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 2007-07-27 香港回归十周年时,陈水扁投书美国的《华盛顿时报》(The Washington Times),在“一国两制”、“一中各表”、“九二共识”、“两岸共同市场”等问题上表示反对,这仍是在为他一向的台独立场张目。 香港回归十周年时,陈水扁投书美国的《华盛顿时报》(The Washington Times),在“一国两制”、“一中各表”、“九二共识”、“两岸共同市场”等问题上表示反对,这仍是在为他一向的台独立场张目。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媒体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自由媒体”,而是和多数国家一样,都是立场先行。媒体根据本身的信念和立场来决定评论的调性。因而陈水扁会投书《华盛顿时报》而《华盛顿时报》会刊登他的投书,这绝非偶然的相合。而是“选择性的接近”。如果我们经常注意美国的媒体,当早已发现《华盛顿时报》乃是“中国威胁论”最早的宣传旗手,该报也从未隐瞒过它支持台独的立场。因而我们遂必须先来理解,《华盛顿时报》究竟是份什么样的报纸?该报的背后到底有些什么样的故事? 其实,前哈佛大学教授萨洛玛三世(John S. Saloma III)在他那本分析美国保守势力基本结构的著作《恶兆政治学:美国新保守派结构迷宫》里就已指出,美国保守右翼乃是个庞大无比的结构,它由智库、基金会、宗教团体、大公司、媒体、学校组织为盘根错节的组成,而创办于一九八二年的《华盛顿时报》作为极右宣传机器而言,乃是极为重要的一个。 一般正常的媒体只是“看门狗”(watch dogs),但《华盛顿时报》却是主动的“攻击狗”(attack dogs)。经过廿多年的演变,这份报纸已成了美日韩极右势力的宣传机器。美国中情局和五角大厦也持续用它当政治气球,俾为特定的政策造势。媒体的这种身份,使得中情局等机构可以用它来做许多官方不便做的事。例如,近年来全球的“非政府组织”(NGO)大盛,许多重要国际会议,各国政府这边在开,各种“非政府组织”也同时召开会外会。如果能掌控“非政府组织”的联合会,美国的支配性即会更强。《华盛顿时报》在这方面即扮演着重要角色。《华盛顿时报》在地位和销量上与传统大报如《纽约时报》等当然完全没得比,但它能发生的作用并不更小。《华盛顿时报》是个不能低估的媒体。 而要说《华盛顿时报》,当然必须由南韩“统一教”教主文鲜明说起。他是《华盛顿时报》的创报老板。文鲜明一九二零年生于朝鲜半岛西北边,属于今日北朝鲜地区。从他出生到廿五岁,他都在日本殖民政权统治之下。战后韩国独立,他一度迁去南韩,最先信奉一个以色列神秘教派,而后到北韩传教,但被认为是邪教而遭逮捕入狱。韩战爆发后,关他的监狱被美军解放,他遂率先获释。接着他相继迁釜山与汉城(即今首尔)传教。一九六一年南韩的金钟沁筹设“南韩中央情报局”,他被网罗为外围。一九六二年后,文鲜明被委以改善韩日关系的责任。于是韩日双方的极右势力开始有了连结。而后文鲜明网罗的重要日方桥梁人物,即曾经被囚巢鸭监狱的二级战犯笹川良一及兒玉誉士夫。其中的兒玉在日本侵华时,曾为海军本部情报机关首脑,人称“兒玉机关”。这两人同时也是“山口组”的主要权力掮客。有了这重关系,文鲜明的财源日广。他不但在极右的“亚洲人民反共联盟”(简称“亚盟”)里影响力日增,并进而推动成立“世界人民反共联盟”(简称“世盟”),他的“统一教”也开始进入美国。 从一九六二年进入美国到一九八二年成立《华盛顿时报》的这廿年间,乃是文鲜明不得意的年代。这个阶段的美国,整体社会仍以世俗化的自由派为主轴,对极右意识形态并不接受。加上“统一教”作风神秘,且是外来宗教,当然招致美国宗教界的排挤。而他那种好战的极右思想,也让诸如美国中情局、联邦调查局以及国防情报局摸不清底细。美国调查作家派瑞(Robert Perry)曾搜集了许多官方档案,显示出“统一教”曾长期受到监控,称之为乱搞性关系的邪教。但历年来追查他的资金来源,查到日本后就再也查不下去了。这似乎显示出他的主要资金来源可能是日本的特务系统及“山口组”。 但是,尽管美国主流对他并不接受,文鲜明对当时极少数的极右势力仍百般拉拢。例如一九七二年至七四年间,尼克松(尼克森)因水门案而身败名裂,只有“统一教”力挺到底,让尼克松感激莫名,下台前特别召见致谢。一九七五年美国越战失败后,右翼渐兴,“统一教”更扩大对共和党的政治献金。共和党主要募款机构“共和党全国政治行动委员会”主席杜南(John T. Dolan)和众议员福雷塞(Donald Fraser)等收了大量献金,闹出所谓“韩国门”(Koreagate)丑闻。一九八二年文鲜明并因此而被判刑十八个月。...