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在过去的30年,珠海市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今天美丽的海滨城市。但是大多数香港人对珠海的了解并不深,还仅仅停留在休闲度假地的印象中。其实在最近几年,珠海无论是在与香港的地缘联系上,还是在国家和珠三角改革开放的战略布局中,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值得香港的政府和商界密切关注。
三大机遇改写港珠地缘经济格局
香港过去与珠海的联系不是特别密切,除了因为两地没有直接的陆路联系通道之外,还和历史上珠海在经济总量上较小、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较弱有关系。
改革开放早期,以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带动的珠江两岸同时起步。但后来两个城市差距逐渐拉大。1980年的时候,两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几乎相当;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珠海一年的GDP大约相当于深圳一个季度的GDP;而到了2008年前后,珠海一年的GDP大约只相当于深圳一个半月的GDP。应该说,和深圳以及其它一些沿海先进城市相比,珠海在经济规模和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上,表现不够突出。
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第一个是地理区位条件。珠海的地理位置没有深圳好。珠海相邻的澳门城市由于体量较小,同珠海的产业联动比较低。相比之下,香港产业转移、资本输出对深圳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第二个原因,是珠海历史上在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上有过摇摆,没有像珠三角其它一些城市那样,在一些核心产业形成大规模的集群效应。由于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配套,在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上与珠三角邻近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珠海面临着三个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转折,为珠海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会。
第一个机遇来自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这意味着珠海成为继深圳之后,第二个与香港有直接陆路联系通道的中国内地城市,这对两地的交流无疑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旅途时间看,港珠澳大桥建成以后,从香港机场到达珠海的行车时间只要二三十分钟;从香港的商务中心区中环出发,到珠海的时间也在一小时以内,比起从香港这两处地点到深圳市区的行车时间还要短。这也意味着珠海将正式融入香港的一小时生活圈内。
港珠澳大桥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就是经过多年的协商之后,三地政府在大桥的建设模式上采用政府直接投资和银行贷款的方式相结合,而不是以商业投资的方式兴建,这使得未来过桥车辆的收费上相对比较便宜。这个举措对降低来往两地的交通成本、充分发挥大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有重大意义。
第二个机遇来自于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横琴开发纳入国家战略。珠三角核心地区最后一块“处女地”横琴,经过多年的沉寂,终于进入了大开发阶段。
中央政府虽然在过去的两年里,密集颁布了十多个区域发展的规划纲要。但这些区域发展规划主要都是针对一些大范围的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北部湾等。而中央为了横琴这样一个面积相对较小而尚未开发的岛屿,专门发布了国家级的发展规划纲要,应该说是珠海得到的“殊荣”。
珠海的第三个机遇是在《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把珠海定位为珠三角西岸的中心城市,与广州、深圳并列成为珠三角的三个核心城市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广东省也曾经规划过以广州、深圳、珠海作为珠三角三个经济中心的“A”字型布局。但由于后来珠海的经济规模比较小,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有限,“A”字型的经济布局没有真正形成。但在此次的《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中,很强调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珠海被定位于珠三角西岸珠(海)中(山)江(门)的核心城市。随着城市间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珠中江三个城市合力抱团形成的城市群,无疑将改变珠三角西岸经济规模较小、辐射力较弱的局面。而珠海作为这个城市群的核心,在交通基建规划、产业布局上,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港珠官方沟通应建立“直通车”机制
面对珠海的快速变化与发展,香港方面应该认真研究,未雨绸缪,为横琴大开发和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后的地缘经济新格局做好准备。
在两地政府层面,应该积极探讨建立两地政府在工作层面的直接沟通机制。目前,珠海和澳门有合作专责小组的沟通机制,但珠海与香港之间却没有相应的直接机制。作为广东省辖下的一个市,珠海官方的任何想法,即使是一些具体操作层面事务,想要与香港官方合作,也必须首先申报给广东省政府,然后再由广东省政府和香港政府通过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来商讨,之后再反馈珠海。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香港与珠海无法直接交流,影响了合作的效果。考虑到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后,珠海与香港的人流、物流往来必然大量增加,两地应该及时在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的大框架下,建立香港与珠海之间的专门工作协商小组,以提升两地协作的效率。
珠海在横琴岛的开发中,确立了“港澳优先”的原则,也就是对港澳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可以给予一些特别优惠的政策。考虑到澳门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来自香港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对横琴具有重大的意义。对香港来讲,无论是现有的金融和专业服务等现有优势产业,还是构想中的六大新优势产业,横琴都是这些产业在内地市场上寻求突破值得一试的跳板。因为横琴是极少数已经获得国家授权、进行体制创新的新区之一,很多地方比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等新的开发区都走在前面。
因此,香港可以尝试把与深圳共同开发前海的模式运用到与珠海横琴的合作上来。现时在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的架构下有一个“前海开发深港合作联合专责小组”专门推进港深在前海地区的合作。香港也可以和珠海在同样的架构下成立一个香港与珠海合作推进横琴开发的专责研究小组,研究出来的合作方案报给中央批准后实施。这样不仅可以为香港和珠海带来更有效的合作关系,还可以帮助国家在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
港珠可携手创新境外人民币产品
除了在政府沟通机制的合作外,在金融创新方面,香港与珠海也应积极探索新的合作空间。香港现在正在努力发展人民币的离岸市场业务。但现在香港的人民币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香港的人民币目前还不可以直接回流入内地进行投资,只能通过以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作为清算行的方式转存入内地。这样香港的人民币储蓄和投资产品只能获得1%左右的利息回报率,大大影响了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发展。香港金融主管部门正在和中国人民银行协商,寻求人民币投资的新渠道。而珠海现在也积极想在金融创新上有所作为。如果双方能携手,在风险可控和不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向国家主管部门争取发展境外人民币投资的新产品,比如在珠海横琴开发区成立境外人民币投资内地的产业基金,或者以珠海作为试点,允许来自香港的外商在对内地某些行业的直接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这不但将提高香港人民币投资产品的回报率,进一步促进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也为珠海深化金融产业和提升相关产业起到很大助力作用,为两地的“双赢”创造新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