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上旬对印度、印尼、韩国和日本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其间出席了G20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这是奥巴马上任两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出访,此前经过了精心的筹划和准备。
奥巴马此次访问亚洲的目的大致有四。一是提升与印度的战略关系,试图把印度作为准盟国对待,目的是要使之成为遏制中国的新伙伴;二是要加固美韩、美日之间的传统同盟关系,以强调美日韩安全利益,来削弱中日韩三国走向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三是要借助G20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集结多方力量对中国的金融和贸易政策发难,削弱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才立足不久的地位,从而保住美国独大局面;四是借助访问印尼,来展现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继续存在。上述所有目标都是针对中国,曾一度形成对中国不利的舆论声势。然而,最后效果却不如美国的预期。
美国挺印入常制造中印隔阂
印度行程是奥巴马亚洲之行的重中之重,原本拟定的首要目标是拉拢印度,鼓动印度与美国联手,对中国构成地缘战略压力;次要目标是扩大美印商贸关系,尤其是扩大对印度的出口。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奥巴马启程之前,中期选举刚结束,众议院多数党地位被共和党夺走,参议院的民主党优势被削弱。奥巴马政府不仅在内政上失去了国会和民意的支持,而且在外交上也顿时失去了底气。奥巴马启程前往亚洲之前,美国有舆论就提出质疑,认为此时劳师动众地前往亚洲访问,时机不当。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换个角度也可以说外交受制于内政。中期选举之后,由于内政和民情都发生了变化,奥巴马不得不调整亚洲之行的轻重缓急日程,在公共宣传上刻意地把此次出访与经济挂钩,声称访问的目的就是要扩大出口,为美国人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印度期间,奥巴马把扩大双边贸易的话题塞到几乎所有日程中,借此向美国舆论和民众表明,他在努力地为美国民众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进行一次与他们利益无关的访问。至于寻求印度的合作来遏制中国,自然就变成了一个次要话题,或者至少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突出。
至此,我们不妨先做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美国政府若要有效遏制中国,就必须首先克服内部障碍,包括欲振乏力的经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国民对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不满以及奥巴马执政地位的削弱。展望未来两年,这些障碍不会很快消失,反而还极有可能会伴随着奥巴马总统走向任期的最后一天。
虽然美印联手遏制中国的话题降为次要,但奥巴马在访印期间依然不遗余力地予以推动,其主要切入点,也是美国外交决策者们比较得意的一点,就是公开承诺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的动机很明显,就是要利用这个话题在中印之间制造更多的隔阂。美国政府非常清楚的是,中印之间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纠纷,更有地缘战略和现实利益的竞争,中国不会轻易同意让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国际舞台上与自己平起平坐,更不会让一个有可能与美国建立战略盟友关系的国家虎背添翼。这一招相当阴毒,就是要逼迫中国做出反对印度入常的表态,如此就正中其下怀,美国就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印度毕竟是一个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毕竟是自尊心很强的大国,不会轻易被另一个大国当作棋子。自小布什时代开始,美国和日本就曾极力拉拢印度,试图建立一道围堵中国的“自由之狐”,但印度终究没有加入。与此同时,印度也许很清楚的是,奥巴马表明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说到底只不过是空头支票,因为若没有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的支持,印度要入常,谈何容易。况且,在类似的国际外交事务中,历来的成功做法就是在暗通款曲和悄悄协商中形成默契,不到最后时刻不会随意声张,以免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而美国过早、过于公开地表态支持印度,难免会使其他常任理事国对美印之间的关系产生疑虑。对印度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
中国一些学者认为,奥巴马支持印度入常的表态,使中国陷入被动境地,笔者不以为然。原因是,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遥遥无期,中国是否要表态、何时表态、如何表态,完全是自己决定的事,对奥巴马的表态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至于印度,美国的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廉价承诺,远远不足以使之死心塌地地听命于美国。由此可以做出的判断是,奥巴马在印度赢得了短暂的好感,但却未能根据自身的意愿确定中美印三角关系的未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奥巴马在访问日本时,也做出了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承诺。很显然,这更是一种忽悠。几年前,当各国讨论安理会改革问题时,美国态度飘忽,舆论披露白宫并不希望日本入常。现在,安理会改革并不是联合国的议事日程,奥巴马政府如此慷慨,满口承诺,按美国历来自私自利、先取后予的性格,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还有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即使安理会要增加常任理事国的数量,也要确保各大洲之间的平衡,不大可能同时增加两个亚洲国家。为了拉拢日本和印度,美国政府就如此轻率地表态,可以说是轻诺寡信。当然,这样的姿态无疑会赢得日印两国的掌声,但事实迟早会证明,这是美国为日印两国画饼充饥。
奥巴马这次访问印尼可以说是姗姗来迟。按原定计划,奥巴马在去年就要前往访问,但接连两次推迟,理由是要急于处理国内事务,包括在国会推销医保改革法案、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虽然理由很充分,但奥巴马政府对印尼的不够重视,却是最根本的原因。假若印尼是必须尽早访问的国家,白宫和国务院无论如何也会安排出时间。此次终于踏访印尼,总算了结了一件事情,而访问成果却是乏善可陈,名义上是要表明对东南亚的重视,实际上只是到此一游。
G20峰会美国成为众矢之的
倒是韩国一站值得特别提及,因为这是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中最为失败的行程。
奥巴马在韩国期间的主要外交目标有二,一是敦促韩国在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以便早日签署自贸协定;二是在G20峰会上拉拢其他国家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围攻,迫使中国作出让步。但是,这两个外交目标都未达到。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文件其实早在小布什时期就已达成,但美国国会不予通过,主要争议点在于开放农产品市场。奥巴马此次试图说服韩国修订其中一些条款,特别是农产品贸易部分,但遭到拒绝,因为韩国内部同样有很大的阻力,使奥巴马政府无法在外交成绩单上加一项可以炫耀的成果。
奥巴马总统受到的最大打击,莫过于美国在G20峰会上成为众矢之的。如上所述,美国当初的如意算盘,就是要利用一些国家对国际贸易不平衡的不满情绪,对中国的汇率政策进行围剿。可是,由于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在峰会前两天宣布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震荡,美国引火上身,最后反而在峰会上被其他国家围攻,显得异常孤立。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和金融体制的主导者,在确定国际日程以及政策制定过程中一言九鼎,甚少有其他国家站出来挑战之,更不用说群起而攻之,但时移势易,美国在此次G20峰会上竟然形同过街老鼠。究其原因,一方面,美国自私自利的行为触犯众怒,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已大不如前。而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群雄并起,并逐步站稳脚跟,面对不公正、不平等的事情敢于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这是世界格局持续演变、世界经济重心正在转移的最重要体现。
美国焦灼不安应对中国崛起
因此可以说,奥巴马此次从亚洲铩羽而归,其实有深刻的内涵。第一,美国对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减弱;第二,美国的影响力越是减弱,其言行方式就越是焦虑不安。
这两个特点不只是现在才表现出来,事实上,今年以来美国处理对华关系的方式,早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年初以来,美国在一系列问题上对中国构成了居高临下之势,使中国外交看上去很被动,乃至显得比较孤立。例如,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毫不隐讳地支持有关国家与中国对抗;在天安号事件发生后,美国借机丑化中国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的角色,在中韩之间挑拨离间;在钓鱼岛撞船事件后,美国明确声称站在日本一边,甚至扬言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领土纠纷。简言之,凡是与中国有关的纠纷和摩擦,美国都饥不择食地借题发挥,不失时机地妖魔化或孤立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这暴露了奥巴马外交团队缺少深谋远虑之处,但在更大程度上,显然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日益强大的事实感到焦灼不安。而这种焦灼感最终导致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目光短视、态度生硬、手法粗糙、急功近利、格局狭小。美国越是焦灼不安,其遏制中国的效果就越是适得其反。
除了上述美国自身的原因之外,以下几点也会使美国的遏制战略缺乏效果。首先,美日、美韩军事同盟关系早已不是它们各自国家利益的全部,这种陈旧的关系无法承担遏制中国的任务。日韩在安全上依然需要美国的保护,但在经济上越来越需要中国的合作。一个是冷战关系,一个是现实利益关系,两国如何抉择,可谓不言自明;其次,印度是一个有全球抱负的大国,其战略利益不允许它在中美之间顾此失彼,而必须与中美两国平行发展关系。无论美国用什么手段和方式拉拢印度,都不可能让印度在战略上做出有损自己长远利益的抉择;再次,东盟国家在中美之间时常采取骑墙策略,这是它们的利益和处境所决定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在安全上对中国存有疑虑,不可能在朝夕间消除,但在经济上对中国越来越大的依赖,将使各国在外交政策取向上必须更加慎重而全面地权衡利弊、求取平衡。况且,由于美国制华策略过于露骨,一些国家在某些重大事务上会刻意与之保持距离。
总之,中美在东亚和国际事务中的较量越是频繁,就越能体现中国应对美国的能力在增强,越能说明美国的急躁。只要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外交上稳步经营,与美国进行周旋时就能做到从容而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