面对下一轮的选战也会显得更为轻松一些。 蔡英文较早宣布参选,还获得李登辉等“独派”天王、大老们的摸顶支持,加上400多位学者出面力挺,声势凌厉。据传,苏贞昌到最后一刻才公开宣布参选,一方面正遇日本强震,担心影响曝光率,更重要的是,苏还希望以协调取代初选,却遭到志在必得的蔡英文拒绝。尽管协调被拒,苏贞昌仍信心满满,在报名参选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还表示,“苏蔡”可以合作,但合作并不一定就是搭配。 反观蓝营。《远见》杂志的民调显示民众对马英九执政的整体表现评价方面,负面评价上升,正面评价下降──与上月相比,满意度下降3个百分点,不满意度上升0.7个百分点;信任度部分,和上月相比,信任比率下降3个百分点,不信任的比率上升3.1个百分点。各方民调都给马英九政府提出了警讯。国民党明年大选追逐的就是马英九连任。争取连任主要靠领袖的个人政绩和魅力,另一位陪跑者是谁并不重要。 苏蔡搭配是强手联合,加起来有可能大于“二”。虽然初选前苏蔡对搭配不便公开坦言,但政客历来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民进党初选后的格局是“苏蔡”或“蔡苏”配,这对马英九执政连任都是严峻挑战,国民党会面对一场选举的硬仗。
Tang Ben 2011-03-23 As the western coalition forces are determined to be explicit about their stance towards Libya through indiscriminate missile firing and bombing,...
天大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王家棣 2011-03-23 尽管中美体制不同,国情也不同,对照经济萧条中的美国与经济起飞中的中国在住房方面的民生保障,仍有不少经验可借签,许多误区可辩识。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说:“中国卖给我们有毒的灰板、含铅的玩具和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我们则卖给他们有毒的‘两房’债券”。一点不错,正是这些毒债券在华尔街的空头杠杆作用下,孕育了世人闻之色变的金融海啸。时针指向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终于自食其果,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向法庭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这一事件在全球掀起了金融海啸,至今余波未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开始了,美国经济经历了自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衰退,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在内的国家纷纷出台有针对性的救市措施。 美国就业市场就此至少丢失了900万份工作,许多州的失业率达到了10%。作为美国第一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在这场风暴里更是首当其冲:空房率升高,租金下降,新房开工率低,建材需求疲软,房价暴跌,还贷遥遥无期,持有或担保美国多达11万亿美元房贷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的股票被勒令退市。美国政府拥有“两房”80%的股份,危机以来又注入资金1450亿美元,但不管投入多少资金,都覆水难收。 这场突然而至、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震动了美国朝野,震动了世界。海啸一旦形成,就势不可挡,它几乎在一瞬间就溃决了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千里长堤,逆之者固然灰飞烟灭,顺之者亦难以幸存。仓促之间,美国两党、两院的政经精英经过协商,政府动用了两个激励方案:TARP(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和 A Host of Lending Program。主要由政府拨出巨款贷给身陷困境的银行与大公司,支持他们走出危局。尽管法拍房很多,但美国得天独厚的美元地位、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对这场金融海啸还是起到了相当于防波堤的作用。由于食品便宜和社会保障系统健全,所以居住问题对美国家庭影响不太大,看不到那些破产家庭饥寒交迫地流落街头。他们或者从拥有房子到租房子,或者从租不起房子到住进政府提供的廉租房,生活只是从奢侈型转到节约型,或者从节约型转到困顿型而已。 尽管中美体制不同,国情也不同,对照经济萧条中的美国与经济起飞中的中国在住房方面的民生保障,仍有不少经验可借签,许多误区可辩识。 住房问题未因金融危机而恶化 现在的情况很有意思。一个寅吃卯粮的美国把那些“两房”毒债券推给了世界各国,通过美元贬值,输出通胀,极大地转嫁了其金融危机,而其完善的福利制度则相当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奥巴马政府的低利息政策使950万房主通过重新贷款而节约了181亿美元的借款。50个州的司法官员通过调查过去法拍房方面的不公正,使原屋主们省下了200亿美元的本金。全美73.9%的一手和二手住房以能承受的价格售予那些收入在64400美元/年的中产阶级家庭。虽然房产开发商预测,到2015年出售的住房平均面积将为2152平方英尺,比2010年小10%,但60%的开发商将推出更绿色更高科技的房子。根据统计来看,最近的贷款购房申请同比上升了17.2%。可以认为,次贷危机正在逐渐好转之中,这当然还取决于就业的增加,尽管速度较慢。 在北卡州(美国东海岸中等发达的州),一栋2500平方英尺(约250平方米)全新装修的独立花园新房,目前售价25万美元左右(约等于167万人民币,按市价1美元兑换6.7元人民币)。一名美国大学生的年薪以平均5万美元计算,5年的工资总和就可以完全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住处且拥有永久产权。所以说,住房在美国虽是一笔大开销,但美国有工作的人都不难做到。目前,30年固定房贷利率是4.85%,15年固定房贷利率是4.20%,也都不算高。虽然美国各个州生活水平不同,工资水平有高低,但平均说来美国年收入20万至30万的家庭住60万至80万的房子,10万至20万的家庭住40万至60万的房子,5万至10万的家庭住20万至40万的房子,2.5万至5万的家庭住10万至20万的房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一般而言,10至20万美元收入的家庭构成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主力。而10万至20万美元的房子相当于中国人说的公寓,但美国房屋以独立或半独立别墅式建筑为主,在150至200平方米左右,新旧都有。 与中国城市决然不同的是,美国城市大部分的中心区属于房屋低价区,依靠打工为生的不同人种(如黑人及拉美人)较多,因此,自然环境、卫生和治安条件都略差些,但这里的许多房子只要几万美元,里面设备齐全,低收入家庭也能负担得起。再加上普及各地的廉租房制度确保了贫穷人口的住房需求。廉租房的租金只是象征性的收百十块美元,连冰箱的修理也由政府承担。所以,美国基本上解决了居住问题,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因住房难而产生动乱。 土地垄断造就房地产畸形发展 无论任何社会——农业社会也好,工业社会也好,商业社会也好,重要的稳定因素是人人有住房。不管是拥有房子还是租住房子,如果连房租都付不起,人们就无法有个家。没有家的人就是流民,流民贫无立锥之地,四海为家,自身无法安定,也使社会不安定,是较大的社会隐患。中国宋代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北宋开封府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水浒传》中的武大郎是个靠卖炊饼为生的残疾人(侏儒),也有一栋半独立两层小楼。这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安居才能乐业。 中国房地产在巨大需求和利益的驱动下,已经历了极其繁荣的二十年发展,是否拥有房子成为民生热点问题。全世界中国制造的商品全都极其廉价,唯独住房却贵得令人咋舌。一套在美国平均价值十几万美元的住房,在中国需要付出绝对值超过一倍以上的价钱,而工资水平则颠倒过来尚有过之。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整政策以打压已经高得离谱的房价,但大多数民众仍感觉效果不彰,而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财政的举措正方兴未艾。观诸近年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和房地产领域之博弈,场面虽大而收效甚微。其症结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